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测定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①建立并应用白蛋白-钴结合(ACB)试验对729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和182例急性心肌缺血患者(急性心肌缺血组)血清IMA水平进行双盲观察,并对首诊患者同时进行心脏肌钙蛋白I(cTnI)和心电图检测。②以ROC曲线分析IMA测定的临界(cutoff)值、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正确诊断指数。③观察68例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前与术后即刻患者IMA水平的变化以及6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于入院首次、1d、3d、7d和14dIMA水平的动态改变及cTnI的阳性率,了解短暂缺血后即刻IMA水平的变化以及IMA与病程的关系。④测定30例急性脑缺血患者的IMA水平,与急性心肌缺血组进行比较。结果①急性心肌缺血组IMA水平为(0.561±0.120)吸光值(ABSU),阳性率为89.0%,健康对照组为(0.318±0.081)ABSU和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ACS患者首诊IMA、心电图、cTnI的阳性率分别为80.4%、75.4%和58.7%;将IMA与心电图以及IMA与cTnI联合测定首诊检测ACS阳性率可分别提高至93.9%和87.9%。③PCI术后即刻动脉血浆IMA水平为(0.587±0.119)ABSU,较其术前(0.465±0.093)ABSU明显升高(P〈0.05)。首诊ACS患者IMA平均水平为(0.527±0.088)ABSU,并于入院1d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至入院14d有52.4%患者IMA转为阴性。④IMA在ROC曲线下面积为0.971,当cutoff值为0.45ABSU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正确诊断指数综合评价为最佳,分别是0.890、0.944、0.972和0.834。⑤急性脑缺血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IM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急性心肌缺血组相比,IM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MA对ACS早期诊断具有高阴性预测值、高敏感度和出现时间早等优点,其与心电图和cTnI联合诊断可提高早期发现急性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但IMA在非心源性缺血情况下也可升高,解释其阳性结果时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2.
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与心功能不全是当今并列的世界性课题。心肌缺血、心肌炎症、心肌肥大、先天性心脏病均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常见疾病。然而,缺血性心脏病的近年升高走势,已经改变了就诊患者的结构,本文以缺血性心脏为中心,概说心脏性猝死的相关因素。1 缺血导致的心脏性猝死 心肌缺血导致心脏性猝死,临床病例和动物实验模型的报告不胜枚举。但应当明确的是急性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3.
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是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血管疾病康复机制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复制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建立适当的动物模型,不仅为该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提供重要的资料,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新药的开发,推进临床诊断和各种治疗方法的进步。该文全面总结归纳了急性心肌缺血、慢性心肌缺血、可控性心肌缺血和离体心肌缺血四类心肌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为该疾病模型的制作与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的特点,总结出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12例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归纳出心肌缺血发作的特点。结果 112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发作在上午达到高峰,并且与身心活动有密切关系。大约70%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心电图有缺血表现,但是没有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常常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尤其是对于无痛性心肌缺血来说,其发作隐匿,极易被患者及其家属忽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因而,系统分析心肌缺血发作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于减少心肌缺血和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出现高耸T波的临床意义,并探讨急性心肌缺血性高耸T波出现的原因。方法:选取59例心电图表现为高耸T波的急性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急性心肌缺血性高耸T波进行分析。结果:59例有急性缺血性T波高耸心电图表现的患者中,有10例未经药物治疗,患者数分钟后症状自行缓解,复查心电图,T波振幅、形态接近正常,未住院治疗;其余49例入院接受治疗,其中又有33例经临床治疗心电图恢复正常,另外16例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过程。结论:急性心肌缺血性高耸T波是心脏急症,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处理。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上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患者:活动后有胸痛症状,类似于“心绞痛”,心电图可以为“正常”,或“T波倒置”,有的心电图报告会写“心肌缺血”.甚至平板运动试验为“阳性”。但是进一步冠脉CT检查,却发现冠状动脉是通畅的、那这类患者的心脏到底有没有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卒中患者脉压与心肌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脉压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14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脉压>60 mm Hg组62例,脉压≤60 mm Hg,分析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改变、ST段、T波、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等及超声心动图测量(测量升主动脉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未期内径、射血分数等.结果 脉压>60 mm Hg组动态心电图改变明显增多占53.87%,以心肌缺血为主,占5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改变明显比例增加,以心脏舒张功能减退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压增大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比例增多,从而致心脏增大,心脏结构改变,对靶器官损害,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慈竹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体心脏灌流法、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及结扎冠状动脉致心肌缺血的方法.结果 慈竹提取物可使大鼠离体心脏灌流量增加、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减少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减少结扎冠状动脉所致心电图J点的偏移.结论 慈竹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心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无症状心肌缺血,也称寂静性心肌缺血,指在冠心病患者中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患者不出现心绞痛样的症状。但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因不出现临床症状易被患者自身所忽视,有的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作为首诊而就医。早期诊断无症状性心绞痛,早期施行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一氧化碳中毒并发急性心肌缺血病例35例,对其发生原因和防治做出讨论,对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支持。方法分析总结一氧化碳中毒并发急性心肌缺血病例35例,对其发生原因和防治做出讨论,对其诊断和治疗提出积极的临床支持。结果急性期积极救治急性心肌缺血,心脏病情稳定后持续行高压氧舱治疗,对改善心肌缺血及一氧化碳中毒所致其他并发症有积极作用。结论提高生活质量,注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平素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积极治疗,可减少心脏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8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心肌缺血情况,并根据有无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分为SMI组与无SMI组。SMI组53例,发生心性死亡16例,再梗8例,不稳定心绞痛12例,总心脏事件发生率为69.23%(36/53例);无SMI组27例,心性死亡3例,再梗及不稳定心绞痛各1例,总心脏事件发生率18.52%(5/27例),两组间比较,心性死亡和再梗发生率无差异(P>0.05),而不稳定心绞痛及总心脏事件发生率则差异显著(P<0.05及P<0.01)。53例SMI患者经一年以上治疗后,11例ST段压低改善,随访期内总心脏事件3例,而其余42例治疗后缺血无改善,发生总心脏事件达33例,两组间亦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谭晓  何振铎 《江苏医药》1996,22(10):710-710
近年来,胰岛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愈加受到重视。本文拟从急性心肌缺血过程中的胰岛素变化情况出发,探讨其在该急症中的地位。材料与方法住院冠心病患者18例,年龄36~78岁,平均59岁。男13例,女5例。入院时均有急性心肌缺血发作。按1981年全国冠心病、高血压预防座谈会修订标准,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心悸、胸闷、气促、胸痛、高血压等),心电图,心肌核素显像等,均排除糖尿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其中14例高血压史>5年。入院后即采血,查急性心肌缺血发作时的餐前血清胰岛素(F-INS)和餐后血清胰岛素(P-INS),再予扩冠,抗凝…  相似文献   

13.
杨松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16-617
<正>无症状心肌缺血又称无痛性心肌缺血,或称隐匿性心肌缺血(SMI),是指确定有心肌缺血客观证据(如心电活动、左心室功能、心肌血液灌注与心肌代谢异常等),但缺乏胸痛或者与心肌缺血相关之主观症状。其发作十分隐匿,针对各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极容易发生各种心脏事件。发作时可以无任何症状,对预后影响非常大,24h动态心电图(Holter)不但可以监测心脏  相似文献   

14.
丹参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及急性血淤模型的影响。方法:以垂体后叶素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大剂量肾上腺素配合冰浴制备大鼠急性血淤模型,观察丹参用药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J点和T波及急性血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丹参注射液中(4.0g.kg^-1),高(8.0g.kg^-1)剂量均明显对抗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J点和T波的升高(PK<0.05或P<0.01),丹参各剂量组能明显预防急性血淤 模型高,中,低切变率的血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的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丹参可有效降低血液粘度,并具改善冠脉循环,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左心室肥厚(LVH)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根据心脏彩超检测结果,将208例EH患者分为LVH组(n=80)与非LVH组(n=128),同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房性早搏、房速或房颤、室性早搏、室速或室颤和心肌缺血发生率,LVH组分别为47.5%、40.0%、38.9%、31.3%、43.7%,均高于非LVH组(30.5%、21.9%、23.4%、11.7%、15.6%),P均〈0.01。结论LVH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心肌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20名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立即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捡查结果,并结合着患者的生活日志进行诊断,分析心肌缺血的治疗措施,最后总结心肌缺血的原因和治疗措施。结果对患者实施24h不不间断的动态心电图检测后发现,有82例患者发生了缺血性sT-T改变,占总数的83.33%。共计发生总阵次数为201次,其中包括52阵次有症状心肌缺血,占总数的25.87%,以及149阵次无症状心肌缺血,占总数的74.13%,由此可见,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二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从心肌缺血时患者心率方面对比可以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时平均心率与有症状心肌缺血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肌缺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影响,患者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治方法,动态心电图检测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17.
米槁心乐滴丸抗心肌缺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覃仁安  孙学蕙 《中国药房》1997,8(6):250-251
米槁心乐滴丸是由米槁精油、冰片等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本研究在离休豚鼠Langedorff氏心脏灌流装置上,观察米槁心乐滴丸对冠脉流量、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的影响;在垂体后叶素致豚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上观察米槁心乐对肢体回导联心电图(ECG)ST段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药能增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能明显对抗ECGSTR的缺血性改变。提示,米槁心乐滴丸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18.
淫羊藿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淫羊藿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体心脏灌流法、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和结扎冠状动脉所致心肌缺血的方法 ,研究淫羊藿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结果 淫羊藿提取物可使大鼠离体心脏的心率减少 (P <0 .0 5 ) ,心肌收缩力降低 (P <0 . 0 1) ,灌流量增加 (P <0 . 0 1) ;并减少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P <0 .0 5 ) ;减少结扎冠状动脉所致心电图J点的偏移 (P <0. 0 1)。结论 淫羊藿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的心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内皮素A(ET_A)受体拮抗剂PD156707和内皮素B(ET_B)受体拮抗剂IRL1038对离体大鼠心脏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内源性内皮素(ET)是否参与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等病理生理过程。方法:雄性SD大鼠53只,以Langendorff方式离体灌流,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造成急性心肌缺血。观察PD156707和IRL1038对LAD结扎后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心功能的影响和缺血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PD156707 20-500nmol/L预处理后,剂量依赖性地改善急性缺血的离体大鼠心脏心功能,增加SOD活性,减低MDA含量,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并减轻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IRL1038 20-500 nmol/L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后心功能、SOD活性、MDA含量以及心律失常无显著影响。结论:ET_A受体拮抗剂能有效改善离体大鼠急性缺血期心脏心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心脏抗氧化能力,并可明显减少和减轻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ET_B受体拮抗剂上述作用不明显。提示内源性ET-1可能是急性缺血期参与致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作用很可能是由ET_A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20.
袁方 《家庭用药》2010,(10):12-12
有不少胸闷患者做心电图显示“ST-T改变”、心肌缺血,但并不能马上诊断为冠心病。冠心病的确会造成心电图上的ST-T改变,但它却不是心肌缺血的惟一原因,其他疾病包括心脏X综合征、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桥以及特发性ST-T改变等,也可引起心电图上的ST-T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