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国璋 《人民军医》1996,(12):50-5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是艾滋病(AIDS)的重要传染源,据估计到2000年全世界将有3000万~400O万HIV感染者,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从AIDS0高危人群和献血员中筛检HIV感染者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就筛检HIV感染者时病原学诊断七注意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1HIV感染者筛检方实世界J个组织推作的HIV感染者筛俭办实参见附表。按筛检的H的、人群感染市的高低选忏不间的筛检力案,对无症状IllV感染者的筛检,若人群感染率>10%时选用筛检方案I,即第次用EI。ISA法或用其它快速简便试验检测HIV抗体,M性K再用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RANTES启动子区等位基因在中国维吾尔族和汉族健康人和HIV 1感染者中的分布特点 ,以期阐明RANTES基因突变型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1 )感染在不同民族人群的关系。方法 利用PCR RFLP法对维吾尔族和汉族HIV 1感染者和健康人群的 86 5份样品的RANTES 4 0 3、 2 8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两个位点在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均有较高的等位基因频率 ,分布基本一致 ;RANTES等位基因具有 6个基因表型 ,分别为AC/AC、AC/AG、AC/GC、AG/GC、GC/GC和AG/AG ;从单倍型看 ,汉族和维吾尔族均以GC为最高 ,占 6 2 7% ,AC分别为 2 8 7%和 30 4 % ,AG分别为 8 6 %和 6 8%。但是从单个位点看 ,HIV感染者和健康人、吸毒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 ;从基因表型分析 ,与AC/AC比较 ,AC/AG、AC/GC、AG/GC、GC/GC的OR值显示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OR =0 33~0 81 )。结论 汉族和维吾尔族中RANTES启动子区 4 0 3/ 2 8均有较高的突变频率 ;与AC/AC比较 ,AC/AG、AC/GC、AG/GC、GC/GC的OR值显示都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肿瘤患者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年龄变化是否有关,采用PCR方法测定肿瘤患者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结果132例肿瘤患者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高表达率(56.8%)明显低于201例正常人(78.11%),而青年患者(33.3%)比老年患者(61.3%)更为低下,青年肿瘤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分子CR1密度相关基因缺陷与癌变易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连锁分析方法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DFNA)家系进行耳聋基因的定位研究。方法通过进行家系调查、对家系成员进行全面查体及听力学检查,绘制遗传图谱。应用连锁分析的方法,首先排除此家系的遗传位点与表型相似的已知DFNA位点连锁,然后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结果该家系致聋基因定位在2号染色体2q13-q14.2上,最大LOD值在D2S363处,为3.22。通过单倍型分析将遗传位点定位于微卫星标记D2S1888和D2S2224之间约8.4cM的区域。对区域内的候选基因PAX8进行突变筛查,没有发现突变。结论本家系的耳聋基因定位在一个新的DFNA位点上。  相似文献   

5.
为调查中国汉族人HIV—1相关基因SDF—1β的多态性特点,选择45例健康汉族人,对别SDF—1β编码区的4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然后分别测序。用DNAstar软件分析测序结果,在编码区共发现1个基因多态性(SNP)位点:192位G→T,使赖氨酸变为天冬酰胺,突变频率为8.9%;1例单碱基缺失:100位T缺失(100ΔT),引起34位氨基酸移码突变,到59位氨基酸翻译提前终止。两者均为首次发现,其对HIV—1感染和艾滋病病程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ABCA1基因启动子区-477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法(PCR-RFLP)检测96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正常人的ABCA1基因启动子区-477位点基因型,比较基因型在冠心病组与正常人组间、冠心病组中不同病变亚组之间分布的差异性及3种基因型与冠心病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与正常人组比较,3种基因型CC、CT、TT分布频率差异具有显著性。TT基因型、T等位基因在冠心病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冠心病组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组TT基因型、T等位基因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P〈0.01),多支病变组TT基因型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TT基因型血浆I-IDL-C水平明显低于CC基因型(P〈0.01)。结论ABCAl基因启动子区-477C/TSNP可显著影响中国冠心病者血浆HDL-C水平,而且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病例对照关联研究,研究分析C1GALT1和C1GALT1C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方法 共选取1 014名受试者,其中包括595名IgAN患者和419名地理和民族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选择C1GALT1中的 734C/T,-465A/G,-330G/T,-292C/-和1365G/A 5个SNPs作为标记SNP。结果 IgAN患者-292C/-的D等位基因和DD基因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gAN患者的单倍型YATIG(Y=C或T)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726 vs 0.1202,P=2.684×10-4,OR=0.68)。IgAN患者的单倍型YAGDA(0.1187 vs 0.0684,P=3.671×10-3,OR=1.72)和YATDG(0.0827 vs 0.0275,P=1.197×10-5,OR=2.87)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C1GALT1基因的变异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IgAN遗传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 T引导下植入125 I放射粒子治疗高龄周围型肺癌的意义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1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行C T引导下植入125 I放射粒子治疗,临床资料均经病理证实,生存期超过6个月,且失去手术机会或患者不愿行手术治疗,每部位植入放射粒子12~56粒,放射粒子活度为26、30、33 M bp/颗,粒子间距为0.5~1.0cm ,放射性总活度为550~1500M bp ,按照“均匀植入原则”植入。结果术后随访观察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随访2月病灶CR 13例、PR 3例、NC 2例、PD 0例、RR 88.9%(16/18);随访6月病灶CR 15例、PR 2例、NC 1例、PD 0例、RR 94.4%(17/18);随访1年病灶CR 13例、PR 2例、NC 0例、PD 3例、RR 83.3%(15/18)。患者生存情况: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94.4%(17/18)。并发症:气胸5例,咳血3例,术后并发感染1例,125 I放射性密封籽源迁移或脱落1例。结论植入125 I放射性粒子治疗高龄周围型肺癌,操作安全,并发症少,6月时临床疗效达到最佳,可重复进行。  相似文献   

9.
不同年龄组人群IFABP基因外显子54A/T频率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年龄组人群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基因外显子(exon)Ⅱ54位点编码丙氨酸或苏氨酸(A/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频率分布,探讨年龄变化与54A/T IFABP基因频率分布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按年龄随机分为3组:14-30岁年龄组(I组,n=30),35~55岁年龄组(Ⅱ组,n=32),60~85岁年龄组(Ⅲ组,n=34)。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Hha Ⅰ内切酶酶切和基因测序等技术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IFABP基因型。结果:各年龄组54A/T IFABP基因型频率分布为,Ⅰ组:A/A 60%,A/T 36.7%,T/T 3.3%;Ⅱ组:A/A 53.1%,A/T 37.5%,T/T 9.4%;Ⅲ组:A/A 29.4%,A/T 44.1%,T/T 26.5%。突变型54T基因频率分别为:22.2%(Ⅰ组),28.2%(Ⅱ组),48.5%(Ⅲ组)。与Ⅲ组比较,Ⅰ组和Ⅱ组54T型基因分布频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10.51,P<0.01;X^2=6.19,P<0.05)。结论:在不同年龄组,人娄IFABP基因外显子Ⅱ54A/T多态性分布存在较大差别,突变型54T随年龄的增长,出现频率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ACEI/D)多态性及隧肾上腺素受体基因(β2-AR+46A—G)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寻找房颤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55例房颤患者(房颤组)及63例非房颤者(对照组),用PCR的方法检测两组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用RFLP法检测隧-AR+46A→G变异。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ACEI/D多态性缺失纯合型(DD型)、杂合子(DI型)、插入纯合型(Ⅱ)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2.76%、41.8%、25.5%和19.0%、44.4%、36.5%;房颤组与对照组β2-AR+46A→G多态性Gly16纯合型、Arg16纯合型、Gly16/Arg16基因型频率分别是12.7%、17.47%、61.8%和14.3%、25.3%、60.3%;房颤组与对照组D等位基因、I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53.6%、46.4%和41.2%、58.7%;房颤组与对照组Gly16等位基因、Arg16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39.6%、60.4%和38.9%、61.1%;其中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房颤组中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在9种不同基因型联合中发现,Gly/Arg型+DD型和Gly型+DD型的两种联合在房颤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且这两种联合基因型发病相对危险度(OR)=2.455(95%CI:1.080~5.579)。结论:D等位基因可能是房颤的易患因素;ACEDD基因型与心肌纤维化及心脏重构的关系较为紧密,β2-AR基因+46A→G多态性、ID基因型和Ⅱ基因型与心肌纤维化及心脏重构无明显相关性;β2-ARGly16等位基因与ACEDD基因型的联合可能对房颤的患病有着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HIV协同受体CCR5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集新疆维吾尔族血样316份,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包含CCR5△32和CCR5m303突变位点的DNA片段,前者直接电泳,后者用HinCII酶切后电泳,进行基因分型。从中发现CCR5△32杂合子22例,无突变纯合子,无CCR5m303突变。CCR5△32群体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性别之间无差异。新疆维吾尔族仍CCR5△32频率为3.48%,高于中国汉族人低于欧洲高加索人,与印度和巴基斯担少数民族接近,在地域分布上具有连续性。由于CCR5△32突变杂合体可延缓AIDS发病进程,这一发现对于维吾尔族人的AIDS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运动性低血色素形成中大鼠十二指肠铁转运蛋白血红素转运蛋白1(heme carrier protein 1,HCP1)、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及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N1)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运动性低血色素的发生机制。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大鼠进行为期5周、6 d/周、坡度为0、速度30 m/min的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前2周每天训练1次,时间从1 min开始,每次递增2 min。从第3周开始,每天训练2次。分别于运动第3、4、5周末取材,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Hb)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十二指肠上皮细胞HCP1、DMT1及FPN1表达。结果:(1)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大鼠Hb含量逐渐降低。运动组3周末Hb与其对照组相比有下降趋势,4周和5周末显著低于其对照组(P<0.05,P<0.01)。(2)运动组大鼠3周末小肠上皮细胞HCP1、DMT1及FPN1表达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1),4周末与其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5周末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强度运动开始阶段,机体通过增加肠铁吸收维持运动机体对铁的需求,随运动时间延长,机体肠铁吸收能力降低,这是引发运动性低血色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中,Bcl-2家族蛋白发挥了关键作用。BFL1/hA1是Bcl-2家族中分子结构、作用途径和转录调控研究得比较深入的一个分子。BFL1/hA1通过与Bcl-2家族促凋亡成员Bid的功能形式tBid的BH3结构域紧密结合,阻止了tBid与促凋亡蛋白Bak和Bax相互作用,从而阻止了细胞色素C向胞质中释放,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佛波酯(phobol ester)和炎症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等可以有效地诱导BFL1/hA1的表达。包括NF-κB在内的多种转录因子通过蛋白质和蛋白质及蛋白质和DNA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大的转录调控复合物——增强体结合到BFL1/hA1基因的5’调控区,促进其转录水平的上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THP1细胞株为靶点,研究8-Br-cAMP对ABCA1、MCP-1基因mRNA和蛋白质表达及IL-1β蛋白质的影响,阐明ABCA1基因在AS及泡沫细胞形成中新的可能机制.方法 复苏培养THP1细胞株,加入8-Br-cAMP(0.5 mmol/L)刺激3、6、12、24 h,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及ELISA法检测ABCA1、MCP-1及IL-1βmRNA和蛋白表达量;用ABCA1的反义寡核苷酸(100 nmol/L)转染THP1细胞,给予上述8-Br-cAMP的刺激,同样的方法观察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 予8-Br-cAMP刺激后,THP1细胞中ABCA1、MCP-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及IL-1β蛋白质水平均增高;给予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8-Br-cAMP刺激后3、6 h ABCA1、MCP-1mRNA的表达降低,12、24 h ABCA1、MCP-1及IL-1β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在8-Br-cAMP刺激下,THP1细胞中ABCA1可增加炎症因子表达,参与A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pEGFP-N1-UCH-L1重组质粒,并进行鉴定。方法提取Wistar乳鼠大脑组织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经PCR扩增UCH-L1基因,定向克隆至载体pEGFP-N1,构建重组质粒,经测序进行鉴定。结果 UCH-L1基因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UCH-L1基因重组质粒,可用于神经细胞转染,进行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甲型H1N1流感是新发呼吸道传染病,肺炎是其主要并发症.本文介绍了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病理、临床、影像检查策略、影像学表现和演变以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细胞穿透肽(cell penetrating peptide,CPP)PEP-1介导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uperoxide dismutase,SOD1)在小鼠顶叶皮质的转导。方法将150只健康成年昆明小鼠随机分为PEP-1-SOD1组以及SOD1组,分别腹腔注射200μg PEP-1-SOD1或者SOD1蛋白,于给药后1、2、4、8 h以及24 h等5个不同时间点取顶叶皮质行W estern b lotting免疫荧光组化染色以及SOD1活性检测。结果 PEP-1-SOD1组给药后小鼠顶叶皮质出现外源性SOD1蛋白条带,显微镜下观察到转导阳性细胞,并且SOD1活性升高,以上指标均在4h时达到最高峰;SOD1组顶叶皮质任何时间点均未检测到目的蛋白条带,显微镜下未发现转导阳性细胞,皮质SOD1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PEP-1可以有效介导SOD1以天然活性形式转导进入小鼠顶叶皮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讨论12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特征。方法:经临床证实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病例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范围6~51岁,平均年龄21岁。所有患者在发病后1周内均行胸部X线检查及胸部CT扫描。结果:本组病例中,出现临床症状1~4天胸片像表现为阳性者10例,占83%;4~8天胸片像上为阳性者2例,占17%。多数患者的病灶多发。进展期病变发展迅速,常累及多部位及双肺。好转期一般在7~14天。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主要影像学表现为:①病变位于肺的外周多,多部位受累,双肺各叶均可发生,以双肺下叶为著;②病变多发,大小不等;③早期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斑片状磨玻璃影;④病变变化迅速。  相似文献   

19.
远处转移是癌症治疗的主要障碍之一。鞘氨醇-1-磷酸受体-1(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1,S1PR1)在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通过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增强细胞侵袭和迁移活性、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以及诱导淋巴管与血管生成,最终导致肿瘤转移的发生。S1PR1与获得性放射抗性的产生也有密切关联。本文就S1PR1及其在肿瘤转移和放疗抵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黄海林  陈超  甘泉  杜哲明 《武警医学》2017,28(4):337-339
 目的 观察视黄醛脱氢酶1(retinal dehydrogenase 1,ALDH1A1 )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9例胆囊癌组织标本,7例癌旁组织标本及6例慢性胆囊炎组织标本中ALDH1A1表达情况。结果 ALDH1A1在6例慢性胆囊炎和7例癌旁组织中全部阳性表达,在59例胆囊癌组织中,ALDH1A1表达率为62.7%(37/59),慢性胆囊炎、癌旁组织与胆囊癌组织中ALDH1A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H1A1与疾病进展和组织分化呈负相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癌组织中ALDH1A1蛋白的表达与疾病进展和组织分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