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通腑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疏肝通腑健脾活血法治疗,对照组26例应用消炎利胆片治疗,2周为一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疏肝通腑健脾活血法可有效缓解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症状,副反应小,不易复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胰腺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用加减逍遥散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综合疗法治疗,并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2.11%、75.68%,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在改善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胰腺炎,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利胆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胆炎康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自拟疏肝利胆健脾汤随症加减,每日1剂,早晚分服。2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对胸胁胀痛、心下痞满、纳差进行中医症状评分;彩超检测胆囊壁的厚度、毛燥及胆汁透声变化,比较2组彩超及中医症状疗效。结果治疗组彩超疗效、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86.67%,对照组分别为63.33%、56.67%,治疗组彩超疗效、中医症状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疏肝利胆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疏肝活血法治疗脂肪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运用健脾化痰疏肝活血法治疗,对照组40例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化痰疏肝活血法治疗脾虚痰阻、肝郁血瘀型脂肪肝肝纤维化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采用疏肝利胆法治疗慢性活动期结石性胆囊炎7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较,P<0.01,故临床上可以采用疏肝利胆法治疗慢性活动期结石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6.
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挽澜 《中医药导报》2007,13(4):28-29,3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采用疏肝健脾活血法并结合中医辨证分型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雷尼替丁治疗。结果:临床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1.2%、91.2%;对照组分别为23.5%、76.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胃镜疗效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36.8%、86.8%;对照组分别为11.8%、70.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健脾活血法结合辨证分型加减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经过2个疗程(2个月)治疗,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7.6%、92.9%;对照组分别为26.8%、7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推按运经仪点穴配合传统中药利胆治疗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0例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0例,采用传统中药利胆治疗;治疗组160例,在传统中药利胆治疗基础上给予推按运经仪点穴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86.9%(P<0.05);治疗组治疗后B超检查正常胆囊增加率及中、重度胆囊炎减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按运经仪点穴配合传统中药利胆治疗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和B超影像学,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传统中药利胆治疗,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推按运经仪点穴配合传统中药利胆治疗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0例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0例,采用传统中药利胆治疗;治疗组160例,在传统中药利胆治疗基础上给予推按运经仪点穴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86.9%(P〈0.05);治疗组治疗后B超检查正常胆囊增加率及中、重度胆囊炎减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按运经仪点穴配合传统中药利胆治疗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和B超影像学,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传统中药利胆治疗,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闫英  陈朝晖 《中医杂志》2011,52(2):121-124
目的比较活血利湿法与健脾利湿法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活血组30例服用祛湿消肿胶囊,健脾组20例服用参苓白术丸,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及彩色超声测定下肢固定点皮肤及皮下组织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活血组愈显率66.67%,总有效率86.67%;健脾组分别为35.06%、60.00%,活血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健脾组(P<0.05);两组症状总分、体征总分均有下降,相比较活血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皮肤及皮下组织厚度均有减少(P<0.05或P<0.01),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血利湿法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疗效优于健脾利湿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法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疏肝利胆法以基本方加减治疗;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6周(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2%;对照组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以疏肝利胆法组方治疗慢性胆囊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王笑梅  李正兰  翟艳清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8):1220-1220,1249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活血安神法治疗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疏肝健脾活血安神汤,对照组加服普罗帕酮;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改变,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率有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早搏等级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活血安神法治疗早搏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研究和安全性。方法:65例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活血法(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合丹参饮加减),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在临床症状疗效和胃镜病理疗效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的证候总积分为(3.40±2.14)分,低于对照组的(6.62±5.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例治疗组中,痊愈6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8%。32例对照组中,痊愈4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9.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病理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9.7%,高于对照组的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同时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疏肝健脾活血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柏春 《河南中医》2012,32(3):323-324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活血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以疏肝健脾活血方内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28例口服柳氮磺吡啶片,同时用地塞米松100 mg,卡那霉素15万单位加生理盐水150 mL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15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为71.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健脾活血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王笑梅  李正兰  翟艳清  高世全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283-1283,128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活血安神法治疗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疏肝健脾活血安神汤,对照组加服普罗帕酮;比较两组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活血安神法治疗早搏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朱初良  庄灿 《陕西中医》2007,28(10):1327-1328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活血汤与苦参素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服用苦参素胶囊及中药健脾疏肝活血汤(柴胡、郁金、黄芪、茯苓、丹参、当归、白芍、叶下珠等);对照组33例服用苦参素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42.42%,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HBVDNA水平下降,比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HBV-M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健脾疏肝活血汤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苦参素胶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疏肝利胆汤治疗,对照组用消炎利胆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9.7%、64.3%,影像学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9.6%、67.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较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评价,优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诊疗方案。方法采用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及随访研究,评价疏肝健脾活血颗粒+拉米夫定组与中药安慰剂颗粒+拉米夫定组连续治疗72周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早期(12周)肝功能改善方面具有显著疗效,疏肝健脾活血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治疗24周及48周,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病毒核酸完全应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多个维度得分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疏肝健脾活血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为适合我国国情的抗病毒优化治疗策略。通过此方案优化治疗,可提高我国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总体疗效,减少耐药的发生,从而减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祛湿法加温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效果。方法:治疗组52例采用健脾疏肝祛湿法中医方荆治疗,并据证化裁,同时加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50例用吗丁啉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54%和58.O%,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脾疏肝祛湿法加温针灸治疗组较对照组胃肠道症状评分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健脾疏肝祛湿法加温针灸治疗FD在改善症状方面效果优于吗丁啉,但总体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疏肝脾健脾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摩罗丹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中医症候积分、胃镜积分、病理积分减少均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及胃镜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型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