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徐海凤  赵猛 《临床荟萃》2020,35(3):242-24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02例,其中甲状腺结节患者98例(结节组),非甲状腺结节患者104例(非结节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血尿酸(UA)、甲状腺结节大小等资料。 结果 结节组的年龄、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TC、HbA1c均高于非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女性在结节组中的比例大于非结节组。甲状腺结节大小与HOMA IR和年龄呈正相关。性别、年龄、TC、HOMA IR、HbA1c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胰岛素抵抗可能是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对新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甲状腺彩超检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探讨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HAMD测定结果分为抑郁症组45例,对照组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空腹血糖(FBG)、体重指数(BMI)及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因素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抑郁症组患者FBG、BMI及HbA1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较高的BMI、HbA1c及FBG水平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T2DM患者108例,分为OP组(48例)和非OP组(60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空腹胰岛素(FIns)、甲状旁腺激素(PTH)、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并分析了T2DM合并O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OP组BMD、FIns水平明显低于非OP组,而年龄、病程、BMI、HbA1c、ALP、PTH水平高于非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BG、血钙、血磷、TG、TC、LDL-C、HDL-C、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BMI、HbA1c、ALP是T2DM合并OP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龄、病程长、低BMI、血糖控制不良、ALP增高及高PTH的T2DM患者更容易发生O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股动脉有无斑块将其分为斑块组、无斑块组两组,记录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超敏C反应蛋白(CRP)等。结果经超声检出股动脉斑块形成者占83.3%(155/186)入斑块组。两组间年龄、病程、SBP、FPG、PPG、HbA1c、TG、ApoB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病程、SBP、PPG、TG和CRP的增高是老年2型糖尿病股动脉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股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且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严格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1 0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甲状腺功能是否异常分为甲状腺疾病组(125例)、非甲状腺疾病组(875例),对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甲状腺疾病组的BMI明显高于非甲状腺疾病组(P0.05),甲状腺疾病组的HbA1c、FPG水平与非甲状腺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甲状腺疾病组患者血清TC、TG水平明显低于甲状腺疾病组(P0.05),非甲状腺疾病组患者与甲状腺疾病组患者血清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门诊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中,男性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女性(P0.05)。门诊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患者(P0.05)。结论门诊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中女性甲状腺疾病患病率高于男性,对于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该院收治的113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62例和并发症组51例,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健康者5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3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并比较各组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D-二聚体、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C肽(CPO)、空腹胰岛素(Ins)、总胆固醇(TC)、TG、HbA1c、25(OH)D3等生化指标的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3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FBG、LDL-C、D-二聚体、TC、TG、HbA1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CPO、Ins、25(OH)D3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并发症组TC、TG、HbA1c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而25(OH)D3低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HbA1c、25(OH)D3是糖尿病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TG与HbA1c呈正相关(r=0.436,P=0.001),HbA1c、TG与25(OH)D3呈负相关(r=0.416、0.386,均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与TG、HbA1c和25(OH)D3密切相关,降低血脂、血糖水平,适量补充25(OH)D3有助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63-165
分析饮食管理对糖尿病控制的应用价值。选取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除常规治疗外加强饮食管理,6个月后对比两组血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干预前两组间FBG、HbA1c、TC和TG水平均无差异,干预后两组FBG、HbA1c、TC和TG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FBG、HbA1c、TC和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管理对糖尿病血糖控制和并发症的预防均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个性化自我管理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型糖尿病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实验组施行个性化自我管理处方干预,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甘油三酯(TG)]等指标的变化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BMI、FBG、2 hPBG、HbA1c、HDL、LDL、T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我管理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个性化自我管理处方干预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BMI、FBG、2 hPBG、HbA1c、HDL、LDL、TG等代谢指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0例,其中未合并糖尿病肾病者100例为DM组,T2DM肾病患者100例为糖尿病肾病组,同期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素氮(BUN)、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TNF-α等指标,并分析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以及血清TNF-α水平与不同参数的相关性,分析TNF-α在DM、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DM、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BMI、FBS、2 hPBG、BUN、SCr、TG、TC、HDL-C、LDL-C、HbA1c、TNF-α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病程、BUN、SCr、TG、TC、HDL-C、LDL-C、HbA1c、TNF-α为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FBS、Cr、TC、LDL-C、HbA1c、ACR与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利用血清TNF-α在诊断DM、糖尿病肾病及鉴别中均具有较高的效能,其AUC值分别为0.875、0.966及0.835。结论血清TNF-α水平在诊断、鉴别DM、糖尿病肾病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同时在评估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DM)和糖调节受损者(I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健康对照组(100例)、DM组(95例)、IGT组(77例)HbA1c、FBG、2 h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对结果进行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DM组HbA1c、FBG、2 hBG、TG、TC、LDL-C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DL-C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HbA1c与FBG、2 hBG呈显著正相关(r=0.95、0.62),与TG、TC、LDL-C有平行升高的趋势,与HDL-C呈负相关.DM组HbA1c、FBG和2 hBG水平与IG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与血糖、血脂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预防、诊断、病情控制及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内科接收的年龄为65~101岁的663名体检人群。根据NAFLD诊断标准,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NAFLD组(n=242)和非NAFLD组(n=421)。比较NAFLD组和非NAFLD组人群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以及不同年龄组[65≤年龄<70岁,n=71;70≤年龄<75,n=88;75≤年龄<80,n=117;80≤年龄<85,n=152;85≤年龄<90,n=126;年龄≥90,n=109]的NAFLD患病率及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老年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人群的性别构成比、年龄、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CRP)、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NAFLD组相比,NAFLD组有更高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甘油三酯(TG),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老年NAFLD与25-羟维生素D、FT4呈负相关,与HbA1c、TG、ALT、BMI、FT3呈正相关。结论低水平维生素D是老年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BMI、Hb A1c、TG、FT3是老年NAFLD的其他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清网膜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将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S-T2DM组(n=34)和2型糖尿病无AS(T2DM-non AS)(n=30)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空腹血清网膜素水平,记录病程、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测定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CHO)等生化指标,颈动脉斑块检测采用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 AS-T2DM组血清网膜素水平(4.34±1.55) ng/L低于T2DM-non AS组(10.86±2.66) ng/L(P<0.05).网膜素水平与BMI成明显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r=10.270,P<0.05),与年龄、HbA1c、空腹血糖、餐后血糖、TG、LDL-C、CHO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提示网膜素的升高可能在T2DM合并AS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2DM)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以研究Hp感染与T2DM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DA)的相关性,以及并发LEDA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确诊为T2DM患者180例(DM组),男性115例,女性65例,年龄58.64±10.98岁,其中无LEDA 96例、轻中度46例、重度38例。全部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另选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根据是否感染Hp,将T2DM组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测定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腰围(WC)及体重指数(BMI)进行比较。并对临床因素和生化指标与T2DM伴LEDA之间的相关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2DM组患者Hp感染率为62.22%(112/180),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8.89%(44/90),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14.189,P<0.05)。Hp阳性和Hp阴性患者之间的WC,BMI,HbA1c,FBG,LDL-C,HDL-C,TC,TG及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039~1.522,P值均>0.05),但Hp阳性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1,P<0.05)。Hp感染在T2DM无下肢血管病变是46.88%(45/96),伴轻中度下肢血管病变是71.74%(33/46),重度是89.47%(34/38),表明病变越重,Hp感染率越高,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97,P值<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p感染和病程、吸烟、高血压及LDL-C均是T2DM发生LEDA的重要危险因素(OR=1.089~22.787,P值均<0.01)。结论T2DM比健康人群更容易感染Hp,Hp感染和病程、吸烟、高血压及LDL-C均是T2DM发生LEDA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缺血性脑卒中(IS)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T2DM患者85例,根据患者是否伴有IS分为T2DM+IS组(44例)和T2DM组(41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糖及血脂4项指标的差异,并计算HOMA-I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合并IS的影响因素,并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FBG与其它指标的关系。结果:T2DM组与T2DM+IS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FINS、FBG、Hcy及HOMA-IR的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T2DM+IS组SBP、DBP、LDL-C、HbA1c、FINS、FBG、Hcy及HOMA-IR的水平较T2DM组均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NS、FBG、Hcy及HOMA-IR是T2DM患者发生IS的影响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FBG与HbA1c、FINS、Hcy及HOMA-IR均具有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T2DM患者FBG水平与IS的发生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脂质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内脏脂肪面积(VFA)与糖代谢异常合并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10月就诊于该院内分泌科的1243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合并肥胖分为糖代谢异常合并肥胖组(725例)和糖代谢异常不合并肥胖组(518例),以性别、年龄、烟酒史为配对因素选取相匹配的同期于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6例糖代谢正常的肥胖成人作为糖代谢正常合并肥胖组,66例体检健康的成人作为糖代谢正常不合并肥胖组。比较4组人群的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分析糖代谢异常合并肥胖患者各指标的相关性,不同脂质代谢指标水平和VFA发生糖代谢异常合并肥胖的趋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脂质代谢指标和VFA对糖代谢异常合并肥胖的预测价值。结果4组人群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VFA、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TG、LDL-C、HDL-C和尿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和LDL-C水平与BMI、FBG、HbA1c、VFA呈正相关,HDL-C水平与BMI、FBG、HbA1c、VFA呈负相关(P<0.05);VFA水平与BMI、FBG、HbA1c呈正相关(P<0.05);随着TC、TG、LDL-C水平和VFA的增加,糖代谢异常合并肥胖的相对危险度(RR)值呈升高的线性趋势,随着HDL-C降低,糖代谢异常合并肥胖的RR呈升高的线性趋势(P<0.05);TC、TG、LDL-C、HDL-C和VFA预测糖代谢异常合并肥胖的AUC分别为0.736、0.778、0.752、0.754、0.773。结论血清脂质代谢指标水平、VFA与糖代谢异常合并肥胖有关,可作为糖代谢异常患者肥胖预测和代谢状态监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与年龄的变化关系;中老年男性血清生长激素缺乏(GHD)与机体组分的关系;GHD对生活质量有何影响。方法选取干部病房住院或体检的中老年男性患者120例,按年龄段分成三组,40~59岁:中年组,60—79岁:老年组,80岁以上:高龄组,比较三组之间血清GH水平的关系;将该120例患者按照有无GHD分成两组,GHD组和GH正常组,比较两组之间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SF-36量表评分有无差异;比较所有检测指标与GH有何相关性。结果随着年龄的改变血清GH平均值发生改变,中年组与高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年龄与血清GH水平呈负相关;GHD组与GH正常组比较:BMI、TC、TG、LDL—C均升高,HDL—C降低(P〈0.05);FBG、Hb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GHD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H与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中,GH与年龄、BMI、TC、TG、LDL—C呈负相关(r〈0,P〈0.05),与HDL—C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呈正相关(r〉0,P〈0.05),与FBG、HbA1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随着年龄的变化中老年男性血清GH水平逐渐降低,GHD可参与BMI、TC、TG、LDL—C增高,HDL—C减低,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2DM合并CHD(T2DM+CHD组)患者46例、单纯T2DM(T2DM组)患者45例、单纯CHD(CHD组)患者44例、门诊体检者(对照组)45例,检测各组血清MIF水平、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T2DM+CHD组血清MIF水平均明显高于T2DM组、CHD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2.58、2.33、2.87,P均<0.05)。T2DM+CHD组和T2DM组MIF水平均与TG、HbA1c呈正相关(r分别=0.35、0.26、0.29、0.31,P均<0.05);T2DM与MIF、HbA1c密切相关(OR分别=2.11、1.09,P均<0.05),T2DM合并CHD与MIF、TG密切相关(OR分别=3.95、2.29,P均<0.05)。结论血清MIF与T2DM合并CHD的发病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看图对话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1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糖尿病看图对话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者采用传统授课模式进行健康,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后两组FPG、PBG及HbA1c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实验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略有下降、高密度脂蛋白略有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两组FBG、PBG、HbA1c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看图对话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血糖、HbA1c水平,改善血脂异常,是T2DM教育的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胰岛素加吡格列酮联合治疗和单用胰岛素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磺脲类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每日早餐及晚餐前皮下注射人胰岛素诺和灵50R及服吡格列酮15~30 mg;对照组30例,每日单用人胰岛素诺和灵50R于早餐及晚餐前皮下注射,1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空服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体质量指数、血压、胰岛素分泌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但治疗组胰岛素日需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TG较对照组下降,而HDL-C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分泌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磺脲类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选用胰岛素加吡格列酮联合治疗优于单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