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报告1990年在海南省三亚市开发区进行的疟疾流行潜势的调查结果。昆虫学、寄生虫学及社会学调查表明:三亚市开发区疟疾呈不同程度流行,山区流行严重,居民原虫率和 IFA 水平均高;丘陵区相对较低;滨海平原区未发现传疟媒介。凤凰机场和牙龙湾旅游区一期工程建在滨海平原区,不会出现严重流行;但牙龙湾旅游区二期工程所在地流行潜势较高,须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疟疾流行状况的评估车立刚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思茅665000)云南自古以“瘴疠”之区闻名于世。疟疾年发病率1954年为234.01,1994年下降到4.3,年死亡人数也由1102例减少到30例,并有12个县市无疟疾病例报告,60个县市年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广西防城港经济开发区疟疾流行状况的初步调查防城卫生检疫所广西535700谭勇防城港原为无疟区,1984年成立经济开发区,流动人口增加,1986年发现输入性疟疾患者,1988年开始出现当地疟疾病例。防城港经济开发区概况广西防城县渔岛面积15km2,位于...  相似文献   

4.
黔桂疟疾联防区20年疟疾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黔桂疟疾联防区24个县,是两省的防陲山区,也是两省最严重的恶性疟的间日疟混合混行的疟疾高发区。经过联防20年的同步防治,疟疾发病率从1975年的11.94‰降至1995年的1.87‰,年带虫发商率也降至1.47‰,已无当地感染的恶性疟疾病例,经考核有8个县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1950–2017年江西省疟疾时空分布特征,为江西省疟疾流行因素研究和消除疟疾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50–2017年江西省以县为单位疟疾疫情和人口数据、历史流行虫种和传播媒介等资料,建立江西省疟疾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利用ArcGIS 10.3软件进行江西省疟疾发病数据分析和时空展示,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1950–2017年,江西省疟疾发病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1950–1975年高峰期、1976–1997年持续下降期和1998–2017年低水平波动期,期间经历了疟疾发病率下降、流行区范围缩小、流行程度显著降低到无本地感染病例的过程。疟疾流行区在空间分布上经历了由南部山区向北部平原转移,最后在平原聚集、滞留、徘徊和消散的过程;疟疾流行虫种经历了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混合流行向单一间日疟流行,再到输入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混合流行。传播媒介经历了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嗜人按蚊等多种按蚊分布的复合媒介地区向中华按蚊单一媒介的变化过程。结论 自2012年起江西省连续多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阻断了疟疾传播,达到了消除疟疾标准,但输入性疟疾继发本地传播的风险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6.
严重疟疾时常伴有眼睛并发症的出现,外斑或视神经乳头水肿等损伤往往与脑型疟疾的致死有关。研究人员把马里巴马克医院从1996年10月至1997年1月间收治的140个患有重症疟疾的儿童(包括105个脑疟型患儿,35个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患儿)分别与2个对照组(一组是无恶性疟并发症的34名轻度疟疾患儿;另一组为有非疟性发热的82名儿童)比较,以期估计出眼病损伤在重症疟疾中出现的频率及其对判断疟疾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县普义乡粮管所咖啡场建于1991年,1997年转为粮管所管辖。位于县城东部74km,属热带温暖潮湿河谷半山区。当地原无疟疾发生,随着外来人口不断增加,输入性疟疾时有发生。1992年共发生6例输入性疟疾,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未出现继发病例。1998年3月从隔江相望的墨江县文武乡招收民工44人。其中13人出现类似疟疾的发冷、发热症状,经血检9例查见间日疟原虫。与此同时,对当地居民208人进行疟史调查,两年内均无疟史。血检148人,全为阴性。表明当地居民无疟疾。对当地的按蚊种群进行了调查,室内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浦东地区29个乡(镇)1978年—1996年间发病的971名疟疾患者情况分析,发现浦东地区1978年一1985年间疟疾发病率与外来流动人员发病数均无统计学意义,而1986年—1996年间疟疾发病率与来自高疟区的外来流动人员发病数有关。提示我们,对于外来流动人员,特别是来自高疟区人员的疟疾检疫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古蔺县输血感染疟疾简报四川古蔺县卫生防疫站古蔺646500姜渭君古蔺县经40余年的防治,于1988年经验收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近几年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但来自邻近的沪县等地的血源弓1起输血疟疾,1980-1992共15例,各年0-3例,其中男4例,...  相似文献   

10.
四川涪陵市三乡疟疾监测简报涪陵市卫生防疫站涪陵648000陈灿,黎永成,邓安全涪陵市世忠、黄旗、百胜多位于长江〕C岸,57501人c1954415iE’E发病变60%,1962—1980年无疟疾病例,1981年因输入疟疾酿成1983ty暴发浦行,发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大理州疟疾流行程度以及防制效果,分析疟疾疫情变化原因,为大理州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1989年、2010年在大理州采集无外出史的在校小学生疟疾虑纸血膜送云南省寄生虫防治所检测疟疾间接荧光抗体(IFAT),将2次IFAT检测结果与其近3年疟疾疫情作对比分析。结果 1989年疟疾抗体阳性率、总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RT)、阳性GMRT分别为12.35%、10.29、20.47;2010年疟疾抗体阳性率、总GMRT、阳性GMRT分别为0.29%、10.02、20.00;2010年阳性率、总GMRT、阳性GMRT均比1989年低。1989年的近3年报告疟疾570例,其中本地感染疟疾116例;2010年的近3年报告疟疾113例,均为输入性疟疾病例,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结论大理州2次疟疾血清学检测结果与当时报告的疟疾疫情一致,2010年抗体阳性率低和近3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表明目前大理州疟疾流行环节基本被阻断。  相似文献   

12.
输血相关性疟疾22例报告冯志杰盛晓辉李幼康姚希贤1993年4月至1995年1月,我们共收治在石家庄市及其周围地区发病的22例输血相关性疟疾病人,报告如下。一、诊断依据有明确输全血、成分输血或应用被污染注射器史;既往无疟疾病史,未到过疟疾流行区;具有寒...  相似文献   

13.
疟疾在彭山县历史上发病较多,流行面广,曾有几次大的暴发流行,给彭山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据疫情资料统计,从1951年至今共发病43808例,死亡10例(均在1964年前),年最高发病率为1964年的306.88/万,年均发病率为32.23/万,无恶性疟疾。从1993—2004年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万以下,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无本地疟疾。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95-1997年省地办《疟疾防治工作年报表》,将基本消灭疟疾达标县疫情分析如下:1 四川省辖20个地、市、州,181个县,总人口为84299万,全部达标验收的地区有攀枝花、自贡、南充、达川和巴中地区,共36个县,当地无疟疾流行的地区为甘孜州和阿坝州,共31个县。2 疟疾发病率 基本消灭疟疾的县,1995-1997年分别为65、68、70个县,发病例数依次为863、470、269例,发病率分别为0.21/万、0.11/万、0.06/万,逐年下降。达标县中,无疟县3年分别为14、19、28…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浦东地区29个乡(镇)1978-1996年间发病的971名疟疾患者情况分析,发现浦东地区1978年-1985年间疟疾发病率与外来流动人员发病数均无统计学意义,而1986年-1996年间疟疾发病率与来自高疟区的外来流动人员发病数有关。提示我们峄于外来流动人员,特别是来自高疟区人员的疟疾检疫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心内直视手术后感染疟疾二例海南心血管病医院白树堂,李正国,胡松,何伦德,于军,林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感染疟疾很少见。在1992年11月至12月间我们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年龄19岁,海南人。既往无疟疾病史。患风湿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7.
元江流域是我省疟疾高发区,当地正在进行热带经济作物开发,并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内容。但山区无免疫力的人群到河谷参加开发,引起疟疾在该流域普遍回升,尽管采取了多种防疟措施,疟疾发病仍居高不下,1993年该流域发病数占全省的4436%。为探索此类地...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上推导,感染接种量的大小可能影响疟疾的严重程度。为研究接种量与疟疾的潜伏期和严重程度的关系,作者对1923年至1960年经霍尔顿医院治疗的563例疟疾患者的治疗记录进行了分析。 诱发疟疾的方式有三种:蚊叮咬、疟原虫滋养体肌肉注射或子孢子静脉注射。分析对象为无自然感染疟疾史或无疟疾治疗史、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疟疾病例个案调查,了解重庆市控制疟疾流行后的病例分布情况,分析输入性病例对本地疟疾疫情影响,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设计疟疾个案调查表,对重庆市1998~2006年疟疾报告病例进行走访调查,对病例分布、感染来源等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调查1998~2006年发生的疟疾病例501例,本地感染病例295例,占58.88%,输入病例206例,占41.12%。疟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5~9月病例最多,占63.47%。男性占75.65%,女性占24.35%,男:女为3.11:1。发病年龄以20~39岁组最多,占49.70%。职业以农民最多,占87.03%。来自高疟区的疟疾病人数与本地疟疾发病率呈高度正相关(r=0.850,P〈0.005),来自低疟区的疟疾病人数与本地疟疾发病率无显著相关(r=0.485,P〉0.05)。结论重庆市疟疾疫情稳定,年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本地感染病例高度分散。但发病高峰季节依然存在。发病以青中年男性农民为主。来高疟区的疟疾病例对本地居民疟疾发病有显著影响。应加强流动人员疟疾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献血员疟疾防治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对献血员疟疾防治的效果。控制献血员疟疾的传播。方法 对80年代末期献血员疟疾发病率较高的茅山地区4县(市)和扬州市的邗江县实施传染源管理,主动侦查病例、献血员服药、血站规范管理等一系列针对性抗疟措施,进行防治效果观察。结果 1996年至今无献血员疟疾例报告。门诊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流行季节走访发病率、IFA阳性率等指标也显示献血员疟疾流行程度已下降到较低水平。结论 所应用措施效果良好,在当地献血员不再是疟疾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