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高压氧(HBO).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疗效,有效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高压氧联合硫酸镁治疗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30例,高压氧联合硫酸镁治疗组和普通常规治疗对熙组。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数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硫酸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达拉奉联合疏血通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丹参加二磷酸胞苷胆碱(CDPC)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高压氧组(34例)与常规组(34例)。两组入院后均使用活血化淤药、抗血小板药、神经营养药、针灸康复,并适当降颅内压、降血压、控制血糖、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常规治疗。高压氧组于收治入院24h后,经患者和家属同意,加高压氧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0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高压氧综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意识、语言、认知、肢体功能改善,且缩短了住院天数,减少了住院费用,减轻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了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OD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5.56%,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干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用药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为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提示降低血液黏稠度可能是醒脑静提高脑梗死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邓玲 《当代医学》2013,(32):146-147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Ar6&trob&n)注射液联合丁苯肽(Di-3n—butylphth&lide)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0例发病45~48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阿加曲班和丁苯肽,对照组应用丁苯肽,同时均给予阿司匹林和对症处理,观察两组治疗7d、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ADL评分等指标变化,并进行总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7d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1.3±5.9)vs(16.9±7.0),p〈0.05】和ADL评分(7.26±2.46)vs(53.8±25.0),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7)。结论阿加曲班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失,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患者72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治疗35d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1)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试验组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的角色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GQOL-74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管患者实施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荣 《中外医疗》2009,28(21):85-85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应用于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高压氧治疗,观察和评价2蛆治疗前后临床治疗有效性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者NIHSS评分和B1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配合及时的高压氧治疗可以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改善愈后。  相似文献   

10.
丁本增 《当代医学》2010,16(33):145-14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HBO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治疗,HBO组同时结合HBO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但HBO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脑梗死复发危险。  相似文献   

12.
早期康复与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与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高压氧治疗。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成人简易智力测验MMSE表、Barthel指数评定(BI)作指标,评定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组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MSE和B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结合高压氧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更利于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附加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高压氧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疗组同时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10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后评价疗效,检测血液流变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压氧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起效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2年11月急性脑梗死住院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仅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40例,单纯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根据"欧洲卒中量表"(ESS)对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观察疗效。结果: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药物。结论:及早进行高压氧的治疗,并配合康复锻炼对减少梗死后的残疾、提高生活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MSE评分、WMS评分、MOC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458,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WMS评分、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适应证选择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疗效,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脑梗塞急性期病人血浆 α颗粒膜蛋白 ( GMP-1 4 0 )含量变化的机理。方法 应用双夹心放免测定法 ,定量测定两组脑梗塞急性期病人治疗前和治疗 2 0天后的血浆 GMP-1 4 0含量。结果  1脑梗塞急性期患者治疗前的血浆 GMP-1 4 0明显增高 ,与正常值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治疗 2 0天后 ,高压氧组与对照组相比 ,血浆 GMP-1 4 0含量明显下降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脑梗塞急性期患者 ,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同时 ,加用高压氧治疗 ,可明显降低血小板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对比不同高压氧治疗方法应用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15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Ⅰ组、Ⅱ组,每组各50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记录三组患者的NIHHS、ADL及FMA评分并进行比较。 结果 三组患者NIHHS、ADL及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好转(P<0.05),两组治疗组患者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内比较显示,Ⅱ组患者NIHHS、FMA评分改善明显优于Ⅰ组(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Ⅱ组总有效率亦优于Ⅰ组(P<0.05)。 结论 向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施行高压氧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介入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发病至高压氧介入的不同时机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HBO超早期治疗组(发病~6 h)、HBO早期治疗组(发病6 h~7 d)、HBO晚期治疗组(发病8~14 d)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脑梗死常规药物+康复治疗,HBO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HBO治疗,观察治疗后2个月的疗效。结果 4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FD)评分均较自身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间NFD评分比较,HBO超早期治疗组(10.10±8.473)HBO早期治疗组(14.66±7.650)HBO晚期治疗组(18.92±6.471)对照组(22.28±5.9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超早期治疗组、HBO早期治疗组、HBO晚期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84.80%、74.21%、64.2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超早期组、早期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明显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且治疗时机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丹参、川芎嗪静滴治疗,观察组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71%,高于对照组的69.35%(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3项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浆高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姚汉玲  杨珺 《疑难病杂志》2011,10(9):648-650
目的探讨纤溶酶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纤溶酶联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组,n=40)和非高压氧治疗(非高压氧组,n=46),分析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后高压氧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非高压氧组(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T、APTT延长,TT缩短,Fib含量下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压氧组优于非高压氧组(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的凝血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总体疗效有明显改善,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