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性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1月-2011年11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疑似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48例,对其多层螺旋C T血管成像对其进行诊断,采用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曲面重组以及最大密度投影重组图像.对所得的心血管影像进行评估,对血肿的部位以及范围予以明确.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对48例患者进行检查后得出,被诊断为AIH的患者有48例,在这其中有4例被诊断为A型,有40例被诊断是B型,有16例被诊断是AIH合并有主动脉穿通溃疡.结论 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进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曾鹏程 《中外医疗》2012,31(7):21-22,2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4层螺旋CT对12例胸背痛,临床怀疑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诊断为主动脉壁内血肿,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建及后处理。结果 12例主动脉壁内血肿中,A型4例,B型8例;其中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中,累及胸腹主动脉的4例,累及胸主动脉3例,仅累及腹主动脉1例;2例壁内血肿发展为急性夹层;2例壁内血肿伴穿透性溃疡。结论 MSCT是检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快速、无创检查方法,对临床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许宏伟 《西部医学》2011,23(3):550-55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及穿透性溃疡的价值。方法 11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结合多模式重组如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容积再现(VR)等方法显示壁内血肿及穿透溃疡,并参照Stanford分类法进行分型。结果 11例主动脉壁内血肿,1例为A型,10例B型(其中3例伴有穿透性溃疡)。主要CT表现:①全部病例均见主动脉壁呈半月形或环形增厚,CT平扫时呈高密度,增强后无强化。②内膜钙化向内移位6例。③并发心包、胸腔积液共9例。其中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ul-cer)增强扫描表现为增厚的主动脉壁(斑块)内有造影剂充盈的龛影。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成像技术中11例均清晰显示血肿部位、厚度、累及范围及有无并发症。结论多层螺旋CT并结合重组技术能提高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壁内血肿临床患者病例34例,对其采取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患者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均得到明确诊断,其中A型者6例,B型者28例;壁内钙化内移者24例;主动脉壁内血肿厚度(8.79±3.21)mm,受累主动脉管径(32.62±6.63) mm;合并主动脉溃疡者6例.结论 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对主动脉壁内血肿进行明确诊断,准确性高,影像学特点明显,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间血肿(AIH)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排MSCT诊断、并经临床/或DSA证实的13例AIH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AIH64排MSCT表现特点。结果 13例AIH中,64排MSCT轴面平扫4例主动脉壁呈新月型增厚,9例环形增厚,其中7例增厚动脉壁密度不均,可见内膜钙化并钙化片内移;CT增强所有病例动脉管腔直径变小,均未发现内膜撕裂破口,增厚主动脉壁不强化。结合三维重建后表现,本组病例按Stanford法分型,B型12例,A型1例。9例合并胸腔积液、2例合并心包积液。结论 64排MSCT平扫和增强可以反映AIH的特点,并能准确区分主动脉夹层与AIH,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造影(16SCTA)对主动脉壁内血肿(AIH)的诊断价值和技术优势。方法对36例AIH患者行16S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图像,明确血肿的部位和范围。结果36例AIH中Stanford A型3例,Stanford B型33例。合并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PAU)17例,占47.2%。合并胸腔积液12例,心包积液3例。结论16SCTA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和独特的优越性,能清晰显示病变特征和累及范围,是诊断AIH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何其舟  兰永树  唐光才  斯光晏  刘勇 《重庆医学》2013,42(13):1509-1512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AIH)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12例AIH患者的MSCT表现,通过CT轴位与后处理图像相结合,观察、分析病变部位、血肿的厚度、形态及增强后血肿壁有无强化及并发症等。结果 12例AIH患者中,A型2例,B型10例;主动脉壁呈环状或新月形增厚,厚度大于或等于5mm,其中最厚约10mm,平均8mm;平扫呈新月形或环形高密度影6例,等密度4例,混杂密度2例;其中显示钙化斑块内移征象9例,穿透性溃疡8例,主动脉粥样硬化10例,血肿边缘强化12例。并发胸腔积液8例,心包积液2例,主动脉瘤3例。结论 MSCT是诊断AIH的一种较敏感的检查方法,可作为AIH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毅 《中外医疗》2013,(22):172+174-172,17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中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7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4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16层螺旋CT主动脉血管成像。结果经16层螺旋CT扫描成像后,能够将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大小范围、形态变化和分支血管情况立体显示出来。结论 16层螺旋CT在对主动脉壁内血肿进行血管成像时具有准确快速全面的特点,对于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例经16层螺旋CT扫描并诊断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病例资料,总结16层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对IMH基本征象的显示情况。结果 主动脉壁内血肿、内膜钙化移位、主动脉穿透性渍疡可在MPR、CPR上清晰显示。结论 16层螺旋CT扫描能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急性发作期的诊断价值及方法.②方法 总结分析16例确诊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对比表现,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 显示壁内血肿.③结果 16例主动脉壁内血肿,A型1例,B 15型.CT主要表现为:所有病例见主动脉壁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厚;主动脉内膜钙化者伴有钙化斑内移;5例见主动脉内壁上有溃疡形成;1例合并主动脉夹层;3例并发胸腔及心包积液.多层螺旋CT可清楚显示血肿的部位、累及范围、血肿程度以及并发症.④结论 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急性发作期具有重要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