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2013年贵州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疑似病例进行病原学诊断与分析,为病例的确诊和疫情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从布鲁氏菌病疑似患者血液分离的可疑布鲁氏菌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从疑似患者血液分离出可疑菌株13株,传统方法将其中的11株经鉴定为羊种生物3型布鲁氏菌,其余2株未能定种/型。布鲁氏菌属特异性PCR(BCSP31-PCR)将13株菌株鉴定为布鲁氏菌属细菌,种/型特异性PCR(AMOS-PCR)将其中的11株鉴定为羊种布鲁氏菌,其余2株未能定种/型。结论 2013年贵州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共分离出13株布鲁氏菌,羊种生物3型布鲁氏菌为贵州省2013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病原体的主要流行菌种/型,占84.6%(11/13),该研究结果为布病病例的确诊和疫情的控制提供了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1991年以来 ,甘肃省肃南县通过布鲁氏菌病 (简称布病 )监测和个案调查 ,确诊布病患者 182例 ,现将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与家畜及畜产品有密切接触的重点人群。1.2 方法 :1991年~ 1998年按照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农业部畜牧兽医司颁布的《布鲁氏菌病全国监测点监测工作 (试行 )方案》进行。1999年~ 2 0 0 0年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进行。首先对可疑者作皮内变态反应 ,注射 4 8h观察结果 ,对皮变阳性者静脉抽血 4 m L做血清学检查 [1] ,血清凝集试管实验 (SAT) 1∶ 10 0以上者…  相似文献   

3.
1992年我们对巩乃斯种羊场的澳美及澳美新疆型绵羊进行了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光滑型布氏试管凝集抗原、阳性诊断血清系黑龙江生物制品厂生产。粗糙型布氏试管凝集抗原、阳性诊断血清系北京流研所布病室制备,使用时均在有效期之内。1.2 方法:常规试管凝集试验(SAT)按“部颁规程”、细菌分离按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分离鉴定(刘志文等.石河子科技,1992,增刊)、粗糙型布氏凝集试验(R-SAT)按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介绍的方法进行操作和判定。1.3 判定标准:SAT1∶50以上、R-SA…  相似文献   

4.
牛种布鲁氏菌第9生物型(简称牛_9型)引起牦牛大量流产目前尚未见报导,对人群的危害性也不十分清楚。1979~1982年我们对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马尔康、红原、若尔盖三县的牧场、公社牦牛群暴发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性流产,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2020年陕西省泾阳县一起家庭布鲁氏菌病(布病)暴发疫情的原因,明确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为阻断疫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报告病例开展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病例和牲畜进行布病检测和布鲁氏菌分离培养鉴定种型,对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共发现7例确诊病例和6例隐性感染者;确诊病例发病时间为3月18日至5月7日,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经分析,病例发病与食用牛肉无关联(OR=0.48,95%CI:0.08~2.85),与去过首发病例家有关(OR=141.00, 95%CI:17.15~1 159.28);13例病例、2只羊和2只公犬布鲁氏菌抗体检测阳性,血清抗体滴度从1∶100(++)到1∶800(++++)以上;从2例病例、2只羊和1只公犬血液中共分离到5株布鲁氏菌,均为羊种3型,MLVA-16基因型均为(1-5-3-13-2-2-3-2-4-41-8-6-4-3-4-5)。结论 该起布病家庭暴发疫情的原因为公犬叼食了布病阳性羊只的流产物而感染布病,继而人通过与病犬直接接触以及接触被病犬污染的水等生活物质而发病。  相似文献   

6.
1990年夏季,淄博市淄川区的太河乡,发生了以羊型布鲁氏菌引起的布鲁氏菌病流行(确诊布病16例)。1992年5月又在原疫点北10公里处的一个村子里,发现布病4例,血培养检出布鲁氏菌3株,初步鉴定,羊Ⅰ型2株,羊Ⅲ型1株。其中1个家庭内检出羊Ⅰ型和羊Ⅲ型2株。报告如下:鲁××,男40岁,一家4口(丈夫,妻子,儿子,女儿)。务农,养羊20年。1992年春节前后有2只母羊流产,父子俩共同喂养处理母羊及流产羊羔。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陕西省分离的77株布鲁氏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了解其遗传特征及进化关系。方法 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ple 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测定77株陕西省地区布鲁氏菌分离株的7个管家基因、1个外膜蛋白基因及1个基因间区的序列,确定各菌株序列型(STs),运用BioNumerics(Version 7.6)构建最小进化树,分析菌株间遗传进化关系。结果 74株分离株(47株羊种3型、10株羊种1型、7株羊种2型、10株羊种变异型)序列型为ST8型,2株分离株(牛种生物型)序列型为ST2,1株分离株(猪种1型)序列型为ST14型。结论 不同生物型布鲁氏菌的MLST分型结果稳定,羊种3型(ST8型)布鲁氏菌是陕西省主要流行菌株;MLST分型作为传统生物分型的技术补充,建立了陕西省布鲁氏菌基因分型数据库,对本省今后人间布病的防控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猪种布鲁氏菌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全世界有16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人畜布病,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布鲁氏菌属包括6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羊种布氏菌(B.militensis)3个生物型,牛种布氏菌(B.abortus)8个生物型,猪种布氏菌(B.suis)5个生物型,犬种布氏菌(B.canis)、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ovis)和沙林鼠种布氏菌(B.neotomae)各1个生物型。我国除沙林鼠种布氏菌外,有5种12个生物型布氏菌存在和流行,以羊种布氏菌流行最严重,疫区面广,其次为牛种布氏菌和猪种布氏菌。80年代由于羊种菌引起布病逐步控制,牛种菌引起布病有相对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有上升的趋势。2009年6月在本所布病科门诊确诊1例布病新发病人,该例病人是青海省生物药品厂职工。为掌握布病在该厂的流行情况,于2009年7月4、23日对该厂职业人群进行了布病疫情调查。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菌病防治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主要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患病牲畜的皮、毛、乳、肉、内脏以及流产分泌物污染环境、水源、草场、乳、肉带菌等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1].新疆是以布鲁氏菌病属的羊型菌和牛型菌为优势种、型的农、牧区型和城市型布病疫区.新疆从20世纪50~80年代,是国内主要布病疫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新疆80余县、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13个师均有布病不同程度的流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疆布病疫情有所回升[2].  相似文献   

11.
布氏菌病全国重点监测点1990—1995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按照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农业部畜牧兽医司(1990)农(牧防)字第33号文件精神,1990~1995年连续6年,在14个省(自治区)15个地(市、州、盟)的全国重点监测点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全国15个重点布病监测点,监测内容与方法,按二部颁发的“布鲁氏菌病全国监测点监测工作试行方案”要求。人畜各种血清学检验和病原分离方法,按二部合编“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规定的方法。监测开始卫生和畜牧部门分别办全国重点  相似文献   

12.
广西猪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前,我区未见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解放后,最早是1952年与桂林良丰种畜场从香港购进未经检疫的盘克猪而发生本病。后经病原、血清学证实为猪种布病。三十年来,基本摸清我区猪种布病流行分布、程度和特点,初步总结出适合我区猪种布病综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病原以羊_1型为主,1990年淄博市淄川区太河乡发生由羊_3型布氏菌引起的布病暴发,1990~1993年共确诊布病病人37例,检出病羊58只。分离到布氏菌10株,现将病原及血清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疫区及周围村镇的放牧屠宰人员,疫村的羊只。1.2 方法 受检者静脉采血。布氏菌凝集阳性者复查兼做血培养。1.2.1 布氏菌凝集:按常规法。1.2.2 细菌分离及鉴定:以无菌来静脉血5mL,注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阳原县布鲁杆菌病(布病)的流行规律,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布病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2012年将该县作为国家级布病监测点开展布病监测工作,现将2012-2014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1对象与方法1.1监测点设置根据《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的技术要求,依据近年来有疫情爆发和流行的乡(镇)或过去曾经发生过布病疫情的乡(镇)设立布病监测点,设立4个固定监测点,3个非固定监测点。  相似文献   

15.
广西以往无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记载。最早是1954年在桂林良丰富牧试验场从香港引进未经俭疫的盘克猪发生本病,后经病原分离证实为猪Ⅲ型菌。1960年接触人群中发生猪种布病,并先后从病人的血、骨髓中分离出猪Ⅲ型菌。广西猪种布病是外来性或是地方性,曾经引起争论,后经调查,认为是外地传入的。为进一步探讨广西猪种布病传染来源,在疫区和非  相似文献   

16.
了解布鲁氏菌的种型特点,对于掌握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点,分析其流行规律,进行疫情监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锡盟不同疫区的布氏菌,对其种型进行了初步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菌种来源1.1.1 待检菌株 1972~1992年从各旗市分离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和掌握新疆克拉玛依市职业人群感染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情况. 方法 1990~1999年采用布病皮内变态反应,布病血清学诊断方法 SAT检测克拉玛依市职业人群布病感染情况. 结果 在1 696名职业人群中,布病检测阳性189例,阳性率为11%. 结论 克拉玛依地区在90年代中人间布病疫情有逐年上升趋势,应采取有效手段扼制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福建省人感染布鲁氏菌分离株主要流行株的种型和分子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布鲁氏菌分离株转种培养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传统生物学鉴定和BCSP31-PCR、AMOS-PCR、MLST及MLVA-16等方法进行布鲁氏菌分离株分子鉴定和分型,通过Bionumerics 6.6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018-2019年福建省人感染布鲁氏菌22株分离株分子检测结果与传统分型基本相符,为2个种(羊种和猪种)和2个生物型(羊3型和猪3型),其中羊种布鲁氏菌占多数(95.45%);20株布鲁氏菌分离株MLST基因型为ST8,1株为ST17型,1株为新的ST型:ST99的gap基因与已报道的等位基因型不同,被定义为一个新的等位基因型gap(32)。MLVA-16分型为羊种和猪种2个种群,21株羊种布鲁氏菌分为17种基因型,1株猪种布鲁氏菌分为1种基因型,其中15种基因型为单分离株,3种基因型为共享基因型(共7株,占31.82%)。聚类分析显示福建分离株与内蒙古、辽宁、山东和广东地区存在4种共享基因型,均为羊种布鲁氏菌,其他部分菌株与外省菌株遗传距离较近。结论福建省布鲁氏菌主要流行株为ST8型,且MLVA-16分型显示呈高度基因多样性。MLST/MLVA作为传统生物学鉴定补充技术方法,可用于布鲁氏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流行病学溯源调查,以提高布鲁氏菌病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福建省人感染布鲁氏菌分离株主要流行株的种型和分子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布鲁氏菌分离株转种培养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传统生物学鉴定和BCSP31-PCR、AMOS-PCR、MLST及MLVA-16等方法进行布鲁氏菌分离株分子鉴定和分型,通过Bionumerics 6.6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018-2019年福建省人感染布鲁氏菌22株分离株分子检测结果与传统分型基本相符,为2个种(羊种和猪种)和2个生物型(羊3型和猪3型),其中羊种布鲁氏菌占多数(95.45%);20株布鲁氏菌分离株MLST基因型为ST8,1株为ST17型,1株为新的ST型:ST99的gap基因与已报道的等位基因型不同,被定义为一个新的等位基因型gap(32)。MLVA-16分型为羊种和猪种2个种群,21株羊种布鲁氏菌分为17种基因型,1株猪种布鲁氏菌分为1种基因型,其中15种基因型为单分离株,3种基因型为共享基因型(共7株,占31.82%)。聚类分析显示福建分离株与内蒙古、辽宁、山东和广东地区存在4种共享基因型,均为羊种布鲁氏菌,其他部分菌株与外省菌株遗传距离较近。结论福建省布鲁氏菌主要流行株为ST8型,且MLVA-16分型显示呈高度基因多样性。MLST/MLVA作为传统生物学鉴定补充技术方法,可用于布鲁氏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流行病学溯源调查,以提高布鲁氏菌病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20.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一变态反应性疾病,在陕西省流行较久,危害严重。陕西省的布鲁氏菌分离培养工作始于1952年。此后,布病在我省陕北、关中等地区陆续发生流行。1956年起,发病逐年增多,直至1974年以后发病人数开始逐渐下降,并呈散发状态,基本上控制了暴发流行。1996年榆林地区绥德县再次发生布病暴发流行。2000年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