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掌握新疆某村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发生原因、波及范围,查明传染源,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及时控制当地布鲁氏菌病疫情蔓延。方法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每例病例,同时检测畜间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结果该村共发现确诊病例10例和疑似病例2例,年龄中位数38岁(10~75岁);以低文化程度者为主、占83.3%,集中发生在第四村组A家庭;处理流产及流产物(OR=11.0, 95%CI为1.7~69.1)是本次暴发的危险因素;羊血清学阳性率为6.7%。结论该村发生的是一起由处理流产及流产物而引起的家庭聚集性人间布鲁氏菌病暴发事件;应加强布鲁氏菌病的联防联控工作,避免传染源继续驻留或转移其他地区而发生再次暴发或流行。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流行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查清布鲁氏菌病(布病)暴发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方法 对全市涉及山羊交易、屠宰等重点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逐个进行个案调查和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调查重点人员181人,13人布病血清学阳性,其中9人诊断为急性布病,4人为疑似病人,罹患率为7.18%。结论 因外地未经检疫的山羊大量流入,且羊交易和屠宰等操作人员缺少有效防护造成本次暴发流行。提高对布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好动物防疫监管,从源头控制布病的输入,坚持做好人畜间布病监测监督工作,开展布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8年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某养殖场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和处置情况,查清原因、提出干预措施,为今后预防与控制布鲁氏菌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采集所有与该养殖场有接触和饮用过该养殖场羊奶的人员及全部奶羊血清,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布鲁氏菌病抗体。结果本次暴发疫情有5例病例出现临床症状,经对养殖场3名从业人员和67名与该养殖场羊有过密切接触和饮用该养殖场羊奶的人员实验室检测,结果为布鲁杆菌阳性6例,其中1例为隐性感染者,发病率和隐性感染率分别为7.14%(5/70)和1.43%(1/70);29只奶羊中阳性26只,阳性率为89.66%(26/29);镇、村政府在动物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对26只奶羊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结论此次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传染源为病羊,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病羊及附属物和生饮被布鲁杆菌污染的羊奶;通过治疗、扑杀病羊和无害化处理后疫情终止。  相似文献   

4.
2007年定西市安定区发生一起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暴发疫情,在接到报告后,省、市、区三级立即成立由卫生、畜牧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对疫情现场展开流行病学调查,由于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防止了疫情的再度蔓延扩散。为了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现将此次暴发疫情原因和控制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自贡市2016-2021年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特点,为非牧区布病聚集性疫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2021年自贡市布鲁氏菌病暴发进行现场调查,筛查重点及高危人群和涉及牲畜,分析疫情发生原因及特点,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结果 2016-2021年共报告4起布鲁氏菌病本地暴发疫情,涉及20例患者。病例共同暴露者筛查阳性率14.67%(11/76),畜间血清学筛查阳性率16.67%(19/114);MLVA分析显示分离到菌株与北京、宁夏分离菌株同源性为90.6%。结论 2016-2021年自贡布病疫情传染源均为病羊,食用未煮熟羊肉、私下引种(交易)山羊及无防护屠宰加工是引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的主要原因,应强化国内重点地区牲畜引种、畜产品交易的检疫力度,加强对职业人群的监测工作,开展重点人群的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6.
沁源县官滩乡崖头,琵琶园2个村,于 1999年8月 24日发生一起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暴发流行,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诊断标准1.1人间布病 根据1996-01-23国家技术监督局、卫生部发布《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8—1995}规定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1.2畜间布病 根据卫生部、农业部合编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中规定的诊断方法和标准进行诊断。2调查结果 琵琶园村共102户398人,养羊600余只,崖头村分为4个自然屯(后庄、崖则峪、崖头、问家峪),全村共123户520人,…  相似文献   

7.
自1985年首次从本地区农村家狗中分离出犬种布鲁氏菌(B·canis)后,我们继续开展犬种布鲁氏菌病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地区各县农村居民喂养的家狗、与狗密切接触者。 二、抗原及诊断制剂 B.canis抗原,A、M、R诊断血清及布鲁氏菌噬菌体均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  相似文献   

8.
9.
为及时掌握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趋势,正确评价防治效果,1998年继续在全国14个省(区)的15个重点监测点按照布病监测标准要求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结果如下。1 基本情况 在监测范围内,确定固定监测县(市、旗)14个,非固定监测县(市、旗)15个,其中固定监测乡(镇、苏木、场)61个,非固定监测乡(镇、苏木、场)81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处置一起由食用新鲜“羊初乳”导致的布鲁氏菌病(布病)暴发疫情,为科学开展食源性布病疫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布病个案调查表,对医院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再根据调查线索通过“滚雪球”的方式进行可疑病例搜索调查和实验室采样检测,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起疫情共确诊6例布病病例,均为同一日在某乳制品公司现场饮用新鲜“羊初乳”的同一参观团人员,罹患率高达50.00%(6/12)。结论 综合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本起疫情为布病暴发疫情,引起原因为生饮未经消毒的羊奶。疫情提示牛、羊等奶制品需加强监管,降低布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2021年陕西省陕南地区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暴发疫情的原因,为今后该地区布病疫情防控提供借鉴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对2021年7月份商洛市丹凤县龙驹寨鹿池社区一起布病暴发疫情进行传染源追踪调查和传染途径分析。结果共发现5例确诊病例、6例隐性感染者和1例疑似病例,病例性别比为3∶1,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87~123 d,中位数为119 d,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12例病例血清抗体滴度从1∶50(++)到1∶1600(++)不等;病例感染途径与清理圈舍有关联(OR=6.4,95%CI:1.195~34.285);畜间检测结果显示53只羊和2只犬均为布病阳性。结论该起布病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是未及时清理羊只粪便、未定期对圈舍和生活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导致养殖户及其家人、雇工等相继感染布病,建议畜牧部门调整陕南地区人间布病重点地区的牲畜免疫政策,同时人畜间联合加强圈舍、生活居住等环境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养殖科学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陕西省甘泉县炭疽暴发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甘泉县炭疽暴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暴发地区历史疫情资料,采集病例标本及环境样本开展实验室检测,对炭疽病例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描述病例三间分布,分析影响暴发流行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结果甘泉县炭疽疫情暴发系一次同源感染的多点暴发,共计19例病例,以青壮年为主,分子分型为MLVA15-31基因型。结论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扑杀病畜、隔离治疗病人、环境消毒等综合措施是快速扑灭炭疽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6-2020年陕西省榆林市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发病的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为制订布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6-2020年陕西省榆林市布病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同时利用ArcGIS 10.8、GeoDa 1.6、SaTScan 9.4.1软件分别进行三维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2016-2020年陕西省榆林市共报告布病病例1773例,年均发病率为10.40/10万。病例报告以5-8月为主,病例性别比为3.53∶1(1382/391),年龄以45~64岁人群为主(占60.46%),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9.57%)。三维趋势分析显示榆林市布病发病率呈现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升高。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6-2020年榆林市布病发病率Moran's I值分别为0.4780、0.4440、0.2890、0.3220、0.2603,局部Moran's I系数检验发现榆林市布病发病有2个“高-高”聚集县区和3个“低-低”聚集县区。时空扫描分析显示,2016-2020年榆林市布病发病扫描到1个一类时空聚集区和1个二类时空聚集区,聚集时间为2019年。其中一类聚集区(LRR=57.97,RR=2.49,P<0.001)以米脂县为中心,半径为51.62 km,涉及5个县区。结论2016-2020年榆林市布病呈现明显的时空聚集性,应结合布病发病流行高峰期、发病人群、时空聚集区、羊只存栏量等情况,采取分区域、有重点、人畜同步联防的布病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16——2017年苏州市主城区一起人间布病高度散发疫情可能的感染来源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病例和对照1:4配比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入户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可疑暴露史,对确诊病例血培养物进行分离纯化,菌株进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结果 调查到的33例病例中,与羊肉相关的暴露比例最高为97%,暴露方式主要为使用和直接接触,暴露地点主要在葑门横街市场。食用羊肉、直接接触生羊肉、去过售卖羊肉的市场和去过葑门横街均是危险因素。经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收集到的17株菌可分为5个基因型,但病原菌间亲缘关系较近。结论 苏州市主城区疫情源头可能为外地输入苏州的布鲁氏病羊于苏州城区宰杀或直接输入带菌羊肉,葑门横街市场售卖的羊肉是可能的传染源之一。在本次疫情中,非职业人群感染布鲁氏菌的主要途径是食用和直接接触带菌羊肉,近距离吸入带菌生羊肉产生的气溶胶可能也是该次疫情的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福建省2014年3起布氏菌病暴发疫情,查明病例感染来源,疫情严重程度和传播危险因素,为今后更好的预防控制布氏菌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联合农业部门开展流行病学暴发调查方法,通过病例搜索,个案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资料。结果共发现11例病例,5例隐性感染者。涉事养羊场职业人群感染情况,漳州感染率为41%(7/17),宁德感染率为75%(3/4),感染还波及婴幼儿(3例)、学生(2例)、个体户(1例)等一般人群。感染方式中无防护的死胎处理及喝生羊奶感染率均为100%。此外,3家涉事养羊场的羊只布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6%(121/262)、45%(5/11)、33%(2/6)。结论3起布氏菌病暴发疫情传染源为本地及来自陕西的染疫羊只,无防护的死胎处理、接胎及喝生羊奶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羊只感染率高、民众预防知识匮乏、动物检疫等措施空白是疫情扩散的危险因素。建议卫生与农业部门开展人-畜布病监测一体化,扩大监测范围及抽检比例,及时发现疫情并进行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河北省17例儿童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河北省儿童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17例诊断为布鲁氏菌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70.59%的患儿为男孩,47.06% 的患儿年龄大于6岁,94.12%的患儿来自农村,52.94%的患儿有牛羊接触史,另有2例有狗接触史,64.71% 的患儿首发症状为不明原因发热,70.59% 的患儿从发病到确诊所经历的时间≤1月。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发热,其次为关节疼痛或活动障碍。最常见的体征是咽充血,其次是肝和/或脾脏肿大。未发现并发脑膜炎、脑膜脑炎、心内膜炎和睾丸炎的患儿。大部分患儿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正常,但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贫血、CRP升高、血沉增快、转氨酶升高和肌酸激酶升高较常见。影像学检查中关节腔积液和肺纹理增多增粗最常见。结论 河北省布鲁氏菌病患儿多来自农村,男孩多见,暴露史多为牛羊接触史,大部分患儿以不明原因发热伴或不伴肢体/关节疼痛就诊,临床症状多样且不典型。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我国流行较为严重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畜牧业巨大的经济损失.云南省属于边疆农牧大省,历史上曾有过布病的流行,近年来有关布病的报道越来越多,但目前云南省布病总体流行状况仍不清楚.本文通过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整理了1990-2017年云南省布病疫情的相关文献,对云南省布病的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08-2018年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特征及流行态势,为进一步制定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 2008-2018 年陕西省布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8年陕西省共报告布鲁氏菌病病例10 007例,年发病率在 1.55 /10 万 ~ 4.08 /10 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2.41/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死亡病例;病例主要集中在陕北和关中地区,以榆林市、延安市和渭南市为多发地区,占86.23%,陕南地区病例数较少;全年均有报告,4~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以40~59岁年龄组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0.19%;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为3.57∶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 89.44%。血清学平均阳性率为4.21%。布病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的中位数是22 d。结论 陕西省布鲁氏菌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流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呈持续状态,应加强传染源的管理,加大布鲁氏菌病监测力度,做好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