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不同干燥方式对丹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开  王征  黄松  黄静  王钢  刘岩 《天津中医药》2012,29(4):389-391
[目的]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丹参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真空微波干燥、户外晾晒、恒温鼓风烘烤3种方式干燥鲜丹参,并对制备样本有效成分、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户外晾晒有利于丹酚酸B和丹参素成分的保留,恒温鼓风烘烤有利于醇溶性浸出物成分的保留,真空微波干燥有利于总酚酸、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保留。[结论]真空微波干燥方式处理鲜丹参,干燥效率高、有效成分损失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丹参药材指标成分及浸出物含量与外观色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对18批丹参药材中有效成分(丹酚酸B和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方法对丹参药材的浸出物进行测定,使用色差仪测定丹参粉末甲醇溶液的色度值,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有效成分、浸出物含量和色度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丹参中有效成分含量越高,浸出物含量越高,a*(红绿分量值)越大,外观红色越深,药材质量越好;有效成分含量越低,浸出物含量越低,a*越小,外观红色越浅,药材质量越差。结论:通过丹参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关联度分析,确立了一种可用于判断丹参质量的简便方法,验证了传统鉴别经验"色红者佳"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0,(1)
目的:以新鲜玄参为研究对象,探讨适用于中药材干燥的新工艺。方法:采用微波真空干燥、自然干燥、烘干干燥三种工艺,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不同干燥方法对玄参质量的影响,包括药材性状、水溶物、醇溶物、水分及有效成分哈巴俄苷的含量。结果:微波真空干燥的药材各质量指标均为最佳,且微波真空干燥组哈巴俄苷的含量均远高于自然干燥及烘干。结论:微波真空干燥应用于鲜玄参的干燥,不仅可以缩短干燥时间,而且有利于有效成分的保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及条件对黄芪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红外、热风、微波3种干燥设备分别在 40、50、60、70 ℃下对新鲜黄芪药材进行干燥加工。运用Weibull分布函数模拟黄芪药材干燥过程,研究其水分比及干燥速率随干燥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比较干燥后药材的外观性状,结合黄芪中8种皂苷类成分、4种黄酮类成分及多糖的含量评价干燥对黄芪药材质量的影响。运用逼近理想值排序法(TOPSIS)综合评价不同干燥方式下黄芪药材的质量。结果:通过黄芪药材干燥动力学研究得出,黄芪药材干燥速率大小依次为微波、热风、红外干燥;干燥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干燥能耗大小依次为红外、微波、热风干燥。微波60、70 ℃干燥时,药材因局部焦糊而外观较差,红外与热风干燥药材外观较好。TOPSIS分析法对各干燥方法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前3位为红外50 ℃、微波50 ℃、红外60 ℃干燥,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黄芪药材中的成分。结论:优选出黄芪产地最佳干燥加工方式为红外50 ℃干燥,为黄芪药材产地加工现代干燥技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土壤水分含量对丹参幼苗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丹参幼苗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为丹参规范化栽培中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土壤水分胁迫试验方法,对不同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下丹参植株生长发育、生物量以及有效成分丹参酮、丹酚酸B和矿质元素积累进行研究.结果:土壤严重干旱和水分过多将严重影响丹参植株生长发育,并也影响其药材产量和品质(外观和内在)的形成.轻度干旱则可显著提高丹参地上及地下的生物量,促进根部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4种丹参酮组分以及丹酚酸B的合成与积累,并也增强植株对磷、钾、钙、镁、锰、锌、铜和铁等矿质元素的吸收与积累.结论:丹参苗期田间土壤水分以55%~60%为宜,生产上建议丹参种植实行起垄栽培并做好田间排灌,以保持适当土壤水分含量,提高药材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国产丹参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合考察国产丹参药材质量。方法用HPLC测定了21批产地样品、9批市售样品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等7种指标成分含量,并考察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醚溶性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水分等药材常规理化实验项目。结果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为水溶性成分的主体,丹参酮ⅡA为脂溶性成分的主体,丹参药材指标成分含量和常规实验项目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间品质差异较大,且不同干燥法对丹参7种指标成分含量有较大影响。结论本研究为国产丹参药材综合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晒干、硫磺熏蒸、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红外干燥以及各种联用技术干燥天麻药材,通过比较各样品的性状、浸出物、有效成分含量,考查不同干燥方法对天麻药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磺熏蒸、热风干燥、热风微波联用干燥得到的样品性状特征较好;不同干燥方法对浸出物影响小,其中热风干燥处理后浸出物含量较高;硫磺熏蒸、单用微波干燥、单用红外干燥会造成二苯乙烯苷类成分转化和天麻多糖含量的下降。综合分析药材性状、活性成分含量、生产成本等因素,天麻药材的产地加工干燥方法以热风干燥或热风微波联用干燥为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桂枝药材中苯丙素类(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邻甲氧基肉桂醛)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桂枝适宜干燥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以苯丙素类化学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对晒干、阴干及3种现代加工干燥方法后桂枝的质量进行评价,通过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干燥处理方法后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微波干燥使有效成分损失最多,阴干、晒干、低温热风干燥有利于桂枝有效成分的保留。结论:以干燥时间、化学成分含量、外观性状、气味等为评价指标,确定热风干燥50℃为桂枝药材较为适宜的现代干燥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鲜丹参的微波干燥实验,研究真空微波干燥技术在中药材干燥加工的应用。方法采用真空微波干燥、户外晾晒、恒温鼓风烘烤三种方式干燥鲜丹参,并对制备样本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对比其他两种方式,真空微波干燥处理鲜丹参具有大幅缩短干燥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活性成分损失等优势。结论真空微波干燥技术在鲜丹参的干燥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具备节能、环保等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0.
多指标综合优选黄芪药材硫磺熏蒸替代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药材在产地加工过程中,常采用硫磺熏蒸的方法,以达到防虫、防霉、易于干燥的目的,但其对黄芪药材的内在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亟需开发硫熏的替代技术。该文以黄芪药材外观性状、有效成分含量、含水量、浸出物含量和微生物含量为指标,比较9种加工方法(传统加工方法、硫磺熏蒸和7种替代加工技术)所生产黄芪药材的质量优劣。最终确定热风微波联用技术可作为黄芪药材的硫磺熏蒸替代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金芍胶囊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及生产可行性。方法:选择微波真空干燥对金芍胶囊提取浓缩液进行干燥,测定含水量和芍药苷、盐酸小檗碱的保留率。结果:微波干燥工艺用时较短,对有效成分的保留较好。结论:微波干燥工艺适用于金芍胶囊的干燥。  相似文献   

12.
微波干燥技术在浓缩丸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微波干燥技术在浓缩丸生产中的效果。方法:用微波干燥工艺对3个浓缩丸品种进行试验,对比烘箱干燥工艺数据。结果:产品的性状、溶散时限、水分、微生物限度等质量指标均符合标准规定,微波干燥效果更明显。结论:微波干燥具有加热均匀、干燥时间短、提高药品质量的特点,在浓缩丸生产中可以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化风丹药母外观性状、水分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优选出化风丹药母的最佳干燥工艺。方法:以药母总生物碱含量为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合其外观性状和含水量,比较自然阴干、烘干、减压干燥和微波干燥4种处理方法对化风丹药母外观性状和内在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干燥方法药母的外观性状、水分和总生物碱含量均有较大差异,其中总生物碱以微波干燥120 s含量最高,其次为60℃真空干燥4.5 h、60℃烘箱干燥4.5 h、微波干燥105 s,阴干45 d最低;水分含量60℃烘干3.5 h最高,微波干燥120 s最低;真空干燥内外色泽一致,烘箱烘干内外色泽有差异,微波干燥呈焦黑色。结论:综合各项指标化风丹药母干燥方法宜采用60℃减压真空干燥4.5 h。  相似文献   

14.
栽植密度对丹参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不同的栽植密度对丹参中有效成分含量及丹参产量的影响 ,为丹参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实验设计分 7个不同的密度处理 ,株行距分别为 :2 0 cm× 2 0 cm ,2 0 cm× 2 5 cm ,2 5 cm× 2 5cm ,2 5 cm× 30 cm ,2 5 cm× 35 cm ,30 cm× 35 cm ,30 cm× 2 5 cm ,每个处理为 3次重复 ,随机排列 ,共 2 1个实验小区。收获期记录丹参存苗数 ,采样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丹参素、丹参酮 A 的含量 ,统计每小区的丹参产量及每株单产。结果 丹参的产量和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均以 2 0 cm× 2 5 cm的栽植密度为最佳 ,根产量以鲜重计可达 16 31kg/亩 ,丹参素含量可达 2 .15 % ,丹参酮 A 含量可达 0 .4 2 %。结论 在进行丹参规范化栽培时可选择株行距为 2 0 cm× 2 5 cm的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窍鼻渊丸的微波真空干燥工艺条件,为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所含水分及溶散时限为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分,优选干燥工艺。结果: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A2B3C2;即干燥温度30℃、干燥时间12分钟、物料厚度2 cm。结论:该工艺条件稳定,可为通窍鼻渊丸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微波干燥对舒胸片方提取物有效成分的影响及传质模型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微波功率及物料装载量等因素对舒胸片方中有效成分阿魏酸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干燥转移率的影响;根据Fick第二定律,采用Origin7.5软件对动力学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舒胸片方提取物微波干燥过程的薄层干燥动力学方程.结果:增加微波功率或装载量对有效成分均有一定的损失作用;舒胸片方提取物微波干燥过程符合Logarithmic模型,在真空微波干燥条件下的有效扩散系数Deff随微波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装载量的增加而降低;并由有效扩散系数确定了舒胸片方提取物活化能为125.80w·g-1.结论:通过建立干燥过程传质模型,对进一步改善产品的质量,提高干燥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延年  伍振峰  尚悦  王芳  万娜  李远辉  李慧婷  杨明 《中草药》2018,49(10):2372-2377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丹参浸膏粉体学性质的影响。方法以丹参提取物为模型药物,通过减压干燥、真空微波干燥及喷雾干燥得到3种浸膏粉,以粒径、粒径分布宽度、粒径范围、松密度、振实密度、豪斯纳比率、休止角、压缩度、黏性、比表面积、孔体积、含水量和吸湿性13个物理指标综合评价粉体学性质,并将粉体物理属性归纳为均一性、堆积性、流动性、可压性和稳定性5个方面,建立相应的物理指纹谱。通过物理属性数值评价粉体学性质;运用相似度评价法比较3种粉体的相似度;构建参数指数、参数轮廓指数以及良好可压指数,用于分析粉末的可压性。结果 3种干燥方式所得粉体均具有较差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其中减压干燥和真空微波干燥粉体具有良好的堆积性,喷雾干燥粉体具有优越的均一性和可压性;由相似度可知,喷雾干燥与减压干燥浸膏粉体学性质相似度为79%,与真空微波干燥的相似度为81.3%。结论中药物理指纹谱可用于评价不同干燥方式对中药提取物粉体学性质的影响,以及物理性质对药物成型性的影响,为中药浸膏粉体提供了新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8.
赤芍浸膏微波真空低温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赤芍浸膏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建立其微波真空干燥过程的数学模型。方法 分析了不同微波功率、载样量对失水速率及物料温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将试验数据与常用的薄层干燥模型进行拟合检验,建立赤芍浸膏微波真空干燥的水分比与干燥时间关系的动力学模型。结果 赤芍浸膏微波真空干燥过程可分为加速、恒速及降速3个干燥阶段;赤芍浸膏微波真空干燥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薄层干燥的数学模型 Page 方程描述。结论 该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可以准确预测赤芍浸膏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的含水率和失水速率。  相似文献   

19.
丹参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建立丹参种子的检验方法。方法:参考国际植物种子检验规程和中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结果与结论:采用风选法筛选丹参种子,种子的净度为50%~60%;种子质量的测定方法宜选用百粒法,种子水分的测定用高温风干法,烘干时间为3 h;种子的生活力用四唑染色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