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呼吸与循环系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随着这门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本文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呼吸与循环系统功能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董纪秀  倪观太 《医学综述》2012,18(10):1581-1583
腹腔镜手术因其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疼痛程度轻的特点,已迅速被临床各科广泛地应用,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也得到普遍关注。现根据有关文献的叙述,对近年腹腔镜手术与机体免疫功能领域中细胞、体液免疫,机体氧化应激,气腹影响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方小三  黄强  刘臣海  尤昊 《安徽医学》2010,31(2):170-173
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operation,LO)正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其范围已涉及外科诸多领域,并以其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美观等优点深受医患的青睐。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及腹腔镜手术特有并发症的出现,人们开始关注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近年来该研究亦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4.
林飞  潘灵辉 《微创医学》2007,2(4):297-299
自Mouret于1987年完成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腔镜技术以其微创的特点在外科、妇科等广泛应用。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气腹对机体、腹膜、免疫及肿瘤生长转移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现对近年来腹腔镜气腹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效果及对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腹腔镜和4O例开腹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RP的变化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免疫功能CD+3、CD+4在开腹手术组术后1、4天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功能CD+3、CD+4在腹腔镜手术第4、7天未见明显改变;开放手术对CRP影响大,对腹腔镜组影响小,CRP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对机体CRP的影响小,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陈小勋  吴东波 《微创医学》2005,24(2):281-284
手术是对人体一种特殊形式的创伤.手术创伤所致的应激反应会干扰机体免疫功能,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免疫系统均可受到抑制.影响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手术创伤的大小、术中出血的多少、手术时间的长短以及麻醉方法等[1].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技术,它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疼痛,术后康复更快更平稳.现将腹腔镜手术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的变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手术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小勋  吴东波 《医学文选》2005,24(2):281-284
手术是对人体一种特殊形式的创伤。手术创伤所致的应激反应会干扰机体免疫功能,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免疫系统均可受到抑制。影响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手术创伤的大小、术中出血的多少、手术时间的长短以及麻醉方法等[1]。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技术,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52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资料,分对照组(76例)与研究组(76例),对照组取传统的胆囊切除手术,研究组取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比较2组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术后8d的CD3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IL(白介素)-10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本文从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的手术方法、技术优势、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无瘤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以下简称后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CO2)气腹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揭示机体在后腹腔镜CO2气腹刺激下的免疫应答反应。方法前瞻性研究20例患者在CO2气腹下行后腹腔镜手术,分别抽取手术前、手术开始45 min、术后第1 d和术后第3 d静脉血样本,观察样本中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值的变化;并把同期10例腹膜后开放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手术开始45 min、手术后第1 d和手术后第3 d 4个时间点的实验数据,TNFα值的变化均为先下降,而后回升。后腹腔镜手术组术后第1 d降至最低,而开放手术组手术开始45 min降至最低值,此与后腹腔镜手术组有所不同,但总体趋势相仿,且上述变化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腹腔镜手术TNFα值的变化很小,由此可以推断,后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中体温变化。方法监测8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不同部位中心温度肛温(T1)腋温(T2)变化。室温维持23~24℃,二氧化碳灌注维持腹腔内压14—16mmHg。选用硬膜外麻醉。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二氧化碳用量、手术冲洗液量,体温情况。结果术中体温逐渐下降,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P〈0.01。T2P〈0.05),且随着二氧化碳用量增加,降低更为明显。术中11下降0.5—2.5℃,其中10例下降O.5℃(12%),40例下降1℃(46%),26例下降1.5℃(30%),10例下降2.5℃(12%)。T2下降0.2~1.5℃,其中23例下降0.2℃(27%),34例下降0.4℃(40%),12例下降0.6℃(14%),9例下降0.8℃(10%),8例下降1.5℃(9%)。腹腔冲洗前后体温变化比较,冲洗后与冲洗前体温下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P〈0.05,T2P〈0.01)。结论应重视妇科腹腔镜术中的体温改变。操作时尽量减少二氧化碳外泄导致的用量增多,可考虑使用气体加温器,尤其应避免腹腔冲洗的同时高流量二氧化碳灌注。  相似文献   

12.
李彩霞 《医学综述》2006,12(16):963-965
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免疫治疗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但是,肿瘤的低免疫原性和机体对肿瘤的低免疫反应性,使得免疫治疗受到限制。目前,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呈递作用,在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得到进一步认识。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开展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经验。方法:使用腹腔镜配合硬膜外穿刺针缝扎内环口周边腹膜治疗小儿斜疝600例。结果:60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治疗,手术时间8~15分钟,平均10分钟,随访3个月-3年,复发1例,疝囊积液2例。结论:腹腔镜治疗小斜疝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伤口美观、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的适应症、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2004年6月~2005年2月间的72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2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均保留了输卵管,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妇科急腹症时应用腹腔镜技术有诊断治疗双重价值.腹腔镜手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用氨甲喋吟(MTX)能起到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效果.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及少见异位妊娠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对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效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4月-2011年10月行腹腔镜下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的86例脑积水患者作为腹腔镜组,同时取同期的行开腹手术的72例脑积水患者为常规手术组进行对比研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腹部手术时间、排气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质量,并对两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进行评分(Kamofasy评分)。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平均腹部手术时间和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个月后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不仅术后并发症少,而且对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是神经外科治疗脑积水的有效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退变性颈脊髓病是导致成人脊髓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现阶段减压手术已成为其缓解症状的主要方法。不论是前路,还是后路,减压手术的疗效已被证实。但在关注手术疗效的同时,其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关注。糖皮质激素围手术期应用是否能够降低退变性颈脊髓病减压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一直是个争议的话题。在基础研究领域已证实,减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下降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免疫系统激活有关,并且甲泼尼龙可以促进长期受压的脊髓运动功能恢复,降低减压手术围手术期神经并发症,并在不破坏循环免疫细胞组成的情况下保护神经元细胞,进而建议在退变性颈脊髓病减压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甲泼尼龙。但是在临床研究中,尚缺乏高等级证据。我国多名专家共同完成了《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围手术期应用专家共识(2017版)》,为我国医师在围手术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提供规范和指导。但是该共识主要是针对于一般共性手术的围手术期用药,对于退变性颈脊髓病的围术期应用并未详述。本文结合糖皮质激素在退变性颈脊髓病围手术期应用的相关文献,对其在术后吞咽困难、辅助镇痛、C5神经根麻痹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氟比洛芬对全凭静脉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6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按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30例和给药组(B组)30例.给药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给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 mg/kg.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后即刻,切皮前5 min(T_0),切皮(T_1),切皮后5 min(T_2),10 min(T_3),15 min(T_4),20 min(T)_5),25 min(T_6)的血压,心率和BIS值. 结果 给药组与对照组在清醒和麻醉过程中的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在T_1时间点(即切皮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对BIS值没有明显影响,不会改变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镇静程度,但可以降低手术中伤害性刺激时的心血管反应,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心肺血管疾病腹腔镜治疗经验。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我院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心肺血管疾病患者腹腔镜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5例成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心肺血管疾病患者与无心肺血管疾病患者相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饮食时间、腹腔引流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充分准备,术中仔细操作,术中、术后加强监护和处理,LC对合并心肺血管疾病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