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资讯窗     
时政卫生系统开始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卫生部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将在卫生行政部门网站上公布。对列入当地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在两年内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购入其药品、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  相似文献   

2.
新闻广场     
政策卫生系统开始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卫生部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将在卫生行政部门网站上公布。对列入当地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在两年内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购入其药品、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  相似文献   

3.
眼界     
关注高强:坚决治理医药购销商业贿赂在3月28日召开的全国卫生系统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表示,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加剧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声誉,败坏了卫生行业和医务人员的形象,是造成医药管理混乱、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坚决治理。高强还表示,这次专项治理的重点主要是:1.医疗机构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在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采购活动中,收受生产、经营企业及其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或回扣的行为;2.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临床活动中,…  相似文献   

4.
为推进医院管理年活动和纠风专项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问题,我院从医用耗材购销管理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四管齐下,规范购销行为,坚决遏制医用耗材购销领域中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5.
陈蕾  杨静  付丽红  徐建国 《新疆医学》2013,43(3):115-116
根据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纠风办、卫生部等六部委《关于印发〈2010年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新疆实际情况,自治区药采中心于2010年9月开展了以政府为主导。自治区为单位的医用耗材和检验试剂网上集中采购工作。以期达到规范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和检验试剂采购行为,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医疗成本,让利群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1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之历史回顾为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购销行为,纠正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社会医药费用,1999年我国开始进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试点工作。2000年,在国务院推行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的基础上,药品集中招标  相似文献   

7.
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是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点,为了进一步规范卫生购销行为,有效遏制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流通领域不正之风,在卫生集中采购过程中以教育、制度、监管为重点,以组织采供双方签订"规范采购诚信经营协议书"为有效手段,通过创新载体、健全制度、规范操作、强化监管,逐步建立起卫生廉洁采购诚信经营长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2006,治理医药商业贿赂元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竟伟 《当代医学》2006,12(6):47-55
医疗卫生系统的商业贿赂历来为全社会所关注。它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医药购销商业贿赂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导致医药价格不断攀升,直接损害广大患者的利益;一些医务人员为获得回扣、提成,滥用某些高价药品和高值耗材;一些医务人员成为不法企业的代言人,滋生了腐败和经济犯罪。2006年,中国自上而下刮起了一阵反对商业贿赂的风暴,被喻为中国打击商业贿赂的元年。而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则成为这次风暴打击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四项到位管理,防止医药购销不正之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是一项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医院始终把探索防止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作为行风建设重点来抓,从规范药品采购、严格执行药价、监控药品购销着手,狠抓医德医风考评,在解决群众看病贵方面做了一些有效的偿试,深受老百姓信赖。  相似文献   

10.
卫生部正在加紧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进行完善和规范,将在全国推行以省为单位的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减少流通环节。这是卫生部部长高强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卫生系统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会议上透露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医院医疗耗材的购买统计、购买时效、购买实时响应分析判断,通过中国移动集团寻呼功能,结合医院现有医疗耗材数据库系统,建立了医疗耗材采购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医院医疗耗材采购管理的实时、快速采购;并能对医用耗材和医疗耗材供应商进行自动识别、监管,保证所购医疗耗材是经过招标的产品,医疗耗材数据库也是正规企业。实现了医疗耗材管理规范化,在紧急抢救发生时,做到对医疗耗材的采购、供应及时。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近三年医用高值耗材使用数量?金额?单价及其增长率进行调查,发现临床高值耗材使用量增幅大,进而分析了医用高值耗材对医疗费用产生的影响,提出政府物价部门定价要科学,卫生行政部门准入要监管,医院内部采购?使用?收费要规范,以促进医用高值耗材的合理使用,控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降低患者负担和医疗服务成本?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落地,医院实施耗材成本管控是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需要。笔者从耗材准入、采购、仓储、使用、监督评价5个阶段浅议耗材成本管控的方法。提出公立医院应实施医用耗材全过程管控,借助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和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强耗材管理,实现可追溯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公立医院在具体实施耗材管控中应全员参与、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值医用耗材全程跟踪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医院高值耗材管理现状,利用条码技术,开发设计高值医用耗材全程跟踪管理系统,实现高值医用耗材采购、供应、使用和管理的全程跟踪与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建立医用耗材监管体制,促进医用耗材的合理规范使用,加强医院对于医用耗材的监管,做到廉洁使用。方法通过建立医用耗材适应症管理方法,明确医用耗材准入管理规则及引入后使用管理监管的标准化业务流程,实现医用耗材全周期的监管,避免出现监管盲区及对其监管的不专业性。结果通过建立医用耗材监管体制,有效地避免了医用耗材多用、乱用情况的发生,保障了医疗质量及安全,为医院临床科室申请医用耗材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医院对于医用耗材监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结论医院耗材监管体制的建立是贯彻执行国家对于耗材监管政策,只有完善的监管机制、科学的管理才能为医用耗材提供有力的保障。医院必须对医用耗材准入及使用各个环节把关,加强监管,才能实现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制度化、科学化、人性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分析SPD模式下医院医用耗材运营模式,评价其实施效果。本文以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为例进行案例分析,运用专家访谈法,对德州市人民医院2名护士长,器械科2名员工和SPD运营中心3名员工进行访谈,咨询相关的专家学者,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详细介绍德州市人民医院SPD模式下医用耗材采购供应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科室二级库管理、消耗结算对账管理模式。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认为SPD模式有利于加强耗材监管保证耗材质量安全,解放临床护士提高临床服务质量,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竞争力,但是仍需继续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多模式物流管理的医用耗材全流程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体系。方法全面梳理和标准化医用耗材物资字典,建立标准分类编码;直接采用GS1条码或类GS1条码作为院内外医用耗材唯一追溯码,实现HIS医嘱扫码计费;植介入高值RFID智能柜配合供应商“备货制”、低值医用耗材RFID智能柜配合第三方SPD物流配送“定数包”“零库存”管理;实现医院检验试剂全流程GS1条码追溯和实时库存监管;建立使用科室“科室库”信息流和实物流的实时监管。结果初步建立基于多模式物流管理的医用耗材全流程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体系,压缩低值医用耗材库存200万和检验试剂库存300万,实现植介入高值和计费医用耗材管理HIS医嘱计费实时消减库存,2016~2018年耗占比分别为39.16%、36.99%、35.87%。结论基于多模式物流管理的医用耗材全流程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和实践对医疗机构实现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我院利用条形码技术,引进医疗器械追溯管理系统,实现了植人性高值耗材使用的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健全了医疗器械管理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9.
选取上海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通过高值耗材采购使用基线调查,厘清常用高值医用耗材采购与使用的种类、品规、使用量、价格等现状;区别职务、执业权力的不同特点和运行流程;按照重要权力和权力行使流程,制定高值医用耗材采购与使用规范管理流程,设定医院高值医用耗材采购与使用过程权限。建立了基于“制度加科技”的规范管理、风险防控、公开透明、精细科学的医院内部管理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医用耗材使用全过程监管体系,有效实现快速、安全、可靠、低成本的供应链智能化管理模式,满足医用耗材精细化闭环管理要求。方法二级库取、还耗材基于二维码、条码、芯片等扫描手段;手术室配送启用自动机器人系统;证照信息管理借助"互联网+"云平台;供应链评价搭载微信APP。医用耗材成本分析及应用评价模块系统软件用于实时分析、预测耗材费用异常,从而对单病种等手术耗材成本效益进行推演分析评价,为医院领导者和职能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结果通过对接医院HIS系统,手术室医用耗材取、还与结算信息可自动记录;智能化手段实现手术室内自动物流配送;产品证照与供应商资质得以高效收集与安全存储;基于微信平台完成医用耗材验收与供应商、供应链评价。医用耗材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了智能化控制。结论有效实现医用耗材闭环管理,全程信息化可视化监管及成本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