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不同人群体力活动现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总体体力活动水平和不同种类体力活动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按比例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公务员、公司职员、高中生、社区居民、流动人口共计3555人,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长卷进行调杳。结果 五类人群合计完全静坐、体力活动不活跃、活跃和高度活跃的比例分别为205%、10.1%、26.5%和42.9%;高度活跃以社区居民最高为65.6%,完全静坐以流动人口最高为33.1%;在不同类型人群和不同性别组的人群中,除流动人口男性外,其他调查对象在4个单项活动中交通行程体力活动活跃达标率都是最高的,闲暇体力活动较少。结论 目前人群中最主要的体力活动仍是交通行程为主,闲暇体力活动较少,流动人口呈现两级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在职孕妇各领域身体活动现状,并探讨各领域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5月—2012年5月将符合入组条件的2 170名孕妇招募入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在职孕妇参与交通行程身体活动比例为26.77%,在各领域身体活动参与比例中最高,在职孕妇在工作、交通行程和闲暇时间中身体活动活跃率分别为4.38%、9.26%和1.11%,每天静坐时间为(408.12±183.35)min;在职孕妇工作中等强度运动参与情况与年龄呈负相关,而闲暇时间中等强度运动与年龄呈正相关;在职孕妇交通行程身体活动参与情况与年龄呈正相关,但与孕周数和家庭经济情况呈负相关;在职孕妇为初产妇时,其越有可能在交通行程中采用步行或骑自行车方式,但是在工作中就越不可能进行中等强度运动。结论在职孕妇各领域身体活动水平均较低,但是其参与交通行程身体活动比例最高;在职女性在孕期的身体活动与年龄、孕周数、是否为初产妇和家庭经济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陕西省居民体力活动状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基线资料。方法本研究对象来源于2013年全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陕西省的样本人群。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从陕西省17个监测点的样本人群中抽取调查对象,最终获得有效样本10 166人。采用全球体力活动调查问卷(GPAQ)对调查对象进行体力活动调查,按照全球体力活动调查问卷分析指南(GPAQ analysis guide)进行分析,同时利用WHO推荐标准评判体力活动的达标情况。用R 3.3.1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陕西省居民从事高强度和中等强度工作、农业及家务性体力活动所占比例分别为27.46%和80.65%,高强度和中等强度休闲性体力活动比例分别为5.10%和21.21%,交通性体力活动比例为70.00%;日均总体力活动时间为(181.66±1.66)min,工作、农业及家务性体力活动,交通性体力活动,休闲性体力活动时间分别为(136.95±1.51)、(32.62±0.47)和(12.09±0.33)min,平均体力活动代谢当量为(6 264.33±67.05)MET-min/周[(14.92±0.02)MET-h/d],88.97%的居民达到了WHO推荐的每周达到或超过600 MET-min的体力活动标准。结论陕西省居民体力活动水平较好地达到WHO的推荐标准,但以工作、农业及家务性体力活动为主,仍需进一步增加休闲性体力活动的比例和时间。  相似文献   

4.
小资料     
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体力活动是指任何由骨骼肌的运动引起的导致能量消耗的身体活动,包括职业性体力活动,交通行程性体力活动,家务性体力活动和闲暇时间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5.
李潮  洪忻  王志勇  梁亚琼  徐斐 《职业与健康》2011,27(12):1321-1323
目的了解南京市城区成年居民的业余时间体力活动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 2007年7—9月对南京市主城区中2个区内的6个居民小区30岁以上居民应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进行体力活动相关的现况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经济因素与充足体力活动之间的关联。结果实际调查3 376人,应答率为91.6%。城区成年居民中业余时间从事中等强度体力活动为10.3%,达到充足体力活动标准者为8.2%。从事中等强度业余时间体力活动者的平均每天的活动时间为(47.6±33.7)min。性别与年龄对从事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者有显著影响,女性、年长者参与中等强度业余体力活动的可能性显著小于男性和年轻者。结论南京城区成年居民的中等强度业余体力活动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可以根据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群设计不同的体力活动促进项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IPAQ)评价社区男性居民的体力活动水平,并分析其潜在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市浦东潍坊社区7个居委中849名40~70岁健康男性居民进行体力活动水平调查,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疾病史资料等进行体力活动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55.7%研究对象处于体力活动活跃水平,39.8%处于体力活动中等水平,4.5%为体力不足者;78.8%规律地参加中等强度体力活动,与40 ~ 49岁组比较,50 ~ 59和60~ 70岁组规律参加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水平的OR值分别为2.16和2.41;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表明,年龄越大、在职和健康水平未下降的对象体力活动水平较高.结论 无论是体力活动还是规律地参加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均以年龄较大的中老年男性人群参与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居民体力活动与2型糖尿病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江苏省南京市居民体力活动状况及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南京市的3个城区和2个乡村.调查年满35周岁并在当地居住满5年的常住人口5 978人,采用自行编制的<南京市慢病防制社区居民健康相关调查表)进行调查,收回有效调查表5 616份.结果 全市总的2型糖尿病现患率为4.6%,其中城区为6.9%,乡村为1.5%.与不太活动者相比,轻度、中度、重度体力活动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分别降低24.5%,83.5%和73.0%.经多因素调整后,从事中度体力活动的人群糖尿病现患率仍明显低于不太活动者(调整OR值为0.280,95%CI=0.162~0.484).结果 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危险,体力活动是2型糖尿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健康城市建设对四川省泸州市居民体力活动的影响,为健康城市建设和改善居民体力活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泸州市2015年和2018年重复横断面调查资料,选取18~75岁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纳入研究,并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结果 2次调查分别纳入泸州市18~75岁常住居民5536和7949人。实施健康城市建设后,泸州市居民体力活动标化达标率由2015年的52.60%上升到2018年的56.80%。2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力活动达标率在社区(村)水平存在聚集性(P0.01);工人、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其他职业的体力活动达标率分别是农民的1.54、1.45和1.25倍,中年人体力活动达标率是青年人的1.38倍,经济水平好的人群体力活动达标率是经济水平差的0.74倍,个体健康状况中和好的人群体力活动达标率分别是个体健康状况差的1.32和1.40倍,对健康知识宣传满意人群的体力活动达标率是非满意的1.24倍。结论健康城市建设有助于提高居民体力活动达标率,同时在该背景下需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体力活动健康促进行动。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15~69岁居民体力活动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云南省15~69岁居民体力活动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07年全国第二次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云南省资料,以代谢当量为基础对该省5094名15~69岁居民体力活动来源及强度进行分析,采用非条件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各人群体力活动来源均以工作及家务为主,步行及骑自行车次之,休闲性活动较少;15~17岁和65岁及以上人群、非农民职业者以中等强度活动为主,其余人群均以重体力活动为主.体力活动不足者在总人群中占28.0%,受性别、年龄、民族和教育程度的影响.结论 云南省居民体力活动主要来源于职业活动及家务,缺乏休闲和体育活动;男性、老年人、汉族、大学及以上、未接受正规教育者是今后关注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0.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3):217-220
目的为了解北京市昌平区6岁及以上居民身体活动状况。方法通过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以及简单随机的方法确定调查点与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家庭人均年收入等基本情况,平均每天出行时间、中等强度及以上锻炼时间等身体活动情况等,通过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2年)中"身体活动调查问卷(6岁及以上)"收集居民身体活动资料1 695份,采用Excel和SPSS18.0进行数据结果分析。结果农民农忙时劳动强度为中度,其他居民职业性体力活动强度均为轻度;最近三个月采用私家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比例最高(26.43%);闲暇时间体育锻炼参与率为41.59%,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体育锻炼参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人群体育锻炼参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18~70岁的居民年龄增长与体育锻炼参与率呈正相关(r=0.899,P0.05),除在校学生其他三组人群文化程度与体育锻炼参与率呈正相关(r=0.868,P0.05);不同分组人群做家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学生不做家务的占21.28%(126/592)。在校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率为55.74%(330/592)。结论昌平区居民日常工作生活中处于久坐少动的时间较长,建议居民提高健康素养增强自主运动意识,相关部门应制定合理完善的干预措施,鼓励居民参与体育锻炼、从而改善居民的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