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无尿或少尿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对16例肾移植术后无尿或少尿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药物副作用的观察及预防感染,饮食指导等护理。结果 5例因急性排斥反应而未恢复肾功能,11例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功能。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出现无尿或少尿应及时分析原因,并给予相应护理,可为移植肾恢复正常肾功能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围术期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肾移植术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慢性肾功衰、尿毒症期的患者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时的术前准备,术中早期保护、液体的管理及手术的配合,术后密切监测,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全部患者术中平稳,无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及其他并发症,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认真的术前访视,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早期移植肾的保护,术后密切监测,是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肖群  徐嫦媛 《现代医院》2009,9(5):104-10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病患者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效果。结果5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2例肝功能异常,经停用利福平及调整免疫抑制剂,使用护肝药物治疗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1例出现移植肾功能衰竭,1例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所有患者结核感染均得到控制,且未发生急性排异反应和环孢素A(CsA)中毒。患者得到有效的护理,取得较好的治疗依从性。结论加强消毒隔离、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及严密观察病情是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病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肾功能延迟恢复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3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总结。结果 3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肾移植患者在术后由于药物的副作用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讨饮食护理对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肾移植患者在饮食护理干预下身体恢复及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益。肾功能维持在理想水平;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有效控制。结论移植肾功能恢复后的肾移植患者比较忽视饮食营养,因此,要让肾移植患者认识到疾病与饮食的关系,积极配合饮食治疗,保证移植肾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6.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肾移植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婷  金敏 《现代医院》2007,7(4):65-66
目的总结74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行肾移植的护理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强调术前准备、重视心理护理,加强术后生命体征、尿量及血糖的监测,注意术后饮食护理、观察免疫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糖尿病肾病肾移植术后患者72例肾功能恢复良好,康复出院,2例死亡,15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发生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结论重视术前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及血糖的变化,控制饮食护理,预防并及早期发现术后并发症,及时处理,对提高人肾存活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肾功能动态显像,测定GFR值同时观察其它肾功能指标,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可靠的肾功能指标。方法移植肾术后患者43例,按移植肾功能情况分为4种,通过肾功能动态显像分别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通过移植肾灌注、摄取及排泄情况,进行GFR、K/A、B/K分析,了解各组肾移植病人术后的功能情况。结论肾移植术后动态肾显像测定GFR值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最敏感的指标,另外,肾动态显像还可快速定量地评价移植肾血流及功能,预测移植肾的存活情况,具有无创、简单、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75例活体亲属肾移植的实施、观察及随访结果,探讨活体亲属肾移植供体选择指征和治疗经验。方法分析总结1999年3月~2009年7月我院实施的7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供受者临床资料、风险评估、配型、手术方法及免疫抑制剂方案。结果4例供者术中轻度胸膜损伤,经及时处理无不良后果,1例供者术后发生乳糜淋巴瘘,引流2w后痊愈,其余供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后肾功能正常。75例受者中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明显低于尸体肾移植,具有近期移植肾功能恢复好、经济代价小的优势,移植肾长期存活效果还有待随访观察,活体供肾也存在一些伦理学的争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肺结核感染的早期诊治与预防。方法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行同种肾移植术1024例,术后发现合并肺结核的患者18例,发生率为1.76%。18例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3.33岁;移植后均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有14例应用免疫诱导治疗,其中4例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10例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结果。肾移植术后合并肺结核的发病时间为1~54个月,有12例患者是在术后12个月内发病。术后合并肺结核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热是早期的主要症状,临床确诊主要靠使用肺部高分辨CT(HRCT)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镜检。经过正规抗结核治疗后治愈17例,死亡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结核感染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HRCT是发病早期的重要检查手段,BALF镜检是确诊的主要依据。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应加强对高危受者的监察力度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感染对远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07年3月医院收治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86例,依据术后<6个月所规定的检查中,抗原血症指数分为4组;对4组患者6个月后血肌酐(Cr)和肌酐清除率(Ccr)、术后<3年Ccr年下降速度及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患者移植肾内TGF-β1mRNA和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肾移植术后6个月后血肌酐和肌酐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长期高活动感染组患者肾移植术后3年内Ccr年下降速度仅为(4.39±3.67)ml/min,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为42.86%,与其他组相比均明显降低;移植肾内TGF-β1mRNA的相对含量为1.29±0.27,TGF-β1蛋白的表达为(12.69±2.17)×106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活动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监测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作为患者治疗方案的依据,还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移植肾的远期效果,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与远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根据术后 6个月内CMV-pp65抗原血症指数不同 ,对 13 1例肾移植受者进行分组 ,并于术后第 7个月作移植肾穿活检 ,比较各组肾组织中关键的纤维发生因子即转移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表达 ;3年后比较各组肾功不全的病例数和肌酐清除率 (Ccr)有无差异 ;对肾功不全者通过活检排除有明确原因的特异性损害。结果 长时间高抗原血症指数的患者 ,在术后第 7个月时 ,肾组织中TGF -β1mRNA的表达量明显大于其他患者 ,该组在术后 3年内Ccr减少了 16 1± 8 0ml/min、有 5 3 8% (7/ 13 )的患者肾功不全 ,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肾功能不全者病理显示为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等非特异性改变。结论 肾移植术后早期长时间高活动性的CMV感染是削弱移植肾远期功能、导致肾功不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肾移植术后尿瘘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其极易导致移植肾与肾周感染,对肾移植成功率有较大的影响。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护理工作是提高移植肾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肾移植患者应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对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低致敏患者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阴性患者移植后10年生存率的差异。方珐通过对97例肾移植术前HLA配型结果的观察,将PRA阳性百分率在10.71%~32.14%的低致敏患者与PRA阴性患者分为致敏组和非致敏组,在肾移植10年后生存率是否有差异的随访比较。结果在97例尸体肾移植受者中,肾移植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百分率在10.71%~32.14%之间的有23例,占23.71%;另外,有74例移植术前为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阴性,占76.28%;目前移植肾10年后,有47例肾功能在正常范围内,其中,有8例肾功能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术前检测PRA为10.71%~32.14%,占28.57%;计算肾移植患者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和阴性所占百分率与肾移植术后10年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和阴性所占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移植10年后,47例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其中,有8例PRA阳性检测为10.71%~32.14%的肾移植患者HLA-A、B、DR、位点6个抗原错配l~2个抗原;有20例PRA检测为阴性的肾移植患者HLA—A、B、DR、位点6个抗原错配1~2个抗原;有19例PRA检测为阴性的肾移植患者HLA_A、B、DR、错配3个或以上抗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HLA配型可提高移植肾的10年生存率,在良好的HLA配型的基础上PRA阳性百分率为10.71%~32.14%的低致敏受者与PRA阴性的受者10年生存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谷波  胡艳  王莉  林涛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6):3137-3140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亲体肾移植护理中的应用,促进术后康复及患者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快速康复组的96例肾移植手术患者实施早期下床活动、早期恢复饮食、早期拔除引流管等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将这96例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及并发症与接受传统护理的89例肾移植受者进行比较.结果 快速康复组的术后恢复指标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两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改进肾移植护理方法,可加速病人术后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93年9月~1994年12月为5例终末期尿毒症实施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经过严密观察及细心护理,病人安全渡过了多尿期,肾功能恢复正常。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术后需特级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手术当天  相似文献   

16.
肾移植后由于免疫抑制剂应用易发生隐球菌感染,其发生率为5%,病死率高达41%,两性霉素B脂质体因摇效高,副反应较轻尤其肾毒性小成为首选用药。该文报道1例移植肾功能衰竭伴隐球菌感染患者护理过程,旨在探讨该类患者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玲 《中国保健》2010,(10):12-13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康复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术后病情稳定即开始肢体功能康复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两组分别在术后第1天和术后30&行肌力测定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康复组术后30天行肌力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自2000年5月~2005年12月,我院为152例高危病人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常规采用三联免疫抑制剂(强的松、骁悉或硫唑嘌呤及环孢素A),通过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围术期死亡1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2例,男114例,女38例,年龄16─65岁;群体反应性抗体(PRA)>30%例;再次移植19例;合并高血压126例;心脏扩大,心胸比>0.5者32例;肺淤血13例;心律紊乱5例;心包积液10例;糖尿病13例;肝功能不良27例。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59例,膀胱肿瘤术后1例。2护理2.1术前准备与护理2.1.1心理护理尿毒症患者常伴有水钠潴留、贫血、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尿路异常患者肾脏移植的特点。方法2002年7月-2006年6月接受肾脏移植手术的下尿路异常患者4例。肾脏移植术前对患者进行仔细评估,手术中将移植肾输尿管再植入患者膀胱中,术后监测移植肾功能、尿常规、排斥反应情况,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2例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排斥反应,能够自行更换导尿管,有轻度尿路感染,控制满意,生活质量满意度良好。1例患者术后17d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治疗后逆转,带有功能移植肾存活至今。1例患者术后因血管吻合部位反复出血导致移植肾丢失,恢复血液透析治疗。结论下尿路异常患者可以进行肾脏移植,但具有特殊性,仔细的术前评估、适当的尿液引流方式以及严密的术后随访是此类患者肾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肾移植术后发生病毒感染常常是因为术后长期、大量服用免疫抑制剂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感染后不仅可能影响移植。肾的功能,诱发排斥反应;而且可以导致肺部感染,甚至危及生命。2004~2006年我院共收治10例。肾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感染患者,现将治疗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