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45岁以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择2006年4月—2010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 795例,从中选出45岁以下冠心病的所有患者175例作为A组。选择2007年4月—2009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98例,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从中选出6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464例作为B组,进行对比分析,对45岁以下冠心病的临床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A组男性、吸烟、吸安纳咖、血脂异常、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和冠心病家族史比例均明显高于B组(P〈0.05或P〈0.01),而A组高血压病、糖尿病均低于B组(P〈0.01)。A组患者单支病变高于B组(P〈0.01),A组单支病变中前降支有50例(87.7%);A组三支病变、双支病变、右冠脉、旋支病变及侧支循环建立比例低于B组(P〈0.05或P〈0.01);左主干病变、前降支病变及冠脉狭窄程度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无意义病变A组高于B组(P〈0.01)。结论 45岁以下冠心病患者多数以急性心肌梗死就诊;与男性、吸烟、体力活动少、处于高度紧张和工作压力大、血脂异常及有冠心病家族史者关系密切,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多数为局限性病变;约一半为单支病变,且以前降支单支病变为主;部分患者冠脉造影未见有意义病变,且以心肌梗死为主;2支及3支病变、右冠脉及旋支病变、侧支循环建立比例低于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前降支病变、左主干病变与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脂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冠心病(CHD)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排除糖尿病的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冠心病诊断标准为冠状动脉至少一支血管狭窄程度≥50%。将80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50例)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根据冠脉造影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26例)、双支病变组(27例)、三支病变组(27例)。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80例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内脂素和MMP-9水平。结果 ACS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内脂素和MMP-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S患者血浆内脂素和MMP-9高于与稳定型心绞痛(P〈0.05),三支病变组内脂素与MMP-9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单支病变组高于对照组(P〈0.05)。内脂素水平与MMP-9水平显著正相关(r=-0.763,P〈0.05)。结论内脂素、MMP-9与冠心病密切相关,且对冠心病的诊断及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CHD)患者病情严重性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选取疑似或已确诊CHD接受冠脉造影的197例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5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56例、稳定型心绞痛(SA)40例、非冠心病(NCHD)50例。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乳胶增强免疫比浊定量法测定hs-CRP水平。结果SA组、UA组、AMI组HCY及hs-CRP水平均高于NCHD组(P〈0.0 1);UA组、AMI组HCY水平高于SA组(P〈0.01);hs-CRP水平AMI组〉UA组〉SA组(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的发展,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到三支病变,HCY、hs-CRP的水平也随之升高(P〈0.05),且二者与冠脉病变支数相关(r分别为0.498、0.679,P〈0.01);CHD患者血清HCY与hs-CRP呈正相关(r=0.880,P〈0.01)。结论血清HCY和hs-CRP水平与CHD病情严重性及冠脉病变支数相关,HCY与hs-CRP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血清HCY和hs-CRP水平,可更好地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与慢性冠脉病(CAD)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确诊为慢性冠脉病的患者132例为CAD组,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48例为对照组。收集基本资料,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计算Gensini积分。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P〈0.01);单支、双、三支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三支病变组与单支、双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尿微量白蛋白为CAD的独立危险因素;Gensini积分与尿微量白蛋白具有相关性,二者相关系数r=0.921(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微量白蛋白尿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邱蓉 《中医药研究》2011,(6):665-666
目的 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有典型症状并经冠脉造影明确的ACS患者86例,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浆Fib水平.分别比较男女两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组,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组,不同冠脉病变部位组以及是否合并并发症组的Fib水平.结果 不同性别间,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组间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三组及两两比较Fib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多支病变组(包括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Fib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合并右冠状动脉病变组Fib水平高于未合并右冠状动脉病变组,分别为(3.529±1.216)g/L及(3.005±0.788)g/L(P〈0.05).而是否合并前降支或回旋支病变组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Fib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而无任何并发症和至少合并一种并发症两组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或脑血管病组的Fib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中,合并冠脉多支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或糖尿病的Fib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6.
李霞  牛凡 《中医药研究》2012,(5):536-53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及造影正常者P-选择素(PS)和胱抑素C(Cys-C)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者60例,其中单支、双支、三支病变者各20例,造影正常者2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PS和Cys-C。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按照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标准评价。结果冠心病组PS、Cys-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S水平与Gensini法评分呈正相关(r=0.552,P〈0.01),Cys-C水平与Gensini法评分呈正相关(r=0.890,P〈0.01);PS和Cys-C呈正相关(r=0.604,P〈0.05)。结论 PS和Cys-C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8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认的CHD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选40例健康者为对照。另根据动脉造影结果将80例CHD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20例)、双支病变组(34例)、三支病变组(26例)。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同时检测CRP和HCY的水平进行分析。结果:CHD患者血清CRP和HCY的水平与健康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AMI、UAP、SAP三组相比较CRP和HCY的水平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血清CRP和HCY的水平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依次增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和HCY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病变支数有关,提示血清CRP和HCY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鹏  刘鹏  贺劲  徐伟建  毕力犬  王伟 《中医药研究》2010,(12):1428-1430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观察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情况与中医证型、CAG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脂代谢异常指标在痰、瘀证中有不同程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则相反,在痰、瘀证中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痰瘀相兼证与非痰非瘀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LDL及载脂蛋白(a)[Lp(a)]的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且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HDL水平随冠状动脉狭窄的加重而降低,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病人TC、TG逐渐升高,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逐渐升高,多支病变与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支数之间L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测定130例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急性心肌梗死42例)及健康对照组30名血浆BNP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较对照组血浆BNP明显升高(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各亚组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冠脉造影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CCU病房2005年1月—2011年7月住院做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4例,其中青年(≤44岁)46例(男性44例,女性2例),老年(≥60岁)128例(男性80例,女性48例),将老年组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与老年组相比青年组绝大多数为男性,有吸烟史、饮酒史、冠心病家族史者比例显著升高,典型胸痛、有诱因者较老年组多,冠脉以单支病变为主。老年组发病与高血压病、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有关,心功能下降多见,冠脉以多支病变为主。糖尿病、血脂异常、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饮酒、吸烟、家族史与青年AMI密切相关,胸痛典型,常有诱因,冠脉以单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 151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心肌酶、肌钙蛋白、心电图结果分成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另选择5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NT-proBNP、hs-CRP含量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P均〈0.05),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炎性反应,血NT-proBNP和hs-CRP水平可提示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对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老年人群中2 型糖尿病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272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2 型糖尿病分为DM 组(n = 94)与N DM 组(n = 178).收集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和冠脉造影结果.结果 DM 组与N DM 组比较,两组间年龄、体重指数、吸烟支数、收缩压、舒张压和高血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体重指数达到超重范围;DM组中吸烟阳性率显著低于N DM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M组与N DM 组比较,两组比较血脂、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血尿酸水平DM 组明显高于N DM 组(P 〈0.05).DM 组双支、三支病变率高于N DM 组,DM 组单支病变率低于N DM 组(P 〈0.05);DM组弥漫性病变率显著高于N DM 组(P 〈0.05).左主干(LM)、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受累率和侧支循环的形成率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LAD 受累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M 组的Gensini 积分明显高于N DM 组(P 〈0.05).结论 合并2 型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以多支病变为主,狭窄程度重及病变弥漫为特点;合并2 型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合并2 型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体重指数、血脂及尿酸高于不合并2 型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时2005年1月--2008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285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糖尿病患者占38.9%,AMI并发糖尿病组(DM组)患者、高血压、周围动脉硬化症和心肌梗死后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NDM组,P〈0.05);DM组三酰甘油(TG)明显高于NDM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低于NDM组(P〈0.05)。造影结果分析:DM组冠状动脉总病变数、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C型病变和弥漫性病变均高于NDM组(P〈0.05);而单支病变、A和B1型病变低于NDM组(P〈0.05)。DM组右冠状动脉病变明显高于NDM组,而前降支病变、回旋支病变和心肌梗死部位的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多并发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病变受累范围广,病变严重、弥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中医证侯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胸痹严重程度、心功能以及临床炎症指标的关系。方法:观察63例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其中医证侯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胸痹严重程度、心功能以及白细胞介素(IL)一6、肿瘤坏死因子(TNF)一0l及CD4+/CD25’、总胆红素的关系。结果:A组(冠脉狭窄t〉75%)患者冠心病心绞痛严重程度分布:轻度6.98%,中度39.53%,重度53.49%。B组(50%≤冠脉狭窄〈75%)患者轻度40.00%,中度50.00%,重度10.oO%。A组较B组患者严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中医证候积分较B组高(P〈0.05),A组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较A组单支病变高(P〈0.05),A组双支病变较B组双支病变高(P〈0.05)。A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WF)水平较B组低(尸〈0.05)。A组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患者的CD4+/CD25’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纽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总胆红素水平均高于三支病变(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胸痹严重程度、心功能、临床炎症指标有一定的关联性,中医证候可结合,临床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5.
何小莲  余修龄  张瑾 《中医药研究》2014,(3):308-308,333
目的 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与女性冠心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女性冠心病病人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指导冠心病的辨证论治.方法 按研究标准纳入97例女性冠心病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纳入85例年龄层次相当的有室性早搏的健康女性体检者,以上两组均运用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窦性心率震荡指标.结果 女性冠心病组HRT的初始值(TO)水平高于对照组,震荡斜率值(T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冠心病组不同证型间比较,标实证组与本虚证组TO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S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实组高于本虚组;三支病变组的TO 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与三支病变间TO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S水平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结论 TO、TS 水平与女性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以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②TO、TS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特点在青年与老年患者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2009年-2010年我科收治的35例青年AMI患者与同期随机抽取54例老年AMI患者病例,分析危险因素、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大量吸烟(65.7%)为明确诱因;危险因素中青年组吸烟、酗酒、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冠心病家族史者所占比率均明显高于老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临床表现典型胸痛占100%,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P〈0.05).结论 吸烟、酗酒、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是促进AMI发病年轻化的重要因素,培养青年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对青年AMI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将90例CHD患者分为两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56例。另设对照组30名,为健康体检者。以分析法检测其空腹血浆Hcy水平。同时根据冠脉造影进一步将观察对象区分为单支病变组(31例)、双支病变组(29例)和多支病变组(30例)。结果CHD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CS组显著高于SA组(P〈0.05);多支病变组Hcy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P〈0.01),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CHD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且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冠脉病变支数而增加,是CHD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将146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患者纳入冠心病(CHD)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2例,对照组为冠脉造影正常的30例非冠心病者。所有对象采集造影前血标本以检测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白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冠心病各亚组血清Lp-PLA2、IL-18和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UAP组与AMI组hs-CRP水平和外周血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与SAP组(P〈0.05);AMI组与UAP组血清Lp-PLA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SAP组(P〈0.05),在校正了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二变量相关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中,血清Lp-PLA2水平与IL-18、WBC水平呈正相关(r=0.735、0.265,P〈0.001),与hs-CRP无相关性(r=0.032,P〉0.05)。结论 Lp-PLA2可能协同其他炎症因子共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可能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冠心病新的炎症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形成及血浆纤维蛋白原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10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75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组(CAD)。对照组33例。采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颈动脉IMT≥0.9 mm及斑块形成或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正相关,OR值及其9 5%CI分别为3.5 8 6(1.1 4 8~1 1.2 0 2),4.0 0 5(1.242~12.909),2.851(1.006~8.080),P〈0.05。颈动脉斑块负荷与冠脉血管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194,P〈0.05)。结论矫正年龄、性别、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影响后,颈动脉IMT≥0.9 mm及斑块形成或者血浆Fb仍然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预测ACS及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王丽  刘妮妮  刘云宝 《中医药研究》2013,(12):1433-143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的108例冠心病患者和58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抽取静脉血进行血脂的测定.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浆HCY、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支血管病变组的血浆HCY、TC、LDL-C的水平明显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的血浆HCY与血脂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HCY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新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