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冠心病的基本病因笔者认为:是心、肾两脏亏虚,但二者又非并列平行的关系,而是因果关系。即心脏虚损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病理基础,而肾虚又是引起心损的根本原因。换言之,冠心病的本虚是:其本在心,其根在肾。至于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病之标,则是心、肾虚损的病理产物,它们又反过来构成发病的外在条件。因此,对本病的治疗,总以补益心肾、固其根本为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2.
丁书文主任医师诊治冠心病衷中参西是其基本思路,即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吸收科研成果;在应用调理心肾,调和营卫等治法方面颇有建树与创新,对于冠心病的诊治,除进行辨证论治外,其独特见解为倾心衷中参西思路;推崇“二维诊断”方式;吸取最新科研成果,主张推陈出新;重视对主症的治疗;重视君相火,调补心与肾;治疗冠心病,通是硬道理;调和营卫,以平为期。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胸痹心痛)是内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被称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笔者师从国医大师李玉奇教授,受其点拨和启迪,临床工作中常常从肾论治冠心病,疗效显著。文章从心与肾的关系入手,着重阐述冠心病从肾论治的理、法、方、药:论述"心肾相交,气化相通"为冠心病从肾论治的生理基础以及"肾阳衰微,心阳不足"为冠心病从肾论治的病理基础。以此为据,确定"以补为主,补中寓通"为冠心病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多发疾病之一,并随着人口老龄化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学无"冠心病"病名,根据其症状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的范畴。冠心病的病位在心,并与五脏相联系,心与肾在生理及病理上相互影响,可通过调理肾脏来治疗冠心病。冠心病从肾论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该文将近几年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以循环动脉血增高为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病率高,且以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做好此类病人的护理工作,调动其积极因素,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是我们护理人员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是内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冠心病有其自身特点,心血管系统增龄性改变明显,并存疾病多,以及肝肾功能减退,在诊断和治疗上有别于其他冠心病患者。文章从老年冠心病的诊断、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方面探讨西医诊治冠心病的若干问题,分析诸多治疗方法和药物的利与弊。同时,在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证中,提出从肾、从虚论治冠心病,以心与肾的关系为切入点,阐述冠心病中医药治疗的理、法、方、药,以此为据,确定"以补为主,补中寓通"为冠心病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的病位在心,且与肾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冠心病属本虚标实之证,痰、气、瘀为致病之标,肾虚是致病之本。冠心病与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发展累及心、肾、肝、脾等多个脏腑,二者相兼为病,相互影响,使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更为复杂。肾为一身之本,冠心病与高血压的发生机制从总体论均与肾相关,该文正是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从肾论治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病因病机,深刻剖析心肾之间的联系与作用,从而提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以补肾为治疗大法,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群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高血压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5%。同时,它也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从胆论治探析朱玉针灸系(730000)关键词冠心病,胆,胆心同病冠心病临床多属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之病,其发病所涉及的脏腑多为心、肝、脾、肾。在冠心病发病所影响的诸脏腑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是胆。因胆病而导致的心病临床并不鲜见,现代医学谓之“胆心...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的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是五脏虚衰,以心肾气虚为主。五脏虚衰及相互影响,在冠心病的发病中构成了复杂的病理过程,而心肾气虚贯穿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标实是在五脏虚衰的基础上产生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它们是致痛的主要原因。益气补肾,活血通脉化痰是冠心病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时往往伴有肾动脉硬化和狭窄,肾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肾动脉及肾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了心脏前后负荷。与肾动脉正常的患者相比,合并有肾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老年患者肾动脉狭窄,其病因大部分都是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肾动脉粥样硬化常常作为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出现。本文就两者的相关性及冠心病危险因素与肾动脉狭窄的关系做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是一种以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状群,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并发症。高血压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也是脑血管病及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故预防高血压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与疾病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能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病人起病及病程进展的缓急将其分为3期,Ⅰ期无器官损害,Ⅱ期至少有1项器官损害,Ⅲ期出现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中医可从肾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从中医角度纵观其危险因素,多与肾虚有密切关系.在临床上,补肾疗法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了-定的进展.对冠心病从肾论治的理论分析、临床概论以及药物作用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冠心病从肾论治的疗效与新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杨培君治疗老年男性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培君教授 ,从事中医心病研究 30年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尤其对老年男性冠心病心绞痛的辨治具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跟随杨师学习聆教 ,现将其辨治经验整理报告如下 :1.肾虚为本 ,虚实挟杂是病理关键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的范畴 ,常发生于中老年人 ,尤以男性多见。杨师认为老年男性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有其独特的病理特点 :即肾虚是本虚的核心 ,本虚以阳虚、气虚为主 ,标实以血瘀、痰浊、寒凝为重点。因为肾为先天之本 ,水火之宅 ,肾主一身之气。老年患者 ,年过半百 ,肾气渐衰。如肾阳虚衰则不能鼓舞五脏之阳 ,则心气不足 ,或…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主症心胸部疼痛、胸闷、心悸、气短等,属中医之胸痹、心悸、真心痛等范畴。病机为虚实央杂。虚者气阴两虚,阳气虚弱;实者气滞、血瘀、痰浊内阻。笔者认为其病在心肾,治疗以益气滋肾温阳化瘀为主,佐以活血通络、理气宽胸,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中“胸痹”、“真心痛”的范畴。其临床特征为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安卧。病位主要在心,但与肝、脾、肾也有一定联系。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血的亏虚,标实为气滞、血瘀、痰阻交互为患。历代医家对冠心病都不断有所认识和提高。特别是对冠心病的分型与治疗论述甚多,笔者根据近年来对冠心病的治疗和观察,总结本病常见证型和治疗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报》2013,(11):1643-1645
目的:总结刘志明教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其治疗冠心病经验的相关文献。结果:刘老对冠心病病因、病机提出独到见解,认为冠心病"辨因析理,肇始于肾""推求病机,肾匮为根"。结论:刘老凝炼"补肾""通阳""祛邪"三法,临床之时,辨证施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胸痹、胸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以中老年患者居多。笔者从实践中体会到,冠心痛的发病虽然错综复杂,但肾虚则是致发本病的重要因素。治疗上若能注重从肾论治,往往多收良效。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任命之根,肾为阴脏,内寄水火,以阴精为本·以元阳为用,通过经络的联属,五脏之精,藏之于肾,而肾中阴阳又可滋养五脏。正如明·张景乐说:“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明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张氏更为重视肾阳在人体的重要作用.认为肾阳是人身之本。他据《素问·生气通无论》“…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的范畴,本虚标实、气虚血瘀是多见的辨证证候,临床上应用益气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疼痛是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症状之一,其胸骨后心前区固定性疼痛与中医血瘀的辨证关系密切。活血化瘀便是根据中医血瘀以及“不通则痛”的道理而选用的治则,以祛除瘀阻、疏通脉道,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另外,中医学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本虚的特点,在治疗上强调治本——益气补肾,已受到普遍重视。肾为先天之本,又为元阴元阳之宅,五脏之阴,非此不滋;五脏之阳,非此不发。肾之盛衰,与机体的生长壮老己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