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季尉 《黑龙江医药》2013,26(4):646-647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和甲氧氯普胺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疗效比较。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使用昂丹司琼组(A组),与使用甲氧氯普胺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术后不同时间段A组恶心、呕吐发生次数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止吐较甲氧氯普胺效果好,仍不十分理想。寻找最有效的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的方法,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与甲氧氯普胺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0例在腰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联合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昂丹司琼组(A组)、甲氧氯普胺组(B组)、昂丹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P〈0.05)(C组)、生理盐水(P〈0.05)组(D组)4组,每组30例。4组患者手术后均行PCEA,并通过PCA泵分别将不同止吐药注入硬膜外腔。观察患者术后24h镇痛效果、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各组间镇痛效果评分、镇静程度评分和吗啡用药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恶心发生情况:A、B、C组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与A、B组比较,C组的恶心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4组患者呕吐发生率情况:A、B、C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与A、B组比较,C组的呕吐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昂丹司琼和甲氧氯普胺单独应用均能有效防治患者手术后PCEA相关的恶心呕吐,两药联合应用能进一步减少患者手术后PCEA相关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探讨三种不同方法用于预防子宫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纳入本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昂丹司琼,观察A组用昂丹司琼+地塞米松,观察B组用昂丹司琼联合指压穴位治疗,比较三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A组与B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与B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与昂丹司琼联合用药或者昂丹司琼联合指压内关穴方案对于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与单用昂丹司琼相比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对手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相关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随机将18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三组,每组60例:昂丹司琼(Ⅰ)组;甲氧氯普胺(Ⅱ)组;昂丹司琼、甲氧氯普胺联合(Ⅲ)组。三组患者手术后均行PCEA,并通过PCA泵分别将不同止吐药注入硬膜外腔。观察患者术后24h镇痛效果、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各组间镇痛效果评分、镇静程度评分和吗啡用药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2%和8%,显著低于Ⅰ组(28%和20%)和Ⅱ组(32%和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和甲氧氮普胺单独应用均能有效防治患者手术后PCEA相关的恶心呕吐,两药联合应用能进一步减少患者手术后PCEA相关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昂丹司琼对预防食管癌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150例,按不同给药时间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以双盲方式按下述方法给药:A组于麻醉诱导前予以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B组于关闭胸腔前予以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C组于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后予以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比较3组PONV发生情况。结果B组PONV总发生率为20.0%,低于A组的50.0%及B组的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在关闭胸腔前应用昂丹司琼,可以预防PONV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昂丹司琼、格拉司琼和帕洛诺司琼预防食管癌术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昂丹司琼组、格拉司琼组和帕洛诺司琼组,各20例,均行顺铂等药物化疗,并分别给予昂丹司琼、格拉司琼和帕洛诺司琼预防恶心、呕吐反应;观察3组患者恶心、呕吐的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昂丹司琼组、格拉司琼组和帕洛诺司琼组患者恶心、呕吐控制急性期有效率分别为55%、60%、75%,帕洛诺司琼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期有效率分别为40%、45%、75%,帕洛诺司琼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效果较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更优,安全性相似,且临床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指针法联合静脉滴注昂丹司琼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24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穴位指针法联合静脉滴注昂丹司琼,对照组单纯静脉滴注昂丹司琼,观察两组预防、减轻恶心、呕吐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指针法联合静脉滴注昂丹司琼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优于单纯静脉滴注昂丹司琼。  相似文献   

8.
颜伟  潘云 《海峡药学》2010,22(9):122-123
目的比较昂丹司琼与托烷司琼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妇科160例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诱导前给托烷司琼组(T1),术毕给托烷司琼组(T2),诱导前给昂丹司琼组(A1),术毕给昂丹司琼组(A2),每组40例。观察4组患者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以比较昂丹司琼与托烷司琼预防恶心呕吐的疗效。结果 4组患者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昂丹司琼和托烷司琼均能有效地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临床用药可以更多的考虑药物的成本。  相似文献   

9.
地塞米松与昂丹司琼预防手术后恶心呕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丽丽  王龙 《医药导报》2007,26(12):1467-1468
(1. [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与昂丹司琼联合用药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妇科择期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昂丹司琼组术毕静脉推注昂丹司琼8 mg;联合用药组术毕静脉推注昂丹司琼8 mg和地塞米松10 mg;对照组术毕静脉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术后观察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并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昂丹司琼组和联合用药组均能有效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P<0.05=;与昂丹司琼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抗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更佳(P<0.05=。结论地塞米松与昂丹司琼联合用药对手术后引起的恶心、呕吐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昂丹司琼预防七氟醚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择期拟行全麻腹腔镜术的妇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0例,分别为对照组(A组,不用止吐药)、地塞米松组(B组)、昂丹司琼组(C组)和地塞米松+昂丹司琼组(D组),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在术后24 h内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4组患者的术后恶心、呕吐分级不全相同(Hc=33.590,P<0.05),B、C、D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083),B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2,P>0.05),B、C组也均高于D组(P<0.0125)。结论:地塞米松和昂丹司琼均能较好预防术后恶心、呕吐,2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比单一应用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肖俊 《安徽医药》2013,17(7):1212-1213
目的研究小剂量地塞米松对儿童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恶心、呕吐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150例扁桃体切除手术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给予地塞米松0.05 mg.kg-1,地塞米松0.15 mg.kg-1或生理盐水10 mL缓慢静脉注射。所有患儿采取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分别记录患儿术后第1天(D1)、第2天(D2)恶心、呕吐情况,并记录患儿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相比,A、B组患儿术后第1天、第2天的疼痛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A、B组患儿术后恶心及呕吐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给予小剂量地塞米松可以减轻扁桃体切除手术患儿术后疼痛,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托烷司琼与盐酸甲氧氯普胺防治卵巢癌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02例卵巢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托烷司琼组(A组),盐酸甲氧氯普胺组(B组)与生理盐水组(C组),观察3组防治胃肠道反应的效果。结果盐酸托烷司琼组有效率为92.10%,显著高于盐酸甲氧氯普胺组及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托烷司琼是一种安全、效果可靠的防治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术中、沙菲术后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用氟哌利多、地塞米松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非吸烟、中青年女性LC患者,即PPONV的高危人群。全组氟哌利多、地塞米松预防性给药。Ⅰ组术中瑞芬太尼镇痛,术后沙菲镇痛;Ⅱ组术中、术后都用芬太尼镇痛。结果:两组异氟醚吸入,24hPONV的VAS评分(3.6±1.0)分与(6.4±1.2)分;麻醉满意度评分(8.8±1.1)分与(6.8+1.3)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LC恶心呕吐的高危人群,采用氟哌利多、地塞米松预防PONV时,瑞芬太尼、沙菲术中、术后镇痛较芬太尼术中术后镇痛,在预防PONV中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并寻找应用地塞米松的最小有效剂量。方法选择150例患者,随机分为5组(n=30)。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05mg/kg(D0.05组)、地塞米松0.1mg/kg(D0.1组)、地塞米松0.2mg/kg(D0.2组)、恩丹西酮4mg(O组)和同容积生理盐水(S组)。观察记录手术后0~24h内患者PONV情况、抗恶心呕吐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D0.1组、D0.2组与S组比较:术后0~24h内总的PONV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需要抗恶心呕吐药物治疗的患者比例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0.1组与D0.2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D0.05组S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D0.1组与D0.05组比较,术后0~24h时内总的PONV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需要抗恶心呕吐药物治疗的患者比例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0.1组与O组比较:术后0~24h内PONV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1mg/kg能有效地预防LC后PONV发生。  相似文献   

15.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呕吐及预防用药的临床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选择性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调查了我科过去6年收治的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按照应用药物的与否分为两组:未用药组(n=3 332),托烷司琼组(n=3519)。分别统计入室后6、12、24 h的如下指标:(1)呕吐发生率,(2)其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未应用呕吐药物组相比,托烷司琼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后,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术后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单剂量布托啡诺联合吗啡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作用。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50例,ASAⅠ-Ⅱ级,均采用硬膜外单次镇痛,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组(B组,n=25),对照组(C组,n=25)。胎儿娩出后给予镇痛首剂。B组:镇痛首剂采用布托啡诺1mg+吗啡1.5mg+0.25%罗哌卡因共6ml,C组为吗啡2.5mg+0.25%罗哌卡因共6ml。观察术后24h内产妇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及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①两组的VAS、BCS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8%)与C组(36%)比较,明显减低(P<0.05);③术后24h皮肤瘙痒发生率:B组(24%)与C组(68%)比较,也明显减低(P<0.05)。结论单次布托啡诺联合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镇痛效果满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帕洛诺司琼防治乳腺癌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乳腺癌77例,其中帕洛诺司琼组(A组)38例和托烷司琼组(B组)3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含表柔比星方案化疗,分别观察两组化疗后0~5 d内出现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消化道反应和便秘、头晕等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0~24 h两组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5 d A组对恶心、呕吐控制率明显优于B组(P<0.05),食欲不振控制率无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乳腺癌化疗中,帕洛诺司琼防治表柔比星引起迟发性恶心呕吐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5-HL受体拮抗剂盐酸托烷司琼与盐酸恩丹西酮预防神经外科开颅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神经外科行幕上开颅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盐酸托烷司琼组、盐酸恩丹西酮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50例。各组于手术至缝合硬膜时分别静脉滴注盐酸托烷司琼5mg,盐酸恩丹西酮4mg及注射用水。术后中、重度呕吐患者追加使用抗呕吐药物盐酸恩丹西酮。术后观察并记录以下指标:(1)恶心发生率。(2)呕吐发生率。(3)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镇静评分(OAA/S)。(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6)追加使用抗呕吐药物的药名及剂量。(7)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h内托烷司琼组、恩丹西酮组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但两治疗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恩丹西酮组术后24h内恶心的发生率较托烷司琼组呈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26,P〉0.05)。结论:托烷司琼、恩丹西酮均可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托烷司琼作用时限较恩丹西酮长,可能具有更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酒石酸布托啡诺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皮肤瘙痒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60例,ASA均为Ⅰ~Ⅱ级,均采用硬膜外镇痛,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胎儿取出后5min后硬膜外给予镇痛首剂。B组:镇痛首剂采用布托啡诺0.5mg+吗啡2mg+0.25%布比卡因+生理盐水稀释到6ml,硬膜外镇痛泵维持量采用布托啡诺1.5mg+吗啡6mg+0.125%布比卡因+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给药速度2ml/h;C组:镇痛首剂采用吗啡2mg+0.25%布比卡因+生理盐水稀释到6ml,硬膜外镇痛泵维持量采用吗啡6mg+0.125%布比卡因+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给药速度2ml/h。观察术后48h内产妇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眩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①术后48h内皮肤瘙痒发生率:B组(10%)与C组(53.3%)比较明显减少(P〈0.05);②视觉模拟评分(VAS):B组比C组明显降低(P〈0.05);③Ramsay镇静评分:B组比C组明显增高(P〈0.05);④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6.7%)与C组(33.3%)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在预防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皮肤瘙痒效果肯定,而且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