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赵丽萍 《中外医疗》2012,31(11):75-75
肾功能不全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传统治疗效果差。本院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救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分析,总结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合并药物治疗肾功能不全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能快速减轻心脏负荷、更快改善心功能症状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与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者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SCr和BUN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6/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1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优于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床旁血液超滤对急性左心衰竭同时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2月78例在我院进行救治的急性左心衰竭同时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床旁血液超滤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舒张压、收缩压均有所改善(P<0.05),且Cr、BUN等肾功能指标也得到了好转,均与治疗前存在一定的差距(P<0.05)。结论:针对急性左心衰竭同时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给予床旁血液超滤治疗后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肾功能,维持其生命体征平衡,挽救了更多患者的生命,临床推广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抢救急性左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34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急性左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心脏彩超、血清B型尿钠肽(BNP)、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肺动脉楔压(PAW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观察患者心功能、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左室内径、血清BNP降低,PAWP明显改善(P<0.01),SCr、BUN、血尿酸、GFR变化明显(P<0.05),临床疗效可靠。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抢救急性左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9例,所有患者在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BP治疗,对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小便量、APACHEⅡ及临床症状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CBP治疗后患者的心率、呼吸及血淀粉酶等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好转,尿量增多,逐渐正常。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24h〈48h。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并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是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针对各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护理前后肾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患者护理后BUN、Scr及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护理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采用针对性护理,能显著改善肾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医学》2017,(7):619-620
目的分析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项城市中医院自2015-05—2016-03间收治的7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将其分为甲、乙两组,每组35例。乙组采用常规的血液透析疗法进行治疗,甲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量、基本生命体征、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尿量、基本生命体征以及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的尿量、基本生命体征、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乙组,甲组的病死率为5.7%明显低于乙组的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明显改善,且病死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肾功能不全合并急性重度低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近6年来我院收治的肾功能不全合并急性重度低钠血症患者18例,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行床边CBP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电解质及Glasgow评分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改善、电解质纠正,Glasgow评分恢复正常、疗效满意.结论 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CBP疗法,可提高肾功能不全合并急性重度低钠血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取本院2012年1月份到2016年12月份收治的3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15例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设为对照组;15例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设为实验组。记录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指标改善显著,改善情况以实验组居优,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死亡率以实验组最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少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左丽娅 《当代医学》2016,(13):88-89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衰合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心衰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透析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透析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透析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以及各项心功能指标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心衰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同时改善水、电解质紊乱,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肺水肿合并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6例急性肺水肿合并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连续性血液净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BNP、血氧饱和度治疗后明显升高,LVEF、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值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住院天数(24.79±4.7)d、(30.36±5.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肺水肿合并急性左心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我院ICU病房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心脏彩超、B型钠尿肽(BNP)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比较34例患者经CRRT的治疗组和16例患者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APACHEII评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左室内径、BNP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病死率(P<0.05)、住院时间(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CRRT治疗后血尿素氮和肌酐均明显降低(P<0.01);原发病为心肌梗死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明显,但对于原发病为心肌梗死的患者,其疗效并不确定.  相似文献   

13.
李瑜琳  孙斌 《河北医学》2014,(9):1496-1499
目的:探讨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与间歇性血液透析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肾衰患者95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血液透析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气血指数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状况、生活质量、营养状况、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CO2、PO2、酸碱度等气血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法均能够有效改善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与生活质量,而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珏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4):68-69,71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急诊科抢救的急性左心衰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而静息心率(HR)、呼吸频率(R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PaO2、S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aO2、HR、RR和SaO2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2%)显著优于对照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321);观察组再住院率和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情况,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武学军  ;闫文静 《医学综述》2014,(16):3026-3027
目的观察采用微量泵泵入硝普钠与多巴胺治疗肾功能不全性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在张家口市第六医院住院治疗的肾功能不全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分为传统组(54例)与微量泵组(53例),传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按传统方法输注硝普钠与多巴胺;微量泵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多巴胺与硝普钠。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微量泵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9,P>0.05);传统组有19例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微量泵组有6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1,P<0.01)。结论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与多巴胺治疗肾功能不全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慢性肾衰竭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救治危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肾功能、血电解质、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及血浆渗透压的变化。结果32例患者中27例度过危重期转入间断血液透析,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肾功能、电解质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纠正氮质血症和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对血液渗透压无影响,明显提高危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赵芳  舒进田  徐琴  曹毅 《基层医学论坛》2013,(25):3270-3272
目的探讨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37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指标及心律失常改善情况。结果 37例患者采用CBP治疗后,32例有效,其中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14例(37.8%),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18例(48.6%),总有效率为86.5%。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较治疗前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B型脑钠肽(BNP)下降;随着血清钾、钠、氯恢复正常,心室负荷减轻,心律失常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有效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降低BNP,改善心律失常,短期效果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效果.方法:顽固性心衰患者114例,73例接受常规心衰药物及CBP治疗(CBP组),41例接受常规心衰药物治疗(常规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生化指标、心功能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CBP组治疗后血钠、血钾、血肌酐、尿素氮、B型脑钠肽水平均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0.01);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24 h尿量的改善效果也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CBP组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治疗期间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与单独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相比,CBP能显著改善顽固性心衰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增强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1例)和无创通气组(4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吸氧及药物治疗;无创正压通气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及后1、2h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除血压外,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创正压通气组抢救成功率90.2%,常规治疗组抢救成功率73.2%.结论: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时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改善心肺功能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抢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