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2例糖尿病精神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及血糖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7,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6,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其血糖,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少阳郁火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消渴郁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少阳郁火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消渴郁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口服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抑郁改善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脱落情况:研究过程中,2组各有5例患者脱落,最终各有30例患者完成试验.(2)抑郁改善疗效:治疗12周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40.0%(12/30),组间比较,试验组的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中医证候疗效:治疗12周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43.3%(13/30),组间比较,试验组的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试验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后及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治疗后,试验组的FPG、2hPG、HbA1c、FIns、HOMA-IR水平和对照组的2h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试验组对FPG、2hPG、HbA1c、FIns、HOMA-IR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后及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6)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对血清BDNF水平的提高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后及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且患者的三大常规和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8)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AMD评分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r=0.685,P<0.01);血清BDNF分别与HAMD评分、HOMA-IR呈显著负相关(r=-0.790和r=-0.688,P<0.01).[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少阳郁火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消渴郁证)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并改善患者的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BDN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生物反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初筛有睡眠问题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4周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末PSQI评分及心肺耦合(CPC)睡眠监测值。结果:治疗前,两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SQI评分为(8.45±6.3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6±5.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阶段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总时间、浅睡眠时间、深睡眠时间均有增加,入睡时间与REM时间减少,且研究组各阶段睡眠时间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技术能有效延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睡眠时间,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6):80-83
目的分析酒石酸唑吡坦片联合1 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0月在我院治疗的失眠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S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A及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A及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唑吡坦片联合1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镇静安神汤辅助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状态伴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焦虑抑郁状态伴顽固性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0例予自拟镇静安神汤联合米氮平治疗;对照组30例仅予米氮平治疗。2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及8周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观察2组治疗前后评分及减分率变化,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变化,评定自拟镇静安神汤辅助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状态伴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周、4周及8周后HAMD、HAMA及PSQI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研=151.89,<0.05,F_对=80.50,P<0.05;HAMA:F_研=169.61,P<0.05,F_对=69.34,P<0.05;PSQI:F_研=108.96,P<0.05,F_对=50.64,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2周、4周及8周HAMD、HAMA及PSQI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P<0.05;HAMA:t=3.47,P<0.05;PSQI:t=4.33,P<0.05;4周HAMD:t=5.11,P<0.05;HAMA:t=4.98,P<0.05;PSQI:t=3.16,P<0.05;8周HAMD:t=2.34,P<0.05;HAMA:t=4.13,P<0.05;PSQI;t=3.01,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21/30),2组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6,P<0.05);2组治疗8周后TE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5)。2组主要不良反应有体质量增加、嗜睡、头晕、胃肠道不适等,研究组治疗4周、8周后不良反应分别为15例(50.0%)、5例(1.7%),对照组治疗4周、8周后不良反应分别为27例(90.0%)、12例(40.0%),2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周(x~2=11.43,P<0.05;8周x~2=4.02,P<0.05)。结论自拟镇静安神汤辅助米氮平可明显改善焦虑抑郁状态伴顽固性失眠患者的情绪障碍和睡眠,且不良反应少,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轻-中度伴失眠的抑郁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氟西汀分散片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氟西汀分散片治疗,共6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2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6周末,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1%(27/29),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2%(2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周时,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减分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周时,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减分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6%)与对照组(3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氟西汀相比,氟西汀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伴有失眠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疗效更显著,起效更快,对失眠症状效果更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文拉法辛缓释剂与西酞普兰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7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西酞普兰方法治疗,研究组接受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抑郁状态评分(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7%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产后抑郁症起效快、效果显著,可改善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谷维素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神经衰弱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服用谷维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谷维素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对比HAMA、HAMD及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AMA、HAMD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同组间治疗后HAMA、HAMD、PSQI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A、HAMD、PSQI评分降低幅度强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维素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神经衰弱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优于单纯的谷维素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右江医学》2019,(4):302-304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住院的51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26)和对照组(n=25),在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服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服用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第2周末、第4周末、第6周末的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在治疗第2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6周末,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抗抑郁治疗,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3%(5/2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00%(9/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9,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障碍效果良好,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但起效更迅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18例和研究组128例。对照组采用舍曲林片治疗,研究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清BNP、VEGF和hs-CRP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75%(120/128),远高于对照组的70.34%(83/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6、8周,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NP、VEGF、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酞普兰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和血清学指标,效果优于舍曲林片治疗。  相似文献   

11.
3种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3种短期胰岛素(Ins)强化治疗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效果。方法初诊T2DM 108例按患者自愿分为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泵(CSII)组、门冬胰岛素加甘精胰岛素组(glar)、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锐30)组,每组36例,分别接受不同方式的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3组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 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血糖(2hPG)、餐后2 h胰岛素(2hIns)及餐后2 h C肽(2hC-P),计算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治疗后FPG,2hPG,HOMA-IR均明显下降(P<0.01),F ins、FC-P、2hIns、2hC-P、HOMA-β明显升高(P<0.01)。CSII组△FC-P、△2hC-P明显高于glar组和诺和锐30组(P<0.05或P<0.01),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glar组和诺和锐30组(P<0.05或P<0.01),CSII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glar组和诺和锐30组(P<0.05),CSII组低血糖发生频率明显低于glar组和诺和锐30组(P<0.05),而glar组和诺与税3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均可改善伴有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尤以CSII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的不同治疗方法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心理治疗组、路优泰治疗组及心理并路优泰治疗组,每组22例,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分分析。结果治疗前各组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NIHSS和HAM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其他3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理并路优泰组与心理治疗组及路优泰组相比,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路优泰治疗均对脑梗死后抑郁神经功能康复有明显的疗效,心理治疗联合路优泰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氟西汀和多虑平治疗糖尿病伴情绪障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伴抑郁、焦虑的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105例伴抑郁、焦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多虑平组和对照组,氟西汀组在维持原糖尿病治疗方案同时加用氟西汀每日1次,每次10 mg,口服;多虑平组维持原糖尿病治疗方案,同时加用多虑平片,每日中、晚各服25 mg,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方案,不应用抗抑郁剂,疗程4周,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焦虑症状及改善情况;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IC)评价糖代谢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氟西汀组和多虑平组SDS、S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FPG、HbAI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较多虑平组SAS、SDS评分降低更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FPG、2hPG、HbAIC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FPG、2hPG、HbAIC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氟西汀、多虑平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有助于控制血糖,氟西汀较多虑平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掌振神阙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掌振神阙穴代替常规推拿手法中的腹部操作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4~:(PSQI)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睡眠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痊愈率16.67%;对照组分别为80.00%和13-33%。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的PSQI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l〈0.05)。结论:掌振神阙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与常规推拿法临床疗效相当。但掌振神阙法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优于常规推拿法,而且操作简便,缩短治疗时间,更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5.
冉锐 《广西医学》2014,(4):468-470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联合诺和锐30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疗效。方法肝源性糖尿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治疗组在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诺和锐30(12-40 U/d)及口服阿卡波糖片50 mg,1-3次/d;对照组仅给予诺和锐30治疗,用法与治疗组相同。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PG及HbA1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hPG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诺和锐30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2hPG、HbA1c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王雁  胡申江 《浙江医学》2010,32(11):1604-1606
目的通过测定既往无糖尿病史的冠心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评估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并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冠心病患者15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二支及三支病变组,同期另择非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比较各组对象FPG、2hPG以及HbAlC水平,并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与血糖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与单支病变组2hPG及HbA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二支及三支病变组2hPG、HbA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支病变组(均P〈0.05)。血糖正常者84例,糖调节受损32例,糖尿病36例,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44.7%。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各组间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逐渐增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样,随着糖代谢异常程度的加重,多支病变率(二支及三支病变)也逐渐增加。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较糖代谢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FPG、2hPG、HbAlC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较高。糖调节受损的患者多支病变率、弥漫性病变程度与糖尿病患者相似。应加强糖调节受损人群的早期发现及干预,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姜小琴  杨开仁  郑利锋  周波  杨志  王梅  郑芳 《浙江医学》2014,(14):1245-1247
目的 了解舍曲林合并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对83例符合老年抑郁症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给予舍曲林合并MECT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4和8周末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研究组治疗前后采用临床记忆量表甲套评定认知功能.结果 研究组脱落7例,对照组脱落5例.研究组治疗后第1、2、4、8周末时的HAMD17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第2、4、8周末HAMD17总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间治疗后第2周末时HAMD17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1个24h临床记忆量表甲套中指向记忆、图像自由回忆项目分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第2周末联想学习、无意义图形再认项目分及记忆商值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治疗第8周末除图像自由回忆项目外,其他项目分及记忆商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0.01).研究组HAMD减分率(76.23&#177;21.41)%,临床总有效率85.29%,临床痊愈率47.06%;对照组HAMD减分率(51.26&#177;18.13)%,临床总有效率64.86%,临床痊愈率21.62%,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合并MECT治疗能提高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度洛西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治疗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翠春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64-65,139
目的比较观察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2月,7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氟西汀组,每组38例,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HAMD、HAMA及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组与氟西汀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592,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t=3.926,4.137,4.513,6.275,P〈0.05)。并且,度洛西汀组治疗后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同期氟西汀组(t=3.488,3.95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1.317,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治疗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但度洛西汀较氟西汀能够较快降低HAMD评分、HAMA评分,是治疗抑郁症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9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3、6个月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测定。结果2组患者训练前HAMA及HAMD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训练3、6个月后HAMA和HAMD总分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训练3、6个月后HAMA和HAMD总分显著低于训练前(P〈0.05)。训练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AMA和HAMD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训练前sF-36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训练3、6个月后躯体疼痛(BP)、活力(VT)、情感角色(RE)、心理卫生(MH)和总的健康状况(GH)得分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观察组患者训练3、6个月后社会功能(SF)、躯体功能(PF)和躯体角色(RP)得分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训练6个月后BP、sF和RE得分显著低于训练前(P〈0.05);对照组患者训练6个月后PF、RP、GH、VT和MH得分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BP、GH、VT、SF、RE和MH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可有效地改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氟西汀用于老年高血压并发抑郁症的临床降压疗效。方法 将70例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降压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口服,bi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mg,口服,qd。疗程共8周。分别于8周内对两组的血压、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两组间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2.29%)要高于对照组(45.71%)(P〈0.05),其中治疗组显效率(54.29%)要明显高于对照组(17.14%)(P〈0.05);治疗组HAMD评分逐渐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8周后HAMD-24减分率为57.29%(〉50%),具有临床疗效;对照组HAMD-24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AMD-24评分于4周及8周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氟西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抑郁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