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全球糖尿病(DM)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DM周围神经病变是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40%~60%,目前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DM治疗仪是根据我国传统中医经络学原理,结合现代电子毫米波和电脉冲技术,对人体穴位进行照射和电刺激,通经活脉,改善DM微循环障碍,从而起到治疗DM并发症的作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06年9月~12月共有20例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接受DM治疗仪的治疗,现将2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纪广山  张长春 《临床荟萃》1990,5(10):448-449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HNDC)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诊疗条件的提高,其HNDC的误诊率和病死率都有显著的下降。本文统计和分析了5年中26例HNDC病人,对其临床特点和治法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与治法 本文26例中男12例、女14例,平均年龄53.61±13.97岁,其中大于60岁者10例占38.47%。26例中有糖尿病史者18例,病史最长者15年,大于10年的3例,1至9年的12例,平均3.4年。3例入院前一周出现口渴、多饮、乏力等症状,无症状者5例。诱因以感染居多12例(46.2%);糖不适当的摄入过多(经口、静脉或腹膜透析等)9例;停和/或减用降糖药物9例;伴上消化道出血者5例;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3例;术后发病1例。表情淡漠或意识朦胧9例、意识丧失15例,12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8例腱反射亢  相似文献   

3.
类固醇糖尿病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淑江  杨素清 《临床荟萃》1992,7(4):169-169
随着肾上腺糖类皮质激素(以下称激素)在临床广泛应用,激素引起副作用日益增加,激素引起类固醇糖尿病20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20例,用11例女9例,年龄27~60岁平均47.7岁,40岁以上15例,40岁以下5例。均无糖尿病家族史,未用激素前无糖尿病症状,血糖正常尿糖阴性。急性白血病4例,阵发性血红蛋白尿2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慢性肾炎1例,支气管哮喘1例,天泡疮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过敏性皮炎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2例,格林巴利2例,多发性浆膜炎1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患者对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知识及教育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明英  范丽凤 《现代护理》2006,12(3):209-211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周围神经病变(DPN)防治知识的状况及其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评价表,对100倒住院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DPN防治知识教育前后调查、评价。结果糖尿病患者合并DPN的发生率为54%,40%以上的患者对DPN的原因、临床症状、药物治疗及预防知识了解不足,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后知识水平明显提高,P〈0.01。结论要重视和加强糖尿病患者对DPN相关知识的教育力度,以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对酮症、酮症酸中毒防治知识的了解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估100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防治知识的了解状况。结果8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对酮症、酮症酸中毒的原因、症状、预防等知识了解甚少;近半数的患者由于用药不当或突然停药而发生酮症、酮症酸中毒;近20%的患者由于感染、饮食不当而导致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结论要重视和加强糖尿病患者对酮症、酮症酸中毒预防知识的教育,以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对眼病防治知识了解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对眼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评价表对10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眼病相关防治知识的调查和评价。结果58%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眼病,20%的糖尿病患者为低视力;半数以上糖尿病患者缺乏眼病防治相关知识。结论糖尿病眼病发病率高、对视力影响大,患者缺乏眼病防治知识,需加大眼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7.
罗建民  刘文淑 《临床荟萃》1992,7(4):158-159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本文对1985~1989年住院的25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复习,其中54例并发糖尿病肾病,占21%。为了提高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断,现将54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诊断标准 本组全部病例均符合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本组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依据为: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出现24小时尿蛋白持续在250mg以上,同时排除了可能引起尿蛋白增加的其他原因,如泌尿系感染,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及水负荷增加等。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内分泌疾病,病程长,累及器官多,晚期心血管病变、糖尿病病变、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较多。糖尿病累及眼部神经可引起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我院2001年2月~2008年10月收治20例糖尿病眼肌麻痹,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4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设计:病例观察实验。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 对象:依据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选择入院96例糖尿病患者,男性56例,年龄〈60岁,女性40例,均未绝经,排除年龄的影响和因绝经导致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平均年龄为(48.7&;#177;10.5)岁,病程为1个月~21年不等.平均(7.85&;#177;2.56)年,所有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方法:将纳入患者依据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肾功能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4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8例,大量白蛋白尿组15例及肾功能衰竭组5例。采用双能X线仪测定96例患者的腰椎2~4节、股骨颈、沃德(氏)三角、转子的骨质密度,将有骨质疏松和无骨质疏松的患者分成2组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基血红蛋白、碱性磷酸酶、钙、磷、血尿素氮、肌酐、体质量指数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标进行比较。 主要观察指标:所有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基血红蛋白、碱性磷酸酶、钙、磷、血尿素氮、肌酐、体质量指数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所有患者的骨密度。 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腰椎骨(L2-3)的骨密度与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肾功能衰竭组患者髋关节及腰椎骨的骨密度与其他各组相比下降幅度较大,差异有显著性(P〈0.01)。合并骨质疏松与未合并骨质疏松组问的病程、糖基血红蛋白、碱性磷酸酶、体质量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随着肾脏损害加重骨质疏松发生率增高,糖尿病肾脏损害早期可能与骨密度下降和骨质疏松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陶雪斌  范丽凤 《现代护理》2006,12(4):303-30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肾病(DN)防治知识的了解状况度其教育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评价表,对100例实施个体化DN防治知识教育的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评价。结果 近40%的DN患者对低盐、低蛋白饮食在肾病防治中的相关知识缺乏;近43%的DN患者对严格控制血压的相关知识缺乏;70%以上的DN患者对肾病防治中合理使用降血糖药物的相关知识缺乏;60%以上的患者缺乏对早期DN监测的知识。糖尿病教育明显提高患者对DN防治知识的水平,P〈0.05或P〈0.01。结论 糖尿病惠者普遍缺乏肾病防治知识。以合并DN患者更为明显,糖尿病教育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肾病防治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糖尿病(DM)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DM周围神经病变是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40%-60%[1],目前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DM治疗仪是根据我国传统中医经络学原理,结合现代电子毫米波和电脉冲技术,对人体穴位进行照射和电刺激,通经活脉,改善DM微循环障碍,从而起到治疗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早期的关系。方法:将193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视网膜病变组和无视网膜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其尿蛋白与肌酐比值、B超下肾脏大小及β2-微球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视网膜病变组中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变化,较无视网膜病变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早期有密切关系,且后者早于前者,随着尿蛋白与肌酐比值、β2-微球蛋白的升高然后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T2DM患者按糖尿病家族史分成有DM家族史组和无家族史组。比较2组的体质指数(BMI),血糖,血压,血脂,空腹C肽,餐后2hC肽,发病年龄,大、微血管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无家族史组患者相比,有糖尿病家族史组发病年龄提前,但在BMI、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空腹C肽、餐后2hC肽和血脂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同病程2组大、微血管病变危险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有家族史组中,母亲糖尿病史所占比例较父亲糖尿病史高,但两者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显示家族史、年龄、高BMI、高甘油三酯和舒张期血压是T2DM发病年龄提前的危险因素。结论①在T2DM遗传中存在母系优势,家族史与子女发病年龄提前相关。②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如高BMI、高甘油三酯都与T2DM的提早发生相关。③在相同病程下,2组发生T2DM并发症的危险性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总被引:189,自引:4,他引:189  
目的建立糖尿病(DM)患者的门诊-住院-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①门诊教育集体授课与讨论形式相结合;②住院教育以集体上课为主,与床旁单人指导和看书自学相结合;③出院后教育以热线咨询电话方式,为出院的DM患者提供教育咨询服务.结果3年多来门诊教育组织讲座36次,听课人数达868人次,笔试成绩平均72.4分,及格率86.3%.住院患者在教育前DM知识测试的优良率为24.2%,而教育培训后达到82.9%(P<0.001).培训后患者进行自我血糖、尿糖监测人数,自我足部检查护理人数均明显增多(P<0.01).患者出院后电话咨询中有51.1%的问题涉及DM的治疗,有20.7%的患者咨询关于DM并发症的防治知识,主动寻求帮助、指导.结论门诊教育课程的设置为患者提供了系统学习DM知识的课堂;住院教育是患者短期内系统学习、强化DM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时机;热线电话咨询服务是对出院后及门诊的DM患者居家继续进行合理治疗、护理的便捷指导方式.  相似文献   

15.
影响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检查诊断糖尿病方法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呈全球上升趋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对糖尿病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已成各国卫生保健的重要问题,特别是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专家的日益重视。病人对疾病的态度及对治疗过程的认识与糖尿病控制有很大影响,掌握糖尿病知识,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对周围神经病变防治知识了解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周围神经病变(DPN)防治知识的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评价表,对10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评价。结果糖尿病患者合并DPN的发生率为54%,40%左右的患者对DPN的原因、临床症状不了解;70%以上的患者对DPN治疗的药物了解不足;40%以上的患者对DPN的预防知识缺乏了解。结论要重视和加强糖尿病患者对DPN相关知识的教育力度,以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18.
糖尿病性肾病(DN)是微血管病变之一,是糖尿病的重要死因[1],本文研究的目的,用放免比浊法测定[2,3]患者尿蛋白,当糖尿病患者尿蛋白定性阴性,或定量在25~110ng/L范围内,Cr、BUN均正常,这时,对糖尿病患者在严重并发为糖尿病肾病前作出判断,如及时治疗,有改变可逆转,对治愈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1.1试剂1.1.10.01mol/LpH7.4PBS1.1.2稀释液:在ILPBS中加15mmolNaN3(1.0g化学纯)和1mlTritonX-100(Robm-MaQS产品)。1.1.3缓冲液:在1LPBS中加15mmolNaN3(1.0g),240mmolNaF(10g)…  相似文献   

19.
介绍日本糖尿病教育住院短期课程的种类和内容设置等基本情况,分析了日本糖尿病教育住院课程的优点,包括进行详细全面的院前评估、重视评价教育的效果、强调患者及家属的参与和互动、教材教具规范形象、管理提示周到细致等;进而提出可供我国借鉴的建议,即:培养组织成熟的糖尿病教育团队和高素质的糖尿病专科护士,设置多样化人性化的糖尿病教育课程,重视评估与教育效果评价并关注社会心理状态,强调互动与实践,安排丰富生动的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20.
教育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知识与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张丽芳  范丽凤 《现代护理》2005,11(11):831-833
目的探讨教育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知识与行为的影响。方法由糖尿病教育护士对100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糖尿病教育,评估教育前、后患者对胰岛素知识和注射胰岛素技术的掌握状况、自我管理能力、代谢控制指标等变化。结果教育前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胰岛素注射技术、低血糖预防、识别和处理能力、各项代谢控制指标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教育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知识水平、行为和代谢控制指标改善有着积极影响,显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