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续命汤对局灶性脑缺血中风大鼠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和水通道蛋白4(AQP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分为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续命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6组,通过栓线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中风大鼠模型,观察并记录SD大鼠造模后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和水通道蛋白4(AQP4)mRNA表达。结果:造模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Zo-1蛋白阳性表达降低,AQP4mRNA的表达增加,续命汤各治疗组能拮抗以上作用,以续命汤中、高剂量组为显著,其疗效优于或与尼莫地平组相当。结论:续命汤能减少Zo-1蛋白的损失,维持紧密连接复合体结构的完整性,抑制AQP4mRNA的过度释放与表达,减轻脑缺血和水肿,进而实现保护血脑屏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续命汤对局灶性脑缺血中风大鼠血清白介素-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清洁级SD大鼠分为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及续命汤低、中、高剂量组6组,通过栓线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中风大鼠模型,观察并记录SD大鼠造模后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 造模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IL-1β和TNF-α含量增加,续命汤各剂量能拮抗以上作用,以续命汤中、高剂量为显著(P<0.05或P< 0.01),其疗效与尼莫地平组相当(P>0.05).结论 续命汤能降低IL-1β、TNF-α的过度表达,减少缺血中心区和周围区神经元损伤,减轻脑缺血和水肿,进而实现保护血脑屏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水通道蛋白-4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脑水肿和水通道蛋白-4(AQP4)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制作缺血性脑水肿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处理组,电针处理组电针人中、百会,0.8—1.0mA,电针30分钟。,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AQP4蛋白和mRNA在脑组织中表达变化。结果:MCAO12h后,AQP4蛋白和mRNA的表达开始上升,随着梗塞时间的延长,AQP4表达逐渐增加,在72h均达到高峰。而电针组能够明显减轻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AQP4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论:电针可减轻脑缺血后脑水肿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电针的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AQP4表达下调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邰东梅  樊立林  张威  马贤德  于丹  王莹  潘茜  王哲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5):1063-1066,后插3
目的:观察眼针与体针对72 h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IRI)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表达差异的影响,探讨眼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体针的差异。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72 h假手术组、72 h模型组、72 h穴区组、72 h体针组、72 h穴区外组。脑缺血再灌注后72 h采用Zea Longa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脑组织AQP4蛋白,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方法以及测定脑组织AQP4mRNA表达。结果:与72 h模型组比较,72 h穴区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明显;穴区组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电镜下体积增大,核大,胞质丰富,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肿胀明显减轻。脑组织AQP4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 0. 05)。眼针与体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眼针和体针都能改善大鼠72 h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下调脑组织AQP4表达有关,两者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风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AQP-4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风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mRNA(AQP-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于脑缺血12,24,48,72,96 h观察模型大鼠AQP-4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在脑缺血48 h观察中风康对AQP-4 mRNA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局灶性脑缺血12h,模型组脑组织AQP-4 mRNA表达开始增加,至72 h达到高峰(P<0.01),与48 h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脑组织AQP-4 mRNA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中风康可降低脑梗塞大鼠脑组织AQP-4 mRNA表达,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肾阴虚大鼠肺、肾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甲状腺素组(30只),采用甲状腺素混悬液灌胃复制肾阴虚大鼠模型4周,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3组:甲状腺素组、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和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每组10只,给药组给予相应剂量六味地黄丸混悬液灌胃4周,观察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饮水量和尿量等一般症状体征;末次给药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肺、肾组织中AQP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肺、肾组织AQ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状腺素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饮水量明显增多(P<0.01),尿量显著减少(P<0.01);肺、肾组织中AQP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给予六味地黄丸干预后肾阴虚大鼠的一般症状体征得到显著改善,肺、肾组织中AQ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可有效纠正肾阴虚大鼠水液代谢紊乱,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肺、肾组织中AQP1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黄对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 2、4(AQP2、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大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不同剂量的大黄提取物(大黄总蒽醌)灌胃,测定大鼠6 h及24 h尿量,运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 PCR法检测肾脏AQP2、AQP4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黄高、中剂量组大鼠尿量明显增加,肾脏AQP2、AQP4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黄低剂量组大鼠尿量及肾脏AQP2、AQP4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黄能抑制大鼠肾脏AQP2、AQP4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这可能是其利尿功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芳香开窍药对脑组织水通道蛋白 4 (AQP - 4 )的影响 ,以探讨芳香开窍法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作用机理 ,为临床运用芳香开窍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Pulsinelli的 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采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AQP - 4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AQP - 4mRNA表达显著增加 ,其次是尼莫通组 ,芳香开窍中药组轻微增加。结论 :AQP - 4可能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AQP - 4抑制剂可减轻脑水肿。芳香开窍药可降低AQP - 4表达 ,从而减少脑水肿 ,这可能是其芳香开窍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芳香开窍药对脑组织水通道蛋白 4 (AQP - 4 )的影响 ,以探讨芳香开窍法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作用机理 ,为临床运用芳香开窍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Pulsinelli的 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采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AQP - 4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AQP - 4mRNA表达显著增加 ,其次是尼莫通组 ,芳香开窍中药组轻微增加。结论 :AQP - 4可能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AQP - 4抑制剂可减轻脑水肿。芳香开窍药可降低AQP - 4表达 ,从而减少脑水肿 ,这可能是其芳香开窍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Wang Z  Ma XD  Liu HH  Liu XD  Gao Y  Guan HQ  Wang DS 《中国针灸》2011,31(8):727-731
目的:探讨眼针治疗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眼针组,每组8只,模型组及眼针组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眼针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即刻及取材前30 min,取"肝区""上焦区"下焦区""肾区"进行眼针治疗20 min.正常组来进行处理,假手术组未插鱼线,其余同模型组,但不做治疗干预.于再灌注后3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方法测定大脑皮层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及mRNA表达.结果: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50±0.54,与模型组2.63±0.92比较明显下降(P<0.01).免疫组化检测大脑皮层AQP4蛋白表达,正常组为116.33±10.24、假手术组118.97±12.72、眼针组129.30±18.36,与模型组150.88±15.82比较,AQP4蛋白表达均下降(均P<0.01);眼针组与正常组比较,AQP4蛋白表达升高(P<0.01).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皮屡AQP4蛋白表达,正常组为0.53±0.04、假手术组0.55±0.07、眼针组0.67±0.08,与模型组0.94±0.04比较,AQP4蛋白表达均下降(均P<0.01);眼针组与正常组比较,AQP4蛋白表迭升高(P<0.01).各组大鼠大脑皮层AQP4 mRNA表达趋势同AQP4蛋白表达.结论:眼针具有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脑组织AQP4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童伟  麦曦  冯丽华  向婧  孙文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21):1746-1749
 目的 研究N-(4-溴苄基)-N-(4-溴苄氧基)脲(BBU)给药后药物在大鼠体内的血浆药动学特征,为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单剂量600 mg·kg-1N-(4-溴苄基)-N-(4-溴苄氧基)脲口服给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体内N-(4-溴苄基)-N-(4-溴苄氧基)脲的浓度。结果 大鼠灌胃给予600 mg·kg-1 N-(4-溴苄基)-N-(4-溴苄氧基)脲后,大鼠血浆中N-(4-溴苄基)-N-(4-溴苄氧基)脲的AUC0-t和AUC0-∞分别为110.55和122.79 mg·h·L-1;t1/2z和tmax平均值分别为3.71和3.67 h,ρmax为17.49 mg·L-1;N-(4-溴苄基)-N-(4-溴苄氧基)脲的CLz/F为4.97 L·h-1·kg-1,Vz/F为26.10 L·kg-1,MRT0-∞为6.71 h。结论 N-(4-溴苄基)-N-(4-溴苄氧基)脲一室模型和二室模型拟合效果参数非常接近,两种模型都可选择,但以二室模型为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对合谷穴区及对侧迎香穴区红外热像温度的影响。方法将30名缺血性脑卒中致中枢性面瘫患者依据不同刺激量随机分为合谷1-4组和对照组。观察针刺过程中合谷穴区、对侧迎香穴区红外温度变化。结果针刺合谷穴前后,合谷穴及对侧迎香穴区红外温度发生先降低再升高的变化(P0.05)。结论针刺合谷穴后合谷穴局部与对侧面部迎香穴区体表红外热像温度变化具有相关性,提示经脉体表循行路线具有特异性,不同合谷组的两穴区温度变化虽有不同,但尚未发现明确规律。  相似文献   

14.
Biotransformation of (4E,8R)-caryophyll-4(5)-en-8-ol (1) with Botrytis cinerea afforded 14 products (3-16). Thirteen of these (4-16) are described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main reaction paths involved the isomerization of the double bond at C-4/C-5 and hydroxylation of methyl groups.  相似文献   

15.
杜国平  杜非凡 《光明中医》2016,(11):1633-1635
目的讨论"人中""命门"在中医人体科学中的地位。方法结合"三才学说"和"二元重构"原理,寻找掐"人中"急救法与"命门"的因果关系。结果外掐"人中"可以使阴阳脉交合,闭合欲开之"命门",使将脱的"真阳"归位,从而使昏厥之人转危为安。结论外表的"人中"与内在的"命门"互通,"命门"是胸腔的藏象,是中医人体构造的关键部件。  相似文献   

16.
命门穴的三维重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用计算机三维重构技术展示命门穴组织结构及其毗邻组织的空间立体结构.方法:将一具未经灌注的女性尸体冰冻,采用电刨切割,每层断面用数码相机和光学相机进行拍摄,将所获两套二维横断面图像数据资料进行图像排序、配准、勾画和区域分割,然后用三维软件进行人体腰部(含命门穴)外形重建,获得女性断面原始图片数据集(3 022片,片厚0.57 mm),经三维重建软件重建和切割后,得到经命门穴的矢状面,冠状面,前后、左右斜切面的断面显示图像.结果:命门穴的大体结构通过计算机重建,可从任何角度动态观察,证实命门穴大体形态的立体构筑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脓毒症病因病机主要为正虚毒盛,治疗原则以扶正祛邪为主,常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养阴生津及通腑泄热等治法。肠道作为脓毒症受累最严重的靶器官,目前认为其损伤的机制为肠道机械屏障损伤、免疫屏障紊乱及生物屏障失调等。中药灌肠作为祖国特色疗法,具有经济、方便、安全及多靶点等优点,且可将其分成毒热证、血瘀证、急性虚证及腑气不通证等证型进行组方,以减轻脓毒症患者炎症水平,填补了临床上多重耐药的缺陷,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浅谈四关穴     
腧穴配伍是针灸处方的基本要素,是针灸临床工作者取得治疗效果的关键。《针灸大成》中记载:"四关:四穴,即两合谷、两太冲穴是也。"合谷、太冲这一经典配穴,均为原穴,合谷善主气,太冲善调血,两穴一气一血,一阴一阳,相互依赖,相互协调,治疗病证广泛,医者使用频次高。现从腧穴理论、配伍分析、经络理论和临床运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