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8、气郁体质气郁就是脏腑的功能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突然被卡住,脏腑运行不畅快。讲到气郁体质,首先就会让我们联想起《红楼梦》中楚楚可怜的林妹妹来。因为,气郁体质的人中瘦人比较多,而且这些人看起来也经常是郁闷的样子,他们  相似文献   

2.
络气郁滞是指络气输布运行障碍,升降出入之气机失常。由于循行于体内脏腑的“脏腑隶下之络”已成为所在区域脏腑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之气也随其分布区域而体现为所属脏腑的功能。百病皆生于气,生于郁,临床上多由于情志抑郁不舒引起络气郁滞,络气郁滞主要是指肝主疏泄功能失调。基于络气郁滞、络气虚滞引起的络脉自稳状态功能异常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具有内在一致性,均为“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始动因素并贯穿病变全过程,成为运用络病理论研究血管病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不稳、精神紧张、心烦意乱等焦虑症的表现,故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同时,宜结合脏腑理论辨治:肝失疏泄,治宜疏肝理气;心神失养,治宜宁心安神;脾虚气滞,治宜补脾解郁;肺虚气郁,治宜宣肺解郁;肾虚惊恐,治宜补肾定惊。  相似文献   

4.
杜世豪  胡春雨  丁元庆 《中医杂志》2018,(3):207-210,214
以《黄帝内经》关于营卫与精神活动的论述为依据,提出以营卫运行为核心,涉及脏腑、血脉、九窍的"营卫精神模型"假说,用以解释精神活动。认为精神活动是在心主导下脏腑气化产生的,营卫充养五脏,支持脏腑气化,是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营卫循行周身,沟通脏腑、血脉、九窍,传达神机,协调脏腑生克制化,是精神活动的调节机制。以该假说阐释抑郁障碍的病机,认为"卫气郁痹,神机抑遏"是抑郁障碍的基本病机,卫气郁痹可导致脏腑气化失司、营卫失和、血脉损伤、九窍不利等病机变化。  相似文献   

5.
郁证方药浅识岳文瑞,王静芳郁证,是指因情志不舒,气郁不伸,而致血滞,痰结、食积、火郁,乃至脏腑不和而引起的种种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安,胸胁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在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证治汇补》中提出:“……或七情之...  相似文献   

6.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其危害日渐增加。本人在临床实践中,通过汲取前人的经验,并不断的开拓、进取,在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方面有了一些新的体会,现介绍如下。糖尿病病因大致有三:一是脏腑柔弱是糖尿病发病、发展的根本内在原因,二是情志创伤是糖尿病发生的最重要诱因,三是瘀血、痰湿(肥胖)是糖尿病的物质性病因,其中瘀血、痰湿还是该病过程中的主要病理产物。其病机也可归为三点:①糖尿病过程中正邪矛盾特点:以虚为本,虚中夹实;②基本脏腑病机;肝部、脾虚、肾虚;③糖尿病疾病过程中气血病理特点:气郁血瘀。通过病因病…  相似文献   

7.
慢性病毒性肝炎,虽症状复杂,但病变涉及脏腑不外肝脾肾,气郁血瘀、阴损阳伤是其主要病机所在。临床须细察病证,深究病机,注重分型,明确治则,谨慎用药,常可化繁为简,得心应手,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乳腺增生病针灸综合治疗前后的B超检查对比观察疗效。方法:把B超诊断为乳腺增生的81例患者,根据声像图表现与患者症候群,采用脏腑、经络、气血辩证将其分为肝郁气滞、气郁痰凝、肝火上炎、气滞血瘀等等,采用针灸配合电针、经验效穴、艾灸等综合疗法进行对症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前后B超检查对比,临床总有效率为96.9%。结论:针灸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前后B超检查对比,诊断明确,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气郁化火是指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失调,造成气机郁结,郁而化火的一种病理现象。历代对此论述颇多,本文旨在宣明古意,弘扬新说,为阐发“郁火”学说在当今临床的实用价值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郁者,郁而不散、滞而不通之意。郁证是因七情所伤致气机失和,气郁不伸,而致气滞、血瘀、痰壅、阴亏,渐至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损伤脑神的一类病证。郁证要当于现代医学的老年痴呆症、中风后抑郁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  相似文献   

11.
气郁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脾阳虚致病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为不温,一为不运.笔者所讨论的气郁证是由于脾阳虚"不运"导致脏腑机能减退或衰弱,从而影响到气机的升降出入,使气机郁滞不畅的一种证型.  相似文献   

12.
扶正祛邪化毒法是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法则之一,因为肿瘤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常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正虚为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机体抗病能力下降;邪实则为痰气郁结,或是瘀血、湿浊、瘤毒内阻。故临床上应根据患者体质及不同的病期等情况,灵活应用扶正祛邪化毒法,还应注意各种补法之间的相互配伍及与清热解毒、以毒攻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祛湿化痰等祛邪方法的配合应用,合理使用扶正祛邪化毒法,有助于调整机体免疫状态,防止癌细胞的浸润与转移,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李永康  储水鑫 《新中医》2009,(4):118-120
老年胃病是常见病,也是疑难病。多由宿痰内蕴,气血不足,脏腑功能衰弱,加上劳倦内伤,饮食不节,寒热不均,情志不遂,久卧湿地,或滥用药物等因素,以致厥气郁火痼冷伏痰瘀宿窃居其间,气血逆乱,瘀阻胃络而疼痛。临床可按寒邪伤胃、肝胃不和、痰湿内阻、胃热炽盛、胃络瘀阻、胃阴不足六型辨治。根据笔者临床观察,老年性胃病有三大特点:一有慢性胃炎病史,因于不正规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易受外因邪气所伤而反复发作,病情加重;二是禀体虚弱,痰瘀内阻,气血失调,更易罹患心肝肺诸病,正如东垣所言:“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也;三见面色晦滞,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卢灿省主任医师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经验。卢师认为老年性便秘病机复杂,辨证应从虚、滞入手,老年人脏腑虚弱乃其发病之本,肠道气郁津滞为发病之标。该病病性多为本虚标实,治疗当补通并用,治疗上选用威灵仙丸临证加减,收效甚广。  相似文献   

15.
陈曦  高蕾  赵和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61-1062
在便秘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八纲辨证、气血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其按八纲辨证可分为阴证、阳证,按气血辨证可分为气虚、气郁及血虚便秘,按脏腑辨证,责之肺、肝、肾及脾胃。用药或扶正,或驱邪,或攻补兼施。  相似文献   

16.
中医认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可通过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而表现出来。而气郁则为机体功能郁滞的一种病理表现,与肺、脾、肝等脏腑功能关系密切。文章分别从气郁的概念、行气解郁之法的配伍、运用等方面,论述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行气解郁的重要性。通过阐述中医学气及气郁的概念、理论,一方面丰富了中医学的"气郁"理论。另一方面有助于相关疾病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从心论治抑郁症49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世筠 《天津中医药》2005,22(4):269-269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联想缓慢和言语动作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情感精神障碍。患者常有轻生念头和自寻短见行为,自杀率达10%。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中医学认为:郁证多由七情所伤,气郁不伸,而致血滞、痰结、食积、火郁,乃至脏腑不和引起诸多病变。其证候表现比较复杂,病位也比较广泛。然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为一身之大主。情志不舒可致心失所主,影响五脏六腑,使肝失疏泄,脾失健运,造成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对本病的发病、转归、预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由此得到启示,从心论治抑郁症49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灸调气,实际上是调整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阴阳的偏盛偏衰,此外还可调畅气血之运行。然而,针灸的这种调气作用,其实都是通过调气经气来实现的。现将针灸临床常用的调气法介绍如下: 一、气机郁滞须疏通调畅凡寒热湿邪,气郁痰瘀外阻经脉、内伤脏腑,皆可导致脏腑、经络气机阻滞,治前  相似文献   

19.
<正>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是糖尿病引起颅内神经病变常见的并发症,是一种以上睑下垂,眼球上视、内视及下视不能,复视,部分瞳孔散大,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为临床表现的眼球运动障碍性疾病[1-3]。西医治疗以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循环为主,疗效不明显。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属于中医学“痿病”范畴,古代及现代医家[2,4-5]多认为,禀赋不足、脏腑亏虚、气血逆乱、痰气郁结为本病主要病因病机,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脾、肾,三者互相影响,密切相关。在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原则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脏腑辨证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治  相似文献   

20.
薄海 《北京中医》2012,(10):737-739
膀胱癌术后复发率较高,尽管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药物可以降低其复发率,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再次复发。张亚强教授运用中医传统理论,从膀胱癌正气不足,气郁血瘀痰凝及脏腑蕴毒的病机入手,将其分为湿毒热毒蕴结证、气郁血瘀证、脾肾不足证、气阴两虚证四型,通过健脾和胃益肾等治法来调理体内的气血津液运行、扶助正气;通过清热解毒利湿等方法逐步祛除患者脏腑蕴毒以祛邪;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来iaogao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缓解膀胱灌注所致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