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通过对系统论中"功能A"的概念和中医学"气"理论的比较,从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等方面证明:中医学"气"理论的功能本质实际上就是人体结构的功能A。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系统论中“功能A”的概念和中医学“气”理论的比较,从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等方面证明:中医学“气”理论的功能本质实际上就是人体结构的功能A。  相似文献   

3.
气与系统功能及物质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哲学的气论,并使之系统化.中医学从气是宇宙的本原、构成万物的元素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通过对系统理论的研究,笔者认为中医的"气"应归到系统论中的"功能"范畴内,以有利于对"气"本质的研究和现代中医系统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气的当今认识——乃功能基因组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气是中医学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但它的定义却十分困难 ,它有极其广泛的意义 ,其内涵相当模糊 ,其外延范围无穷。人体的气是纷繁复杂的各种功能 ,几乎包括整个活体生命[1] 。人们说气是活的物质表现 ,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生命形式 ;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细微物质和能量 ,就是新陈代谢的底物和代谢中释放或转化的能量 ;气是人体之生命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2 ] 。从分子生物学来看 ,气可理解为一种生命活动的基因功能组的种种表现。气似乎即基因 ,它包括结构基因组与功能基因组 ,但重点在功能基因组 ,气的复杂表现是基因功能活动的外显。1 重温…  相似文献   

5.
癌症的行气败乱病机是我们通过"《内经》理论指导下基于中国癌症发病大数据癌症病因病机研究"得出的新的中医癌症病机,即在人体脏腑功能虚弱的基础上,长期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造成机体阴阳不和、五脏功能失调、五行生克制化失衡,最终导致"行气败乱"。癌症是行气败乱的结果,也是形气失调、形不化气的一种病理状态。所以癌症的治疗就是通过"散者收之、终者始之"而纠正阴阳失调、五行败乱而重建人体阴阳五行平衡。本文从行气概念的出处、行气败乱与疾病的关系、癌症行气败乱病机的内涵和意义等方面阐述癌症行气败乱病机的核心内容,为理解和运用该病机防治癌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恩师张铁忠教授从"六郁"入手治疗此病,认为肝郁气滞是其始动机制,起病伊始大多在"气",逐渐由气郁而衍生成血、火、痰、湿、食诸郁。治疗应以"行气解郁"为治疗总则。张教授常联用越鞠丸+百合乌药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认为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阳气"的运行、推动。神志活动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最高级生命活动表现。正常的基础人体生命活动与人体神志活动之间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基础生命活动正常是高级神志活动正常的前提,异常的基础生命活动会妨碍正常神志活动的发挥,异常的神志活动亦会影响基础生命活动的运行。人体的神志活动出现异常,提示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不协调,提示"阳气"的生成、运行异常。"阳气"从化于肾间"元气",以"气一元论"探寻中医"肾"功能与"阳气"运行的关系。从"阳气"的生成出发,探寻中医"肾"功能与神志活动之间的关系。从中,提示临床上可从"肾"论治神志疾病。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广义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脏腑、精、气、血、津液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狭义之"神"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神不能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惫.  相似文献   

9.
樊改英教授以脾肾阳虚论治杂症之验案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静  樊改英 《光明中医》2010,25(1):15-16
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其通过固有的升、降、出、人四种基本运动形式,推动和激发人体的生命活动,同时,在各个脏腑的生理活动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因此,“气”既是生命活动的功能,又是生命产生的物质。中医学治病、防病、养生注重对“气”的调养与顾护,实质是调养脏腑组织功能活动以达到相互促进协调的状态。因为:“病有万端,发于一元。一元者,二气浑为一气者也。  相似文献   

10.
中医“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不断运动、变化,衍生出人体的各种生命物质。中医学中气主要富含功能之义,作为物质属性的气,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此,笔者结合现代科学研究结果,从线粒体和气的起源、功能、病机和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析,研究结果显示线粒体和气来源相似,共为构成人体的微小物质;其次线粒体和气的功能相类似,同时线粒体和气机失调时生命体征表现出类似或者同样的反应。研究推测气的物质属性是线粒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梳理并规范中医学精气理论范畴中的相关概念,构建中医学精气理论的逻辑架构。方法:提出了中医学精气理论中的10个需要研讨的问题,检索尽量全面的相关文献资料,运用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结合临床应用,分析、比较以归纳或区分相关概念的不同内涵及其逻辑关系。结果:①论证了中医学中精、气概念的自然科学属性;②论证了古代哲学范畴中精、精气与气的概念及其来源;③明确了人体之精的概念及其与古代哲学宇宙本原之精的区别;④明确了人体之气的概念、功能及其与古代哲学宇宙本原之气的区别;⑤明确了人体之精与人体之气的区别和联系;⑥分清了两种不同学科范畴的生命本原说;⑦论证了人体之气阴阳两分的思想渊源以及人体之阴气、阳气的基本概念;⑧论证了精虚、气虚、阴虚、阳虚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⑨在以上基础上构建了精化气,气分阴气与阳气,阴气与阳气对立互根的中医学精气理论逻辑架构,进而构建了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⑩提出了精气理论的深化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对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精"和"气"进行界定。二者来源相同。精密度大而凝聚,本自呈各向同性的凝聚运动,为人体有形、安静物质之根基;气密度小而弥散,本自呈各向同性的弥散运动,为人体无形、运动物质之根基。二者呈对立互根作用,精、气的运动相互制约,气凝聚而为精,精弥散而为气。精、气为一物之两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血、津液等精微物质为精、气的衍生,脏腑、官窍也在精、气基础上化生和发挥功能,它们与精、气是不同层次的物质,但对精、气的化生和运动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有望建立一个严密的具备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的理论医学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3.
“气郁”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病理。理气开郁法是气郁的治则,以达到疏畅气机、宽中解郁、行气止痛、降逆止呕的功效。临床上本法多用于早期或轻症的功能性、机械性或炎症疾患,如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等。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常与精神活动异常或植物神经失调有关。因此,对理气开郁药功效的研究常涉及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观察。  相似文献   

14.
孙广仁 《中医药学刊》2006,24(6):981-984
目的:梳理并规范中医学精气理论范畴中的相关概念,构建中医学精气理论的逻辑架构。方法:提出了中医学精气理论中的10个需要研讨的问题,检索尽量全面的相关文献资料,运用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结合临床应用,分析、比较以归纳或区分相关概念的不同内涵及其逻辑关系。结果:①论证了中医学中精、气概念的自然科学属性;②论证了古代哲学范畴中精、精气与气的概念及其来源;③明确了人体之精的概念及其与古代哲学宇宙本原之精的区别;④明确了人体之气的概念、功能及其与古代哲学宇宙本原之气的区别;⑤明确了人体之精与人体之气的区别和联系;⑥分清了两种不同学科范畴的生命本原说;⑦论证了人体之气阴阳两分的思想渊源以及人体之阴气、阳气的基本概念;⑧论证了精虚、气虚、阴虚、阳虚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⑨在以上基础上构建了精化气,气分阴气与阳气,阴气与阳气对立互根的中医学精气理论逻辑架构,进而构建了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⑩提出了精气理论的深化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气、血、阴、阳是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物质基础. 脏腑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脏腑学说认为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以脏腑为中心,并在其主导下体现的;气、血、阴、阳是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人体脏腑生理活动都是能过气、血、阴、阳进行;人体脏腑的病理变化亦通过气、血、阴、阳的改变而反映.脏腑与气血阴阳的关系有如一经一纬,一纵一横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每个脏腑都有各自的气血阴阳,而气血阴阳在各脏腑中却又有其特点和意义.因而在生理上表现出脏腑的各具功能,在病理上表现出脏腑的各自病证.  相似文献   

16.
正越鞠丸为中医临床名方,出自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方由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五味药物组成,方名由方中栀子别名越桃,川芎别名山鞠,二者相合而成,具有行气解郁之功效,原方治疗因气郁为主引起的气、血、痰、火、湿、食之六郁证,症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吞酸呕吐,饮食不消等,该方集行气、活血、除湿、消食、清热诸法,但以行气解郁为主,兼解其他诸郁,气行则血行,气畅则痰、火、湿、食诸郁可消[1],近年来,笔者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多种内外科杂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  相似文献   

17.
气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历来认识不一。医学的气源于哲学的气,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讲的气,是指占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中医学的气学理论,一方面是关于对人体气的认识,它的核心是气有生命力,气即是生命;另一方面是关于人体以外的,与生命、健康、疾病有密切关系的大环境和辩证逻辑的理论工具。中医学人体气结构的最高层次是真气,第二层次是宗气、营气、卫气,第三层次则是脏气、腑气、经络之气、骨气、筋气等。  相似文献   

18.
肖振卫 《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0):713-714
气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虽然关于中医学气学理论的形成目前还存在“医学的气源于哲学的气”和“中医学气学理论并非源于哲学的气学说……中医学的气理论源于古人对呼吸之气及人体‘热气’的观察与体悟……古人正是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和推理,形成了中医学的气概念……中医学的气概念有气自己的生成之源,并非脱胎于古代哲学的气概念”的不同认识,但是中医学气理论与哲学气理论既具有密切关系又不完全相同这一认识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崔迎霞  孙宏新 《光明中医》2016,(21):3091-3092
肿瘤在中医学上属于"癥瘕""积聚"的范畴,中医认为无论是瘤还是积聚都是由于气血津液结聚变化而成。而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机能活动的动力,是肿瘤形成和发展的病理基础,且精、血、津液都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能在体内不断地运行流动,所以气的变化贯穿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气在肿瘤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状态有所不同,所以笔者认为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上可从气论治,肿瘤发生初期多以气郁为主,宜行气,需重视肺肝脾;中晚期多以气虚为主,宜补气,要重视肺脾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医古代医籍和近代文献的归纳和整理,梳理气郁血虚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论证了气郁血虚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从整体观出发深入探讨了肝脾两脏失调与气郁血虚之间的关系,肝脾两脏相互依赖共同调节人体气和血的平衡,称之为"肝木疏脾土""脾土营肝木",而肝脾失和导致的气血失调则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病机。通过对营卫功能与作用的梳理,并结合乳腺癌的基本病机论证了调和营卫是调节人体气血紊乱的重要方法,并且提出了调气养血治法在防治乳腺癌方面的重要地位,而丹栀逍遥散正体现这一治法。因此,结合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提出使用丹栀逍遥散治疗乳腺癌,为临床上科学、合理的防治乳腺癌提供了理论和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