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患者体位护理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素虹  明月  黄雯  黄思建  刘文 《护理学报》2005,12(10):39-40
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保持最佳体位,可促进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复位.通过对36例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患者的体位护理进行改进,根据裂孔所在位置及手术方式,术后眼内情况和注入气体量而采取相应的体位护理,包括术前、术后的体位,各个象限裂孔的体位,术后正确体位维持时间,可使视网膜裂孔达到最佳封闭,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8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特别是针对不同术式患者采取特殊体位的护理。结果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配合医师手术,有利于提高视网膜脱离患者治愈率。结论孔源性网脱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体位护理是促进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被动体位的护理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被动体位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34例行玻璃体腔内填充术患者术后采用被动体位,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患者采取被动体位后避免了手术带来的并发症。结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最重要的是手术治疗,而术后的被动体位与手术的成败有密切关系,对患者实施被动体位护理有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总结65例(67眼)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针对不同的术式帮助患者采取不同的体位护理.通过对患者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的精心护理,正确的健康指导,视网膜的复位情况:65例视网膜脱离眼术后均复位,异物均完整取出,有7例因伤口复杂,手术难度大,术后2周内出现视网膜再脱离,2次手术后视网膜均复位.认为做好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尤其是体位护理,是促进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鲜萍 《当代护士》2009,(11):38-39
总结了16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体位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体位护理、术中体位护理、术后体位护理及被动体住所致不适的护理等。认为手术是视网膜脱离患者康复的主要手段,而手术前后的体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完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专科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术后疗效。方法:对10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气体/硅油填充术术后患者采取被动体位,对其依从性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均保持正确的被动体位休息,视网膜平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通过有效的专科护理措施,可减轻不适,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加强对6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前准备及术前术后体位的护理.结果:6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率达到98.39%,术后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对视网膜成功复位起到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85例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术前体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病情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等,认为在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患者的护理中,术前术后的体位护理是关键,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探讨体位图解释法在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体位摆放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在我科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C3F8)或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体位图解释法协助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C3F8)或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摆放体位,对照组仅采用口述解释法指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C3F8)或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摆放体位。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摆放的正确程度和护士解释所需时间。结果 两组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C3F8)或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体位摆放正确程度及护士解释所需时间方面比较,其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体位摆放的正确程度高于对照组,而护士解释所需的时间则低于对照组。结论 体位图解释法能有效提高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C3F8)或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体位摆放的正确程度,缩短护士解释所需时间,从而提高眼科病房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本科2004年2月-2008年4月,收治118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给必要的体位干预,术后均采用特殊体位1周以上,对促进视网膜复位起到积极作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玉双  章水娟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65-2166
目的探讨提高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体位依从性及增加舒适度的方法。方法选择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腔内填充术后采取俯卧位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自制的头位支撑架。结果实验组在缓解患者俯卧位时颜面部浮肿、头晕、呼吸不畅、肢体麻木等不适感较对照组效果显著,实验组患者视网膜再脱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显著。结论头位支撑架的应用,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术后并发症及视网膜再脱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视网膜脱离,由于裂孔位置及手术的特殊性,术后体位对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殊体位也增加了护理的难度。为了给病人提供最适合的护理,我们通过循证的方法对3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2009年1~12月视网膜脱离术后6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007年1~ 12月视网膜脱离术后6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患者在体位、饮食、心理、周围环境等方面指导患者通过娱乐活动等进行放松,对于疼痛耐受差的患者进行安抚,按摩等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时间、术后半年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舒适护理组视网膜复位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例数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是帮助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加快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4.
帮助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持续体位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轻患者不适,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康复,提高视力。方法:根据影响视网膜脱离患者持续体位的临床症状,加强术后体位护理。对症施护、指导监督,开展健康教育。结论:确保手术成功及降低视网膜脱离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柳玲  范湘鸿  田苗  李凡 《护理学报》2010,17(13):75-77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或气体填充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术方法^[1],目的是借助硅油或气体的上浮力顶压脱离的视网膜使其复位^[2],术后要求患者始终保持头低位及裂孔处在高位,有利于手术的成功^[3],防止并发症发生。目前国内对患者视网膜脱离术后保持体位的时间尚无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6.
额颊伏台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的开展,使以往认为无治疗希望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有了复明的机会。由于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给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眼内气体或硅油填充术,术后体位控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1],术后大部分患者(上方裂孔除外)需要维持脸朝下体位,以利用气体或硅油较水轻的向上浮力使后极部视网膜复位。这种体位对黄斑区视网膜脱离极其重要。脸朝下体位可采取俯卧位与脸朝下坐位交替,夜间多采用脸朝下俯卧位,白天多采用脸朝下坐位,多数患者因脸朝下体位带来的不适而不能长时间保持体位。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额颊伏台并应用于临…  相似文献   

17.
旅行气枕在视网膜脱离眼内填充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通常利用惰性气体或硅油作为玻璃体腔内填充物,为保证气体或硅油上浮顶压视网膜.起到促进视网膜复位及封闭裂孔的作用,术后患者必须采取特殊体位,使裂孔处于最高位。常采用俯卧位,至少3~7d。尤其是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这种体位更加重要。但是,长时间保持这种体位是术后患者很难承受的,而且会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收入我院眼科住院治疗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内眼手术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通过联合PDCA循环模式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对眼科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体位依从性等现状进行了解,并基于现状进行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检查、评估;对两组患者术后体位依从性、患者舒适程度、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术后体位依从性良好533例次,执行率达60.91%;观察组术后体位依从性良好804例次,执行率达85.81%,两组患者执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938,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程度及生活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能有效且持续提高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体位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体位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将7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根据病情及医嘱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体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复位、复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功能性复位比率高、复发率低,护理满意度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体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视网膜脱离病人的体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清 《护理研究》2005,19(29):2637-2639
介绍了视网膜脱离病人的体位护理进展.详细阐述了卧床休息限制眼球活动的意义,卧床休息减少视网膜下液的机制,手术前的体位护理,手术后的体位护理,儿童视网膜脱离术后的体位护理,特殊卧位带来的心理压力评估和疼痛护理,出院体位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