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9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三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情况及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37/49),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85.7%(42/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34/49)(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可提高治疗效果,提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治愈22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治愈13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5.71%,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基础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溃疡(GU)患者选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区间东明县中医医院接收的82例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1,选用西药治疗)、观察组(n=41,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率、中医证候积分、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在胃溃疡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提高Hp清除率,亦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抗Hp四联疗法治疗寒邪客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1月莆田市秀屿区医院中医内科收治的寒邪客胃型CAG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抗Hp四联疗法)和观察组45例(半夏泻心汤联合抗Hp四联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随访2个月Hp根除率、治疗后及随访2个月后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随访2个月Hp根除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及随访2个月中医证候评分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抗Hp四联疗法可提高抗Hp根除率、提升临床疗效、改善身体机能状态且更长效和平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溃疡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病例分为胃溃疡组3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组28例,以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红参、黄连、黄芩等,日1剂)治疗,伴胁部胀满,午后自感发热者加柴胡、香附,纳差、食谷不化者加鸡内金、神曲,恶寒者加肉豆蔻,五更泻者加四神丸.结果:胃溃疡组治愈率89%.结肠炎组治愈率79%.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溃疡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张文 《中医药导报》2010,16(7):35-37
目的:观察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以丽珠胃三联及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加用泻心汤.两组停药1个月后均复查对比临床疗效及胃镜下疗效、Hp根除率、两组愈合病例1年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3.3%;Hp转阴根除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0.0%;两组愈合病例1年后复发率治疗组为13.3%,对照组为36.7%,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可提高愈合及总有效率,并可提高Hp根除率及降低1年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5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则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胃部恢复情况、免疫力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90.00%显著低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者免疫力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8.00%显著低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胃部各项指标,提升患者免疫力,防止在治疗中出现不适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三联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西药三联治疗,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甲硝唑片口服;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黄芩、黄连、太子参、干姜、甘草、大枣、蒲公英、藿香、佩兰)治疗,1剂/d,于早、晚餐后30 min各分服150 m L。两组均治疗6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26例,有效4例,较差5例,有效率为89.36%;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9例,有效9例,较差13例,有效率为72.34%。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三联治疗Hp相关性胃炎有较好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石文杰 《河北中医》2016,(10):1507-1511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结合复方嗜乳酸杆菌片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Hp相关性CNAG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采用Hp感染根治四联疗法治疗14 d,治疗组64例予复方嗜乳酸杆菌片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口服治疗4周。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8%,优于对照组(73.43%,P0.05)。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p根除率81.2%,对照组79.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3)C呼气试验DOB值均降低(P0.05);2组治疗后DO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明显低于对照组(25%,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结合复方嗜乳酸杆菌片治疗Hp相关性CNAG安全、有效,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半夏泻心汤联合桂枝人参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予半夏泻心汤联合桂枝人参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部不适、嗳气、泛酸、腹胀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年后疾病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桂枝人参汤治疗胃溃疡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且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对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和修复作用。方法:将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半夏泻心汤组和常规治疗组,半夏泻心汤组45例,常规治疗组45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半夏泻心汤组愈合率77.77%,常规治疗组愈合率73.33%,两组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治疗过程中,半夏泻心汤通过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起到综合调节的作用,进而促进溃疡愈合,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李静静 《光明中医》2022,37(2):206-209
目的分析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8例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胃肠激素水平[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胃脘痞闷(0.27±0.10)分、胃痛(0.33±0.12)分、反酸(0.28±0.11)分、身体困重(0.27±0.10)分、少食纳呆(0.24±0.09)分,低于对照组的(0.62±0.21)分、(0.82±0.33)分、(0.77±0.31)分、(0.69±0.18)分、(0.79±0.25)分;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81.82%);治疗后IL-6 (17.42±4.31) ng/L、TNF-α(19.27±5.03) ng/L,低于对照组的(22.48±4.75) ng/L;(25.73±5.31) ng/L,MTL(243.41±26.03) ng/L、GAS(142.61±21.33) ng/L,高于对照组的(219.72±23.67) ng/L、(126.38±20.74) ng/L;不良反应发生率(4.54%)低于对照组(20.45%);复发率(2.27%)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能缓解患者各项症状,增强治疗效果,改善胃肠动力,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胸痹条件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治疗30d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93.5%显著优于对照组71.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1.3%和76.8%,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胸闷胸痛、乏力、气短、心悸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胸痹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拔罐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拔罐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半夏泻心汤加减基本方治疗:姜半夏10 g,干姜10 g,黄连5 g,黄芩10 g,制甘草10 g,南沙参15 g,大枣10 g。若脾气虚者酌加党参、黄芪、白术等;阴虚甚者酌加麦冬、生地黄、太子参等;咳甚者加前胡、浙贝母、杏仁、紫菀、款冬花、制枇杷叶;痰湿甚者酌加苍术、橘红等;腑气不通者酌加厚朴、枳实、大黄等;咳嗽日久,肺气易于耗散,可加五味子;呃逆、反酸者酌加锻瓦楞子、乌贼骨。配合拔罐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次,2次/d;多潘立酮片10 mg/次,3次/d治疗。疗程10 d。结果:治疗组30例,治愈13例,显效9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30例,治愈5例,显效8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63.3%(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拔罐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疗效显著,可以控制疾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陈有明 《中医药学报》2011,39(5):109-111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和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阻止或逆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恶变的可行性。方法:对170例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随机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90例,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味;西药组80例,给予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口服。治疗2~4周后,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进行比较,3年后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3.33%,西药组8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阻止或逆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恶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能明显改善CG、PU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的损伤,对HP感染有较强抑菌作用,同时,随访结果显示对阻止或逆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恶变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对照组采用口服西咪替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5%,对照组总有效率70.7%。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马艳  毛志田 《陕西中医》2020,(3):357-359
目的:运用中药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脾胃虚弱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84例HP阳性脾胃虚弱型消化性溃疡患者,西医组给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联合组运用四联疗法联合中药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观察两组HP清除率、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和血清一氧化氮(NO)、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上腹痛、胃胀、反酸、烧心4项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治疗后上述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联合组HP根除率90.48%、总显效率85.71%均高于西医组73.81%、66.67%(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O、IL-6水平均明显降低,联合组治疗后血清NO、IL-6水平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四联疗法联合香砂六君子汤能提高HP阳性脾胃虚弱型消化性溃疡疗效和HP根除率,显著降低血清NO、IL-6水平,体现出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穴位注射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资料,按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注射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黄芩、干姜、黄连、甘草、大枣、党参)配合西药治疗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胃镜、病理组织学方面改善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