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骨钛固定钉在颅骨骨折修复及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颅骨凹陷性骨折患者开放复位后应用颅内钛固定钉进行修复固定。术后根据体检及头颅CT检查,以对骨瓣固定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骨瓣获得良好复位,无松动塌陷,粉碎性颅骨骨折整复良好,固定牢固,无硬膜外出血及感染。结论颅骨钛固定钉在颅骨骨折修复及固定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数字化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43例。术前使用计算机辅助的数字化个体塑形技术对钛网进行塑形。与常规手工塑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的51例在手术时间、钛钉用量、术后并发症以及对外观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修补优于传统钛网的手工塑形,患者对数字化塑形的满意度达到100%,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外形,缩短手术时间,固定牢固,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经济负担轻,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平板钛金属网修补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57例颅骨缺损患者应用平板钛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颅骨缺损患者均得到了满意的修复,术后并发钛网外露1例,皮下积液4例,切口感染1例,经相应治疗均恢复良好。结论:用平板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调控下三维重建钛网一次性冲压成形治疗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颅骨缺损患者在颅骨缺损2~6个月内行颅骨缺损成形术,修补材料均应用二维钛网。术前应用螺旋CT扫描三维成像对钛网进行精确塑型。术后平均随访3~24个月。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局部无红肿、变形及塌陷,头颅对称,临床效果良好。结论:二维钛网辅以CT调控下三维图像重建一次性冲压成形应用于颅骨缺损成形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化、时间短、固定稳固、组织创伤小、相容性好、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个体化塑形钛网进行大面积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价值及手术注意事项。方: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冶的112例大面积颅骨缺损患者,利用个体化塑形钛网进行修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4-36个月随访,头颅外观塑形满意,颅骨缺损综合征表现有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个体化塑形钛网对大面积颅骨缺损进行修补,手术方法简单,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早期修补的意义、时机及临床经验。方法对83例颅骨缺损早期三维动态钛网修补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三维动态钛网固定可靠、无浮动,外观对称美观。无头皮感染及排斥反应,无咀嚼功能受限。结论三维动态钛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应用其早期颅骨修补是可行的,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早期修补的意义,时机及临床经验.方法 对83例颅骨缺损早期三维动态钛网修补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三维动态钛网固定可靠、无浮动,外观对称美观.无头皮感染及排斥反应,无咀嚼功能受限.结论 三维动态钛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应用其早期颅骨修补是可行的,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早期修补的意义,时机及临床经验.方法 对83例颅骨缺损早期三维动态钛网修补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三维动态钛网固定可靠、无浮动,外观对称美观.无头皮感染及排斥反应,无咀嚼功能受限.结论 三维动态钛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应用其早期颅骨修补是可行的,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黄远航  唐建建  樊庚 《西部医学》2010,22(11):2102-2103
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钛网在颅骨成形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0例患者接受计算机辅助设计钛网进行颅骨成形手术。对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视觉类比量表对患者手术美观进行评估。结果 90例患者术后无出现切口感染,5例有少量皮瓣下积液。84%术后无头痛。无患者在钛网成型手术后需去除钛网二次手术。78%患者对外观满意,19%认为良好,3%一般,无不满意病例。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钛网在颅骨成形手术效果良好,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颅骨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75例开颅术后颅骨缺损采用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手术方法及所出现并发症。方法对75例颅骨缺损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出现脑内血肿1例,硬膜外血肿5例,皮下积液9例,其中脑内血肿1例及硬膜外血肿1例。再次行血肿清除术,未出现感染及钛网外漏等情况全部患者均一期愈合,修补术后患者的自觉症状及神经功能障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达到解剖复位,外形美观对称,恢复颞肌的咀嚼功能,且钛网固定可靠。出现并发症少,未发生修补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1.
颅骨骨瓣固定方法的对照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旭苏志鹏  王义荣 《浙江医学》2005,27(10):733-734,737
目的探讨颅骨骨瓣的固定技术,评估颅骨钛铆钉固定骨瓣的优越性.方法6个颅骨标本共制备24个骨瓣,丝线、不锈钢丝和颅骨钛铆钉三种方法分别各固定8个骨瓣,就操作时间、初始移位、垂直受力试验及最大承受力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颅骨钛铆钉固定的操作时间最短,初始移位最小,其垂直受力试验结果优于不锈钢丝和丝线,同时颅骨钛铆钉的最大承受力与不锈钢丝相近而明显大于丝线.结论颅骨钛铆钉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复位效果及较大的强度,是较理想的颅骨固定装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数字化钛网在颅骨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手术技巧。方法选择颅脑损伤及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骨缺损患者43例,通过数字化钛网将硬脑膜行间断悬吊缝合,颞肌肌瓣应在数字化钛网外缝合后固定。结果采用钛合金网修补颅骨缺损43例,术后头痛、头晕不同程度改善17例,消失6例。颅骨缺损出现明显头皮凹陷12例患者,术后原缺损侧与健侧成形对称。随访3~12个月,无1例出现钛网钛钉松动移位、外露,无远期并发症。结论数字化钛网应用于颅骨成形术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骨成形术修复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2例实施颅骨成形术治疗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4例患者使用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术后患者满意度达85%;28例患者使用骨水泥修补颅骨缺损,术后患者满意度达68%,其主要缺点是不美观;并发症有头晕、感染、癫痫、死亡、心理及肢体功能障碍等。但实践证明,与骨水泥相比,钛网的效果更好,并发症相对较少。结论:对于颅骨缺损直径>3cm、影响美观及功能的情况下,实施颅骨成形术是首选,尤其是钛网修补,手术相对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金属钛网在颅骨修补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金属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科100例颅骨缺损住院患者行颅骨修补术使用金属钛网成形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麻醉手术顺利,无手术并发症,出院后随访6个月~1年,无钛网松动、变形、感染及排斥反应,外观满意。结论颅骨修补术中使用金属钛网作为颅骨缺损成形材料效果满意、安全简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螺旋CT三维成像,结合数字化多点成型技术进行颅骨缺损的个体化修补方法。方法:患者术前以螺旋CT进行扫描,将获得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进行钛网修复体的设计和术前预塑形。手术中将钛网置入皮下预计位置并予少量钛钉固定。结果:10例术后均无感染,无皮下积液,钛网固定牢固,无浮动,头部正面观察对称适中,侧面观察曲度适合,无不规则凹陷等情况。结论:利用三维钛网数字化成形技术进行颅骨修补实现了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杨磊  黄斌  刘开生  冯屹  汪洋  李斌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134-135
目的探讨可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效果及有效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我科2002年5月-2008年9月收治的54例颅骨缺损患者,均用二维或三维进口钛网进行了颅骨修补,术后常规抗炎,止血治疗,硅胶引流管根据引流情况于24-48h内拔除。结果53例颅骨缺损头颅外观正常修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二维钛网硬度大,适合较大颅骨缺损修补,三维钛网容易塑形,适合中小颅骨缺损。使用钛网行颅骨缺损手术,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及时机,选择合适类型的钛网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应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进行的颅骨缺损择期修补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数字化三维钛板修补颅骨缺损,术后无一例发生植入钛板材料松动,术后颞肌疼痛的症状能够完全消除。结论数字化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双侧颅骨外形对称,患者对术后外形恢复程度满意,可作为临床治疗颅骨缺损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钛网与自体碎骨一期修补开放性颅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开放性颅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清创后对复位后不稳的骨片以钛网作支架进行一期固定修复,对照组30例采用自体颅骨碎骨片丝线打孔固定、医用胶粘合成形的方法一期修复修补颅骨缺损。对两组手术效果、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半年后切口感染率及术后平均切口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伤口甲级愈合80.0%、乙级愈合16.7%、丙级3.3%,对照组分别为43.3%、46.7%、10.0%,治疗组伤口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6.7±0.8)d,短于对照组的(11.3±0.6)d(P<0.05)。结论钛网作支架一期固定修复开放性颅骨粉碎性骨折效果优于一期自体颅骨成型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计算机数字化三维成形技术进行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计算机数字化三维成形技术制作个体化钛网修补材料,对35例颅骨缺损进行修补。结果运用数字化钛网修补颅骨缺损优于传统钛网的手工塑形人工颅骨修补,术后无感染,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缩短,术前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颅骨塑形的满意率高。结论计算机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塑形满意,省时省力,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几率低,应用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计算机三维钛网成形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0月~2012年7月颅骨缺损使用钛网成形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切口甲级愈合,无感染、皮下积液、硬膜外血肿及脑内血肿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使用计算机三维成形钛网作颅骨缺损成形材料效果满意、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