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本文简称为“功血”),系指由于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多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的妇女。临床表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2.
<正>青春期功血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是由于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的反馈调节机制尚未健全,大脑中枢对雌激素的正反馈反应存在有一定的缺陷所引起[1]。此类患者大多属于无排卵型功血,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量时多时少,多时暴下如注,少时淋漓不尽。张菁主任医师从医30年,临床经验颇为丰富,特别是对青春期功血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笔者通过跟师学习,总结导师的临床用药,对治疗青春期功血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在妇女中发病率高达20%,其中无排卵型功血80%,多见于青春期与更年期。其原因是在性成熟与衰退过程中易出现无  相似文献   

4.
申伟平 《光明中医》1997,12(4):17-19
谈功血与用药申伟平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457000)功血,即指功能性子宫出血,归属于祖国医学“崩漏”等范畴(不包括器质性病变)。临床中分为有排卵型与无排卵流功血型两大类,其中有排卵型功血多发生于生育期、流产后,而无排卵功血多发生于青春期、更年期。临...  相似文献   

5.
据临床资料观察,青春期功血中以无排卵型为多见。因此,不规则的阴道流血仅是此病之“标”,而卵巢不排卵才是此病之“本”。笔者认为肾虚为其主要病因。“功血”的发生,可涉及脾、肝、肾乃至心,青春期因其特殊生理情况,而有别于其他功血,以肾虚为核心。根据其临床表现及治疗体会,将本病分为四型。 1.肾虚型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素体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祖国医学属“崩漏”范畴,好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女性。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的特点,对功血病人进行治疗,疗效比效满意,现将资料较完整的187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临床表现为无规律性的子宫出血和有规律性的周期性子宫出血。临证应注意除外内外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及全身出血性疾病,因轻症或早期阶段症状不明显,易误诊为“功血”。根据排卵之有无,可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及排卵型两类,前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崩漏;后者相当于月经先期、月经过多。  相似文献   

8.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改变,经期及经量的异常,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本病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约占全部子宫出血的75%,可发生于妇女一生中各个时期,尤好发于青春期更年期。中医称之为“崩漏”,经期延长范畴,本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血收到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功血”即现代医学“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之简称,属中医的崩漏范畴。笔者近年来,根据祖国医学“塞流、澄源、复旧”的原则,辨证治疗14例,效果满意。兹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4例均系无排卵型功血患者,其中门诊10例,住院4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50岁;青春期功血患者8例,更年期患者6例;病  相似文献   

10.
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属于中医“崩漏”范畴。临床表现为月经失去正常有规律的周期,经量过多等症状。笔者多年来吸收前人经验用自拟蚕砂固经汤治疗观察8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系指无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病、肝、肾、出血性疾病等)及生殖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绒毛上皮癌、不全流产等),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功血”多见于更年期,约占50%;而育龄期约占30%;青春期约占20%。功血又分为无排卵型和排卵型两类。无排卵型“功血”可见于子宫内膜增生或萎缩;排卵型“功血”可见于黄体不健及黄体萎缩不全。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子宫出血古代文献证候规律探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正丘脑-垂体-卵巢轴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排除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以月经失调为特征的异常子宫出血。分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两大类,临床上以无排卵型最多,多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是妇科较为难治的疾病之一。轻者可影响日常生活,重者可致贫血、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其发病率占门诊的10%,出血机理十分复杂,中医药对其症状的干预作用十分明显。然而,针对功血的中医证候规律尚没有标准可循,根据其“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非经期出血”等临床表现,功血的症状分属于中医的“崩漏”、“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带下”中。  相似文献   

13.
高向红 《陕西中医》2011,32(11):1568-1568,F0003
<正>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为"功血",是以月经失调和子宫异常出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女性从月经初潮开始到闭经结束,均可发生功血,按发生年龄分为青春期、育龄期及更年期功血。有学者调查显示,育龄期功血占功血属中医学"崩漏"范畴中医治疗崩漏灵  相似文献   

14.
<正>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属于无排卵型功血,约占功血的70%~80%,在青春期子宫异常出血中约占90%。临床表现为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断,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症。浙江省中医院妇产科张萍青主任医师业医30余年,擅长治疗妇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对青春期功血的中西医治疗颇有研究,兹将张老师治疗青春期功血的经验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15.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且经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及全身出血性疾病者。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是妇科临床常见病。根据卵巢功能障碍的情况,功血可分为无排卵性和排卵性两大类型,无排卵性功血最为常见,多发生于青春期及更年期,排卵性功血多见于育龄期。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22例小结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雁 《西部中医药》2002,15(1):61-6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简称功血)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它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多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则的阴道流血。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青春期功血22例,取得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1996年12月至199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44例,按功血的诊断与分类标准,分为有排卵型6例,无排卵型36例;年龄13~20岁;均未婚、未孕;病程最短者2月,最长者3年。将其随机分为2组,2组年龄、病程长短及出血多少、排卵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所说之崩漏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为功血 ) ,是指妇女在非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 ,故亦称“崩中”、“漏下”。《诸病源候论》云 :“非时而下淋漓不断” ,谓之“漏下” ;“忽然暴下” ,谓之“崩中”。崩与漏出血情况不同 ,但常常交替出现 ,一般概称为崩漏 ,其发病机理复杂 ,常因果相干 ,气血同病 ,多脏受累 ,是妇科疾病中的疑难、重症 ,如不及时治疗 ,可导致贫血、不孕。青春期、成熟期、更年期均可发病 ,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 ,患者情绪不稳定 ,护理较棘手。我科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 ,控制一切消极影…  相似文献   

18.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是青春期少女因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所致的无排卵型子宫出血[1~2]。根据其不同发展阶段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学“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月经后期”、“室女崩漏”等不同病症范畴讨论。近年来,中医药研究青春期...  相似文献   

19.
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的常见病 ,复杂病 ,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 ,简称“功血”,属祖国医学“崩漏”范畴。在此我拟通过 48例“功血”病人临床辨证治疗观察 ,谈谈对“功血”中医辨证治疗的一点粗浅体会。1 临床资料病例来源于门诊病人 40例 ,住院病人 8例 ;年龄为 1 6~ 52岁。其中青春期 ( <1 8岁 ) 3例 ,生育期( 1 9~ 45岁 ) 33例 ,更年期 ( >46岁 ) 1 2例 ;未婚 1 1例 ,己婚 37例 ;病程多在 2~ 4个月 ,有的反复发作己达 2~ 3年之久 ,2年以上 6例 ;阴道出血时间最短为 1 2天 ,最长 3个月 ;在 48例病人中有 2 1例曾行…  相似文献   

20.
加味保阴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常见病,多发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功能失调所致,中医属“崩漏”范畴,也可见于“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病证中。轻者阴道出血淋漓月余难净,重者势如注下,迅即造成失血性贫血,给妇女带来难以启齿的痛苦。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加昧保阴煎,滋阴清热,益气摄血为主治疗功血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