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腹主-髂-股动脉闭塞介入加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9例腹主动脉、髂动脉或股动脉急性闭塞的住院患者。经股动脉或肱动脉开始,入导丝开通,导管造影经溶栓、碎栓、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8例溶栓、碎栓后血管再通,其中1例伴有动脉残余狭窄置入支架一枚;另1例溶栓、碎栓后放弃手术。结论动脉介入加药物治疗是对急性腹主-髂-股动脉闭塞有效、微创、安全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比较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入院的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机械碎栓组和支架取栓组,各50例。机械碎栓组给予机械碎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支架取栓组则予以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神经缺损、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率与生存质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血管总体再通率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械碎栓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支架取栓组,BI指数高于支架取栓组(均P0.01);治疗后6个月,机械碎栓组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支架取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与支架取栓治疗比较,机械碎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解剖外动脉旁路移植术在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解剖外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41例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间歇性跛行11例,下肢静息痛12例,合并溃疡或坏疽18例.15例腹主动脉和(或)双侧髂动脉闭塞者采用腋-股动脉旁路移植术,18例单侧髂动脉闭塞者采用股.对侧股动脉旁路移植术,8例单侧髂动脉合并同侧股动脉闭塞者采用股.对侧胭动脉旁路移植术.使用的旁路移植血管均为聚四氟乙烯(Gore-Tex)人工血管.结果 术后40例(97.6%)患者的临床表现明显改善.踝肱指数由术前0.41±0.15升为术后0.89±0.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5例,随访时间1~5年,本组术后1、3、5年移植血管的总的通畅率分别为93%、86%、80%.结论 解剖外动脉旁路移植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07,7(6):78-78
近年来,人们采用一些血管内干预法试图治疗颅内、外动脉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这些方法正被在评价中,包括急诊血管成形和支架成形术、机械碎栓和血栓抽吸等。一般情况下,机械性干预方法常与静脉或动脉内溶栓治疗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支架联合抽吸取栓治疗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的效果.方法 60例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支架取栓治疗,观察组采取静脉溶栓桥接动脉支架联合抽吸取栓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取栓后的血管再通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的静...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56例下肢动脉闭塞症行旁路转流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2007年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56例,其中腹主动脉双侧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9例,有3例合并实施腰交感神经切断术;腹主动脉(髂)-股动脉单侧转流术7例;股动脉-月国动脉转流术21例;股动脉-股动脉转流术3例;月国动脉-胫后动脉转流术4例;腋动脉-股动脉转流术3例;股深动脉成形并股深动脉-月国动脉转流术2例;股总动脉-月国动脉-胫后动脉顺序转流术7例。结果:本组56例中有3例分别在术后2天、6个月、18个月时出现肢体坏疽行截肢术,余53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下肢动脉闭塞症以动脉硬化最常见;术前综合应用Duplex、CTA、MRA、DSA等多种检查手段,对患者全身动脉硬化情况以及下肢动脉多平面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全面评估,注重治疗方案的个体化选择,将血管腔内治疗与传统旁路术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泰安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9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动脉内溶栓治疗,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35-65岁,平均(54.64±5.35)岁。试验组患者采用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34~66岁,平均(55.43±5.73)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改善情况以及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7 d NIHSS评分均降低(P<0.05),90 dADL评分则升高(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其AD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其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以及90 d内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状态,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颅内出血的发生,保障患者的预后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 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108例(148条肢体),主-股转流11例;腋-股转流4例;股-股转流45例;髂动脉扩张支架(腔内介入治疗)48例,其中髂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结合开放手术的杂交复合手术13例.结果 治疗均获成功,106条肢体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42条肢体部分好转.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37±0.17上升至术后的0.63±0.15,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至10年,主-股转流及股-股转流术后5、10年的通畅率分别为90.0%(9/10)、70.0%(7/10)及61.4%(27/44)、52.3%(23/44);腋-股转流术后1、2年的通畅率分别为75.0%(3/4)、50.0%(2/4);腔内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的通畅率分别为95.8%(46/48)、87.5%( 42/48)、79.2%( 38/48)、64.6%(31/48).结论 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是治疗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有效方法;随着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和血管移植材料的改进,血管腔内介入已成为治疗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主流,其与开放手术的结合成为新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olitaireAB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12月11例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并接受SolitaireAB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大脑中动脉闭塞5例,合并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1例,单纯基底动脉闭塞4例,椎动脉颅内段延伸至基底动脉近段闭塞1例。分析血管再通效果,术后出血情况,评估院内及3个月后的临床结局。结果11例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中10例闭塞血管成功再通,8例达到充分再通标准。4例患者在取栓后责任血管存在明显狭窄,给予球囊扩张术,3例因取栓后仍存在管腔狭窄,将SolitaireAB支架在狭窄处释放后狭窄纠正,残余狭窄率〈40%,遂予电解离断。11例患者均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术后3个月,5例功能转归良好,其中2例术后即时疗效明显,1周内症状完全缓解;1例术后3个月仍遗留肢体偏瘫;5例死亡,其中4例家属放弃后续治疗出院。结论SolitaireAB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具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可显著改善3个月后的临床结局。为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血管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上肢动脉栓塞的介入溶栓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27例急性上肢动脉栓塞患者采用介入溶栓治疗。结果经介入溶栓后,24例患者皮温升高,皮色转红,肌力正常,其中完全开通血流15例、部分开通血流9例,1例改行右上肢截肢;1例改行食指远节部分切除;1例改行桡、尺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结论介入溶栓是治疗急性上肢动脉栓塞安全有效、简便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