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功能性胃肠紊乱包括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不良,肠激惹综合征,大肠排便紊乱等,本文根据功能性胃肠紊乱定义而收治213例患者,男88例,女125例,从中按发病部位分析出食管功能紊乱为34%,胃十二指肠功能紊乱27%,小肠功能紊乱23%,大肠功能紊乱16%,他们的平均发病年龄,平均病程及男女之比分别为43.6岁,39.5岁,42.6岁;6.7月,10.3月,18.5月,12.3月;1:1.18,1:1.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SED)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3例胃癌根治术后FSED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合并幽门梗阻的患者,FSED发生率高达17.1%(13/76),显著高于术前未合并幽门梗阻患者2.2%(10/457)(P<0.05)。行毕Ⅱ式胃肠吻合术患者FSED的发生率5.4%(17/312)显著高于毕I式2.7%(6/221)(P<0.05)。23例患者者确诊FSED后,给予非手术综合治疗8d-63d,平均23.1d治愈出院。随访22例,6个月无复发。结论:FSED是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术前合并幽门梗阻及行毕Ⅱ式吻合术为易发因素。通过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一般能明确诊断,确诊后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多可治愈。  相似文献   

3.
胸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PFE)的原发病,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3例PFE的临床特征。结果:23例胸水均为渗出性,4例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10例病程中伴发气胸;原发病中恶性胸腔积液占26.1%(6/23),同期非PFE者恶性肿瘤占32.6%(58/178),PFE与非PFE渗出性胸水的原发病以气胸,恶性肿瘤和结核为多,它的出现并不能肯定为良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传统针灸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疗效。方法对47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采用针刺加灸法结合局部按摩方法治疗,观察其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治愈41例(占87.23%),有效6例(占12.77%),总有效率100.00%。半年后随访,治愈者无一例复发。结论针刺加灸法结合局部按摩可镇痛消炎,促进功能恢复,从而提高临床对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治愈率,并能有效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张静  耿乃志 《大家健康》2016,(8):155-156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治疗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12月接收的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患者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给予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42例患者中呈显效26例(61.90%),好转15例(35.72%),无效1例(2.38%),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对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患者采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深入探究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GBS)是神经系统由体液和细胞共同介导的单相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受侵部位有脊神经根,脊神经有累及脊膜、脊髓,脑部.临床一般表现为急性对称性驰缓性肢瘫,位反射消失,面瘫和周围感觉障碍。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是GBS变异型。临床容易误诊。现将我们收治的18例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GBS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GBS18例。占同期病例的10.7%(18/168)。男9例,女9例。年龄14~69岁。病前均有明确的感染史(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起病形式:急性起病6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超导经皮给予中药调节婴幼儿消化功能紊乱。方法:对肺炎恢复期的6个月~3岁患儿64例,便常规检查仅大便性状为水样便,镜检正常,诊断为消化功能紊乱。,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其进行临床及治疗观察。结果:治疗组1d治愈17例,治愈率50%;3d治愈28例,治愈率82.35%;5d全部治愈。对照组1d治愈2例,治愈率6.67%,3d治愈11例,治愈率36.67%;5d治愈22例,治愈率73.33%。结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1d、3d天、5d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高子宫腺肌病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分析126例患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结果。结果:发病年龄36-45岁,占65.88%(83/126)。痛经81例,占64.29%(81/126);月经紊乱或增多74例,占58.73%(74/126);妇科检查:子宫增大103例,占81.75%(103/126);B超术前诊断78例,符合率61.90%(78/126)。结论:根据患发病年龄。月经紊乱或过多,痛经呈进行性加重,结合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可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伴随月经紊乱的不孕症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09月至2011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就诊的251例育龄期妇女的临床资料,其中月经正常对照组(60例)、月经正常不孕组(103例)、月经紊乱不孕组(88例);同时按月经紊乱类型将88例月经紊乱不孕症患者分为经量增多组(8例)、经量减少组(19例)、周期延长组(30例)、周期缩短组(31例)。比较患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FSH/LH比值等指标。结果:月经紊乱不孕组患者的FSH值、LH值、FSH/LH比值均明显大于月经正常不孕组(P〈0.05)。月经正常对照组与月经紊乱不孕组患者的血清FSH值、LH值、FSH/LH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紊乱不孕组中经量减少组、周期延长组、周期缩短组患者年龄、LH值、FSH/LH比值、自然流产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随月经紊乱的不孕症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明显下降,其中以月经周期缩短者最严重。  相似文献   

10.
成人血脂变化与心率变异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成人血脂变化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方法:126例无明显临床疾病的成人(男35例,女91例)检测心率变异性(HRV)、空腹血糖、TC、TG、HDL-C、LDL-C、血尿酸等指标,进行t检验及协方差分析,比较血脂正常及异常两组间HRV的差异,结果:(1)血脂异常组RMSDD、PNN50%、HF低于正常组.LF//HF、WHR、吸烟量高于血脂正常组(P〈0.05);校正年龄、性别、吸烟、WHR、SBP、DBP后RMSDD、PNN50%、HF差异仍存在;(2)逐步多元回归分析TG与SDNN、RMSDD、PNN50%、HF、VLF负相关;HDL-C与LF正相关;LDL-C与LF/HF正相关(P均〈0.05),结论:脂代谢紊乱可影响HRV。主要表现为反映迷走神经功能的指标减低;脂代谢紊乱可能通过影响自主神经功能,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参与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胸腺肽-α1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被随机分成胸腺肽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胸腺肽组于术前1 d、术后3 d,分别皮下注射胸腺肽-α1 1.6 mg,对照组不做此处理。全部病例于术前1 d、术后2,7 d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CD56+的数目。结果:术后第2天,两组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CD56+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但下降的幅度不同,胸腺肽组下降的幅度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两组各项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CD8+变化不明显。结论:胸腺肽-α1可以改善围手术期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状态,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近三年使用MEBT/MERO治疗大面积烧伤,并结合胃肠内外营养治疗的68例病人的资料分析认为,大面积烧伤因创面组织液渗出,热量消耗,氮离子失衡等因素造成体内营养丢失,同时降低有效血液的循环量,加重休克,导致水电解质失衡,免疫功能下降,易继发多种并发症。从大面积烧伤病人治疗的归转过程认识到,使用MEBT/MERO法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结合胃肠内外营养疗法是主要的辅助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郑辉利  张小霓  林财珠 《医学综述》2007,13(22):1731-1734
随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人们越来越关注其对于机体重要脏器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并进行了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消化脏器影响的安全低限的探讨。此外,还讨论了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血细胞比容值,减少血液的丢失,避免输入异体血。  相似文献   

14.
胃肠手术抗生素使用及术后感染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志  陈琼驹 《河北医学》2006,12(5):446-447
目的:了解胃肠手术抗生素使用和术后感染的情况。方法:对552例胃肠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是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种类,联合应用,应用时机,使用时间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2.5%,在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率100%,使用的种类多,有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占83.7%,有联合应用抗生素指征的占15.0%。结论:胃肠手术中应用抗生素不能很好地预防术后感染,胃肠手术中抗生素的使用仍存在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5.
小承气合剂促进结肠吻合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承气合剂早期应用对结肠吻合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对结肠吻合术后106例患者,用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4h开始鼻饲小承气合剂,对照组组自术后保持禁食至肛门排气;记录肠鸣音的恢复、第1次排气、第1次排便时间。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术后(11.67±1.77)h、(18.39±3.21)h;平均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19.00±2.76)h、(28.09±5.14)h;平均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29.04±10.37)h、(42.27±7.13)h。结论:术后早期应用小承气合剂对促进结肠吻合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是有效的、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胃肠动力药在腹部影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胃肠钡餐造影检查500例患者,口服莫沙比利,30min~60min检查一次,90min、150min、180min分别检查一次,个别情况采用机动应用法,观测钡剂通过情况及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检查时间缩短2倍以上,病变检出率提高20%。结论:在腹部影像检查中(胃肠钡餐造影)合理应用胃肠动力药,可缩短检查时间,使检查图像清晰,有利于诊断,提高检查效果质量,可作为小肠、结肠病变钡餐造影检查影像诊断中的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意在探寻溃疡性结肠炎(UC)不同分期、病情程度中肺功能损伤的特点,联系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1年3月,北京、上海、河南、江苏等地三甲医院门诊及住院符合UC诊断且无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UC一般资料、症状、舌脉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同时对病人进行肺部症状采集(咳嗽、气短、胸闷、咯痰、咯血)、肺功能检查。结果本研究症状调查共纳入261人,58.6%的UC病人会出现胸部症状,其中气短者占39.9%、咳嗽者28.4%;肺功能调查共纳入199人,199人中63.3%肺功能均有改变,其中活动期占53.3%,轻、中度者占53.8%;受损类型以气流受限(54.8%)、弥散量下降(51.6%)等异常较明显。结论绝大部分UC病人均会出现胸部症状、肺功能异常,气短、咳嗽症状明显,肺功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气流受限、弥散量下降、残总比升高等异常,且常与UC的活动性及病变程度相关,以活动期和轻、中度病患肺功能改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百色地区居民幽门螺杆菌的毒力及其耐药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百色地区居民感染幽门螺杆菌(Hp)的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空泡毒素基因(vacA)的流行情况及甲硝唑耐药状况;探讨Hp的cagA、vacA型与胃肠疾病的关系。方法百色地区上腹不适来诊并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中,尿素酶试验阳性者,用免疫印迹法检查Hp的细胞毒素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Ure)、氮素还原酶(Rdxa)抗体,Ure阳性者确认Hp感染;Rdxa+为对甲硝唑敏感菌株,反之为耐甲硝唑菌株;据CagA和VacA抗体的阳性或阴性以及它们之间不同组合分为若干菌型。结果Hp检出率42.09%(362/860),Hp的CagA、VacA抗体阳性者分别为73.20%(265/362)和60.77%(220/362),根据上述2种检测抗体结果的组合,有3种菌型即CasA+/VacA+、CagA-/VacA-CasA+/VacA-,分别占60.77%、26.80%和12.71%;CagA、VacA抗体和CagA+/VatA+、CagA-/VacA-菌型在胃癌、消化性溃疡、胃炎中的表达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规范根除Hp,总根除率86.38%(298/345),CagA+/Vata+与CagA-/VatA-两种菌型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Rdxa+组和Rdxa-组根除率分别为84.44%(76/90)和87.06%(222/2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4)。Rdxa-菌株占72.93%。结论百色地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感染的幽门螺杆菌以CagA+、VacA+基因型占优势,并且与上消化道疾病严重程度存在显着相关性。推测百色地区甲硝唑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治疗。方法自1995年我院共对38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进行了病因分析及治疗方法的总结。结果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系功能性疾病,应采取非手术疗法。结论治疗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脾胃一脏一腑,为表里关系;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通降,主腐熟;脾胃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充足,皮部、经筋、脏腑得以充养;脾胃为气血之源,生化之本,不仅滋养先天,弥补先天不足,更为后天之本,机体赖以生存的根本。若脾胃不足,则生化不足,机体失养,通过五行及经络等联系,出现脾胃已病,非独一脏病也,他藏皆病。故而脾胃已病,百病由生。所以了解了脾胃的生理功能,以及发病机制,即可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调理脾胃,做到未病先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