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CT增强检查前患者焦虑情绪状况,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在CT增强检查前焦虑及对比剂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200例(对照组)和500例(护理干预组)CT增强检查前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式调查,并记录CT增强后对比剂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SAS分值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护理干预组SA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护理干预组对比剂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 CT增强检查前患者存在明显焦虑状态,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淡化或消除CT增强前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减少对比剂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CT增强扫描时焦虑情绪的作用效果。方法64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价,并对实验组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不予心理干预。结果实验组SA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经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增强扫描后轻度、中度、重度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规律复查增多(P〈0.05)。结论积极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肝癌患者CT增强扫描中的焦虑情绪,减少增强扫描后的不良反应,并提高受检者的健康意识和随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纤维结肠镜检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镜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检查前1天,从认知、情绪、行为、家庭等方面进行心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的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并从患者镜检前焦虑情况、镜检成功率、血压、心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2组SAS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镜检成功率相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镜检前血压和心率比较,干预组患者检查前的收缩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镜检时行心理干预可减低各种负性情绪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减轻心理压力,提高一次镜检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疗法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住院癌症患者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心理指导及心理治疗等综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查负性情绪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癌症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平衡适应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前心理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将50例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通知手术日、手术日晨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护理干预对焦虑的影响。结果植入起搏器患者术前SAS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通知手术日干预组与对照组焦虑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日晨干预组焦虑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焦虑,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CT检查中患者焦虑和图像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对2组CT图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伪影出现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CT检查,有效避免CT扫描图片中移动伪影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签署CT增强检查知情同意书对患者心理影响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分别对100例对照组和71例观察组CT增强检查预约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在CT增强检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后对照组在不施加任何影响下再次填写焦虑自评量表。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再填写自评量表。结果两组患者在填写CT增强检查知情同意书前焦虑值均无明显差(P〉0.05).两组患者在填写CT增强检查知情同意书前后焦虑值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签署CT增强检查知情同意书时,可加重患者焦虑情诸。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轻CT增强检查前患者的心理压力,对顺利完成CT增强前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首次化疗焦虑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首次化疗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首次化疗的鼻咽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放松训练、认知干预、家庭支持和睡眠护理等综合干预进行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医院睡眠问卷(SMH)测评患者入院第1天、化疗前1d和化疗结束当天的焦虑和睡眠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SM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SAS评分均〉50分。两组患者人院第1天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人院第1天SAS评分(59.42±6.98)分,干预组(48.67±7.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3,P〈0.01);对照组化疗结束当天SAS评分(56.98±5.69)分,干预组(45.35±5.9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46,P〈0.01)。两组患者人院第1天SM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入院第1天SMH评分(13.55±2.17)分,干预组(17.23±2.8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8,P〈0.01);对照组化疗结束当天SMH评分(14.92±2.40)分,干预组(18.03±2.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9,P〈0.01);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SMH评分较干预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6.45,20.27;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使其顺利完成首次化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听音乐方式对人工流产术妇女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5~10周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的第1次行人工流产术门诊妇女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进行封闭式音乐辅助治疗,对照组进行开放式音乐辅助治疗。手术前后采用Zung焦虑墒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情况,并观察其疼痛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音乐治疗后焦虑评分低于音乐治疗前(R〈0.01),对照组音乐治疗前后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音乐治疗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术中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人工流产术妇女进行针对性的封闭式音乐辅助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紧张、恐惧、焦虑情绪,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疗法对自杀未遂患者焦虑、抑郁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急诊观察区50例自杀未遂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针对不同的自杀原因制定心理护理的目标,并用相应的方法实施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查负性情绪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自杀未遂患者针对不同的自杀原因制定心理护理的目标及实施相应心理护理可消除自杀未遂患者的负性情绪,重塑健康心理及人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影响,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干预,观察5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其中干预组下降趋势更明显[SAS得分:(26.78±6.45)分比(52.98±6.78)分;SDS得分:(16.56±7.98)分比(38.16±4.38)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0.03,10.30;P〈0.01)。干预组SAS得分为(26.78-4-6.45)分,对照组为(38.35±6.5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5,P〈0.01);干预组SDS得分为(16.56±7.98)分,对照组为(23.01±5.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P〈0.01)。结论通过认知、心理、行为等以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95例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89例和B组106例,A组在子宫全切除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认知、情绪和心理护理干预;B组仅给予子宫全切除术常规护理。分别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A组内外向分值高于B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神经质、焦虑、抑郁、负性生活事件分值均低于B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A组主观支持的分值低于B组,而对支持的利用度高于B组,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B组神经质分值与其SAS、SDS、LES分值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B组患者具有明显的内向和神经质、焦虑、抑郁个性,并与负性生活事件有关,对全子宫切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降低其焦虑和抑郁的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前供者焦虑的影响及减轻其焦虑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0例准备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供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采用常规护理外并提前给予参观采集病室、观看采集全过程录像、音乐疗法等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供者焦虑状况进行测评。结果两组供者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存在,两组供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S得分与常模比较,明显高于常模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得分比较有明显差别(P〈0.01),干预组焦虑情绪术前1d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外周血干细胞的供者采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供者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4.
护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伴焦虑患者血压及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均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并测量、记录血压水平。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在采用对照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情绪心理、认知行为和社会支持等方面护理干预,出院时再次评估2组焦虑及血压水平。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低(P〈0.05)、焦虑评分低(P〈0.01)、焦虑发生率低(P〈0.01),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削高血压。并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减少高压注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造影剂外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安门医院放射科进行增强CT检查的84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CT造影剂外漏发生率、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造影剂外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可明显降低高压注射CT造影剂外漏发生率,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首次化疗前焦虑情绪状况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16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1例,护理干预组在护理干预后和对照组在首次化疗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式调查,并记录化疗后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SA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护理干预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首次化疗前恶性血液病患者存在明显焦虑状态,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或消除患者化疗前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6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治疗:留置胃管胃肠减压、禁食、完全胃肠外营养,输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常规护理、健康指导等。干预组在对照组措施的基础上辅以个性化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干预前、干预后的测评和胃肠功能恢复评定。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程度的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呕吐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进食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胃液〉800ml/d引流的天数明显缩短(P〈0.01);PGS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个性化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胃切除术后胃瘫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胃瘫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手外科门诊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和术后疼痛,评价健康教育护理在手外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50例手外科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所有患者术前给予手外科门诊手术常规护理,干预组另外给予术前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手术前15—30min(干预前)及术后lO~15min(干预后)采用SAS和SDS评价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干预后采用SF.MPQ评价患者疼痛情况。结果干预组SAS、SDS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PRI、VAS、PPI评分和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手外科门诊手术患者应在手术前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对于焦虑评分高的患者及早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保证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1060例CT增强患者以时间为界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n=450)按常规护理,实验组(/7,=61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替换对比剂等措施。结果碘造影剂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为0.98%,对照组为3.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6.332,P〈0.01)。结论科学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音乐疗法对ICU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ICU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实施音乐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SAS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音乐疗法可以明显改善ICU患者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