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EMS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皮质脓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7例肾皮质脓肿患者,均行EMS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穿刺、抽吸、置管引流治疗。结果本组均一次置管成功,治愈率100%;手术时间18~30min;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4例,大肠杆菌感染3例;术后留置引流管5~7d;无出血、尿瘘及肝、脾、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48个月无复发。结论 EMS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皮质脓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肾皮质脓肿(RC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超声检查患者双侧肾脏,最终诊断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13例中12例患者诊断为肾皮质脓肿,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3%(12/13);1例超声误诊为肾囊肿。结论 超声诊断肾皮质脓肿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简便无创,应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腰大肌脓肿1例,肾周围脓肿3例,肾脓肿2例。本组病例各期均进行B型超声波检查,当出现化脓性改变后,经手术切开排脓及抗炎治疗,并进一步证实。检查方法采用俯卧位,腹部垫枕,双肾区对照检查,切面相同时进行测量。根据声像图表现。对发病早期,采用了测量由探头下皮肤至肾皮质最外缘的垂直距离,测值作两侧对照的方法,其测值两侧相差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在肾结核并发脓肿及肾周脓肿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本组病例共36例。临床诊断肾周脓肿22例,肾结核并发脓肿14例,均在彩超引导下穿刺,部分患置入引流管定期反复冲洗,抽取液送病检、生化、培养及药敏。结果:14例临床诊断肾结核并发脓肿均行穿刺抽脓。其中12例临床诊断肾结核并发脓肿与病检及培养、生化诊断相符,其诊断符合率达85%,另2例经病检及培养后,诊断为非特异性感染性肾脓肿。22例肾周脓肿中12例行穿刺抽脓冲洗,1例置管引流,穿刺成功率达100%。结论:介入性超声在肾结核并发脓肿及肾周脓肿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肾实质脓肿合并肾周围脓肿系指肾部份实质及肾被膜外周围脂肪囊内的感染,此病並非少见,本院自1983~1985年经超声检查后手术或穿刺治疗8例.现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男性5例,女性3例,共8例,年龄自14~64岁,均为单侧发病,症  相似文献   

6.
肾周围脓肿是指肾被膜外肾周围脂肪囊内的脓肿 ,多发生在身体抵抗力低下时。细菌由体内原发病灶经血行感染到肾周围 ;也有肾内感染直接蔓延或经淋巴管波及肾周围。若未能早期诊断、及时引流 ,可并发严重的腹膜炎、脓胸、脓肾、膈下脓肿、支气管瘘等。现将 1980~ 1999年收治的 3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5~ 5 8岁 ,其中 2 0~40岁 2 2例。单侧脓肿 2 8例 ,双侧 2例。病程 5天~ 3月。患者均有高热、寒战 ,患侧腰肋部疼痛及肋脊角叩痛。脊柱向患侧弯曲 14例 ,胸痛 2例 ,排尿刺激症 4例 ,血尿 4例 ,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脓肿和肾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肾脓肿误诊为肾肿瘤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有腰部疼痛史5例,发热史2例,12例见肉眼血尿;单侧单个发病;患肾侧腰痛5例,发热及肾区不适胀痛各2例,寒战、尿频尿急、膀胱刺激征及腰大肌刺激征阳性各1例;查血白细胞升高14例[(11.2~12.5)×10~9/L],中性粒细胞升高13例(0.732~0.843),尿常规示12例红细胞(+~++++);影像学检查发现肾实质占位性病变。均初步诊断为肾肿瘤,误诊时间1~3个月。1例术前加行超声引导下肿物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肾脓肿,给予抗感染治疗后肿物消失;16例行手术治疗,经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修正诊断为肾脓肿,给予置管引流术及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肿物消失。结论当临床遇及影像学检查发现肾实质占位性病变患者,无论是否伴有全身感染症状、影像学表现是否类似肾肿瘤,均应考虑到肾脓肿可能;全面分析临床资料,及时行必要的医技检查,仔细鉴别诊断,必要时行CT引导下肾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
本文搜集30例慢性肾和肾周感染病例(肾结核13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9例,肾脓肿及肾周脓肿8例)的CT资料,就慢性肾和肾周感染的CT诊断问题作一评价。  相似文献   

9.
肾皮质化脓性感染发病率低,形成脓肿的更少,临床医生对此认识不足,不能早期诊断和治疗,使病情转化为慢性过程,症状不典型,影像学上易误诊为肾肿瘤,延误诊治。现将我们误诊为肾肿瘤的肾皮质化脓性感染1例结合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89年8月至1997年11月,我院共收治肾皮质脓肿15例。本组病例全部经B超检查,8例经CT检查,6例经KUB和IVU检查。本文对15例肾皮质脓肿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诊断价值。1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15例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6~5...  相似文献   

11.
对重肾双输尿管畸形误诊为肾囊肿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59岁。因左腰胀痛5 a行B超检查,报告为左肾囊肿,行经皮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抽出浅黄色清亮囊液100 ml。5d后患者出现左腰明显胀痛、高热、肾区丰满、压痛,复查B超原囊肿复发伴肾周积液,肾周穿刺抽得脓液,诊断为肾周脓肿,行切开引流,引出黄白色无臭的黏稠脓液约500 ml,感染控制1周后行IVU及逆行肾盂造影,确诊为左侧完全性重肾双输尿管畸形。于2个月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术中见上半肾皮质菲薄,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液,下半肾皮质正常,切除上半肾及输尿管上中段,治愈。例2:…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肾盂肾炎合并肾脓肿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急性肾盂肾炎合并肾脓肿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急性肾盂肾炎合并肾脓肿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诊断明确,治疗及时.结果 14例急性细菌性肾盂肾炎患者经抗生素治疗痊愈.结论 急性肾盂肾炎合并肾脓肿应与单一的急性肾盂肾炎和伴有发热或坏死液化肾癌相鉴别,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肾输尿管返流或引流不畅的患者为发生此病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愈此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紫色色杆菌临床感染特征、细菌学特性及耐药性,提高对紫色色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将收治的2例患者的脓液进行细菌培养,检出的病原菌经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并用K-B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此菌感染的2例患者均表现为持续高热不退,脓肿周围红肿疼痛,出现皮疹和皮肤破溃,并有脓性分泌物流出。2株病原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氯霉素、替加环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表现为敏感,而对氨苄西林、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及氨曲南表现为耐药。结论紫色色杆菌是一种兼性厌氧革兰阴性杆菌,可引起感染部位脓肿,并可侵入血流引起脓毒血症,重者可引起各器官功能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及早诊断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肾周炎与肾周脓肿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肾周炎与肾周脓肿患者21例,均行CT检查,分析急性肾周炎与肾周脓肿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5例急性肾周炎患者经尿常规检测均显示为阴性,且出现明显疼痛;而16例肾周脓肿患者均以寒战高热、患侧腰腹部疼痛并可触及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经CT检查发现,5例急性肾周炎患者1例无明显异常表现,3例肾实质内可见低密度区,主要表现为边缘毛糙,肾周筋膜增厚,1例表现为双侧肾实质弥漫性增大,且脂肪囊局部密度增高,可发现少量高密度区及多低密度区;16例肾周脓肿患者中均可见肾周低密度肿块,肾周脂肪间隙消失,肾实质及肾周脏器受压移位,并以肾周脓腔为主要表现,脓腔内出现气体或分层。结论:针对急性肾周炎与肾周脓肿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可于早期对患者病情进行确诊,为后期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肾脓肿合并肾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37例肾脓肿合并肾周感染患者,均于术前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37例患者CT扫描图像经后处理技术处理,均无阶梯状伪影产生且对肾脏解剖结构、形状、病变情况显示清晰。平扫显示病灶部位呈现出密度均匀的低密度影或密度不均的等密度低密度混合影,病灶多呈较为规则的类圆形,部分于病灶中可见气液平面。增强后病灶边缘低密度区可见环状强化,病灶中心均未明显强化显示。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脓肿直径2 cm、1 cm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肾脓肿合并肾周感染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肾脓肿并肾周感染的检出率高,可清晰显示肾脓肿的图像特征,对提高脓肿并肾周感染的诊断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及增强CT在肾细胞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672例肾细胞癌,其中肾透明细胞癌562例,乳头状细胞癌68例,嫌色细胞癌42例,对其先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时间-强度曲线,再行增强CT检查.结果 537例肾透明细胞痛瘤灶呈富血供造影表现,造影剂到达时间及曲线达峰时间低于肾皮质(P<0.05),曲线上升斜率、达峰绝对值、曲线下面积高于周围肾皮质(P<0.05),25例呈乏血供表现;肾嫌色细胞癌均呈乏血供造影表现,达峰绝对值、曲线下面积低于肾皮质(P<0.05);肾乳头状细胞癌多呈乏血供造影表现,曲线达峰时间高于周围肾皮质(P<0.05),达峰绝对值低于肾皮质(P<0.05).512例肾透明细胞癌动态增强皮质期显著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等于或高于周围肾皮质;肾嫌色细胞癌皮髓质期强化程度最高,但强化程度明显低于肾皮质;肾乳头状细胞癌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轻一中度均匀强化,54例皮髓交界期强化程度与肾皮质较一致或略强于肾皮质.结论 超声造影和增强CT的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对肾细胞癌的分型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周脓肿合并腰大肌脓肿发病的高危诱发因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6例肾周脓肿合并腰大肌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可能的高危诱发因素,并评估经皮穿刺肾周脓肿引流术和开放性包膜下肾切除术并肾周及腰大肌脓肿切开引流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4例行经皮穿刺肾周脓肿引流术,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12例行开放性包膜下肾切除术并肾周及腰大肌脓肿切开引流术,其中2例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1例发生腹胀,1例出现伤口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鹿角形或铸型结石、感染未控制行泌尿系手术操作、糖尿病、泌尿系梗阻因素及女性是肾周脓肿及腰大肌脓肿的高危诱发因素。单房性的肾周脓肿(直径>3 cm )合并腰大肌脓肿(直径<2 cm )可选择经皮穿刺肾周脓肿引流术,联合留置D‐J;而对于多房性的肾周脓肿合并腰大肌脓肿(直径>2 cm ),且同侧肾损害严重近无功能,选择开放性包膜下肾切除术并肾周脓肿及腰大肌脓肿切开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但手术创伤大,需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细菌性肝脓肿为临床常见疾病。感染主要来自门静脉系统、胆道疾病、阑尾炎或周围感染病灶的直接曼延,腹腔感染时细菌易侵入肝脏。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且高血糖又能促进细菌生长。近年来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增加,细菌性肝脓肿发病率逐年上升[1],据报道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diabetes companied with pyogenic hepatic abscess,DPHA )发病率为462%[2]。细菌性肝脓肿伴糖尿病患者早期症状多不典型,若不及时有效诊断治疗,脓肿可穿破临近脏器及组织结构,引起膈下脓肿、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等,也可能出现迁徙性病灶引起肺脓肿、肾周脓肿、脑脓肿等全身脏器感染,继而引起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据报道死亡率可达19%-49%。本文主要通过对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告1例肾盂移行细胞癌与肾实质细胞癌碰撞,探讨肾碰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撞癌患者的诊治过程并文献复习,进一步了解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术中见右肾体积增大,肾上极可见灰白色质硬区,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较固定。大体切面皮质增厚,肾盂内充满灰白色肿物,浸润肾实质。病理诊断为肾碰撞癌,肾孟移行细胞癌与肾实质细胞癌碰撞。结论:肾碰撞场极为罕见,临床无特异性,影像学特征因病程进展而异,需借助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等明确诊断,应与肾脏其它良恶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20.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 ,往往造成患侧肾脏积水 ,甚至造成肾脏感染致肾脓肿。以往对肾脓肿一般行肾脏切除术 ,笔者 2 0 0 3年 2 12月对 11例结石致肾脓肿的病人采取保肾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11例结石致肾脓肿患者 ,男性 4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