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侧卧位与仰卧位有创血压测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侧卧位与仰卧位有创血压测量结果有否不同.方法:对30例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选用右侧股动脉有创血压测压法,分别测量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的血压.结果:仰卧位时收缩压平均135.63mmHg±21.47mmHg,右侧卧位时收缩压平均133.67mmHg±26.18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卧位时收缩压平均123.33mmHg±26.67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仰卧位时舒张压平均76.23mmHg±13.94mmHg,右侧卧位时舒张压平均76.16mmHg±13.04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卧位时舒张压平均65.80mmHg±12.89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选用右侧股动脉测量有创血压时,右侧卧位与仰卧位有创血压测量无明显变化,左侧卧位时有创血压测量结果显著低于仰卧位时有创血压的测量结果,收缩压平均低12.30mmHg,舒张压平均低10.43mmHg.  相似文献   

2.
庞明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5):1902-1902,1947
1 病历介绍 例1:男,55岁,因餐后左肢乏力、活动障碍2 h于2001年6月15日入院.患者无头痛、昏迷、抽搐、呕吐,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BP 150/9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颅神经(-),颈软,心肺腹(-),左上肢近端远端肌力2级,左下肢近端肌力0级,远端1级.  相似文献   

3.
股部肌间隙巨大脂肪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20岁,主因发现左股部近端前内侧软组织肿物,逐渐增长0.5 a来诊.入院查体:T 36.7 ℃,P 86次/min,R 20次/min,BP 130/86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语利,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左股部近端前侧可见直径约17 cm软组织肿物,高约6 cm,边界清楚,质软,无波动感,皮肤浅表静脉无怒张,皮色正常,推之可活动,无明显压痛,左髋关节屈曲100°挤压肿物,见图1.影像学检查:①X线片示左股骨近端软组织影增厚,密度减低,未见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9岁,农民,因双眼视物不清,眼部胀涩不适4个月,于2003年5月1日9时入院.曾在外院诊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建议手术治疗,当时给予毛果芸香碱眼药水滴用后,自觉病情加重,眼胀头痛,停用后逐渐缓解,并转来我院求治.入院检查:矮胖体型,全身未见异常.视力:右0.4,左0.3.眼压:右5.5/3=24.34mmHg,左10/6=31.82mmHg.双眼无明显充血.角膜清,直径10mm.前房浅,瞳孔圆,大小正常.晶状体后囊混浊( ).视盘边界清,生理凹陷扩大,C/D=0.8,血管(-),黄斑区(-).视野明显缩小.双眼前房角窄(NⅢ).  相似文献   

5.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30岁,因外伤致左下肢肿痛、功能障碍5h入院.患者2008年1月3日被汽车撞伤,伤后急送我院.查体:T 36.5℃,P 100次/min,R 20次/min,BP 120/80mmHg(1mmHg=0.133kPa),神清,左小腿高度肿胀,畸形,散在表皮擦伤,皮肤苍白,部分小水疱形成,可及骨擦感,患趾不能自动背伸,左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痛觉迟钝,牵拉足趾时剧痛.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杭州退休工人。腰痛伴左下肢放射性疼痛3y,加重3w,门诊拟“腰椎间盘突出症”于2006年5月4日收入院。入院查:血压156/86mmHg,心肺腹(-)。专科检查:痛苦貌,被动体位,L4、L5、S1棘突及椎旁压痛( )、叩痛( ),左直腿抬高试验40°,加强试验( ),左小腿外侧及足踝皮肤感觉减弱,肤温降低,左踝背伸欠利,左趾不能背伸,胫前肌Ⅲ级,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凝血功能正常,血常规:血色素6.0g/L↓,红细胞压积:0.235L/L偏低。入院诊断:左L4-5、L5-S1椎间盘突出症;高血压病;贫血。入院后分别与5月9日、11日、14日各输入红细胞400ml,…  相似文献   

7.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66岁,汉族,因发现血压高1个月余,加重伴头痛15d入院.1个月余前因头晕测血压 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未诊治.此后又出现搏动性头痛,以左颞部为重,门诊查血压210/120 mmHg.发病以来,无眩晕、视物不清,无恶心、呕吐,无意识丧失,无水肿,无血尿,无周期性四肢麻痹,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既往体健,无家族史.  相似文献   

8.
1资料 魏某,男性,60岁,退休干部.因持续性左下腹胀痛3h,急诊以(1)肠梗阻,(2)左输尿管结石,(3)慢性胆囊炎、胆石症,(4)偶发早搏原因待查,于2002年12月1日11:00收住普外科.体查:T37.8℃,R20次/min,P55次/min,Bp150/90mmHg.神志清楚,营养中等,发育尚可,自动体位.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腹膨对称,无异常蠕动波,左输尿管点压痛( ),左下腹压痛( ),无反跳痛,腹肌不紧张,移浊试验(-),肠鸣音亢进,左肾区叩击痛( ),肛门指诊(-),双腹股沟无压痛及包块触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侧卧位与仰卧位无创血压测量有否不同.方法:对150例无创血压监测的患者,选用右上肢肱动脉测压法,分别测量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时的血压.结果:仰卧位时收缩压平均128.13±18.97mmHg,右侧卧位时收缩压平均127.31±19.60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卧位时收缩压平均113.66±17.69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仰卧位时舒张压平均76.02±12.30mmHg,右侧卧位时舒张压平均77.67±12.15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卧位时舒张压平均61.85±12.21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选用右上肢肱动脉测压时,右侧卧位与仰卧位无创血压测量无明显变化,左侧卧位时无创血压测量的结果显著低于仰卧位时无创血压测量的结果,收缩压平均低14.47mmHg,舒张压平均低14.17mmHg.  相似文献   

10.
1病历介绍 患者,女,83岁.入院诊断:左股骨颈骨折,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Ⅲ级,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支气管炎伴肺部感染.入院经内科治疗后,血压渐平稳约130/80 mmHg(1 mmHg=0.133 kPa),尿素氮降至正常范围.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改变.肺CT示:支气管炎伴肺部感染.化验室检查:Hb 124 g/L,红细胞压积(HCT)0.376,Plt 150×109L-1,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手术室后先输液,常规予心电图、无创血压和脉搏氧饱和度等监测.予咪唑安定、芬太尼、万可松、依托咪酯诱导下全麻插管,生命体征有波动,经处理后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从中医脏腑理论角度探讨昼夜眼压变化的规律.方法 收集可疑及确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51例74只眼,于6时、8时、11时、14时、17时、20时、22时测量眼压,根据眼压波动结果将其分为<8 mmHg组和≥8 mmHg组(1 mmHg=0.133 kPa),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眼压波动<8 mmHg组和≥8 mmHg组的波动趋势不同,但眼压峰值均出现在6时,分别为(22.37±3.11) mmHg,(24.34±3.66) mmHg,与各组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正常眼压波动与异常眼压波动趋势不完全相同,峰值出现时间相同,而峰值高低不同.2.病理性眼压波动是多因素影响的,不能单纯地通过单一的脏腑来论治,而应该着重于肝,整体辨证.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2004年10月—2005年2月运用针罐治疗非特异性肋软骨炎3例,均于1个疗程内痊愈,现介绍如下。1典型病例患者,男,21岁。无明显诱因左胸前第2,3肋软骨疼痛3d,局部咳嗽时加重。查体:T36.2℃,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两肺叩诊清音。听诊: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相似文献   

13.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78岁,退休,主因阵发胸闷、活动后喘息10d,加重伴不能平卧2d入院.既往脑梗死病史8a.入院时,喘息不能平卧,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夹泡沫.查体:BP145/85mmHg(1mmHg=0.133kPa),HR 78次/min,律齐,颈静脉怒张,双肺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双下肢不肿.TNT 阴性.BNP 1670 ng/L.心电图特点: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间期为150 ms,V1-V4rS形,ST上抬0.2~0.4 mV.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予改善左室重构、降压、利尿、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稳定斑块治疗.2d后复查心电图未现左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56岁,因发现血压高1 d入院.1 d前患者打牌时感头痛、头晕,去诊所就诊,测BP 165/105 mmHg(1 mmHg=0.133 kPa),含服硝苯地平5 mg后症状稍好转;为进一步检查来我院住院治疗.患者既往无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大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23岁,未婚,大学生.因发热、下腹痛、阴道排脓性分泌物,于2009年6月30日就诊.检查:一般情况好,体温37.8 ℃,脉搏90次/min,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腹部平坦,左下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妇科检查:外阴正常,处女膜陈旧裂.阴道内多量脓性分泌物,有臭味.左侧穹隆有一圆筒状异物,边缘已硬,触之阴道及下腹疼痛.追问病史,自诉4a前,因紧张和恐惧(晚上返校时被一男青年跟踪),回到宿舍后将一个圆筒状黑色胶卷盒塞入阴道,光面朝阴道,开口向下.置入后自己欲取出,但已不能.当时疼痛,活动时尤甚,经1~2d后疼痛缓解,月经亦正常来潮.4a中无特殊不适,本次病史已如前述.诊断:阴道异物(胶卷盒)4a,伴感染.  相似文献   

16.
静滴维生素K_1致变态反应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历介绍 例1:男,36岁,因患胃溃疡合并出血于2007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住院治疗,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时查体:BP 100/60mmHg (1mmHg=0.133kPa),轻度贫血貌.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17.
杨某,男,59岁,1999年8月13日初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咽喉及左耳疼痛4日,继发声音嘶哑、说话费力,时有呛咳、憋气;左颜面部疼痛伴麻木感、口角右偏伴流涎、左眼不能完全闭合;眩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家人发现其口眼口呙斜1日,遂来我院诊治。PE:血压130/85mmHg(1mmHg=0.1333Kpa);T36.8℃;左耳周围及外耳道有疱疹,左耳鼓膜充血、结痂;自发眼震( )、全水平性、快相向左;左侧面瘫、触觉正常,左鼻唇沟消失、鼓腮左侧漏气、左口角反射消失、伸舌右偏、左额皱纹完全消失、左眼闭合差,四肢张力正常、腱反射稍活跃;喉镜示:咽部充血、会厌红肿、左…  相似文献   

18.
1病例介绍 例1:女,18岁,主因体育活动后,左大腿肿胀、疼痛6天,于1997年10月21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心肺(-),左大腿明显肿胀,周径比对侧长约5.0cm,触压痛,皮温正常,活动自如.  相似文献   

19.
病历介绍患者 ,男 ,6 0岁 ,因左腹股沟区肿物 2 0a ,增大伴胀痛 1d入院。查体 :血压 110 / 6 0mmHg(1mmHg =0 .133kPa) ,心肺正常 ,肝脾未触及 ,无叩痛 ,腹股沟区见一 8cm× 6cm× 6cm活动性肿物 ,表面光滑 ,质稍硬 ,轻压痛 ,边界欠清。入院诊断 :腹股沟斜疝。择期于硬膜外麻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49岁,主因发作性胸骨后闷痛,咽部堵塞感20d就诊于某医院心内科.查体: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心率75次/min,心律齐,心电图、心脏彩超大致正常,曾予硝酸甘油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无好转,胸部闷痛仍时时发作,多时达一日数次.后怀疑为颈椎病性类冠心综合征,查颈椎X线片:生理曲度基本正常,未见明显退行性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