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锋 《当代医学》2014,(23):89-9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在治疗局限性肾癌方面的临床效果,总结经验,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局限性肾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肾癌根治术,观察组则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5±15.9)min,术中出血量为(99.6±99.5)mL,住院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0.1±2.9)d、(2.9±1.1)d,并发症仅为3例;对照组则分别为(96±44.9)min、(176±199.1) mL、(11.7±4.1)d和(3.5±1.2)d,并发症为9例。2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局限性肾癌患者施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治疗局限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限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90例,其中行LRN(后腹腔镜组)40例,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开放手术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后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放手术组,术中出血、术后需用镇痛剂例数、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开放手术组(P〈0.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5~43个月),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相比,LRN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已成为局限性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和学强 《海南医学》2014,(10):1502-1503
目的:观察局限性肾癌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87例局限性肾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局限性肾癌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随访3~3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 d,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移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是早期局限性肾癌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局限性肾癌患者,依照治疗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采取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应用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引流管拔除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局限性肾癌患者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大体积肾癌患者451例分为后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并分析疗效。结果开放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后腹腔镜组(P〈0.05),但后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更少(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后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T2期肾癌较开放手术损伤更小,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局限性肾癌患者76例,采用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各38例,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剂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后腹腔镜组术中估计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开放组手术时间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输血率一样。后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剂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相比于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疗效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7.
温元毅 《河北医学》2016,(11):1794-1797
目的:比较开放性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比较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及肌酐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观察组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肾窝引流总量以及术后住院日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局限性肾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T1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于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T1期肾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以及术后止痛药用量方面后腹腔镜下手术优于开放性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相比,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手术适应征较窄,但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宜作为T1期肾癌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王冬  张征宇  葛京平  何昊玮 《医学综述》2013,19(11):2071-207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98例局限性肾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肾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镇痛剂使用例数以及住院天数、术后恢复正常活动天数、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未出现切口感染病例,发生切口侧下腹部皮肤感觉敏感4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4例,切口侧下腹部皮肤敏感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对局限性肾癌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上尿路解剖及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肾癌患者62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2)。对照组行常规肾癌根治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上尿路解剖及腹膜后肾癌根治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抗生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3年,观察组2例(6.25%)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对照组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癌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下上尿路解剖与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可有效减少手术损伤,且治疗效果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炎性平衡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开放性手术组)25例和观察组(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组)25例,然后将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抑炎、促炎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术后1、3d及5d的抑炎、促炎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控制效果与开放性手术一样,但是在炎性损伤控制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局部性肾癌采用肾癌根治术与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局限性肾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操作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及1年随访观察组血清肌酐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率、远期复发率及转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局限性肾癌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可较好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常规开放肾癌根治术及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55例(腹腔镜组)和开放肾癌根治术患者30例(开放手术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切口长度[(8.8±2.6)、(15.1±1.3)cm]、术中出血量[(52.2±15.3)、(195.1±28.6)mL]、术后开始进食时间[(33±11)、(69±15)h]、术后下床后动时间[(31±13)、(74±17)h]、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2.2±0.7)、(4.1±1.2)d]、术后住院天数[(5.4±1.2)、(9.0±1.8)d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4%、16.7%)等方面均优于开放手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手术时间方面[(103.3±16.9)、(120.4±18.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安全有效、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较开放根治。肾癌切除术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原发性肾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肾癌根治术的原发性肾癌患者,分成两组,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组(对照组)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观察组)各纳入44例,比较两组患者间手术学相关指标:手术时间、肾蒂血管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差异,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术后1、3、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肾蒂血管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5.45%、82.22%,对照组为95.45%、83.33%、68.8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缩短手术时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层面解剖技术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的63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32)及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层面解剖技术进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及镇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镇痛剂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层面解剖技术进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可降低肾癌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镇痛剂使用率,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效果优于常规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后腹腔镜组66例(LRN组)与同期传统开放肾癌根治术(Open radical nephrec-tomy,ORN)手术组68例(ORN组)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肿瘤部位、肿瘤分期、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40月,4例远处转移:2例接受免疫治疗加索拉非尼靶向治疗,病情稳定;2例接受免疫治疗,其中1例进展,1例死亡。结论:后LRN治疗局限性肾癌与传统开放手术的肿瘤控制效果相近似,但具有微创和恢复快等优点,术后复发转移者应首选索拉非尼等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7.
陈放  熊玮  杜杨春  吕骥  钟山  郭璞  冉清 《重庆医学》2015,44(12):1692-1694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 2 期肾细胞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07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T 2 期肾细胞癌患者50例 ,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方式治疗 ,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治疗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 .05) ,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拔管、进食及住院等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 .05).术后1 d ,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水平和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7 d ,观察组患者CRP及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标准开放性肾癌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一致 ,但其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强  卢强  艾力江  杨旭 《农垦医学》2016,(4):315-318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对局限性肾癌患者的生存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局限性肾癌患者70例,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实施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性肾癌根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炎性指标,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和恢复进食时间,及引流管移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分别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IL-6及CRP指标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术后观察组的IL-6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生存预后,减少并发症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的390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30例和观察组260例,对照组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恢复指标、手术前后血清肌酐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进食、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5 d,观察组血清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2%(12/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5%(3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效果更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对血肌酐水平的影响较小,可促进术后康复,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不同分期的肾细胞癌具体手术方案的选择还存在着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经后腹腔镜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2种术式对于他期肾细胞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8年2月一2009年2月在台州市立医院接受住院手术治疗的他期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组)和对照组(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组)2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炎性指标变化、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血液炎性指标通过直接抽取外周静脉血和ELISA法测得。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c。检验。结果本研究共入组患者80例,其中观察组38例,对照组42例。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x2=09.258,P=0.61)和肿瘤直径(t=1.214,P=0.18)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超过对照组(t=4.097,P〈0.01),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2.822,P〈0.01);2组患者术后第1天炎症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第7天时观察组患者的CRP(t=3.274,P〈0.01)和IL-6(t=2.971,P〈0.0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t=3.731,P〈0.01)。结论相对于开放性手术,经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手术时间偏长,治疗效果和5年生存率相当,但术中出血少、术后炎性指标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