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全面的护士绩效考核体系,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在绩效考核体系的指导下,将护理质量单一因素评价发展成德、能、勤、绩等综合评价,将每项工作完成时间、难易程度及对心理造成的压力进行测试与调查,并赋予相应的分值,同时对项目内容都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通过实行积分考评法实施量化考评.方案先在部分护理单元试行,3个月后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全院152位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进行方案的公平性、合理性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方案在各级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调查中均较高,3个月后在全院各护理单元推广应用.结论 病房护士绩效考评体系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了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增强科室的凝聚力,稳定了护理队伍,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向慧  杨敏 《吉林医学》2015,(6):1200-1202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方法,通过绩效考评激励机制调动护士工作主动性,提高护士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方法:制定适合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标准,将工作量、工作风险系数纳入考核中,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态度改变。结果:绩效改革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较改革前有了极大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绩效制度的实施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目的:目前全国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的整体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增强主动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合理分配奖金一直是护理管理者关注的问题,构建科学、合理、动态的病房护士绩效二次分配方案,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护理质量,深入推进护理服务。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护理质量汇总记录,了解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现状。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2.2%上升至95.5%,医生对护士工作的平均满意度由91.3%上升至95.61%,护士对现运行的绩效分配方案满意率由83%上升至87.6%。结论:科学、合理的病房护理绩效分配体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提高了护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医、护、患三方的满意度都得到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PDA信息系统对护士的工作量进行统计,科学、公平、公正的对绩效进行二次分配。方法绩效分配方案应秉承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积分考核方案;根据不同岗位、层级及学历确定分值;绩效分配向临床夜班护士、风险高、强度大的岗位倾斜;实行护士同工同酬,按照考核结果分配绩效奖金。结果实施绩效后,提高了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PDA为平台推进输液室护理绩效改革后,实现护理绩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公平、公正、透明,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护理岗位管理的绩效考核实践的探索与取得的实效,建立适合二级甲等医院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根据护理工作风险程度、技术难度、工作量等因素设定护理岗位,并按护士能级、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患者满意度等因素进行分级,设N1-5五个等级,并制定岗位晋级标准,经培训考核后,将临床护理单元40%的绩效工资,按护理质量考核进行二次分配。结果:岗位管理有利于稳定护理队伍和青年护士人才的成长,有效保障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注入了新的护理内涵。结论:绩效管理与考核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淑华 《吉林医学》2014,(2):403-404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绩效考核方案,以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方法: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根据护士承包不同护理级别的患者数量、工作量、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来评定护士的绩效。结果:执行该绩效方案以来,得到护士的认可,使护理人员产生了强大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论:绩效考核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护理队伍,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杨贞慧 《吉林医学》2013,(28):5943-5944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方案的实践。方法:对妇产科15名护士,4名助产士,2名助理护士进行分层使用,按照工作岗位,工作质量,满意度要素进行了分配实行绩效挂勾,3个月后评价。结果:实行绩效考核后,患者对责任护士、助产士满意度,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护士自身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显著提高(P<0.01,P<0.05)。结论: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中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可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士的职业成熟感,提升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建立科学高效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法,对调动临床护士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制定护士绩效考核评价分配方案,设计护士工作绩效考核项目、具体内容及每项分值,进行量化考核,考核成绩与当月奖金挂钩并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后患者综合满意度、护理人员对奖金分配满意度有提高,与实施绩效考核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实施护士绩效考核,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王晓慧 《甘肃医药》2016,(4):320-321
目的:探索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工作质量、工作态度、服务态度、读书学习、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多项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参与式量化管理,按照量化考核结果分配绩效工资。结果: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环节质控,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结论:科学合理的参与式量化考核方法能够帮助护士长进行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一种客观、科学的绩效考评方法,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护理服务质量。方法:根据手术室护士工作职责,按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制定考核标准,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系统考核,采用护士自评和护士长评价相结合,并及时反馈考核成绩。结果:绩效考评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结论:护士绩效考评管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病科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16名护理人员根据能级对等实行分层管理,制定各层级护士的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对比实施分层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对工作满意度和质量考核小组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护理岗位分层管理运行后,老年病科护士对工作满意度、护理管理质量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充分合理运用了护理人员资源,优化了护理管理效果,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基层医院实施分层级综合考评护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鸿珠  余辉  贺玲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126-128,130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对护士实施分层级综合考评法的效果分析。方法制订护士分层级考核标准,通过护理部、科主任、护士长、护士每季度对护士进行多维度考核,采用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方式,各项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评选出各层级的优秀护士,优秀护士与个人年终考核、聘用及绩效分配挂钩。结果实施分层级综合考评后,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及护士专业成就感上升,患者满意度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各护理单元实施分层级综合考评后,激发了各层级护士工作热情,尤其是低年资护士的工作热情,体现了分层级综合考评法的公平性,提高了各护理单元整体的护理质量,为护理人员评优评先、聘用及绩效分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总体工作满意度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激励措施,为医院管理提供确实依据。方法:对全院护士利用自制问卷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本院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各部分满意度依次为:对护士长工作评价对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对医院及护理部整体评价护理绩效分配,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受职级、学历等因素影响。结论:通过完善辅助支持系统,建立合理、透明的绩效奖金分配方式,为不同职级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晋升、培训方案,优化人力配置,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全面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探讨临床护理人员绩效改革实施方法与成效。 方法 对护理岗位进行调研与配置,在儿科进行试点,根据不同病区、不同岗位将护理绩效分成五大模块(特殊岗位、最 低保障绩效、职务系数、岗位系数、工作绩效),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并且综合护士全年工作考评成绩,在评先 评优中给予优先考虑。结果 改革后绩效差距明显减小,低年资护士绩效明显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缺 陷、投诉及意外事件减少,重点缺陷项明显减少。结论 绩效分配倾向高风险、技术难度大岗位,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 士满意度;落实岗位责任制,按岗取酬,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绩效分配改革后,强化继续教育,提高 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积极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5.
苏娜 《广西医学》2012,34(9):1251-1253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绩效管理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 按医院护理人员绩效管理二次分配原则和护理动态质量考核标准,设计妇产科绩效考核的指标、权重、标准分值及计算方法.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绩效管理,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医疗安全、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结论 绩效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杨峰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4,(36):4989-4990
目的:探讨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按医院护理人员绩效管理二次分配原则和护理动态质量考核标准,设计产科绩效考核的指标及计算方法。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绩效管理,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医疗安全、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结论绩效管理能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实现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星级护士的评选对护士素质提高所产生的效果。方法:按照科室就诊病人特点,制定星级护士考评标准及绩效分配方案并实施。收集实施星级护士评选前后1年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体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提升O.16个百分点,护理人员工作热情明显提高,护理缺点、差错发生率下降。结论:星级护士的评选与绩效挂钩后能够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陈红英  叶健  张剑 《吉林医学》2011,(33):7153-7154
目的:探索一种能够体现护士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方式。方法:在医院综合目标管理的方案下,护理部根据岗位职责、工作任务、护理质量、专业成长、职业道德制定二次分配方案。结果:护士薪酬有了一定距离,相差300~500元左右,打破了过去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白班夜班、态度好坏、责任心强弱一个样的局面。结论:护士绩效分配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激发护士工作热情,增强爱岗敬业精神,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定岗分级的护理管理制度,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定岗分级前按照工龄、职称进行分配。定岗分级后实行一岗(护士长)、二岗(责任护士)、三岗(晚夜班护士)、四岗(药办班护士)定岗分级管理,每个岗位工作都和奖金挂钩。结果实施定岗分级机制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不管是护理质量还是教学质量都明显得到提高。结论定岗分级护理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积极性,实现良好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士季度考核与薪金挂钩在规范护理管理,提升护士素质和护理工作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对实施季度考核与薪金挂钩前和与薪金挂钩后的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护士长评价表、科主任评价表、临床合作医生评价表及患者满意度评价表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人员季度考核激励机制8年来,医生配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季度考核激励机制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使护士主动及时地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了专业知识、技能和服务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