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 born,HDN)是一种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性溶血病,可导致早期流产或新生儿贫血、水肿、肝脾大或核黄疸,甚至死亡。HDN主要包括ABO血型系统和Rh系统不合的溶血,以ABO系统血型不合最常见[1]。HDN诊断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型鉴定、孕母血清IgG抗体及效价测定和新生儿溶血三项(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测定、放散试验)检查。新生儿溶血三项检查对于HDN的诊断、治疗意义最为重要[2]。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黄疸患儿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率,HDN 血型血清学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程度。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276例母婴血型不合的黄疸患儿进行血型血清学3项检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及抗体释放试验。结果临床诊断为 HDN 108例,阳性率为39.13%。患儿出生后0~2 d 内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0.00%。结论血型血清学试验可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尽早采集患儿标本可提高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正>新生儿溶血病3项试验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游离试验是其中之一,此试验的目的是检测血清中来自母体的IgG性质的抗体,用于辅助诊断或提示新生儿溶血病。在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游离出抗体的比例很高,为分析抗体的性质,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特收集本院怀疑新生儿溶血患者标本,记录血型正反定型结果和血清游离试验结  相似文献   

4.
聂锋  赵慎 《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1):1203-1204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亲体内存在着与胎儿红细胞不配合的免疫抗体,引起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免疫抗体出现的血型抗体均可引起HDN.人类已发现的29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系统不合引起的HDN最多,Rh血型系统次之,Kell、Duffy、Kidd等血型系统也有少量报道[1].临床上可根据"三项试验"即直抗试验、游离试验及放散试验做出诊断.我们收集了125例临床高胆红素血症怀疑HDN的血标本进行ABO血型及Rh血型鉴定和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引起胎儿在宫内或出生后大量红细胞破坏,出现溶血性贫血、黄疸及其他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胎儿水肿、黄疸、贫血、肝、脾肿大、胆红素脑病等.ABO血型不合的溶血病情较轻,可发生在第一胎婴儿,而Rh血型不合的溶血病情较重,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婴儿.在我国,ABO血型不合者占多数,Rh血型不合者较少,其他MN、Kell血型系统等不合罕见.ABO-HDN约占HDN发病率的85%,其诊断依据主要借助于实验室检查,通过检测新生儿血液中有无来自于母体的针对性抗A或抗B免疫抗体来确诊[1].Rh-HDN约占HDN发病率的14%,其诊断主要通过检测新生儿血液中有无来自母体的针对性的抗D、抗E等免疫抗体来确诊[2].本研究对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来自青岛地区多家医院送检的HDN患儿全血标本进行血清学实验分析,旨在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HDN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微柱凝胶技术在孕妇IgG抗体A(B)抗体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溶血性疾病.ABO血型不合引起HDN在国内较多见,其中最多见的是母亲是O型,胎儿为A型或B型是引起HDN的最主要原因 [1].随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的增高,HDN发生率增加,溶血程度加重.准确测定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可为产前诊断和预防ABO-HDN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HDN)早期诊断指标的特征及临床价值,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疑似HDN住院患儿411例,对患儿血标本进行HDN溶血3项及胆红素水平检测,检测母婴血型,并分析母亲孕期血型抗体,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确诊HDN阳性患儿188例,其中A型血占59.0%,B型血占40.4%。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放散试验阳性率分别为55.3%、100.0%、88.8%。确诊HDN患儿胆红素峰值水平高于非HDN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儿胆红素峰值水平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N患儿的母亲孕期血型抗体滴度大于或等于1∶64者占66.7%。结论 HDN患儿以A型血为主,胆红素峰值水平与HDN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有关,母亲孕期血型抗体与HDN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临床特征。方法检测1例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为非"O"型),伴随产后5h出现黄疸且进行性加重新生儿及产妇的血型、红细胞表面抗原表型,产妇血清不规则抗体,新生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溶血三项试验。结果血型:产妇为"A"型;新生儿为"AB"型。红细胞表面抗原表型:产妇为"CCDee";新生儿为"CcDEe"。产妇血清中出现抗-cE抗体。新生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溶血三项试验均为阳性。结论诊断新生儿为抗-cE抗体引起的Rh系统HDN。重视产前孕期夫妇及时、定期的血型鉴定及孕妇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母-婴IgG血型抗体效价与HDN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30例产妇进行血型IgG抗体效价检测;对其新生儿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新生儿溶血三项检测和血型IgG抗体效价检测。根据母-婴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为四组:母-婴血型为O-O组、母-婴血型为O-A组、母-婴血型为O-B组和不规则抗体阳性组,综合分析母-婴双方血型Ig G抗体效价与HDN的关系。结果 O-O组母-婴血型IgG抗体效价显著正相关(P0.01);O-A组诊断为HDN的患儿血浆IgG抗-A效价明显降低;O-B组诊断为HDN的患儿血浆IgG抗-B效价明显降低;不规则抗体阳性组HDN发病与抗体性质和效价有关。结论 HDN与母体血型IgG抗体效价密切相关,新生儿体内ABO血型抗体效价显著降低提示HD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母婴血型不合致新生儿溶血病2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母婴血型差异及相关IgG抗体水平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方法对临床送检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母婴血标本进行ABO和Rh血型鉴定,对新生儿血标本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放散试验,对确诊HDN的患儿测定相关IgG抗红细胞抗体及效价,并分析抗体效价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的关系。结果 256份送检标本经溶血3项试验确诊为HDN231例,其中母婴ABO血型不合229例,Rh血型不合2例。ABO血型不合中,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型或B型共208例;母亲为A型或B型,新生儿为B型或A型共21例,抗体效价64~512。2例Rh血型不合者经抗体鉴定为1例抗-E,效价128;另1例抗-E合并抗-c,效价分别为256和64;不同抗体效价组间患儿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病主要以母婴ABO血型不合为主,抗体效价越高,溶血越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该院新生儿溶血病(HDN)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分析,掌握溶血三项试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的检测时间和意义.方法 对临床表现符合HDN的338例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分析新生儿出生日龄对三项试验检出阳性率的影响以及实验诊断与临床表现的符合率.结果 溶血三项试验阳性率随新生儿出生日龄的增加而降低,338例新生儿中,出生日龄小于或等于2 d者比大于2 d者三项试验的阳性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学检测HDN与临床表现的符合率为55.3%.结论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应在出生2 d内进行血清学检测,出生日龄大于2 d后,免疫性血型抗体可被破坏使检测结果阴性,从而易造成临床误诊.  相似文献   

12.
刘郁  高秀俊  吕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085-6085
目的通过对母婴血型不合标本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探讨其对诊断新生儿溶血病(HDN)的意义。方法对临床送检的母婴血型不合标本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及母血清IgG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248例临床送检标本明确母婴血型不合HDN诊断230例,可疑3例,排除15例,其中母婴ABO血型不和228例,Rh血型不合2例,抗体效价64~512,不同抗体效价同患儿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及母血清型抗体水平的检测,对HDN患儿的尽早确诊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探讨新生儿溶血病(HDN)血清学检测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观察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红细胞血型免疫性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异性。方法:先检测母婴血型,然后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释放试验检测是否发生HDN,对怀疑存在除ABO以外的溶血病或直接抗人球试验结果达2+以上者,采用不规则抗体筛查细胞与患儿血清和母亲血清进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并进一步鉴定抗体,验证患儿红细胞是否存在相应抗原,证实是否存在其他血型系统的溶血病。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分类资料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的501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标本,确诊为HDN的有250例,检出率为49.90%。男性患儿检出率为45.14%,女性患儿检出率为56.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43, P 0.05)。患儿平均日龄为3.97±2.81 d,HDN检出率与患儿日龄的关系分析显示,患儿日龄对HDN检出率有影响(χ~2=63.489,P 0.05)。各日龄分组HDN+患儿3项试验结果阳性率分析发现,直接抗人球试验检出率有显著差异(χ~2=18.976,P 0.05),游离抗体试验的检出率亦有显著差异(χ~2=9.650,P 0.05),释放试验阳性率最高(100%)。本研究中244例是ABO溶血,其中1例ABO溶血合并Rh系统(抗-E)溶血,4例由Rh系统(抗-D)引起,2例由MN系统(1例由抗-M,1例为低频率的抗-Mur)引起。抗-A与抗-B引起ABO HDN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889,P 0.05)。结论: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之一,患儿的性别和日龄对HDN检出率有影响,抗-A和抗-B对HDNen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为避免抗体漏检造成HDN诊断错误,必要时应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HDN)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输血策略。方法对武汉血液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接收的3 324例患儿标本中,由不规则抗体导致的HDN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324例患儿标本中,Rh系统导致的HDN 25例(其中含Rh系统合并ABO系统HDN 1例,抗-D抗原遮蔽现象导致的HDN 1例),MNS血型系统2例,Diego血型系统1例。结论不规则抗体导致的HDN以Rh系统居多,判断由不规则抗体导致的HDN应结合抗体检测结果、直抗试验、游离试验及放散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IgG抗体效价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由母体内存在的与其胎儿红细胞不合的IgG血型抗体而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疾病。最常见的是ABO血型系统溶血。孕妇IgG抗体的效价能够对HDN的发生、发展提供早期辅助诊断的依据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微柱凝胶技术是一种新的血型血清技术,因此本文应用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非O型母亲相关的免疫性抗D和抗B致新生儿Rh伴ABO溶血的实验室特点,为临床明确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对患儿和母亲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改良Coombs试验)、血型检测以及吸收放散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检测导致患儿红细胞受累的IgG抗体,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检测患儿和母亲血清中IgG抗体.结果 患儿血红蛋白140g/L,网织红细胞计数7.8%.总胆红索722.0μmol/L.患儿血型为B型CcDee,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抗D阳性和抗B弱阳性.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抗D阳性.母亲为第四胎第二产,血型为A型ccdee,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抗D阳性.结论 患儿红细胞上存在的大量IgG抗体型抗D和部分抗B是导致发生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主要原因.A型母亲由于多次妊娠使体内累积IgG型抗B抗体并导致患儿发生HDN,提示临床对于有多次妊娠史的非O型孕妇.需考虑其婴儿发生HDN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深圳地区妊娠期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与产后HDN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1069例妊娠期孕妇血清中红细胞血型IgG类抗体特异性、效价对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影响,为新生儿免疫溶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地区的1069例与丈夫红细胞血型不合的孕妇血清进行IgG类抗体筛选,对不规则抗体阳性者鉴定抗体的特异性,采用以间接抗球蛋白法定期检测相应抗体的效价。并随访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对其进行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试验和红细胞放散试验等,以了解黄疸患儿中因红细胞血型IgG抗体引发HDN的构成。结果1069例样本中,IgG抗A/B效价≥64者765例,产生HDN的457例;IgG抗A/B效价〈64者236例,产生HDN的61例。ABO-HDN占总调查人数45.65%。IgG抗D、C、D+C、M、Mur≥16者57例,产生HDN的54例;IgG抗D、C、D+C、M、Mur〈16者11例,产生HDN的1例。非ABO-HDN占总调查人数5.14%。结论深圳地区的孕妇血清中IgG类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密切相关,HDN发病率有明显偏高的现象。定期筛选与鉴定孕妇体内IgG类抗体可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评估HDN的严重程度及提高HDN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母儿ABO血型不合时,母体血清IgG抗体效价高低和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newborn,HDN)的关系。方法:对115例“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并将其分为高、中、低3组,分娩时取新生儿脐血查血型、总胆红素和溶血三项试验从而分析IgG抗体效价与HDN的相关性。结果:随着IgG抗体效价的升高HDN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χ2=13.53,P<0.05),但是抗体效价与HDN的严重程度间的关系并不密切相关(TBIL,r=0.090,P=0.78],新生儿出生后黄疸组和非黄疸组的脐血胆红素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BO血型不合的孕妇产前行免疫血清学检查IgG抗体效价,对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ABO溶血病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微柱凝胶技术以及经典抗人球试验进行新生儿ABO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测,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对1 627例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分析包括:母婴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红细胞抗体放散及测定试验、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鉴定试验.结果 1 627例病例中确诊为ABO-HDN的有163例,其中母-婴血型为O-A及O-B的最多,共占97.55%.确诊为HDN血清学结果 中放散试验和游离抗体试验同时阳性最多,占76.07%.诊断为HDN可疑病例血清学结果 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最多,占79.55%.在出生后3~7天内确诊ABO-HND的患儿教最多,占66.26%.微柱凝胶技术以及经典抗人球试验镜下结果 完全相符.结论 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是早期诊断ABO-HDN的有效方法 .ABO-HDN检出率与所采用的实验方法 ,采血时机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Rh系统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的抗体特异性和效价,探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在血清学检测中的重要性。方法对新生儿鉴定母婴血型,做HDN三项试验(DAT、游离抗体试验和放散试验)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并检测母婴红细胞放散液中可致敏新生儿红细胞的血型抗体特异性和效价。结果 2例新生儿DAT均呈强阳性;患儿1IAT阳性、患儿2阴性。2例新生儿均检出高效价致敏红细胞的抗体,分别为:患儿1检出抗-Ce,其中抗-C效价为128,抗-e为64;患儿2检出抗-D,效价为256。结论 DAT阳性对确诊新生儿Rh溶血病具有决定性作用,对HDN试验的后续展开分析具有方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