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比较陕西省不同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的差别,采用陕西省第4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利用直接标准化法计算不同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利用指标,探讨不同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的特点和成因,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玉兰  魏常友  贾睿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419-3421
[目的]了解和分析成都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城镇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从理论上探讨医疗保险改革的对策。[方法]对成都市两个社区的1000名城镇居民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城镇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有影响,不同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群在患病就诊率、就诊机构、及就诊考虑因素等方面都有不同。[结论]医疗保险改革需要继续扩大保险覆盖面,并引导群众合理选择就诊机构,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于卫生服务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代理消费、需求价格弹性小等特征,使卫生服务市场成为供方主导的市场,医疗服务供给方的偏好、倾向和决策决定了需方在卫生服务过程中的选择。因此,在医疗保险运行中加强医疗服务管理、确保医疗供方行为的合理、规范,对于控制卫生费用的不合理上涨,推动医疗保险的良性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笔者认为,在医疗保险运行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京市老年人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现状,并探讨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为卫生系统合理配置资源、有关部门制定相应卫生管理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健康信息调查表",对南京市某社区老年人一般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共调查500份,有效问卷493份,有效率为98.6%。结果南京市某社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21.1%,慢性病患病率为77.3%,两周就诊率为23.3%,住院率为3.9%。影响两周就诊率因素为:居住状况、医疗保险和自我健康评分,影响住院率因素为:年龄、医疗保险和自我健康评分。结论南京市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量较大,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应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建设,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完善医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5.
医疗保险的卫生经济特征《卫生软科学》编辑部戴明德实行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继深圳试点以后,镇江、九江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上海等地也将出台。医疗保险体制下医疗服务的卫生经济运作特征将决定医疗保险管理和医院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职工卫生服务利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深圳市职工卫生服务利用水平及影响因素,本文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职工卫生服务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职工两周就诊率、年平均住院率均高于1993年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大城市水平,与7国12地区平均水平接近。影响职工就诊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年龄、职工的文化程度、月平均收入以及是否参加了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7.
李晓洪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2154-2154
探讨基本医疗保险的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的关系,对医疗保险中,患者医疗需求过度、卫生资源消耗过度、医生医疗服务过度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和建议,医保政策还待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职工医疗保险改革对卫生服务公平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政策和卫生服务利用两个方面,对职工医疗保险改革进行分析.改革提高了卫生服务筹资和居民健康保障的社会化程度,增加了个人卫生投入,树立了参保者的费用意识,对遏止卫生服务费用的快速上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个人帐户和统筹基金的分配比例不尽合理,客观上也抑制了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且对卫生服务供方的管理与监督缺乏有效的措施.建议建立医疗保险事务管理机构,加强供需双方的管理与监督,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变押制需求为调节需求.  相似文献   

9.
林乐平  徐敏 《社区卫生保健》2003,2(2):115-115,148
了解社区居民的卫生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是实施医疗保险和社区卫生服务的理论依据。2000年是我国实施医疗保险和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启动的一年。因此,对社区的卫生状况及社区卫生服务的调查势在必行,我们于2000年6月起对卢湾区4个街道987名社区居民进行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卫生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和社区卫生需求等,旨在探索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管理》2017,(4):25-28
目的通过了解城市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改善城市流动人口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流动人口聚集地采用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基本信息、患病就诊情况及就医选择等,运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结果流动人口在户籍地参加医疗保险的比例为64.14%,在流入地参加的比例为39.64%;医疗保障未达到全面覆盖,有12.25%的流动人口未参加任何医疗保险;在户籍地参加的医疗保险主要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流入地参加的医疗保险主要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医疗服务未利用率较高,患病后未到医疗机构就诊比例达64.08%;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及月收入是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结论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应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强流动人口健康宣教,为流动人口提供健全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以提高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谈高校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0年国家对于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全面铺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做出了重要决策 :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 ,加快了医疗机构配套改革 ,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医疗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1 高校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长期以来 ,高校医院承担了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接种、体格检查、体质调研、食品卫生监督、大学生健康教育等工作 ,为保证高校教…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江苏省不同医疗保险流动人口住院卫生服务差异分析,了解流动人口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现状,提出政策建议,以改善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方法使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中江苏省的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方法,对不同医疗保险流动人口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基本医疗保险的流动人口在住院医疗机构选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4.958,P=0.000);不同基本医疗保险流动人口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25.206,P=0.000);基本医疗保险类型分别对流动病人是否住院情况(P=0.003)和是否有应住院而未住院情况(P=0.014)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疗保险类型影响流动人口的住院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包括住院地点选择、住院医疗机构选择、住院医疗费用、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和应住院而未住院情况。  相似文献   

13.
医疗保险市场中多重关系论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医疗保险市场是由医疗保险方、卫生服务提供方、社会人群和政府间形成的复杂市场,对这种复杂关系的研究是实现医疗保险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以立体三维结构图阐明了医疗保险方、卫生服务提供方、社会人群和政府间形成的复杂关系:卫生服务提供方与医疗保险方两个相对独立主体间的一维关系;引入社会经济的主体又代表需方的社会人群后,医疗保险市场呈现相互制约影响的二维关系;在政府对医疗保险市场实施一定协调监管后,形成一个系统的三维医疗保险市场.  相似文献   

14.
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是当前卫生改革面临的两项重要内容。实施医疗保险制度的最终目标是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而社区卫生服务针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形成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以居民为对象,以服务为核心,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全科医疗服务模式,是基本医疗保障的一种形式,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本文通过论述医疗保险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关系,为探索具有城市特色的医疗保险模式提供参考。1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现况1.1稳步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随着上海社会保障体系的…  相似文献   

15.
医疗保险与卫生服务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疗保险与卫生服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医疗保险的推行,对医疗机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求医疗机构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做好监督控制、审核评价工作。成本核算、定额补偿是医院乃至医疗保险发展的核心问题。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医院内部科学管埋体制,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应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医疗保险管理邯门从效率角度出发,也应首先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医疗保险任务。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对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而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必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卫生资源主要指卫生机构、人员、床位、设备和卫生经费等5个方面,它是开展卫生服务的物质基础。随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医药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既给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卫生监督体制和防保体制改革以及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了适应改革的形势,增强推行区域卫生规划的紧迫性,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有必要对全省卫生资源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各级领导决策时参考。1我省卫生资源现状1.1卫生机构 1998年底,全省卫生机构6 923个…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都在研究,通过提供“基本卫生服务包”来满足公民基本卫生服务需要。泰国、古巴、巴西等建立了由政府公共财政承担,面向全体居民的一揽子基本卫生服务体系;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则通过立法要求国家必须把一揽子基本卫生服务纳入医疗保险;即使在发达国家,基本卫生服务也是政府为居民提高健康保障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8.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动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几年来,各地的大量实践活动,丰富了社区卫生服务理论,随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确立,加快医疗机构配套改革,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于2001年春实施了以分担费用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医疗保障制度,有666万名在职和退休职工参加了新型医疗保险。目前,评价该项政策的正确或错误可能为时尚早,但以就业为基础的医疗保险方案将高危人群和最需要卫生服务的人群排除在外、费用分担机制限制了某些人群,尤其是最脆弱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对卫生服务的利用。除非新医疗保险方案的起付线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收入水平有所变化,并且免除低收入人群的参保费和自付医药费,这种状况才可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医疗服务体系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加拿大医疗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进行了介绍与评析,对该国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服务提供、医疗保险的构成与发展、卫生资源的筹措与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