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1年2月~2023年3月我院行胸腔镜胸腺肿瘤切除术病人93例。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剑突下组(40例)和侧进胸组(53例)。比较两组手术结果、围术期指标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均完成胸腔镜胸腺全切或胸腺扩大切除术,无中转开胸。剑突下组胸腺全切手术时间为(60.32±1.53)分钟,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时间为(114.52±11.63)分钟,术后带管时间为(3.20±0.91)天,术后住院时间为(4.00±0.16)天,侧进胸组分别为(66.62±1.45)分钟、(138.76±6.35)分钟、(4.00±1.22)天和(4.70±0.1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剑突下组术后24小时VAS评分为(3.8±0.8)分、48小时VAS评分为(3.0±0.7)分、72小时VAS评分为(2.6±0.9)分,侧进胸组分别为(5.7±0.9)分、(4.7±0.8)分和(3.2±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中失血量、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天感觉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乳腺旋切术治疗乳腺多发良性结节临床效果及诊治体会。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乳腺多发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乳腺旋切术治疗病人共76例入观察组,与随机选择外科手术切除病人76例入对照组作比较,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数量、术后VAS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复发率结果。结果两组比较:①手术时间观察组为(20.36±5.44)分钟,对照组为(37.22±8.73)分钟;②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为(6.27±1.24)ml对照组为(10.55±2.31)ml;③手术切口数目观察组为(4.21±1.22)个,对照组为(5.38±1.57)个;④术后VAS评分观察组为(2.44±0.55)分,对照组为(3.89±1.04)分。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旋切术治疗乳腺多发良性结节安全有效,相对于传统手术方式创伤小、术后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在颈椎骨折颈椎骨折脱位的运用效果。方法颈椎骨折或脱位病人7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CT辅助手术治疗。记录分析两组病人治疗过程中的指标参数以及术后螺钉置钉位置情况。分析评价治疗前后JOA评分和VAS情况,统计并分析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中出血量(148.9±8.2)ml、手术时间(95.2±10.4)分钟、排气时间(2.5±1.1)天,均优于对照组的(208.8±9.1)ml、(108.3±7.6)min和(3.1±0.6)天,观察组病人术后置钉成功率85.71%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15.64±1.48)分高于对照组的(14.73±1.51)分;两组病人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病人VAS评分(3.16±0.46)低于对照组的(3.42±0.33)分(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骨折颈椎骨折脱位病人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进行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治疗效果好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坐标精准定位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与常规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方法的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势。方法选取我科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肋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坐标组及对照组,坐标组18人,对照组22人,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5天疼痛评分变化,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失血量,伤口引流管带管天数,术后并发症例数、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在患者疼痛感觉方面,两组患者在手术前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5日内的VAS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评分均逐渐降低,使用单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F=34.689,P=0.000,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在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P=0.598),在失血量方面坐标组58±36 mL,对照组83±48 mL,t=1.83,P=0.058,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坐标组53±11 min,对照组87±24 min,两组有统计学差异,t=5.51,P=0.010,切口大小方面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大小分别为7.5±1.4 cm,11.9±2.3 cm,t=7.02,P=0.002,有统计学差异,伤口引流管留置时间方面,有统计学差异t=6.32,P=0.003。结论坐标精准定位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的应用,患者的痛苦小、恢复快、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内常规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关节镜技术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内踝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4.2±6.3)分钟、(18.4±2.3)ml和(78.5±9.3)天,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4.6±5.2)分钟、(34.7±3.9)ml和(91.4±10.4)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复查,观察组患者踝-后足(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和Phillios评分分别为(91.1±4.4)分和(138.7±12.7)分,对照组分别为(84.5±3.9)分和(126.4±13.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治疗内踝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加快骨折愈合,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chatzkerⅡ~Ⅲ型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于关节镜下行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72例经CT等影像学等证实为SchatzkerⅡ~Ⅲ型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于关节镜下行复位内固定治疗。记录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离床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随访6~12个月,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两组病人膝关节功能,检测两组病人膝关节最大活动度。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术后离床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8.33%明显少于对照组30.56%,χ~2=5.675,P=0.017。观察组病人HSS评分为(85.76±8.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29±6.34)分,膝关节活动度(126.74±10.55)°明显大于对照组(118.68±9.72)°,P0.05。结论相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来说,采用关节镜辅助行内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Ⅱ~Ⅲ型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微创等效果,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提高其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手法复位配合改良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开口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而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固定手术治疗寻求一种更为简洁有效的方法。方法筛选符合标准的80例均行PFNA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麻醉成功后手法复位骨折断端配合改良PFNA开口器进行髓内固定手术;对照组40例,采用麻醉成功后手法复位骨折断端配合传统的髓内钉开口器进行髓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显性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手术时间分别是:观察组为(74.43±13.26)分,对照组为(88.85±20.68)分;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中显性出血量分别是:观察组为(89.85±18.45)ml,对照组为(101.86±25.68)ml;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愈合时间分别是:观察组为(86.21±3.11)天,对照组为(92.81±4.37)天;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配合改良PFNA开口器是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显性出血量以及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受治疗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骶髂关节前方钢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CT三维重建技术。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疼痛程度,骨折复位情况(Matta),骨折功能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前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分别为(4.52±0.57)周和(5.14±0.63)周,负重时间分别为(9.75±1.12)周和(11.53±1.26)周、住院时间分别为(10.35±1.26)天和(12.78±1.31)天、手术时间分别为(65.78±6.62)分钟和(85.49±8.67)分钟,术后1周VAS评分分别为(4.72±0.64)分和(5.11±0.78)分,2周分别为(4.01±0.57)分和(4.65±0.64)分,4周分别为(2.31±0.27)分和(3.45±0.3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对肋骨骨折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肋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ESP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ESP组行超声引导下术侧ESP阻滞,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术后均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中病人生命体征、麻醉药物用量,手术后VAS评分和Prince-Henry(P-H)疼痛评分,PCIA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中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中ESP组瑞芬太尼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48小时内ESP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ESP组术后VAS评分和P-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能减少肋骨骨折病人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少PCIA的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病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病例观察两组病例下地功能锻炼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 CRP测定、肋骨骨折治疗疗效评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上门或电话方式行2~24个月随访,平均(13.72±2.53)个月。观察组在治疗后下床功能锻炼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CRP测定参数、治疗疗效评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改善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可有效缩短下地功能锻炼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后疼痛缓解更快,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胸腔镜胸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10—2017-10间在卢氏县人民医院接受胸内固定术的84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42例。观察组行胸腔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比较2组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胸痛缓解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切口愈合率、骨折对位率、肺复张正常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胸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手术创伤小,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及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项链弧形切口锁定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经皮项链弧形切口锁定板内固定治疗,31例)与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治疗,31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胸前上区皮肤感觉麻木发生情况,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9个月。手术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切口长度、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胸前上区皮肤感觉麻木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项链弧形切口锁定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手术切口短、术后疼痛轻、锁骨上神经损伤少、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但手术时间比切开复位内固定稍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镜小切口镍钛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12—2017-10间在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治疗的67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均行胸腔镜小切口镍钛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固定术。统计手术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引流管放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率。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4. 80±1. 92) d,下床活动时间(5. 30±1. 02) d,住院时间(9. 40±2. 07) d,并发症发生率为7. 46%。术后第3天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骨折愈合率为94. 03%(63/67)。结论胸腔镜小切口镍钛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疼痛轻,引流管放置时间短,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82例经C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诊治情况,其中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者为对照组(41例),采用膝关节镜辅助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者为治疗组(41例)。统计两组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随访6个月,采用膝关节Rasmussen评分评价其膝关节功能情况,采用视觉模拟法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术后第3天疼痛程度,记录两组总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为95.12%与对照组90.24%比较,χ~2=1.05,P=0.59;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率2.44%,明显低于对照组17.07%,χ~2=4.98,P=0.02。治疗组术后6个月Rasmussen评分为(26.36±2.96)分与对照组(26.11±3.02)分比较,t=0.37,P=0.70。治疗组术后3天VAS评分为(3.28±0.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47±0.27)分,t=40.99,P=0.00;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8.21±1.7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14.68±1.21)天,t=19.77,P=0.00。结论采用膝关节镜辅助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疗效相当,但前者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减轻术后疼痛感,从而有利于患者康复,缩短其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肋骨三维CT联合超声定位分区域钛板内固定法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总结杭州市富阳区第一医院胸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手术治疗的38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其中19例为定位组,采用肋骨三维CT联合超声定位分区域钛板内固定法,定位后分区域(一般选择2~4处邻近的需手术处理的骨折部位为1个区域)做精准的小切口,不同区域的切口采用不同方法游离筋膜以及肌肉组织;另外19例为传统组,采用传统的后外侧切口钛板内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每个区域肋骨骨折部位探查固定的时间、术中胸壁是否放置引流管,以及术后疼痛评分。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胸廓形状恢复正常,反常呼吸消失。随访至术后3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显示内固定牢固,骨折断端骨性愈合,无严重并发症。与传统组比较,虽然手术固定材料相同,但定位组手术切口长度变小(P<0.01)、探查固定肋骨骨折断端的时间变短、胸壁不需放置引流管(P<0.01)、术后疼痛明显减轻(P<0.01)。 结论肋骨三维CT联合超声定位分区域钛板内固定法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简单方便,缩短了手术切口和手术时间,胸壁不需放置引流,减轻术后疼痛,可以在肋骨骨折手术中选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单孔胸腔镜联合小切口与开放手术对肋骨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情况及前列腺素E2、P物质、溶酶体酶、5-羟色胺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8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单孔胸腔镜联合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围术期指标、疼痛应激指标、术后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06%vs. 76.47%,P<0.05),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重症监护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天两组前列腺素E2、P物质、溶酶体酶、5-羟色胺水平均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88%vs. 26.47%,P<0.05)。结论:相较传统开放手术,单孔胸腔镜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肋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治疗体会。方法纳入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病人58例,均实施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观察组30例,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28例,实施解剖钢板内固定。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以及完全负重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膝关节HSS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0.12±8.15)分钟,对照组(138.13±12.55)分钟,观察组出血量(299.12±4.25)ml,对照组(314.12±55.16)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13.7±2.1)周和(13.1±2.3)周,对照组分别为(18.1±5.7)周和(18.3±1.5)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HSS评分为(90.25±10.23)分,对照组(82.21±9.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病人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与解剖钢板比较,可以更好的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膝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颈前小切口入路与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甲状腺良性肿瘤病人66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66例病人分成两组,观察组31例,行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下手术;对照组35例,行颈前小切口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情况、美容满意度、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声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结果 (1)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4.68±23.30)分钟、(3.28±1.69)天和(43.57±23.73)m L,对照组分别为(59.43±30.61)分钟、(4.36±1.42)天和(59.43±30.61)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费用分别为(9.73±1.22)千元和(5.83±1.35)千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美容满意度分别为96.8%和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术后12小时、24小时的VAS评分分别为(3.11±0.55)分和(1.63±0.21)分,对照组分别为(4.17±0.73)分和(2.59±0.3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为11.43%;观察组术后VHI为(0.70±0.45)分,对照组为(0.65±0.3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病人,无论是采取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下手术还是颈前小切口入路均安全有效,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下手术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美容效果好,但会增加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孔胸腔镜联合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54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依据是否手术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9)。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联合环抱式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胸部护板外固定与加压包扎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指标及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5.195,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总优良率为84.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优良率为69.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6.280,P<0.05)。 结论采用单孔胸腔镜联合环抱式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临床效果好,且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横形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4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横形髌骨骨折40例,采取前瞻随机对照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采取闭合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对照组20例,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3天、2周、1.5个月、6个月的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4.46±7.46)分钟和(79.24±9.23)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无透视,观察组透视时间(15.36±2.51)分钟。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3天、2周膝关节VAS评分分别为(4.86±0.74)分和(3.54±0.86)分,(3.12±0.54)分和(1.65±0.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分别为(19.31±3.25)分和(25.41±4.23)分、(34.56±3.10)分和(40.25±4.5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个月、6个月膝关节VAS分别为(1.14±0.31)分和(1.08±0.26)分、(0.63±0.19)分和(0.61±0.18)分,Lysholm评分分别为(56.23±3.12)分和(59.21±2.14)分、(85.35±1.54)分和(84.58±1.9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人均接受至少6个月的随访,40例病人术后均未发生关节感染、内固定松动、神经血管损伤等术后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横形髌骨骨折临床疗效满意,不切开,创伤小,能够早期恢复,术后早期疼痛较轻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