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薏苡仁中的薏苡仁油,优化工艺条件。方法 利用1L与600L的超临界萃取装置,考察原料水份、压力、时间与温度等参数对薏苡仁油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 优化得到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薏苡仁中提取薏苡仁油的工艺参数。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用于薏苡仁油的提取,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陈艳  何苒  曾明  闫荟 《中国药师》2009,12(9):1196-1197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生姜工艺参数。方法:建立生姜指标成分6-姜酚的分析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釜Ⅰ压力、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以姜油收率和6-姜酚百分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姜油萃取工艺优选。结果:超临界CO2萃取姜油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h;分离釜Ⅰ压力6MPa;分离釜Ⅱ压力3MPa。此时姜油的收率为2.117%,姜油中6-姜酚的百分含量为23.164%(n=3)。结论:优化后的超临界CO2萃取生姜工艺具有保持药物原有生物活性、提取效率高、提取物纯净无溶剂残留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南瓜籽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红亚 《中国药业》2009,18(23):31-32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南瓜籽油的工艺,为开发南瓜籽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籽油过程中物料粒度、物料含水量、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确定的较佳提取工艺是将南瓜籽粉碎成粗粉,物料含水量控制在3%~4%,萃取压力22~25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由钢瓶决定,一般控制在14~17kg/h。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提取大葱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无水乙醇做夹带剂,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并设计L9(33)正交实验,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物料与夹带剂的料液比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物料与夹带剂的料液比1:1.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大葱油品质好、收率高.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丹参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萃取丹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正交设计,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优化出合理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溶剂提取工艺相对照。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率为传统工艺萃取率的1.1倍。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丹参素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方法,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原花青素含量为指标,考察了萃取温度、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4个因素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影响。结果:以甲醇做夹带剂,药材质量30g,萃取压力32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为10L·h^-1的条件下萃取60min为最佳工艺。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耗时少、准确、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迷迭香油工艺及其化学组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红  王磊 《中国药房》2010,(47):4441-4443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迷迭香油工艺,并分析其主要化学组分。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迷迭香油工艺的参数,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分离鉴定,并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优化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5℃,分离压力6MPa,萃取时间120min。迷迭香油中鉴定出21种化学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99%。迷迭香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是1,8-桉叶素(27.23%)、α-蒎烯(19.43%)、樟脑(14.26%)、莰烯(11.52%)等。结论:超临界CO2萃取迷迭香油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等优点;浙江产迷迭香与西班牙型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临界CO2萃取银杏叶挥发油的方法,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银杏叶挥发油得率为指标,考察了萃取温度、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4个因素对银杏叶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结果: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为10kg.h-1的条件下萃取4h为最佳工艺。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银杏叶挥发油得率达5.92%。  相似文献   

9.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沙苑子黄酮的影响因素,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得到超临界萃取工艺的最优化条件:以用量为1∶1(V∶m)的75%乙醇浸润1h,夹带剂体积与原料质量比1.5∶1,CO2流量21L/h、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150min。该工艺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可达到0.78%。  相似文献   

10.
时涛  陈振德  陶金成  张宇华 《中国药房》2007,18(24):1866-1867
目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枳椇子脂肪油并分析其组成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枳子脂肪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和鉴定,以压力、温度、时间3因素确定其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枳椇子脂肪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压力32MP、温度40℃、时间1h。枳子脂肪油含量为8.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约占37.6%。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枳椇子脂肪油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等优点,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人参须根中人参炔醇的工艺。方法以人参炔醇萃取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化。结果人参炔醇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80 min,夹带剂为95%乙醇。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和无污染的特点,CO2可循环利用,且该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均匀设计法优选莪术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雪梅  李勇  何伟 《齐鲁药事》2006,25(4):246-248
目的优选莪术挥发油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莪术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解析压力和解析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优选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23.5MPa,萃取温度45℃,解析压力7.5 MPa,解析温度50℃。结论本萃取工艺条件简便、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选从人参叶提取纯化人参叶提取物的工艺条件及参数. 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人参叶的提取工艺,运用静态吸附法优选树脂. 同时用动态吸附法考察样品液浓度、流速、吸附容量等因素对树脂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D101大孔吸附树脂脱附性能进行考察.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e的含量、用质量法计算人参皂苷得率. 结果提取工艺:取人参叶粗段,加入12倍原药材量的50%乙醇,采用热回流法提取2次,每次提取2 h. 纯化工艺:选择D101大孔吸附树脂(4 cm×16 cm,柱体积140 mL,死体积30 mL)进行树脂动态吸附性能考察,上样浓度为相当于原药材0.4 g•mL-1,最大上样量为160 mL,吸附流速为1.5 BV•h-1,上样吸附后,分别用6 BV的水、40%乙醇、95%乙醇洗脱,40%乙醇的洗脱部位合并,减压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 结论 该提取工艺简便易行,可用于人参叶中人参皂苷的提取纯化.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萃取盾叶薯蓣醇提物中薯蓣皂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水清  王光忠  肖锦  刘焱文 《中国药师》2009,12(9):1194-1195
目的:优选盾叶薯蓣醇提物中薯蓣皂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正交实验设计研究盾叶著蓣提取物中薯蓣皂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以薯蓣皂苷元作为对照品,采用比色法测定含量。结果:优选提取工艺为:用3倍量无水乙醇作夹带剂、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h;结论:该法可综合利用资源,大幅减少废水的生成,减少环境污染,生产周期也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益气养心颗粒中丹参提取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的提取量和提取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的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纯化工艺简单易行,适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6.
黄文涛  张耕  徐宏峰 《中国药师》2011,14(5):680-682
目的:研究博心通软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葱白有效部位进行提取;以胶囊内容物的流动性、均匀性、沉降体积比及囊壳的软硬度,粘连性等为指标,确定软胶囊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胶囊内容物的处方为葱白提取物:PEG400:丙二醇:吐温80:聚维酮K30=10:20:1:0.2:0.6(w/w),囊壳处方为明胶:甘油:水:氧化铁:尼泊金乙酯:1:0.4:1:适量:适量(w/w)。结论:所确定的处方工艺稳定可靠,重复性好,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远志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远志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影响远志萃取的因素,建立了超临界CO2萃取最佳条件。结果远志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为:压力30MPa,温度45℃,流速25kg·h^-1,时间1.5h。结论用超临界CO2萃取远志可以较好的获得其脂溶性成分,提取物可以供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先华  金青  张国雨  任维旭 《齐鲁药事》2006,25(12):751-753
目的优选碱提法提取大黄游离蒽醌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比较浸渍法、加热回流法、超声提取法3种提取方式,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大黄游离蒽醌的含量为指标,对影响大黄游离蒽醌碱法提取工艺的因素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碱提法提取大黄游离蒽醌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大黄粉末用15倍量2%的Na2CO3溶液提取两次,每次30min,提取温度为20℃.结论碱提法提取大黄游离蒽醌的优选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急支平喘软胶囊组方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以黄芩苷及其同类成分含量和总浸出物含量作为指标,对处方中药材分别进行水溶液提取和醇溶液提取筛选,并以提取液量与药量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作为考察对象,以黄芩苷类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L9(34)正交试验以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 用70%乙醇作为提取溶媒能较完全地提取有效成分.正交试验提示:用12倍量70%乙醇,提取两次,每次2h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论 该工艺条件稳定,快速简便,重现性较好,适合用于指导大生产.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CO_2萃取徐长卿中丹皮酚的工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采用超临界CO2萃取(SFE CO2)技术从徐长卿中提取丹皮酚的工艺。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其含量,并以丹皮酚收率为指标,与水蒸汽蒸馏法、乙醇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在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温度52℃,CO2流量3.2 L.h-1,萃取时间2 h的条件下对徐长卿进行SFE CO2,所得丹皮酚收率均高于其他方法。结论从徐长卿中提取丹皮酚,超临界萃取法较其他几种提取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