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HPV亚型在各型宫颈病变中的分布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PV亚型在各型宫颈病变中的分布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宫颈病变患者的HPV亚型检测资料。结果:HPV总感染率56.1%(106/189),复合感染率为24.5%(26/106);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HPV感染率分别为19.1%(12/63)、57.9%(22/38)、70.5%(31/44)、88%(22/25)、100%(19/19),其中正常宫颈以感染HPV52、58、53、16、33亚型为主,CINⅠ以HPV52、58、16、33、18为主,CINⅡ以HPV52、16、58、33、18为主,CINⅢ以HPV16、52、58、33、18为主,宫颈癌以HPV16、18、52、58、33为主。结论:各种宫颈病变中各高危型HPV亚型的分布频率依次为16、52、58、33、18,HPV亚型的差异感染反映了其潜在转归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HPV亚型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为宫颈病变的筛查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1 430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21种HPV亚型检测,包括16种高危亚型(HR-HPV)和5种低危亚型(LR-HPV),对阳性患者行宫颈多点活体组织检查(活检),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宫颈病变确诊的金标准。结果:①1 43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检测到HPV阳性患者210例,阳性率为14.68%,其中,感染HR-HPV 174例(82.86%),感染LR-HPV 36例(17.14%);居前6位的感染亚型是:HPV 16(43.81%)、52(15.71%)、11(10.00%)、58(8.57%)、31(7.62%)、33(7.14%)。其中单一感染176例(83.81%),多重感染34例(16.19%)。②HR-HPV感染致CIN和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LR-HPV;HR-HPV的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高,其中,宫颈癌组HR-HPV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宫颈癌组HPV多重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HPV亚型感染可导致不同的宫颈病变,并且与宫颈病变的不同程度密切相关。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多种HPV亚型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和防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Luminex XMAP系统的液相芯片技术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检测中的临床价值,调查山东地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情况及最常见的基因型。方法 取妇科门诊就诊者宫颈脱落细胞2925例,采用液相芯片技术进行HPV基因型检测,96孔板操作,26种亚型1次呈现。639例患者同时做病理诊断,按组织病理学分为细胞学正常组、炎症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CINⅠ-Ⅱ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癌组。通过HPV DNA亚型分布结合病理诊断,分析山东地区HPV感染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HPV总感染率36.0% (1054/2925),26种基因型检出23种,按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6(26.75%),HPV-52 (25.75%),HPV-58(10.47%),HPV-18(8.87%)和HPV-11(6.94%)。其中高危型感染占87.32%,低危型13.68%;单一型感染698例(66.22%),多重感染356例(33.78%),低危亚型11、6多与高危型多重感染。1054例HPV阳性患者中,261例(24.8%)为21~25岁女性,随年龄增大阳性例数减少, 52例(4.9%)为51~67岁女性。各病理组HPV阳性率及多重感染率依次为正常组23.37%、4.89%,炎症组33.08%、7.14%,CINI组54.54%、18.18%,CINⅠ-Ⅱ组57.14%、28.57%,CIN Ⅱ组82.61%、41.30%,CINⅢ组91.30%、43.37%,宫颈癌组100%、38.46%。以组织病理学为确诊标准,液相芯片HPVDNA检测CINⅡ、Ⅲ和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88.57%、76.63%、68.89%和92.16%。结论 所选山东地区高危人群HPV感染的常见基因型是16、52、58、18、11、6、56、31。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感染率及多重感染有增加趋势,HPV阳性以年轻女性多见。液相芯片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临床诊断及大规模筛查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分布及HPV不同亚型感染的致癌性。方法:选择宫颈病变患者436例,按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典型HPV感染改变者58例、CINⅠ69例、CINⅡ134例、CINⅢ129例、宫颈癌46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包括HPV感染改变者和CINⅠ;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包括CINⅡ和CINⅢ。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所有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分型,计算不同宫颈病变HPV不同亚型的检出率。结果:436例宫颈病变中常见的HPV亚型(检出率>5.0%)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6(55.73%)、HPV58(18.58%)、HPV33(11.70%)、HPV31(10.78%)、HPV52(7.80%)、HPV53(7.57%)。宫颈癌组依次为HPV16、18、39;HSIL组依次为HPV16、58、33、31、53、52;LSIL组依次为HPV16、58、52、31、53/33、11、68、cp8304、18。HPV16与宫颈病变的级别呈正相关(P=0.000)。结论:沈阳地区宫颈病变常见的HPV亚型是HPV16、58、33、31、52、53型,HPV16致癌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李宏  张留苗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105-210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及多重感染与宫颈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阴道镜检查、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浸润癌患者HPV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宫颈肿瘤患者中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CINⅠ83.35%(15/18),CINⅡ90.63%(29/32),CINⅢ100.00%(17/17),浸润癌(鳞癌、腺癌)100.00%(23/23)。HPV单重感染在CINⅠ、CINⅡ、CINⅢ及浸润癌中分别为77.78%(14/18)、70.37%(19/27)、94.12%(16/17)、77.27%(17/22);HPV二重感染在CINⅠ、CINⅡ、CINⅢ及浸润癌中分别为5.56%(1/18)、29.63%(8/27)、0(0/17)、17.39%(4/23);三重HPV感染在CINⅠ、CINⅡ、CINⅢ及浸润癌中分别为0、7.41%(2/27)、5.88%(1/17)、0,CINII及以上宫颈肿瘤级别中HPV感染的优势亚型依次递减为16、58、52、33、18,其中HPV16为宫颈鳞癌主导感染亚型,HPV18为宫颈腺癌主要感染亚型。结论:随着宫颈肿瘤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逐渐升高。高危单重感染及高危二重感染是宫颈肿瘤中的主要感染型。有效预防及控制HPV16、58、52、33、18感染,将大大降低许昌地区CINⅢ及浸润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2008年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HPV分型检测及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的病例1 451例,以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将宫颈病变分为慢性宫颈炎(炎症)229例、鳞状上皮轻度上皮内瘤变(CINⅠ及湿疣)644例、鳞状上皮中度上皮内瘤变(CINⅡ)200例、鳞状上皮重度上皮内瘤变(CINⅢ)102例、鳞状细胞癌(SCC)68例等5个级别,另设正常对照组208例。运用卡方趋势检验比较HPV在不同病变中的总感染率、单一感染及多重感染的分布及变化。HPV检测用HPV-DNA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方法。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SCC组的HPV总感染率分别为20.7%、72.0%、67.4%、84.0%、87.3%、98.5%,呈上升趋势(P<0.01);单一型感染率分别为13.5%、48.5%、44.9%、57.0%、66.7%、83.8%,亦呈上升趋势(P<0.01);多重感染比例分别为34.9%、32.7%、33.4%、32.1%、23.6%、15.0%,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随着HPV总的感染率上升,宫颈病变程度加重。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不依赖于感染HPV亚型的多少,而更取决于HPV亚型的致病力。多重感染不增加宫颈癌机率,宫颈癌更趋于单一高危型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四川泸州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2011-2013年在泸州地区各医院收集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或石蜡样本,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患者HPV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结果 795例宫颈样本中,HPV阳性435例,阳性率为54.7%,HPV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呈上升趋势(P<0.05)。HPV多重感染比例为42.8%(186/435),其中慢性宫颈炎35.5%(60/169),CINⅠ44.9%(22/49),CINⅡ47.8%(22/46),CINⅢ50.0%(25/50),宫颈乳头瘤样病变45.8%(11/24),宫颈癌47.4%(46/97),不同宫颈病变患者HPV多重感染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单一高危(低危)亚型HPV与感染多种高危(低危)亚型HPV不同宫颈疾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泸州地区妇女HPV多重感染比例较高。宫颈病变严重程度与感染HPV密切相关,且主要取决于HPV亚型的致病力,与是否为单一或多重感染无关,感染高危亚型HPV需警惕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根据宫颈炎、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原位癌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基因分型,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联。  方法  选取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464例宫颈活检患者。其中有宫颈炎患者242例,CIN患者222例(其中Ⅰ组76例,Ⅱ组71例,Ⅲ组66例,宫颈癌组9例)。采用杂交芯片技术检测患者宫颈分泌物,以组织病理学活检为参照,进行21种HPV的DNA进行分型。  结果  在464例宫颈病变患者中,354例患者感染HPV,其感染率为76.3%。其中232例为单一HPV感染,感染率为65.5%,多重感染122人,感染率为34.5%。宫颈炎患者HPV感染率为64.9%,CIN Ⅰ组中HPV感染率为86.8%,CIN Ⅱ组中HPV感染率为87.3%,CIN Ⅲ组HPV感染率为90.9%,CIN组的HPV感染率高于宫颈炎组(P < 0.001)。宫颈癌组中,100%感染HPV。  结论  持续感染高危型HPV,会增加CIN和宫颈癌发生的风险;HPV DNA的分型检测,对于宫颈癌的筛查、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贵州省黔南州布依族和苗族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感染及型别分布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感染及型别的差异。方法:2007年1月~2011年10月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贵州省瓮安县人民医院、贵州省都匀市人民医院、贵州省贵定县人民医院4家医院组织病理学诊断为CINⅡ、CINⅢ级和宫颈鳞癌的组织标本1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民族将其分布依族组87例和苗族组80例,采用美国Digene公司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HPV感染情况,分别比较两组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感染及型别的差异。结果:①HPV总感染率:167例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HPV检出156例,HPV感染率为94.4%。②HPV感染率:布依族组HPV感染率为88.5%77例,其中宫颈癌、CINⅡ和CINⅢ级中HPV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71.4%、96.6%、96.7%;苗族组HPV感染率为98.8%80例,其中宫颈癌、CINⅡ和CINⅢ级中HPV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96.0%、100.0%、100.0%;两组比较,P<0.01。③HPV型别感染率:布依族组宫颈癌、CINⅡ级及CINⅢ级HPV感染以HPV16、HPV58、HPV31和HPV33多见;苗族组宫颈癌、CINⅡ级及CINⅢ级HPV感染以HPV18、HPV33和HPV58多见,两组比较,P<0.01。④HPV型别多重感染率:布依族组单一型别感染53例,占60.9%,多重感染24例,占27.6%。多重感染中最常见的为HPV16合并的感染;苗族组单一型别感染49例,占61.3%,多重感染30例,占37.5%。多重感染中最常见的为HPV18合并的感染,两组比较,P<0.05。结论:布依族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感染及型别分布与苗族存在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出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20份宫颈正常组织标本、235份CINⅠ级、136份CINⅡ级和137份CINⅢ级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宫颈正常组织检出HPV感染者2例,HPV感染率为10.00%(2/20);CINⅠ组织检出HPV感染者102例,HPV感染率为43.40%(102/235);CINⅡ组织检出HPV感染者110例,HPV感染率为80.88%(110/136);CINⅢ组织检出HPV感染者126例,HPV感染率为91.97%(126/137)。结论聚合酶链式反应与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应用于CIN组织标本,一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别,对我国农村女性CIN的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研究,宫颈癌的防治及其疫苗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及宫颈癌组织中P16INK4A、Ki-67的表达及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宫颈组织石蜡标本94例,包括慢性宫颈炎20例,CINⅠ13例,CINⅡ17例,CINⅢ20例和宫颈癌24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6INK4A、Ki-67的表达及PCR技术检测HPV16/18型DNA。结果:①P16INK4A在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0.0%、53.8%、76.5%、95.0%、100.0%,CINⅢ组及宫颈癌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Ki-67在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0.0%、69.2%、88.2%、95.0%、91.7%,CIN组和宫颈癌组与慢性炎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HPV16/18主要感染高级别CIN及宫颈癌;④P16INK4A及Ki-67的表达强度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并且与HPV16/18型感染也呈正相关。结论:HPV16/18、P16INK4A、Ki-67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DAC1的异常表达以及HPV16感染与宫颈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用PCR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感染以及HDAC1的表达。结果:在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癌组中HPV16的感染率分别为10.0%、36.4%、50.0%、66.7%、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A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7.3%、41.7%、54.2%和70.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感染组的HDAC1阳性表达率高于HPV16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感染可能是通过提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水平抑制转录,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42例行高危型HPV检测和TCT检查,同时行阴道镜定位活检并有病理结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2例患者中HPV阳性57例,阳性率40.14%。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79例,HPV感染率为10.13%,CIN63例,其中CINⅠ38例、CINⅡ14例、CINⅢ11例,HPV感染率分别为71.05%、85.71%、90.91%,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感染率随之上升,CINⅠ~Ⅲ与慢性宫颈炎的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T检测,异常涂片72例,其中ASC37例,CINⅡ检出3例(8.11%),无CINⅢ检出;LSIL23例,CINⅡ、CINⅢ检出共10例(43.47%);HSIL12例,CINⅡ、CINⅢ检出共11例(91.67%),随着细胞学异常级别的升高,宫颈高度病变(CINⅡ、CINⅢ)检出率显著增加。病理学、细胞学、HPV检测同时比较,TCT和HPV均阴性的患者中,无1例CINⅡ以上的病例。结论:高危型HPV与宫颈癌及CIN的发生有关,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测,用于宫颈病变筛查漏诊率低,若再有针对性地行阴道镜检查、定位活检,可早期、准确诊断宫颈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SCC)中HPV的基因类型。方法:采用HPV DNA基因芯片检查77例存档宫颈标本(32例CIN和45例SCC)中HPV基因类型。结果:77例宫颈标本中HPV总的阳性率为72.7%,CINⅠ、CINⅡ、CINⅢ及SCC的HPV阳性率分别为50%、60%、75%和80%,HPV感染中16型最多(73.2%),SCC中多重感染3例(6.7%)。结论:HPV感染与CIN和SCC密切相关,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加HPV阳性率呈增加的趋势,HPV-16型是主要的感染类型。基因芯片可同时检测多种HPV的基因型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在防治宫颈上皮肿瘤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2006年期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体检、无妇科临床症状的已婚妇女1628例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PCR荧光定量检测高危型HPV(HR-HPV)DNA,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应用约登指数比较HPVDNA和薄层液基细胞学(TCT)筛查效果。结果:受检者平均年龄(35±10.2)岁,经病理学诊断HPV感染51例(3.24%),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8例、CINⅡ12例,CINⅢ6例,浸润癌3例,内膜癌1例,湿疣15例;以病理学确诊为金标准,HR-HPVDNA检测CINⅡ、Ⅲ的敏感度94.44%、特异度96.76%,阳性预测值25.0%,阴性预测值99.93%,约登指数0.91;HR-HPVDNA检测+TCT检测敏感度100.0%,特异度96.82%,阳性预测值26.47%,阴性预测值100.0%,约登指数0.97。HR-HPVDNA在健康妇女和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是正常/炎症3.24%(51/1572)、CINⅠ84.21%(16/19)、CINⅡ91.67%(11/12)、CINⅢ100.0%(6/6)、浸润癌100.0%(3/3)、湿疣80%(12/15)、内膜癌1例未检出。结论:HR-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的筛查中具有敏感度高、阴性预测值高的特点,TCT与HR-HPVDNA联合检测可提高筛查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高危型HPV阳性、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宫颈病变患者300例,根据其病变程度分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包括炎症和CINⅠ;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包括CINⅡ~Ⅲ、宫颈鳞癌(SCC)。对≥CINⅡ或CINⅠ无随访条件者行手术治疗,随访于治疗后3、6、9、12、18、24个月均行HPV、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再次活检。结果:干扰素栓治疗100例,宫颈锥切术103例,全子宫切除术39例,宫颈癌根治术58例,不同治疗方式的HPV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栓组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INⅡ~Ⅲ患者宫颈锥切术与全子宫切除术HPV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锥切、全子宫切除术两组HPV转阴率与宫颈病变级别无关(P>0.05)。年龄≤35岁、36~50岁、>50岁HPV转阴率分别为91.38%、90.91%、77.27%(P<0.05)。HPV低度载量组(1,100)、中度载量组(100,1000)、高度载量组(>1 000)治疗后HPV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和CINⅠ、CINⅡ~Ⅲ、SCC组治疗后HPV转阴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7、7、4个月(P<0.05)。267例HPV转阴者未发现病变残留及复发。结论:高危型HPV检测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随访中起重要作用。不同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清除宫颈病灶及HPV感染,且手术治疗效果高于干扰素栓治疗,CINⅡ~Ⅲ患者可采用宫颈锥切术完全代替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前HPV载量高低与宫颈病变的转归无关,治疗后HPV持续阳性预示病灶残留或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