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1月至2010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收治34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6例;平均年龄57.6(32~80)岁。主要临床症状为呕吐后出现胸腹剧烈疼痛、发热、呼吸困难和休克等,从发病到确诊时间4 h~7 d。保守治疗13例,均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并行逆行胃肠减压和空肠造瘘营养支持;食管修补术治疗21例,手术为食管裂口分层吻合,同时行空肠造瘘及逆行胃肠减压。结果全组无死亡,均治愈出院。经保守治疗的13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6 d,行食管修补术的21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7 d,术后破裂口均一期愈合。34例患者随访l~8年,失访4例;经保守治疗的患者中随访11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访19例,随访期间均能正常饮食,无食管狭窄、反流性食管炎及慢性脓胸等症状。结论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误诊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胸外科急症,早期诊断和尽早手术闭合破裂口和通畅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覆硅胶膜镍钛合金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食管吻合口瘘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2例食管癌手术后发生胸内食管吻合口瘘经覆硅胶膜镍钛合金食管支架置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65(45~70)岁。胸内食管吻合口瘘发生于术后第5~28 d,均为单个漏口,漏口直径约0.2~1.0 cm。确诊食管吻合口瘘后给予支持治疗7 d,待病情稳定后置入覆硅胶膜镍钛合金食管支架,支架长5~12 cm,内径1.8~2.0 cm。结果术后因进食呛咳死于肺部感染1例。术后出现胸骨疼痛7例,支架移位3例,消化道出血1例,均经相应的治疗后好转或治愈。生存患者于置入食管支架后第3~15 d经口进食。随访11例,随访时间1~6个月,食管吻合口瘘愈合良好9例;支架移位1例,瘘口未愈合,术后4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在回收食管支架过程中黏膜撕裂,致吻合口狭窄1例。结论带膜食管支架置入是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食管吻合口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分期手术治疗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并脓胸的效果.方法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2009年9月-2011年5月对3例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并脓胸患者行分期手术治疗.第一期手术行脓胸清创+T管引流+空肠造瘘,第二期手术行颈部食管胃吻合,重建消化道,同时或第三期手术行胸段食管切除.结果 3例患者均痊愈,平均住院78.7d.随访5~14个月,患者均未出现吞咽困难.结论 分期手术方案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并脓胸.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围巾式”食管-胃吻合方法预防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和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13年10月98例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行“围巾式”食管-胃吻合病例的临床结果.98例中男性61例,女性37例;年龄42~83岁,中位年龄65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出血78例,早期食管胃结合部癌15例,贲门及胃底部间质瘤5例.术后86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7%,随访时间3~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结果 98例中,1例术后发生残胃断口处吻合口瘘,其余97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无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病例.5例(5.1%)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经胃镜下球囊扩张后缓解,改进技术后再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 “围巾式”食管-胃吻合可减少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和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5.
结肠或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腐蚀伤后瘢痕性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结肠或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腐蚀伤后食管瘢痕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食管腐蚀伤后食管瘢痕性狭窄患者46例,伤后1~6个月内手术41例,其中3~4个月手术28例;6个月以上5例.采用结肠代食管术43例,胃代食管术3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狭窄2例,腹壁切口裂开1例,均治愈.随访41例,最长随访3年,除2例进软食时有哽噎感外,其余患者均能正常进食.结论采用结肠代食管术治疗食管腐蚀伤后瘢痕狭窄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破裂的诊断与手术方式。方法 1980-01—2012-06间共收治36例食管破裂与穿孔患者。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34例。单纯食管破裂修补术、食管破裂修补加肋间肌瓣、膈肌瓣、带蒂大网膜覆盖破裂口8例;破裂食管切除、Ⅰ期食管胃胸内或颈部吻合术3例;纵膈引流、胸腔引流或食管"T"管引流加空肠造瘘6例;食管旷置或颈部食管造瘘,加纵膈、胸腔引流及空肠造瘘,Ⅱ期消化道重建2例,其中1例为经胸骨后管状胃与颈部食管吻合;颈部食管旁切开引流术及食管支架置入术各1例。贲门失弛缓症、食管癌、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扩张或支架置入时破裂5例:姑息性食管癌切除、吻合口狭窄部切除再游离胃行颈部吻合术4例,食管破裂修补术加破裂食管对侧Heller手术1例。合并多发性肋骨骨折肺深部裂伤、脾破裂胃破裂、车祸胸部贯通伤伴胸壁皮肤Ⅱ度烧伤各1例:行肺裂伤修补,胸腹联合切口行脾切除胃破裂修补术加胃空肠造瘘,1例伤后6d,确诊食管破裂,行食管破裂修补及肋间肌瓣加固。1例食管异物40 d,致食管-主动脉瘘(AEF),左心转流下阻断主动脉,修补主动脉破口,切除胸段食管行颈部食管胃吻合,获成功。食管胸中段化学性烧伤致穿孔1例,I期行胸段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食管破裂修补术后再瘘3例:行胸腔廓清、上下胸腔引流及空肠造瘘。结果治愈27例,其中3例并吻合口狭窄,经扩张后好转。死亡9例。结论选择合理方式治疗食管破裂至关重要。要综合考虑食管破裂的原因、部位、时间、大小、原发疾病、并发症、纵隔及胸腔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带血管蒂游离空肠移植代食管术治疗颈段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颈段食管癌切除术后,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游离空肠移植颈部血管吻合重建食管。结果临床治疗11例,移植空肠全部成活,无1例发生缺血性坏死,随访6~12个月,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结论空肠带蒂移植代食管治疗颈段食管癌,取材方便,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管状胃代食管手术治疗小儿复杂型食管瘢痕性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胸外科应用胸骨后管状胃代食管手术治疗复杂型食管瘢痕性狭窄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儿均为化学性食管灼伤者.长度超过2.5em的食管独段狭窄3例,多段狭窄4例。全组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平均6h,撤机后均无通气不足表现。出现吻合口瘘1例,1周后自愈;吻合1:3瘘并幽门梗阻1例,经术中预留十二指肠管喂养,3周后吻合口瘘自愈,4周后幽门梗阻恢复通畅;出现吻合口狭窄2例,经球囊扩张术后恢复正常饮食。7例患儿平均随访10.5个月.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管状胃代食管术是治疗复杂型食管瘢痕性狭窄的有效手术.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食管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松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7):557-557
我院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5月收治食管穿孔 1 9例 ,现将具体诊治方法及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 9例患者中男 8例、女1 1例 ;年龄 1 5~ 58 0岁。食管异物 (头饰、胸针、义齿等 ) 8例 ,其中异物直接导致食管穿孔 7例 ,在外院经口取异物时划破食管导致穿孔 1例 ;贲门失弛缓症球囊扩张导致穿孔 2例 ;自发性食管破裂穿孔 4例 ;食管癌介入治疗或放疗后穿孔 5例。发病至确诊时间 3~ 48h。8例食管异物及 2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患者经手术修补瘘口。食管异物致食管穿孔部位在颈段食管 2例 ,上段食管 4例 ,中段食管 2例 ;瘘口长度 0 5c…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Ⅰ期胃代食管术治疗长段型食管闭锁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采用Ⅰ期胃代食管术治疗的11例长段型食管闭锁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例,女3例.入院后行食管造影确诊,其中Ⅰ型2例,Ⅲa型9例.结果 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9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1例家长放弃治疗.术后6例有严重肺炎,近期吻合口瘘2例.随访6个月至5年,吻合口狭窄3例,均行食管扩张术治愈,轻度胃食管反流6例,均未行抗反流手术,采用少量多餐及体位喂养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新生儿期采用Ⅰ期胃代食管术治疗长段型食管闭锁临床可行,避免了分期手术,缩短了治疗周期,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结扎颈段腹段食管治疗食管破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5年 10月至 1997年 11月 ,我们用可吸收线 (vicryl或dexon)结扎颈段腹段食管治疗胸段食管破裂 7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 6例 ,女 1例。年龄 33~ 6 9岁。 5例自发性、1例外伤性食管破裂。分别于破裂后 8h~ 90d结扎颈段食管及食管造瘘 ,结扎腹段食管及胃造瘘 ;1例食管癌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口破裂后第 2天空肠造瘘时 ,另插管经幽门至胸胃吸收胃液 ,因未能控制胸腔感染 ,于第 6天结扎颈段食管及食管造瘘。术前有 5例剖胸清除胸内食物及脓液 ,其中 4例食管破裂口长 2~ 9cm ,全层间断缝合 ,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4月腔镜食管癌切除术528例资料,发生术后颈部吻合口瘘29例(5. 5%),其中7例继发胸内瘘,2例纵隔瘘。无早期瘘(术后1~3天),中期瘘(术后4~14天) 27例,晚期瘘(术后14天以上) 2例。发现吻合口瘘后及时颈部切口敞开,充分引流换药,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合并胸内瘘者予胸腔引流,应用生长抑素减少胃液分泌。结果确诊吻合口瘘后2~4周愈合20例,1~2个月8例,2个月以上1例。6例半年内出现吻合口狭窄行胃镜下扩张术。结论手术中注意尽量切除管状胃上端血供较差部分组织,消除各种对管状胃持续挤压的因素,预防消化液对术野的污染,手术后彻底的颈部引流和及时发现处理继发的胸内瘘有助于降低吻合口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食管呼吸道瘘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7年11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6例成人先天性食管呼吸道瘘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有饮水和(或)进流质饮食呛咳、咳嗽、咳痰的临床表现.确诊后行食管呼吸道瘘切断缝扎+食管修补+带蒂胸膜加固术.结果 结合病史和影像学检查6例患者均术前确诊,手术探查发现瘘管位于食管气管膜部3例,食管右肺下叶背段2例,食管左肺下叶内基底段1例.直径为0.3~1.0 cm,长度为0.2~1.5 cm.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随访5个月至10年,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和肺化脓症要考虑到先天性食管呼吸道瘘的可能,综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无复发.  相似文献   

14.
消化道吻合器在颈部胃食管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食管癌切除后采用消化道吻合器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经验,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125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采用的手术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器械吻合组:行食管癌切除后采用国产常州WGWB-26型吻合器进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手工吻合组,行食管癌切除后采用手工方法进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比较两种手术术式的胃食管吻合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器械吻合组吻合时间少于手工吻合组(30±5min vs.55±5 min, P<0.05),近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工吻合组(0% vs.4.8%, 0% vs.9.5%,P<0.05);器械吻合组随访1~15个月食管X线钡餐检查证实无吻合口狭窄.结论 使用吻合器行胃食管器械吻合,能增加吻合的可靠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食管狭窄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食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4月至2001年7月,采用单侧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食管狭窄23例的近期及远期效果。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肌皮瓣全部成活,3例发生吻合口瘘,更换敷料后愈合,术后随访6-136个月,2例术后4个月和6个月发生吻合口狭窄,分别经扩张和再次手术修复治愈;所有病人均能正常经口进普食。纤维食管镜检查示肌皮瓣无糜烂,溃疡及癌变。结论 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食管狭窄,具有创伤小,转移就近,方便,能一期完成手术,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好等优点,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良性获得性气管食管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3例良性获得性气管食管瘘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全组均手术治疗,其中彻底性手术10例(气管食管瘘切除、气管食管瘘口分别修补7例,气管食管瘘切除、食管瘘口修补、病变气管切除端端吻合3例),姑息性手术3例.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发生肺部感染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除1例末行消化道重建的多发瘘患者外,余者术后3个月内均恢复经口摄食.随访8~73个月,行瘘修补的患者无瘘再通发生,行瘘旷置患者瘘口均较前缩小或基本愈合.结论 慎用食管或气管支架.外科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有效阻隔、充分引流胃液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治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0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1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3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40.5岁。行开胸手术治疗19例,其中行食管裂口修补术13例,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吻合术4例,单纯胸腔清洗引流2例;11例加做空肠造瘘术,8例置放空肠营养管。未行手术而仅行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2例。结果 19例开胸手术患者中,痊愈16例(84.21%),死亡3例,分别因严重纵隔感染中毒性休克、吻合口瘘、纵隔感染各死亡1例;经保守治疗的2例患者均死于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随访16例,随访时间3个月~8年,随访期间无明显食管反流和食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自发性食管破裂通过早期、积极、有效的外科治疗,预后良好;术后保证引流通畅、加强营养、预防和控制感染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食管破裂16例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通过自发性食管破裂16例临床总结,强调胸部X检查、食管造影、口服美蓝液是确诊的主要手段。治疗以积极开胸手术为主,对裂口缝合后用带肋间血管蒂的胸壁复合软组织瓣包绕缝合口较确实可靠。对发病超过24小时者,只要全身和局部情况允许,行破裂段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胃体包埋吻合口较其他术式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围巾式"食管.胃吻合方法预防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Phemister术)后吻合口瘘和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经验。方法 78例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行Phemister术,采用"围巾式"食管-胃吻合消化道重建方式。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术后发生残胃断口处吻合口瘘,其余77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无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病例。5例(5.1%)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经胃镜下球囊扩张后缓解,改进技术后再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围巾式"食管-胃吻合可减少Phemister术后吻合口瘘和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癌颈部吻合术中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行食管胃侧-侧吻合对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效果。方法自2014-01—2015-02间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行食管胃吻合口后壁侧-侧吻合,吻合口前壁间断缝合完成食管胃颈部吻合53例,术后随访患者进食、反流情况,并行纤维胃镜、造影检查评估吻合口内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均顺利完成食管胃颈部吻合,其中胸上段食管癌22例、胸中段食管癌31例。手术径路分为左开胸二切口37例,右开胸三切口6例,胸腔镜10例。术后病理分期:Ⅰ期7例,ⅡA期13例,ⅡB期22例,Ⅲ期1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3.7%),经禁食水,局部换药,胃肠内及胃肠外营养10 d后愈合。全部病例切缘均无癌残留,术后随访3~24个月,行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吻合口直径(1.4±0.02)cm,所有患者进食顺利,无吻合口狭窄。结论应用直线型缝合器行颈部侧侧吻合,可有效防止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