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通过临床总结 ,寻求一种治疗股骨头骺坏死症可靠有效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 1980~ 1997年间采用Chiari骨盆截骨术治疗该疾患 32例的长期随访 ,对临床及影像学与相关术式作一对比。结果 Chiari骨盆截骨术损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优良率达 93 75 %。结论 Chiari骨盆截骨术是治疗髋臼包容不良性股骨头骺坏死症疗效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临床总结,寻找一种治疗股骨头骺坏死症可靠有效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1980-1997年间采用Chiari骨盆截骨术治疗该疾患32例的长期随访,对临床及影像学与相关术式作一对比。结果 Chiari骨盆截骨术损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优良率达93.75%。结论 Chiari骨盆截骨术是治疗髋臼包容不良性股骨头骺坏死症疗效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Perthes病,又称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头骨软骨病等。1986年以来,我们采用股骨粗隆下不全截骨及股骨头骺钻孔术治疗本病18例,获较满意疗效。临床资料 本组18例,均为男性,年龄3~1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的半月,最长的3年。临床表现主要是患侧髋或膝疼痛,跛行,髋关节外展受限;X线表现为股骨头骺骨化中心较小,股骨头向外侧移位,股骨颈变短粗和有囊性缺损区,骨骺变扁,密度呈不均匀性增高或节裂等。按邸建德等[1]提出的分期方法,本组Ⅱ~Ⅲ期者17例,Ⅳ期1例。治疗方法 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股骨转子下外展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内翻的长期疗效。[方法]对17例(2l髋)先天性髋内翻行股骨转子下外展截骨术,术后平均随访13.6a。[结果]所有股骨头骺板早期闭合,平均10.6(5~13)岁;股骨颈部三角骨块于术后5(3~10)个月闭合;14髋股骨大转子过度增长,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股骨颈短缩;1例术后6a发生膝外翻。[结论]手术促进股骨近端骺板和三角骨块早期闭合,稳定髋关节,但引发髋关节周围形态的畸形。截骨同时行股骨大转子骺阻滞是防止股骨大转子过度增长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骺板再开放、骺软骨植入治疗儿童骺板部分早闭的手术及评价其疗效。方法对10例骺板部分早闭造成的肘、膝关节内、外翻畸形,行单纯髁上楔形截骨6例,在截骨同时采取骺板再开放、骺软骨植入4例。结果10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单纯截骨者,术后畸形复发1例,肢体不等长2例。在截骨同时行骺板再开放、骺软骨植入者内、外髁高度相等,肢体等长,无复发。结论采用骺板再开放、骺软骨植入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畸形复发,恢复肢体纵向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6.
转子间截骨治疗儿童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转子间截骨在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效果。方法对1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股骨转子间内翻截骨,使截骨后颈干角为110°。结果随访2-6年,优9例,良2例,差1例。结论股骨转子间内翻截骨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方法简单,不需长期石膏固定,疗效可靠,是治疗Perthes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儿童股骨头骺板的解剖定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股骨头骺板的位置及其形状,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依据,通过观测23根儿童防腐湿性股骨上端标本,结果发现:股骨头后方软骨缘中点与骺板的距离为4.77±1.21mm;股骨头前方软骨缘中点与骺板的距离为4.46±1.18mm。股骨头头颈线与骺板中点的距离为7.04±2.17mm,在骨截面上观察到骺板的形状主要呈孤线型,少数呈直线型和波浪型。结果说明:所得数据有助于手术中对股骨头骺板的定位,确定在股骨颈开槽时向头部挖入的深度和在骺板上方开窗的部位,以达到对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治疗和避免误伤骺板。  相似文献   

8.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折不愈合是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有植骨术、截骨术、关节置换术和关节融合术等多种,然而治疗起来仍颇为棘手.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选择标准.植骨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截骨术已经由单纯截骨术发展到现在的联合接骨板和髋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主要适用于年轻的、股骨头无坏死的股骨颈稳定骨折病例.关节置换术更适用于老年或股骨颈移位骨折及股骨头坏死病例.  相似文献   

9.
股骨头骨骺滑脱(slipped capital femoral epiphysis,SCFE)是一种髋关节疾病,病因未明,多以股骨近端骺板薄弱或肥胖而引起股骨头骨骺从股骨颈正常位置移位所致。也有少数患者伴有内分泌疾病、肾性骨发育不良以及曾经接受过放射性治疗等[1]。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软骨溶解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  相似文献   

10.
髋臼周围截骨术 (PeriacetabularOsteotomy)的目的是移动发育不良的髋臼 ,使其更接近解剖部位 ,矫正髋臼结构缺损 ,提供股骨头包容 ,使通过髋关节的力的分布更正常 ,避免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髋臼发育不良出现疼痛症状 ,X线表现少或无继发性退变但髋关节外展位X线片显示关节面相吻合的患者。如果存在髋外翻 ,骨盆截骨联合内翻粗隆间截骨将提供准确的股骨头覆盖。如果股骨头外形有变化 ,采用骨盆截骨术治疗时手术难度大 ,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髋臼周围截骨术包括球形和旋转髋臼截骨术 ,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和非同心圆髋臼旋转截骨术…  相似文献   

11.
应用改良Borden截骨术治疗严重髋内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参照Borden等截骨术,自行设计了一种新的截骨及内固定方法治疗严重髋内翻15例(17髋)。术前颈干角50°~106°,平均82°。15例均得到1~13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年4个月。1髋颈干角为115°,余16髋均在125°以上。该方法是用按设计的转子下斜形截骨替代横断截骨,用直钢板贯穿于大转子固定替代140°角度钢板股骨颈固定。通过股骨力线内移和增大颈干角,使原来垂直的骨骺线变为近似水平的骺线。年龄越小,纠正角度应越大。小于9岁者,纠正角度应大于150°,10~17岁者应该为140°~150°,成年人130°左右即可。该术式方法简单,固定可靠,对合严密,愈合迅速,增加了手术的准确性,避免了对股骨头骺软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改良Chiari截骨造盖术治疗股骨头包容不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改良骨盆内移截骨造盖术治疗股骨头包容不全,方法:选择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半脱位等股骨头包容不全的病例,用线锯与骨刀结合。从坐骨大切迹至髂前下棘下方做弧形截骨,并扇形切下髂前上棘,修整截骨远端与植骨块使内移植骨造盖形成的臼顶能紧贴关节囊上方覆盖股骨头。结果:本组27例,29髋,平均随访1.5年,手术疗效满意,术前股骨头包容为66%,术后均达98%以上。头臼接近同心圆关系。股骨头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改良术式优点是内移截骨造盖新形成的臼顶能有效良好地覆盖股骨头,提高了手术优良率,是治疗股骨头包容不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非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循证医学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对非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想方设法对非关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随机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前后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5个实验,3087个病例。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比值比(OR)为6.62,电刺激治疗与非电刺激治疗的比值比(OR)为1.56,在不同的手术方式中,髓芯减压术有效率为55.8%,截骨术有效率为71%,骨移植术有效率为76.6%,结论:对股骨头缺血坏死主张进行手术治疗,骨移植疗效最好,其次是截骨和髓芯减压,电刺激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带血管骨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2008,21(7):556-558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骨科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如能早期做出诊断(股骨头塌陷前),可采用钻芯减压(植骨或不植骨)、截骨、以及带或不带血管的骨移植治疗,尽力保存髋关节功能。局部带蒂骨移植与和游离带血管的骨移植能将带血运的骨组织植入股骨头骨坏死区,除用健康骨组织替代坏死骨外,还重建了股骨头新的血供来源。经5年观察,对各期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0%。应用游离带血管的骨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经髋臼缘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附5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在Chiari骨盆内移截骨的基础上,于髋臼缘上3~mm处进行骨盆截骨;截骨远端内移后,可使畸形半脱位的股骨头,通过关节囊与髂骨近端对股骨头产生良好的覆盖和承重,股骨头覆盖面积明显加大。结果:平均随访25个月,疼痛缓解、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7.5%,X线摄片示股骨头的覆盖率术前为70%,术后上升到95%。结论:经髋臼缘截骨术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与股骨头清理植骨术治疗中日友好医院(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CJFH) L2型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8例ONF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接受股骨头基底部旋转截骨术,42例接受死骨清理打压植骨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截骨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植骨组(P0.05)。截骨组下地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植骨组(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显著增加(P0.05),而VAS和WOMAC评分显著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截骨组的Harris、VAS和WOMAC评分均显著优于植骨组(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CJFH分型截骨组显著改善(P0.05),而植骨组的CJFH分型无显著变化(P0.05)。末次随访时,截骨组颈干角、坏死面积和塌陷面积均显著优于植骨组(P0.05)。[结论]相比股骨头清理植骨术,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的优势,治疗CJFH L2型股骨头坏死的早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最佳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争议。包容治疗和手术包容治疗各有利弊。近期多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中度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变采用股骨或骨盆截骨术其结果优于未手术的患者。但对于大龄和严重的股骨头坏死病例,其结果并不理想。本文应用"A"型外展支具保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取该方法的基础理念是:股骨头软骨的外观形状导向股骨头骨化核的形状;股骨头软骨是可以形变的,因此是可塑的;股骨头在髋臼内多方向的活动可以使股骨头有效的塑形;髋臼的形态可以因股骨头的"磨合"而改变。  相似文献   

18.
小腿延长术包括胫骨骨干截骨、骨骺牵伸、干骺端截骨和骺板下截骨延长四种术式。胫骨干截骨延长作为下肢延长的代表术式,已有60余年的历史,我国起步晚,70年  相似文献   

19.
Pemberton手术加短缩截骨治疗大龄发育性髋脱位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Pemberton截骨术加股骨近端粗隆下短缩旋转截骨为主多种辅助手段一期手术治疗大龄发育性髋脱位,评估术后髋脱位股骨头坏死和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方法]自2002年6月~2006年12月用Pemberton截骨术加股骨粗隆下短缩旋转截骨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7~14岁)发育性髋脱位149例,随访到101例(136髋),随访1年2个月~5年6个月,平均2年7个月.辅助手段包括:(1)术中髂腰机及内收肌切断;(2)单髋人字石膏制动;(3)术后4~6周拆石膏住院CPM活动髋关节加主动功能锻炼;(4)髋关节早活动晚负重.[结果]术后髋关节脱位16髋,占11.76%.按照Salter提出的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136髋中股骨头坏死38髋占27.94%.髋关节屈曲少于90°者31髋占22.79%.[结论]Pemberton髋臼周围截骨结合股骨粗隆下短缩截骨一期手术治疗大龄发育性髋脱位,疗效可靠,降低了术后再脱位、股骨头坏死率及髋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骨内减压与畸形矫正治疗无菌性小儿股骨头坏死病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作者收集了从1980-1991年经外科手术的72例无菌性小儿股骨头坏死。发病年龄3-16负,平均8.8岁。男54例,女18例,双侧发病4例。按不同的发病类型,本组采用了4种手术方式:(1)患髋滑膜切除加骺板上开窗减压,病灶清除植骨术;(2)大转子劈裂外移后植骨术;(3)转子下或转子间截骨术;(3)骨盆与转子下或转子间截骨术。根据作者的临床与X线的综合评分标准,在2年以上随访的65例中优者14例,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