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熊果酸对人RD横纹肌肉瘤细胞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熊果酸作用于培养的RD横纹肌肉瘤细胞,通过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和DNA凝胶电泳、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检测细胞凋亡,研究分析其对RD横纹肌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结果 熊果酸浓度为10、20、40 μmol/(l·h)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1.3%、20.5%、42.6%;流式细胞术测定RD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9.1%、16.6%、27.2%;DNA电泳见DNA"梯形"图谱;电镜显示肿瘤细胞的凋亡形态.结论 熊果酸能抑制RD横纹肌肉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2.
苦参碱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胰腺癌细胞SW 1990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于培养的SW1990细胞,通过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和DNA凝胶电泳、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检测细胞凋亡,研究分析其对SW1990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结果 苦参碱浓度为0.5、1.0、1.5g/L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4.3%、24.8%、41.6%;流式细胞术测定RD横纹肌肉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0.3%、18.3%、27.5%;DNA电泳见DNA"梯形"图谱;电镜显示肿瘤细胞的凋亡形态.结论 苦参碱能抑制SW1990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3.
氧化苦参碱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对人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作用于培养的OS732骨肉瘤细胞,通过四氮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和DNA凝胶电泳、光学显微镜技术观察检测细胞凋亡,研究分析其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结果浓度为1.77,3.55,5.32 mmoL·L-1的氧化苦参碱对OS732骨肉瘤细胞相对抑制率分别为16.4%,29.0%,47.0%;流式细胞技术显示骨肉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1.8%,18.6%,27.7%;DNA电泳见DNA"梯形"图谱;显微镜显示细胞的凋亡形态.结论氧化苦参碱能显著抑制OS73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4.
热休克蛋白70单抗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SP70单抗对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HSP70单抗对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HSP70单抗诱导凋亡作用。结果MTT法检测24h,48h不同浓度HSP70单抗作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吸光度(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的抑制率高于24h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HSP70单抗作用48h后细胞发生凋亡,且随单抗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高。结论HSP70单抗可以抑制BXPC-3细胞的增殖并且可以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葛璞  高西  王玲 《中国药业》2009,18(13):8-9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条件下的卵巢癌细胞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诱导其凋亡的情况。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SKOV-3细胞(细胞数为5×10^4/mL)分别接种于不同细胞培养板上,试验组每孔加入200μL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空白对照组加入等体积PRMI-1640培养液孵育,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吸光度(A490值)并计算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PI染色细胞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个时间点的细胞凋亡率。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随着地塞米松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均明显增大,以40μmol/L浓度的试验组培养48h的抑制率最高,达(45.25±3.12)%。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地塞米松处理后可引起G0/G1期细胞明显增加(P〈0.05),且SKOV-3细胞凋亡率随着地塞米松浓度增加有升高趋势。结论地塞米松能诱导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张松  杨立业  李雪  姜翠玉 《中国药师》2012,15(6):764-766
目的:观察苦参碱(matrine)对体外培养的人肉瘤细胞系MS0812细胞的增殖和诱导调亡作用.方法:苦参碱处理人肉瘤细胞系MS0812后,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和不同作用时间对MS0812细胞的增殖作用的影响,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苦参碱浓度大于500.0 mg·L-1作用24h对MS0812 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通过TUNEL试剂盒可以发现凋亡阳性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凋亡率逐渐升高.结论:苦生碱体外对肿瘤细胞系MS0812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硝酸镓对卵巢癌HO-8910细胞诱导凋亡、抑制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卵巢癌HO-8910细胞培养及干预(硝酸镓不同浓度及时间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凋亡细胞进行测定;MTT技术对肿瘤细胞增殖进行测定。结果 MT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增殖抑制率(80μg/ml)24 h为57.1%、48 h为59.4%、72 h为68.1%;凋亡率5μg/ml为(9.92±1.04)%、10μg/ml为(28.31±1.22)%、20μg/ml为(38.59±1.21)%、40μg/ml为(45.48±1.43)%、80μg/ml为(52.25±2.18)%,硝酸镓对HO-8910细胞作用呈剂量-时间±赖效应。结论硝酸镓对卵巢癌细胞作用明显,为肿瘤治疗及制备抗肿瘤药物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激素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对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不同浓度孕酮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影响、光学显微镜检测其形态学变化、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孕酮对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流式细胞仪分析,实验组G_0/G_1期上升,S期下降,细胞凋亡率上升;光镜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MTT结果显示,随着孕酮浓度的增加,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孕酮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C-CIK联合吉非替尼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DC-CIK组、吉非替尼组、DC-CIK联合吉非替尼A、B组(A组吉非替尼6.9umol/L;B组吉非替尼13.8umol/L)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对A549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A549细胞的周期变化及凋亡。结果吉非替尼组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最低为(37.19±1.5)%、细胞凋亡率亦最低32.4%,DC-CIK联合吉非替尼B组抑制率最高为(69.62±2.30)%、凋亡率亦最高72.86%,各组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联合吉非替尼(吉非替尼13.8umol/L)能有效的抑制A549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疆5种香阿魏(准噶尔阿魏、多伞阿魏、山地阿魏、全裂叶阿魏、荒地阿魏)醇提物的抗胃癌作用。方法 以质量浓度分别为0,0.3,1,3,10μg/mL的香阿魏乙醇提取物干预成年血管标记绿色荧光转基因斑马鱼胚胎模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斑马鱼节间血管长度并计算血管新生抑制率。以香阿魏乙醇提取物干预人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并计算迁移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计算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率,实验均设正常对照(培养基+细胞)。结果 准噶尔阿魏、多伞阿魏、山地阿魏、全裂叶阿魏、荒地阿魏醇提物的模型斑马鱼胚胎节间血管新生抑制率分别为50.12%,1.14%,1.37%,7.80%,8.98%;多伞阿魏及荒地阿魏醇提物作用48 h时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8.54±7.68)%及(26.88±4.95)%,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的(90.68±5.19)%(P <0.05);上述5种香阿魏醇提物对于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0.91,108.69,71.48,61.20,81.20μg/mL;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9.50%,1...  相似文献   

11.
12.
纳米抗体是骆驼来源的一种轻链缺失的抗体,具有与单克隆抗体相似的抗原结合特异性和亲和力,此外还具有分子量小、稳定性好、易于制备等优点,因而具有巨大的生物医药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制备出了高纯度的EGFR纳米抗体(antiEGFRnano)。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检测)证明,重组的EGFR纳米抗体具有显著的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活性,这为靶向EGFR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鼠肝实质及非实质细胞分离和质量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分离肝实质细胞及非实质细胞的合理条件。方法 应用胶原酶 /蛋白酶E消化分离和低速离心技术 ,以细胞活率、细胞产量和细胞纯度等指标检测细胞质量。结果 在 37℃ ,0 5g·L-1的胶原酶作用 30min ,80 0r·min-1离心条件下 ,肝实质细胞产量 (98× 10 9± 4× 10 9·L-1)、纯度 (97%± 2 % )和活率 (>90 % )最好。胶原酶和蛋白酶E合用 ,肝非实质细胞产量最高 (2 8 6× 10 9± 3 7× 10 9·L-1) ,Kupffer细胞纯度合理 (16 0 %± 3 5 % ) ,且Kupffer细胞含量符合体内正常分布。结论 本实验方法分离细胞对于进一步研究肝实质 ,尤其肝非实质细胞功能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肺癌是当今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早期肺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并辅以放疗化疗。但是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大,且抗药性在一些肿瘤靶向性药物中逐渐显现。因此,亟需新的抗肿瘤药物。天然产物是小分子新药的主要来源。我们在对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的筛选过程中发现D261(从固体发酵物中提取,纯度大于95%)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且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因此,本文对D261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及其相关机制作了初步  相似文献   

15.
人参总甙及单体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参总甙、人参皂甙单体对脐血CD34^ 细胞体外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用MethoCult^TM H4435半固体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的人参总皂甙(GS)、Rgl、Rbl,计数CFU—E、BFU—E、CFU—GM集落。结果:GS、人参皂甙单体Rg1、Rb1具有刺激脐血CD34^ 细胞集落形成的作用,人参皂甙单体的作用优于GS。不同浓度的人参皂甙对脐血CD34^ 细胞集落刺激不同,但其集落形成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GS的最佳浓度为50mg/L,Rg1和Rb1最佳浓度为5mg/L。高浓度的GS、Rgl、Rb1集落形成能力下降,但并不显示抑制作用。结论:人参总甙、人参皂甙单体能促进造血干或祖细胞增殖,并且能诱导定向分化,具有类似生长因子和协同生长因子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新多胺类似物四丁基丙二胺(tetrabutylpropanediamine,TBP)对人骨髓瘤MG63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用于分析细胞增殖,流式细胞分析用于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鉴定,琼脂糖凝胶电泳用于分析DNA片段化,Western blot用于分析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Transwell技术用于分析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TBP明显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抑制效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分析发现,TBP干扰细胞周期,导致G1和G2期细胞比例升高,但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同时凋亡细胞数量大幅增加。TBP处理后,细胞染色体DNA出现凋亡细胞典型的DNA片段化现象,细胞质中促凋亡蛋白Bax和细胞色素C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TBP具有抑制人骨髓瘤MG63细胞增殖的药理活性,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提示TBP具有用于临床骨髓瘤治疗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梅酮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杨梅酮对体外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的细胞早期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百分率。结果杨梅酮能显著增加A549细胞早期凋亡率和G0/G1期的细胞比例,并且细胞凋亡率与杨梅酮浓度具有较好的量效关系。结论杨梅酮能显著增加体外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早期凋亡率,并可使A549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1对粒系细胞和红系细胞的正负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6,12(5):465-468
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γhIL-1β)对小鼠骨髓和外周血粒系细胞与红系细胞作用的研究表明:IL-1单剂量腹腔注射后d7红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网织红细胞在d8显著下降。5~10万U·kg-1剂量范围内IL-1促进粒系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成熟。应用流式细胞仪对骨髓细胞周期分析显示骨髓大体积细胞在注射IL-1后d3S期细胞明显增多。我们的结果表明IL-1抑制红系造血细胞的分化增殖,在适当的剂量范围内促进粒系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成熟。其作用的分子基础是诱导造血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体外分析王不留行抑制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增殖、迁移和黏附的有效部位。方法SRB法测定药物干预细胞增殖的IC50和药物作用时间与药效学的关系;划线灼伤法研究细胞迁移;体外基质胶分析药物对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HE染色观察药物对细胞染色体的影响。结果王不留行有效部位对HMEC增殖抑制的IC50为3.60mg.L-1,加药4h后起作用。加药48h后HMEC迁移受到明显抑制(迁移率为40.33%,对照组迁移率为77.68%)。加药组细胞黏附受到明显抑制,且呈浓度依赖关系。结论王不留行提取物能明显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黏附,因此具有潜在的价值用于抑制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型化合物F-2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CCK-8实验检测肺癌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化合物对H520细胞迁移的情况;倒置显微镜观察化合物刺激对细胞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化合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化合物对细胞迁移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化合物对H520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浓度和时间呈依赖性关系。划痕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并且western blot 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处理H520细胞后可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调N-cadherin蛋白的表达。Annexin-V/PI双染法结果显示,化合物可诱导H520细胞发生凋亡,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凋亡率上升,并且增加了BaX/BcL-2蛋白表达比率。结论:化合物能够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阻断肿瘤细胞EMT过程,调节细胞凋亡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