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抗氧化作用及对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只,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肝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肝缺血/再灌注加葛根素治疗组(C组),分剐在肝缺血前、缺血45min、再灌注45min共3个时相点,检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丙二醛(MDA)浓度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结果肝缺血/再灌注组,血浆XO,MDA及ALT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SOD明显低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或Y〈0.01);而葛根素治疗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葛根素可通过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增强SOD活性、减弱XO活性)拮抗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MDA浓度),从而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生长激素(rGH)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设立实验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实验组术前连续7天皮下注射rGH,1U/Kg/d,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予阻断第一肛门40分钟后恢复再灌注。假手术组仅作开关腹手术。分别在恢复再灌注后2小时和24小时后检测各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及肝组织匀浆MDA、SOD含量。同时电镜下观察各组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应用TUNEL染色方法比较各组间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实验组TNF-α水平在再灌注后2小时和24小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IL-1β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MDA水平实验组在再灌注后2小时和24小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OD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肝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电镜观察发现对照组肝细胞线粒体结构紊乱,嵴消失,细胞核染色质出现断裂,染色体碎片外溢,凋亡小体形成等现象,而实验组没有发现上述征象。结论重组生长激素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用溶栓或介入手段开通阻塞血管后,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取健康3周龄SD大鼠的骨髓细胞悬液,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受体SD大鼠接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无血清DMEM心肌注射1周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肌缺血0.5h再灌注2h后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心肌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水平;采用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旺盛,纯度较高,且均质性和稳定性好;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细胞移植组乳酸脱氢酶的漏出减少,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丙二醛含量减少(P〈0.01);细胞移植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细胞移植组Bcl-2蛋白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Bax/Bcl-2比值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可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SD雄性成年大鼠15只,体重250-280g,由山东大学提供,实验于2012年6月~2013年7月于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正常组,模型组和干细胞移植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结扎冠状动脉建立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收集培养三代DiI荧光标记的BMSCs(1×106)经尾静脉注射移植入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体内。6周后通过多道生理记录仪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RT-PCR检测心脏炎症因子变化,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干细胞转化情况。结果手术操作6周后,干细胞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4%土5%)与模型组(45%±3%)之间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P=0.047);RT-PCR检测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组心脏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分别为(4.47±0.8,10.1±2.3,4.56±0.9)ng/ml,缺血模型组分别为(7.43±0.8,21.6±2.4,2.06±0.6)ng/m|,两组之间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57~1.82,Pdo.05);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干细胞具有转化为血管内皮的作用。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6周后可以通过抗炎症反应及促进分泌血管因子分泌作用起到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已用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的实验动物研究。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旁分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纯化并体外DAPI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下腔静脉移植入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体内,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以及在受体鼠体内的迁移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第2天缺血肾脏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大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在移植后第1、2天明显降低(P〈0.05),但细胞移植组移植后第1、2天肾组织中均未见DAPI阳性细胞;第3、4天则逐渐可见DAPI阳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移植后第2天肾组织中可见较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而肾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结果显示旁分泌机制参与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建立大鼠生精上皮放射性损伤动物模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生精上皮放射性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大鼠放射性损伤动物模型。高剂量(2Gy)放射线照射组Wister大鼠20只,低剂量(0.5Gy)放射线照射组Wister大鼠20只,各组中随机取10只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实验组,剩余未移植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取10只为经放射线照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照射2周和4周后取大鼠睾丸,切片染色镜下观察。结果高剂量照射组较低剂量照射组大鼠睾丸组织损伤明显加重,低剂量照射组实验组大鼠睾丸组织于移植后两周各级生精细胞基本恢复正常,移植后4周完全恢复与正常未照射组无明显区别。高剂量照射组实验组大鼠睾丸组织于移植后两周管腔内可见少量各级生精细胞,移植后4周管腔内各级生精细胞增多,可见成熟精子。各实验组恢复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生精上皮放射性损伤的修复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小肠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其发生缺血-再灌注时可出现严重的组织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受损组织的修复.目的:观察同种异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肠道的定植情况和治疗效果.方法:Wistar雌性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剖开腹腔后即予以缝合;其余大鼠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肠道缺血-再灌注后仅输入生理盐水;治疗组鼠尾静脉注射Wistar雄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分别于12,24 h,3,7,14,28 d分批取空肠组织,制作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观察供体细胞在受体肠道的分布,空肠组织匀浆后行RT-PCR检测雄性大鼠的性别决定基因,并检测肠组中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结果与结论: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未见供体细胞在受体肠绒毛表面定植.雌性大鼠肠组织中性别决定基因的RT-PCR检测结果为:3 d阳性率为50%,7 d阳性率66.6%,14 d阳性率33.3%,28 d阳性率为16.6%.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第12,24小时,3,7天的空肠组织中的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同种异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受体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肠道内定植,并可加速肠道损伤的恢复,其发挥疗效并非直接分化,而是主要是通旁分泌的形式促进机体内源性修复.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已用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的实验动物研究。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旁分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纯化并体外DAPI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下腔静脉移植入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体内,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以及在受体鼠体内的迁移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第2天缺血肾脏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大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在移植后第1、2天明显降低(P<0.05),但细胞移植组移植后第1、2天肾组织中均未见DAPI阳性细胞;第3、4天则逐渐可见DAPI阳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移植后第2天肾组织中可见较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而肾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结果显示旁分泌机制参与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用溶栓或介入手段开通阻塞血管后,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取健康3周龄SD大鼠的骨髓细胞悬液,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受体SD大鼠接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无血清DMEM心肌注射1周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肌缺血0.5h再灌注2h后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心肌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水平;采用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旺盛,纯度较高,且均质性和稳定性好;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细胞移植组乳酸脱氢酶的漏出减少,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丙二醛含量减少(P<0.01);细胞移植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细胞移植组Bcl-2蛋白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Bax/Bcl-2比值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可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目前多数认为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生物因子起主要作用。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过氧化氢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制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以及过氧化氢损伤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模型,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组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PI3K抑制剂处理组。以ELISA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来评估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结果与结论:模型组乳酸脱氢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抑制剂组也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组(P〈0.0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组细胞凋亡率低于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抑制剂组(P〈0.01),并且都低于与模型组(P〈0.01)。证明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抑制了过氧化氢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该作用部分是通过PI3K途径发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