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跟痛症主要是指跟骨底面由于慢性损伤所引起的疼痛,临床上比较常见.本病多发于40岁-60岁的中老年人,起病缓慢,病程长.多为一侧发病。主要症状是:足跟部触地行走时疼痛,或负重痛,走路时间长了疼痛加重,休息后疼痛减轻或消失,无自发痛。局部无肿胀或稍肿胀.局部有压痛.有固定的或滑动的触感性硬结。临床上用口服药物治疗多不明显。笔者近年来用中药熏洗治疗本病85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马钱子膏”治疗癌性疼痛57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钱子膏”治疗癌性疼痛57例临床报道江苏张家港市中医院(215600)曹林华主题词疼痛/中医药疗法,肿瘤/并发症,马钱子/治疗应用晚期癌肿病人的疼痛,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我院自行研制的"马钱子膏",局部外敷治疗晚期癌肿病人的疼痛,临床取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3.
跟内、外侧皮神经支局部封闭治疗足跟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跟部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尤其是顽固性足跟痛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易复发,疗效欠满意,近年来有报道足跟部细小神经支的卡压是导致足跟痛的主要原因,局部封闭皮神经是临床上治疗足跟痛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应用局部封闭跟内、外侧皮神经支治疗足跟痛35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择适合硬膜外阻滞治疗穿刺针型号,保证穿刺成功率,避免硬膜外穿刺时局部皮肤穿刺点损伤及穿刺失败.方法: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150例,用普通硬膜外穿刺针16号或18号,B组150例,用9号穿刺针,C组50例用7号穿刺针,比较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结果:普通硬膜外穿刺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但局部皮肤穿刺点损伤较大;9号穿刺针穿刺成功率高,局部皮肤穿刺点损伤轻微;7号穿刺针穿刺成功率较低,局部皮肤穿刺点损伤极小。讨论:疼痛患者在行硬膜外腔阻滞治疗时,选用9号穿刺针穿刺,可保证穿刺成功,同时尽可能地避免局部损伤及穿刺并发症,值得在临床疼痛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钟辉 《新疆中医药》2009,27(4):68-69
贾斌教授教学临床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运用传统中医药治疗疼痛证候方面有其独特的见解,贾老师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在疼痛的治疗上亦应强调辨证施治。其治疗疼痛的特点,并不局限于单纯的镇痛、治标上,更主要的是通过改善全身或局部的功能状态达到镇痛目的。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是皮肤病的一种,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疼痛性皮肤病,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于脊神经根的病毒,被再次激活,引起发病[1]。隐匿性带状疱疹起初局部皮肤不起水疱,无破损。临床跟诊发现,有隐匿性带状疱疹患者以皮肤局部呈神经放射样疼痛,疼痛以针刺感或者烧灼感或者是虫爬的感觉为主,但局部皮肤不起水疱。多数患者发病时间为2~3 d,虽然这类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同时易导致误诊,但是通过仔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症状及辅查可以明确诊断,在临床上经苗医刮治疗法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筋通络方穴位贴敷治疗颈椎病患者局部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2名确诊颈椎病有局部疼痛的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结局测试者设盲,两组均给予口服非甾体镇痛药物,治疗组予舒筋通络方外敷阿是穴、肩井穴,对照组予安慰剂膏药外敷,治疗周期为28d,比较两组的症状疗效、疼痛改善情况等,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临床症状及疼痛改善率上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疼痛控制、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有一定优势;中药外敷的应用未见明确不良反应,患者接受程度高。结论舒筋通络方穴位贴敷在改善颈椎病患者局部疼痛上的疗效稳定,有增强止痛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非甾体药物的摄入量,能从不同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观察高乌甲素行肩胛上神经阻滞和腋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首先用高乌甲素行肩胛上神经阻滞和腋神经阻滞,隔日一次;次日辅助高乌甲素行痛点局部阻滞,然后行康复训练,通过(1)疼痛分级,(2)Rom分级(3)疗效评定,说明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一疗程后,肩部疼痛明显减轻,即疼点等级明显提高,肩关节各方位的Rom等级明显提高。结论高乌甲素行肩胛上神经和腋神经阻滞,辅以痛点局部阻滞,然后行康复训练,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张仁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2):149-149
甘露醇是临床使用较多的药物,静脉输注时易引起局部疼痛,临床上解决方法较多,本文是分析输注甘露醇致痛的原因,并概要介绍国内在护理上如何减轻输注该药所导致的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10.
代邮     
复发性口疮为临床常见病,在口腔粘膜上出现表浅的、如黄豆、绿豆大小的溃疡点,局部灼热疼痛或刺激时痛,因其反复发作,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运用甘露饮内服并用复方五倍子散外敷治疗本病56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91年以来,用板蓝根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本病3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0岁;病程最短1d,最长7d。2治疗方法选用5号针头,曲池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用5ml注射器,将板蓝根注射液吸入摇匀,而后在双侧曲池穴上直刺1寸左右,针下有满意针感时回抽无回血,方可注入药液.每次每穴各注入1ml.可重刺激稍快推药液,每d1次,治愈为止.3治疗结果治愈:30例(面部疼痛消失,局部红肿消失,无压病,体温恢复正常);好转2例:面部疼痛减轻,局部红肿消退,体温接近正常。4病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捏脊疗法治疗胸椎棘上韧带劳损的疗效.方法:选取胸椎棘上韧带劳损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推拿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同时增加捏脊疗法.临床疗效评定以患者局部疼痛、压痛和局部剥离感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在解除患者局部疼痛、压痛和局部反应物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方面均较对照组优.结论:以捏脊疗法为主的推拿疗法治疗胸椎棘上韧带劳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脚跟疼痛很常见,因其影响走路,会给病人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绝大多数是因为跟骨骨刺、韧带变性、局部炎症所致。许多患者抱怨临床治疗效果差。经过观察发现,中药熏洗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而且还可以促进局部受损组织的修复,治疗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哺乳性颈背疼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7例患者采用放松、局部松解手法及整复手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幕治愈55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推拿疗法治疗哺乳性颈背疼痛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软组织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局部组织肿胀、疼痛及关节功能活动受限,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自2003年10月~2004年10月运用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软组织损伤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胡建雷 《新中医》2017,49(4):62-64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局部浸润麻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熏蒸联合局部浸润麻醉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改善,而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疼痛评分均有改善,而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应用中药熏蒸联合局部浸润麻醉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疼痛为临床最常见症状之一,针灸治疗疼痛的卓越疗效已为世界所瞩目。治疗时常用的选穴原则有循经取穴、局部取穴、辨证取穴、经验取穴等。其中的经验取穴包括我们常用的经外奇穴或民间单验方等,而它们的穴性主治却并非用已知的经络理论可以解释得通。基于这种疑问,笔者...  相似文献   

18.
红花醇热湿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9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伤科临床常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因外伤、骨折、扭伤等引起的脑水肿、软组织肿胀、血肿等,疗效显著。但据观察,85%以上的患者在使用该药5~7天内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对药物较敏感的患者甚至用药当天即出现症状,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我院自2005年7月~2007年6月用50%红花醇局部热湿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95例,并与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法进行对照,疗效显著且优于后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杨青容  于川 《河北中医》2016,(4):576-578
目的观察火针局部点刺配合毫针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枕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火针局部点刺配合毫针治疗。2组均治疗7 d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日疼痛发作次数、每次疼痛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75.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枕神经痛日发作的总次数、每次疼痛的持续时间均减少(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局部点刺配合毫针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枕神经痛疗效确切,且能改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20.
火针点刺治疗肩周炎5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火针和针灸治疗肩周炎5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局部用75%酒精常规消毒,在酒精灯上将针尖烧红,快速刺入刺激点或穴位,并快速拔出,连续点刺三次。取穴肩、肩、肩内陵为主。一般先针灸,取穴为风地、风府、肩三穴、曲池、合谷等穴针刺用泻法,进外得气后施以温灸,25分钟左右即可,症状基本控制后用火针治疗3-5天,每次选穴2-3个。治疗后局部疼痛麻木感完全消失,患处痛感完全恢复有45例,显效率达90%。局部疼痛麻木感明显减退者5例。火针点刺治疗肩周炎50例@刘洪云$江苏省扬州市郊区人民医院!225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