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应璇  贾彩乐  何好权  陈舒  刘俊 《浙江医学》2023,45(6):617-620
目的 观察麝香通心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HF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观察组采用麝香通心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两组治疗周期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两组患者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12周,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LVEDd、LVESd、MLHFQ评分、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而LVEF、6MWT距离高于治疗前;观察组LVEDd、LVESd、MLHFQ评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LVEF、6MWT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麝香通心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CHF患者疗效显著,患者心功能改善,血清NT-proBN...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重组冻干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98例CH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rhBN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47/49),高于对照组的83.67%(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rh...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合并心衰常规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和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及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心衰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LVEF、NTproBNP改善程度及预后各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预后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68例老年CH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心率变异性指标[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水平、血清细胞因子指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白细胞介素-6(IL-6)、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因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87例,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实验组同时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左心室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治疗前,两组LVESV、LVEDV、LVEF、NTproBNP、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LVESV、LVEDV、LVEF、NT-proBNP、Hcy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够提高心脏的泵血能力,改善扩张型心肌病CHF患者的左心功能及运动耐力,降低Hcy水平,减少因慢性心力衰竭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益心颗粒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临沂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CHF患者1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心颗粒治疗),各80例。对比两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治疗总有效率、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神经内分泌水平[醛固酮(ALD)、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心肌相关因子水平[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升高,LVESD、LVEDD均减小,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CH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水平、血清学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35/40),高于对照组的62.50%(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MI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TnI、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5例CH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观察组5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排血量(CO)]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心肌能量代谢指标[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左心室收缩末圆周室壁应力(cESS)、心肌能量消耗(MEE)]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49/53),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C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IL-18、hs-CRP、FFA、cESS、ME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沙库巴曲缬沙坦片,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氯沙坦钾片。对两组患者的血钙、血磷,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不良反应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s)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磷、血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T-proBNP水平均下降且治疗组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LVEDD、LVESD水平均下降且治疗组水平均更低,两组治疗后LVEF水平均上升且治疗组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二级预防及抗心力衰竭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水平、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水平、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室重构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壁应力(MWS)、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SV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V、LVPW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ST2、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用法舒地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延安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用法舒地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NT-proBNP)、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浆内皮微粒(EMPs)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LVESD、LVEF、NT-proBNP、EMPs、sICAM-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LVEF、NT-proBNP、EMPs、sICAM-1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用法舒地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抑制心肌重塑,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芪苈强心胶囊+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阜南县中医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观察组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比较2组治疗效果、血清学指标、心功能、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3.33%,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2组血清学指标、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脑钠肽(BN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高敏肌钙蛋白(hs-TnT)水平均较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高,6 min步行距离(6MWT)较长,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MLHFQ)评分较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调节血清学指标水平,增强心功能,促进生...  相似文献   

13.
马欣  付宝  李秋霞  苏毅 《安徽医学》2021,42(1):62-66
目的 研究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接受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的CHF患者作为联合组,按1:1比例抽取同期单独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的56例CHF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心功能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左心室流体力学参数[射血-充盈血流逆转间期(FRI)、校正FRI(CFRI)、射血-充盈血流逆转流率(FRR)、左心室射血期峰值流率(FRPE)]、外周血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差异,统计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疗效分级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29%比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参数、左心室流体力学参数及外周血各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两组LVEDD、FRI、CFRI及外周血PⅢNP、Gal-3、NT-proBNP低于治疗前,LVEF、SV、FRR、FRPE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12周LVEDD、FRI、CFR及外周血PⅢNP、Gal-3、NT-proBNP低于对照组,LVEF、SV、FRR、FRPE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以上各指标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不良反应发生率(5.36%比8.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CHF疗效优于单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及左心室流体力学参数,降低外周血PⅢNP、Gal-3、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莉  张扬  郭虹 《中国民康医学》2023,(18):101-104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DCM致CH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水平、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临床疗效、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I、LVEF和C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RP、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125例CH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血清心衰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57/63),高于对照组的77.42%(4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LVEDD、HR、cTnI、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6MW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CHF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降低cTnI、NT-proBNP水平,效果优于依那普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安全性与之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结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在江西省萍乡市矿业集团总医院接受治疗的CHF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将CHF患者分为不同的亚组,心功能Ⅱ级组40例,心功能Ⅲ级组47例,心功能Ⅳ级组33例,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的Hcy、NT-pro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等心功能参数,并进行比较及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cy、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的LVEF、PWT、LVDD、IVST左心室结构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清Hcy、NT-proBNP水平及LVDD呈增高趋势(P<0.001),LVEF呈下降趋势(P<0.05),PWT、IV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cy与NT-proBNP、LVDD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与PWT、IVST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HF患者的Hcy指标高于健康者,且随着心功能病情的加重而升高,与NT-proBNP、LVDD、LVEF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有望成为监测CHF患者病情变化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新余袁河医院收治的66例CH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螺内酯+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螺内酯+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室重构、心功能、血清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974,P=0.01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室壁应力、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心室重构指数、每搏输出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各指标,逆转心室重构,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半乳糖凝集素-3(Gal-3)浓度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高龄HFrEF患者95例,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对照组47例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组48例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6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月后NT-proBNP、GDF-15、Gal-3水平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月末KCCQ、MLHF评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不良反应率4.17%(2/48)与对照组6.38%(3/47),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HFrEF患者,通过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调节心功能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慢性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管紧张素(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4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rhBNP治疗,43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与血清NT-proBNP、AngⅡ水平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LVEF水平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降低,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F,观察组LVEDD低于对照组LVEDD(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Ang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67%(42/43)]高于对照组[83.72%(36/43)](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3/43)]低于对照组[11.63%(5/43)],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0.
李剑峰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7):1276-1277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延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给予对照组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芪苈强心胶囊。对比两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血清脑钠素N端前体肽(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缩小,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有效降低患者NT-pro 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