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脑钠肽(BNP)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抚州市东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CI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采集2管静脉血,一管抽取2 m L用枸橼酸抗凝做凝血四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一管抽取5 m L促凝血做CRP、BNP检测。比较2组PT、APTT、FIB、CRP、BNP水平,并比较不同严重程度ACI患者PT、APTT、FIB、CRP、BNP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PT、APTT、FIB、CRP、BNP单项及联合检测在ACI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PT、APTT短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CPR、BNP水平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组PT、ATPP长于中度组、重度组,FIB、CPR、BNP低于中度组、重度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T、APTT、FIB、CRP、BNP及联合检测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水平、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蛋白(Ⅳ-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54/60),高于对照组的75.0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Ⅳ-C、LN、HA、CRP、PCT、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所生早产儿凝血功能指标与胎龄的关系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所生的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20例健康产妇所生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早期早产儿、中期早产儿和晚期早产儿的凝血功能指标,并分析观察组中凝血指标与胎龄的关系。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观察组分为观察1组(n=46)和观察2组(n=34)。观察1组采用微剂量肝素+常规治疗,观察2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观察组不同治疗方案患儿凝血功能指标和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中期早产儿和晚期早产儿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in time,APTT)均短于早期早产儿,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均低于早期早产儿,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均高于早期早产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早期早产儿、中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的PT、APTT均长于对照组,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I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子痫和子痫PT、APTT均长于妊娠期高血压产妇,D-D均高于妊娠期高血压产妇,FIB均低于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患者的PT、APTT均长于先兆子痫患者,D-D高于先兆子痫患者,FIB低于先兆子痫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中PT、APTT、D-D与胎龄均呈负相关(P<0.05),FIB与胎龄呈正相关(P<0.05)。治疗前,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均短于治疗前,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FI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的PT、APTT均长于观察1组,D-D水平高于观察1组,FIB水平低于高于观察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所生早产儿凝血功能显著改变,且与疾病类型、胎龄有关,给予微剂量肝素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化瘀汤联合乌司他丁对瘀毒内阻型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瘀毒内阻型脓毒症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解毒化瘀汤,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APACHE II评分、炎症水平变化、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APACHE 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APACHE I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PCT、CRP、WB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PCT、CRP以、WB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CD4+ 以及CD4+ /CD8+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后2组CD8+ 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 以及CD4+ /CD8+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PT、APTT、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L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PT、AP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解毒化瘀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瘀毒内阻型脓毒症患者具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以及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麦角新碱+米索前列醇治疗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5月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各50例。对照组采用麦角新碱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比较2组治疗效果、用药后出血情况、凝血功能[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并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2 h、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D-D、APTT、PT、FI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D-D、APTT、PT均低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麦角新碱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效果较佳,利于减少产后出血,改善凝血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  相似文献   

6.
袁玉香  袁永红 《中外医疗》2023,(17):140-144
目的 分析心通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服用比索洛尔)和观察组(服用心通颗粒联合比索洛尔),各75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凝血指标以及心绞痛控制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GLS、TLS、LVED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CT、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60、7.109、15.233,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稳定指数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T、ARTT值高于对照组,PAR、FIB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夏誉  叶素贞 《浙江医学》2019,41(16):1760-1763
目的检测不同病情脓毒症患者血清超氧化物酶歧化酶(SOD)水平与炎症指标,探讨SOD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78例脓毒症患者,其中脓毒症休克24例,脓毒症未休克54例,另选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入院时的白细胞计数(WBC)、肌酐(C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LAC)及SOD水平。结果脓毒症患者的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WBC、PT、APTT、FIB和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SOD水平低于脓毒症未休克组(P<0.05);PT、Cr、PCT、CRP、LAC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未休克组(均P<0.05);死亡组的SOD水平虽低于存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PT、Cr、PCT、CRP、LAC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脓毒症患者的SOD水平与FIB、Cr、CRP和PCT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的SOD水平明显降低,脓毒症休克患者降低更加明显,可作为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2):1705-1708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凝血功能、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TACE治疗一周后,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APTT、PT及FIB)、肝功能(TBIL、DBIL、IBIL、ALB及ALT)及肝纤维指标(LN、HA、PⅢP及ⅣC)等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APTT、PT水平均显著高于组内治疗前,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与观察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TBIL、DBIL、IBIL、ALT水平均显著升高,ALB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前后的TBIL、DBIL、IBIL、ALT水平均显著高于、ALB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LN、HA、PⅢP及Ⅳ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LN、HA、PⅢP及ⅣC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化疗药物及栓塞治疗过程可损伤患者的肝细胞,对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环磷酰胺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因环磷酰胺治疗导致肝损伤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对照组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大多数恢复正常,两组乏力、纳差、腹胀、肝区不适、肝肿大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ALT、AST、TBIL、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血清ALB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LT、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两组血清AS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4.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环磷酰胺所致肝损伤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周迂秀  王可 《基层医学论坛》2016,(10):1399-1400
目的:探讨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溶栓治疗前、溶栓治疗后2,4,24,48 h的凝血与纤溶系统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变化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凝血因子Ⅰ含量(FG)、D-二聚体(D-Dime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凝血因子Ⅱ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24 h PT、APTT、T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 h,FG则低于治疗前;治疗后2,4 h D-Dimer水平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 h,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检测指标与健康人存在差异,可用于早期诊断;溶栓治疗后患者凝血活性减弱、纤溶活性增强,可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案,观察溶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谭晓娟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35):110-113
目的 探究奥曲肽联合注射用奥美拉唑在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宜春浙赣友好医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血红细胞 (red blood cell,RBC)计数、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胃相关指标(胃液pH值水平、促胃液素)、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interleukin,IL)-2、IL-6及IL-17]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RBC、PLT、H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TT、APTT、Fib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液pH值高于对照组,促胃液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2、IL-6、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采用奥曲肽联合注射用奥美拉唑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胃液pH值与促胃液素水平,改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指标,利于减轻炎症,促进机体恢复,临床应用安全、可行,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朱鸿燕  谭鹰  王清松  周莉  阳梅 《西部医学》2023,35(10):1465-1468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小板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74例AML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allo-HSCT治疗,观察组予以rhTPO联合allo-HSCT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血小板重建时间和血小板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炎症因子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重建时间和血小板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TT和PT水平低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PCT、CRP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EGF和VEGF-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股骨颈骨折(FNF)患者氧化应激反应与骨折愈合进度及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治疗的141例FNF患者作为FNF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对照组体检当日及FNF组术后次日空腹静脉血4 mL,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FNF组与对照组的MDA、SOD水平及TT、PT、APTT、FIB水平;术后随访4个月,依据骨折不同愈合时间进行分组,具体为3个月愈合组、4个月愈合组及延迟愈合组,比较各组的MDA、SOD及TT、PT、APTT、FIB水平,分析MDA、SOD与骨折愈合进度及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FNF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NF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FNF组与对照组的TT、PT、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愈合组MDA水平低于4个月愈合组、延迟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0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门静脉内径(PVD)、门静脉压(PVP)、门静脉血流量(PVF)、门静脉血流速度(PVV)]水平、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临床疗效,再出血率,以及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PVD、PVP、PVF、PVV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I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T、TT、APT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比例新鲜冰冻血浆(FFP)与红细胞(RBC)输注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7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按FFP∶RBC为1∶2.5比例输血,观察组按FFP∶RBC为1∶1比例输血,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小板(PLT)水平、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T、APTT、TT短于对照组,FIB、PL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高于输血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4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P与RBC按1∶1比例输注用于产后出血患者可改善其凝血功能指标、PLT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红花酊湿敷改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拟造瘘血管条件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重庆市中医院诊治拟行造瘘的ESRD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生理盐水热敷,研究组给予红花酊湿敷,比较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管参数指标[桡动脉内径、头静脉内径、桡动脉的应变率比值(B/Ar)];并统计2组内瘘失败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的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红细胞沉降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桡动脉内径、头静脉内径较治疗前宽,且研究组宽于对照组(P<0.05),B/Ar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D-D水平较治疗前低,PT及APTT较治疗前短,且研究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内瘘失败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酊湿敷应用于ESRD患者具有一定疗效,可减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疗效与预后。方法:选择早发型子痫前期病人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血压、凝血功能和肾功能指标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2组病人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尿氮素(BUN)、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BUN、24 h U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病人治疗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治疗后APTT、PT、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妊娠周数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与凝血功能变化。方法:将40例肝硬化患者(硬化患者为观察组)与100例健康者(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检测,将对比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功能七项检查中TBIL DBIL TBA ALT AST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TP ALB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凝血四项中PT APTT TT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肝功能损害与凝血功能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预防和治疗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16例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方预防和治疗。观察2组术前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变化情况,比较2组疗效及非DVT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术前3 d比较,2组术后7 d PT、APTT明显升高(P<0.05),而D-D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非DVT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升PT、APTT水平,降低D-D水平,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ICU老年脓毒症患者炎症状态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脓毒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治疗,疗程为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CRP、PCT、PT、APT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机体高凝状态,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