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胃肠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状况,分析营养风险与肿瘤分期、营养支持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期间住院的胃肠肿瘤患者,入院时使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状况,统计患者的肿瘤分期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有961例住院患者入选,总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8.9%(374/961),胃肿瘤和结直肠肿瘤分别为49.2%(176/358)和32.8%(198/603).Ⅳ期的胃肿瘤和结直肠肿瘤营养风险最高[87.3%(48/55)和58.8%(50/85)],ⅡA期的胃肿瘤和Ⅰ期的结直肠肿瘤营养风险最低[16.1%(5/31)和9.8%(6/61)].有营养风险和无营养风险胃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率分别为62.3%(152/244)和48.6%(144/296),有营养风险和无营养风险结直肠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率分别为37.7%(92/244)和51.4% (152/296),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比值为1.25:1.有营养风险的胃肠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4%(121/374),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的20.4%(120/587),P=0.000 0.有营养风险的胃肠肿瘤患者应用营养支持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7.5%(67/244),明显低于未用营养支持患者的40.8%(53/130),P=0.008 6.在无营养风险的胃肿瘤患者中应用营养支持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用营养支持者(P=0.039 6),而在无营养风险的结直肠肿瘤患者中应用营养支持与否与并发症发生率无关(P=0.464 7).结论 胃肠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较高,营养风险发生率与肿瘤分期有关;有营养风险的胃肠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无营养风险者;给予有营养风险的胃肠肿瘤患者营养支持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结直肠肿瘤作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内镜技术的发展使得多数结直肠肿瘤在早期即可得到诊断及治疗,然而受限于内镜预约时间长、患者体验差以及对术者资质的要求等,我国很多地区难以大规模开展内镜下结直肠肿瘤的筛查。肿瘤标志物尤其是肿瘤血清学标志物所具有的创伤小、便于开展大规模筛  相似文献   

3.
Huang Y等人回顾性地分析了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5年内接受结肠镜监测患者的数据(内镜检查、病理学、人口统计学数据),以此调查结直肠间期癌发生的原因和风险。结果发现,所有1794例患者中有14例发生了结直肠间期癌。在平均随访2.67年时,结直肠间期癌的发病密度是每年每1000人中有2.9例。50%的结直肠间期癌是由于腺瘤在结肠镜下未被完全切除,36%是漏诊的肿瘤,14%是新生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生物样本库在结直肠肿瘤转化中的研究价值.方法:将结直肠肿瘤患者73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转化评估,观察组患者接受生物样本库评估,比较2组判断结直肠肿瘤转化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直肠肿瘤转化判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样本库能提升结直肠肿瘤转化中的...  相似文献   

5.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肿瘤中MTS1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不同病理类型人类结直肠肿瘤中MTS1基因产物p16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关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36例结直肠肿瘤石蜡标本的p16蛋白进行测定。结果 p16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检出率为83.1%,明显高于切缘粘膜的1.2%和非肿瘤患者结肠粘膜的10%(P〈0.01),管状腺癌的阳性率为94.1%,显著高于绒毛状腺瘤恶变,乳头状腺癌和粘液腺癌(P〈0.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电子结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患有各种肛肠疾病症状的6375例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其中男3562例,女2813例;年龄16~98岁,平均58.5岁;共发现结直肠疾病3021例,占47.4%,其中结直肠癌1117例,占17.52%;结肠息肉1035例,占16.23%;炎症性肠病713例,占11.18%;结肠黑变病156例,占5.2%。结果表明,电子结肠镜检查可以进行早期结直肠癌的筛选,进行结直肠肿瘤的早期干预,能够提高结直肠疾病的诊断率,提高结直肠肿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是目前微创外科技术进展和应用的主要领域,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疗效和优势已得到业界的公认.我国结直肠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年开展的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达数万例,乙状结肠和直肠肿瘤占结直肠肿瘤的80%以上.目前国内外学界都在为进一步减小手术创伤,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向更高层次提升微创外科疗效和手术技术而努力,微创外科观念也已扩展至关注患者社会心理学质量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有赖个体化治疗,即针对不同个体的手术、放化疗、生物靶向等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有效组合。尽管结直肠肿瘤的化疗和靶向治疗研究目前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常用的化疗方案有效率多低于70%,不同种族人群或个体间存在显著的药物敏感性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遗传学分析、20%~40%的结直肠肿瘤患者有可能接受了错误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结直肠肿瘤患病风险的关系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通过Meta分析阐述LC与结直肠肿瘤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CNKI中的相关文献,日期截止至2015年5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并提取数据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使用RevMan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C术后患者结直肠肿瘤患病风险高于正常人群(OR:1.36,95%CI:1.05-1.76,P=0.02);胆囊炎患者结直肠癌患病风险亦高于正常人群(OR:1.78,95%CI:1.23-2.56,P=0.002)。但LC术后患者结直肠肿瘤患病风险低于胆囊炎患者(OR:0.62,95%CI:0.39-0.99,P=0.04)。结论:LC术后及胆囊炎患者结直肠肿瘤患病风险均高于正常人群。但LC术后患者结直肠肿瘤患病风险低于胆囊炎患者,表明LC对于胆囊炎患者而言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人群中结直肠肿瘤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2004年10月至2009年6月进行的17 939例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结直肠肿瘤的性别、年龄及部位分布特征.结果 共诊断结直肠肿瘤4450例(24.8%),其中结直肠息肉3410例(19.0%),结直肠腺癌1040例(5.8%).肿瘤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直肠肿瘤检出率从40岁开始明显增加(P<0.01),并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结直肠肿瘤分布以远端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为主,占63.3%,近端结肠占36.7%.其中息肉局限于远端结肠者1802例(52.8%)、局限于近端结肠者1049例(30.8%)、同时位于近、远端结肠者559例(16.4%).癌肿位于远端结肠者921例(88.6%),位于近端结肠者118例(11.3%),同时位于近、远端结肠1例(0.1%).结论 乙状结肠镜检查不足以对全结肠肿瘤进行筛查,采用全结肠镜检查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年平均4.2%速度递增。据文献报道,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每年的新发病例约为940000例,25%的结直肠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另外有超过25%的患者在第一次手术后仍将复发或转移,进展期结直肠癌的远期生存率仍然无明显改善,术后5年生存率维持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的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结直肠肿瘤患者72例,术后分别接受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研究组,36例)或常规肠内营养制剂营养支持(对照组,36例),于术前、术后第1、8天分别检测患者的免疫系统、炎症反应及营养指标。结果术后第8天,研究组血清谷氨酰胺、精氨酸、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CD4+、自然杀伤细胞(NK)、免疫球蛋白(Ig)G、IgM明显高于对照组,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能改善结直肠肿瘤患者手术创伤后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6例围术期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43%,高于对照组(χ2=9.9623,P=0.0079),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χ2=12.2321,p=0.0025);观察组的饮食改善、睡眠改善、心理改善、精神改善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术期手术护理的应用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人群中结直肠肿瘤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2004年10月至2009年6月进行的17 939例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结直肠肿瘤的性别、年龄及部位分布特征.结果 共诊断结直肠肿瘤4450例(24.8%),其中结直肠息肉3410例(19.0%),结直肠腺癌1040例(5.8%).肿瘤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直肠肿瘤检出率从40岁开始明显增加(P<0.01),并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结直肠肿瘤分布以远端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为主,占63.3%,近端结肠占36.7%.其中息肉局限于远端结肠者1802例(52.8%)、局限于近端结肠者1049例(30.8%)、同时位于近、远端结肠者559例(16.4%).癌肿位于远端结肠者921例(88.6%),位于近端结肠者118例(11.3%),同时位于近、远端结肠1例(0.1%).结论 乙状结肠镜检查不足以对全结肠肿瘤进行筛查,采用全结肠镜检查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结直肠多原发癌患者的发病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间收治的112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结直肠或其他脏器原发癌分为多发癌组和散发癌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结果 本组多原发癌发生率为7.4%(83/1125例)。其中多发性结直肠癌47例,异时性12例;合并结直肠外肿瘤者36例,异时性3l例,有12例为胃癌。多发癌组和散发癌组在发病年龄、性别及年龄构成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发癌组并发息肉者较单发癌组多(P=0.002),有癌症家族史的比率也显著高于单发癌组(P=0.036)。复发的病例在多发癌组有15例,其比率明显高于单发癌组(P=0.047),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发癌组先证癌位于右半结肠者占41.0%,明显高于单发癌组(P=0.048),且第2癌以腺瘤恶变多见(44.7%,21/47)。结论 癌症家族史和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多原发癌发生的高危因素。结直肠多原发癌患者的肠外肿瘤以胃癌最多见,第2癌以腺瘤恶变多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中人类主要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的表达与结直肠肿瘤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双参数标记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结直肠肿瘤标本的细胞周期素Cyclin B1表达,分析Cyclin B1的表达高低与结直肠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细胞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Cyclin B1表达的高低与结直肠肿瘤的细胞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细胞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Cyclin B1高表达的结直肠肿瘤中细胞明显高分化,随着Cyclin B1表达变化至Cyclin B1低无表达时,结直肠肿瘤中细胞呈明显低分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术前亚甲蓝定位、金属夹定位和术中纤维结肠镜定位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64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前进行了肿瘤定位,其中术前2h内4点法亚甲蓝定位23例,术前1d金属夹定位20例,术中纤维结肠镜定位21例,定位后行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性手术、肠段切除或局部切除术。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发生。术前亚甲蓝定位标记成功率为82.6%(19/23),2例因亚甲蓝弥散导致组织界限不清行中转开腹手术,2例肿瘤因腹腔面肠壁无亚甲蓝显色而无法定位,遂于术中加行纤维结肠镜定位。术前金属夹定位标记成功率为85.0%(17/20),2例乙状结肠肿瘤和1例直肠上段肿瘤因无法确定下切缘而于术中加行纤维结肠镜定位。术中肠镜定位标记成功率为95.2%(20/21),1例因病灶为长蒂腺瘤未能准确定位。对于术前亚甲蓝和金属夹定位失败而加行术中结肠镜定位的5例患者中,2例准确定位并成功施行腹腔镜手术;1例因病灶为长蒂腺瘤未准确定位;2例定位准确但因小肠和结肠胀气明显,手术空间不足致中转开腹手术。结论上述3种定位方法用于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定位效果。临床实践中应根据肿瘤位置和拟行的手术方式来选择适宜的肿瘤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同时性多发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结直肠同时性多发癌发病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早期诊断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03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225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癌灶数目、家族史、发病年龄等情况分为结直肠同时性多原发癌组(多发组)和结直肠单发癌组(单发组)。比较两组发病年龄、性别构成、肿瘤Dukes分期、肿瘤部位、并发息肉和患者预后等情况。所有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多发组39例(3.2%),其中2例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并发癌以腺瘤恶变多见。多发组中右半结肠癌占45.7%,明显高于单发组22.7%(χ^2=25.757,P=0.0001);息肉并发率两组分别为33.3%和16%(χ^2=6.787,P=0.009)。异时性肿瘤发生率分别为5.1%和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5,P=0.033)。多发组5年生存率为57%,单发组为64%,χ^2=0.084,P=0.772。结论 结直肠同时性多发癌占结直肠癌总数的3.2%,多位于右半结肠,并发癌以腺瘤恶变多见,其预后与单发癌患者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Wistar鼠大肠癌(CRC)模型中异常腺窝病灶(ACF)的发展,探讨ACF与肿瘤的相关性.方法 将成年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A组中30只Wistar大白鼠给予二甲肼(DMH)腹腔注射(20 mg/kg,每周1次,连续18周),B组大鼠腹腔内每周注射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组.将A,B组大鼠随机分为3个亚组,于第8、16和24周分批处死,将亚甲蓝染色后的大肠组织在实体镜下观察.结果 ACF均分布于中段及远端大肠(大部分位距盲肠50% ~ 80%处),可见肿瘤12个,其中4个肿瘤为低分化黏液腺癌,均分布在近端结肠(距盲肠10%~20%).另外8个肿瘤中有3个为腺瘤,5个为高分化腺癌,均分布在距盲肠50% ~ 80%处.结直肠中的ACF数目对结直肠肿瘤的发生有显著影响.A组中结直肠有ACF的大鼠其病理学切片显示有46.67%(14/30)可见结肠病变,有16.67% (5/30)可见结直肠肿瘤,其概率较无ACF大鼠明显升高,其比值比(OR)[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3.352(5.529 ~ 32.581),6.582(1.374 ~ 17.494),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中的ACF数目对结直肠肿瘤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5年3月间进行的112例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8例成功完成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中转开腹24例。术后全组无死亡。平均手术时间225min,平均术中出血135ml,淋巴结切除数平均9枚/例,阳性淋巴结数平均2枚/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8.0%。术后12—72h均恢复胃肠功能,术后平均住院8.6d。91.1%获3—28个月随访。未发现Trocar穿刺部位及小切口部位肿瘤转移。结论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胃肠干扰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可以达到安全根治性切除肿瘤的目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