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味皂矾汤的抗炎作用,为该药的开发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选择大鼠棉球肉芽肿、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和甲醛致大鼠足肿胀等实验模型观察三味皂矾汤的抗炎效果。结果:三味皂矾汤对大鼠棉球肉芽组织的增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最高达到31.82%(P<0.01),对1~6 h内蛋清致大鼠足肿胀的抑制率最高达到31.61%(P<0.01),对1~24 h内甲醛致大鼠足肿胀的抑制率最高达到20.09%(P<0.01)。结论:三味皂矾汤对亚急性吞噬细胞的浸润性炎症和对慢性增殖性组织变异性炎症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静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471-472
目的了解灵芝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半体内法),以灵芝多糖溶液连续灌胃小鼠后,经腹腔注射鸡红细胞悬液,取腹腔洗液制作涂片,固定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同时计数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数目并计算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21g/kg、84g/kg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84g/kg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高于21g/kg剂量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灵芝多糖能够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但与剂量有关,低剂量灵芝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只有中、高剂量才能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代谢组学的角度,采用高效液相与质谱联用的方法研究诃子对于生草乌的"减毒存效"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生草乌组、诃子制草乌组、生草乌-诃子3∶1配伍组、生草乌-诃子1∶1配伍组、生草乌-诃子1∶3配伍组、阳性药组,按0.12 g·kg-1的剂量给药7 d,分别进行棉球肉芽肿试验、二甲苯耳肿胀试验、醋酸扭体试验及热板试,比较每组小鼠肉芽肿胀率、耳肿胀率、扭体次数及舔足潜伏期;将大鼠按以上方法随机分组,按0.12 g·kg-1的剂量给药4周,通过SIMCA-P软件分析生草乌导致大鼠毒性作用的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通过试剂盒检测每组大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的含量来评估生草乌对大鼠心脏和肝脏的毒性作用。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各实验组都具有明显的抑制肉芽肿胀及耳肿胀效果(P<0.05),扭体次数明显降低(P<0.05),舔足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与阳性药组相比,结果无明显差异;生草乌导致大鼠毒性代谢通路有酰胺tRNA的生物合成,组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甲烷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6条代谢通路;生草乌会使大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诃子可以降低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的含量。结论:诃子对于生草乌具有"减毒存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灵芝孢子粉增强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灵芝孢子粉(破壁)的增强免疫作用。方法 通过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绵羊红细胞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足跖容积法)、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实验(Jerne改良玻片法)、血清溶血素测定(血凝法)、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半体内法)、NK细胞活性实验(乳酸脱氢酶测定法)评价灵芝孢子粉增强免疫功效。结果 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实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4项实验结果均为阳性。结论 灵芝孢子粉(破壁)样品具有增强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皮给予制川乌-白芍药对后,配伍药对大鼠皮肤、肝脏药物代谢酶的影响,以探讨制川乌-白芍药对的配伍机制。方法:大鼠连续经皮给药制川乌、白芍、制川乌与白芍配伍凝胶剂14 d后,采用探针底物与皮肤、肝微粒体体外孵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皮肤微粒体中1种探针底物及肝微粒体中4种探针底物的浓度,计算代谢速率,考察各给药组大鼠皮肤、肝微粒体CYP450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白芍、制川乌对大鼠皮肤微粒体中的CYP3A4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与白芍单用组比较,制川乌与白芍配伍给药使大鼠皮肤微粒体中的CYP3A4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与制川乌组比较,制川乌与白芍配伍给药使大鼠皮肤中微粒体的CYP3A4酶的活性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白芍、制川乌对大鼠肝微粒体中的CYP3A4、CYP1A2、CYP2E1、CYP2D6酶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与制川乌组、白芍组比较,制川乌与白芍配伍使大鼠肝微粒体中CYP3A4、CYP1A2、CYP2E1、CYP2D6酶活性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制川乌、白芍均为CYP3A4、CYP1A2、CYP2E1、CYP2D6药酶的抑制剂,两药配伍可引起大鼠皮肤、肝微粒体中药酶活性的改变而致活性成分的代谢速度改变,这可能是制川乌与白芍配伍发挥"增效减毒"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复方黄芪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复方黄芪丸高剂量组(3.90 g/kg)、复方黄芪丸中剂量组(1.95 g/kg)、复方黄芪丸低剂量组(0.65 g/kg)、贞芪扶正组(5.4 g/kg)及溶剂对照组,通过测定药物对小鼠网状内皮细胞碳粒廓清吞噬指数、耳郭肿胀率、半数溶血值及免疫器官质量的作用来观察复方黄芪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复方黄芪丸中、高剂量组小鼠碳粒廓清吞噬指数显著增加,迟发型超敏反应所导致的耳郭肿胀显著减轻,半数溶血值显著提高,免疫器官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增加,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复方黄芪丸高剂量组作用略强于贞芪扶正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高剂量复方黄芪丸具有增强小鼠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柴芩双解颗粒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柴芩双解颗粒的药效作用。方法:通过体外抗菌试验对大鼠酵母所致发热的影响、对大鼠蛋清性足关节肿胀的影响及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等实验指标研究柴芩双解颗粒的抗菌、解热、抗炎、对免疫功能影响等作用。结果:柴芩双解颗粒对实验用不同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酵母所致的大鼠体温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鼠蛋清性足关节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的功能,具有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作用。结论:柴芩双解颗粒具有抗菌、解热、抗炎、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该实验为该药研究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复方鹿血冻干粉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圣爱  王册  耿志辉  吉春巧 《河北医药》2003,25(10):732-732
目的:探讨复方鹿血冻干粉对氢化泼尼松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以及T细胞亚群测定。方法:小鼠肌肉注射氢化泼尼松25mg/kg建立免疫功能低下模型,观察并计算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3、T4、T8,计算T4/T8比值。结果:复方鹿血冻干粉的三个剂量组均能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升高,并能刺激T4的形成和成熟。结论:复方鹿血冻干粉可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崔晓燕 《中国药业》2011,20(23):8-9
目的 采用不同动物模型研究金银花提取物的抗炎、免疫作用.方法 测定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抑制率,小鼠羧甲基纤维素囊中的白细胞数目,大鼠巴豆油性气囊肿抑制率,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指数.结果 连续灌胃给药金银花提取物(4,8 g/kg)5 d可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减少小鼠羧甲基纤维素囊中白细胞游出数和大鼠巴豆油性气囊肿的形成;金银花提取物(0.2,0.5,1.0.2.0,4.0 g/kg)连续灌胃15 d能显著抑制正常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 金银花提取物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抗炎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金刚藤分散片(JDT)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大鼠足跖肿胀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来进行JDT的抗炎作用研究;采用小鼠扭体反应实验来进行JDT的镇痛作用研究;同时与阳性对照药金刚藤胶囊(JC)进行比较。结果:JDT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大鼠棉球所致肉芽肿、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效果均优于阳性对照药JC(P<0.05)。结论:JDT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叶青黄酮诱导肺癌SPC-A-1细胞凋亡作用和对cleaved-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肺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PC-A-1细胞,以不同剂量三叶青黄酮进行处理,未给予三叶青黄酮组作为对照组。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分析法,观察三叶青黄酮对SPC-A-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染色检测三叶青黄酮对SPC-A-1细胞凋亡的影响;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分析和蛋白印记分析(Western blot)检测三叶青黄酮对SPC-A-1细胞cleaved-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三叶青黄酮对SPC-A-1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并诱导SPC-A-1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三叶青黄酮显著增加SPC-A-1细胞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三叶青黄酮可显著抑制SPC-A-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机制可能与增强cleaved-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采用不同方法炮制后的白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芍中苯甲酰芍药苷、芍药苷、芍药内脂苷含量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生白芍中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脂苷含量较酒炙、炒炙白芍含量低,芍药苷含量比炮制后的白芍含量高,P< 0.05.结论 白芍经过炮制其有效成分苯甲酰芍药苷、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等含量会出现变化,这与炮制过程、辅料、炒制时间、温度等多方面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6个不同居群白芍的遗传多样性,为白芍的种质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浙江磐安、四川中江、安徽亳州、上海崇明、江苏宿迁和山东荷泽居群白芍的基因组DNA进行随机扩增,利用NTsys2.10e软件计算遗传相似性,运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树状图。结果共筛选了70个随机引物,从中挑选出8条多态性强、重复性好的引物,共检测出215个位点,多态性位点137个,多态位点比率为63.7%,UPGMA聚类可以将不同来源的白芍很好地区分开。结论不同产地间的白芍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分子标记方法可以用来鉴定不同产地的白芍。  相似文献   

14.
硫磺熏蒸时间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孟祥松  刘文苹  李军  蒋磊  简冬明 《安徽医药》2010,14(11):1278-1279
目的考察硫磺熏蒸白芍的时间对其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白芍经硫磺熏蒸后芍药苷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Hypersil ODS色谱柱(4.6 mm×250 mm,2.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25℃。结果不同硫熏时间对白芍中芍药苷的影响很大。结论以未经硫熏的白芍的芍药苷含量最高,且随硫磺熏蒸时间的增加芍药苷含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痔可平胶囊的质量进行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方中的大黄、槐花、黄芪、白芍进行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上均鉴别出制剂和各种药材的特征斑点,空白对照色谱中无此斑点。结论该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HPLC法测定白芍不同饮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张家富  孟楣  邢安之 《安徽医药》2005,9(8):588-589
目的比较加工炮制对白芍不同饮片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Nova-Pak C18,流动相:甲醇-水溶液(30:7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为25℃.结果各样品中,以生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为高(4.12%);各炮制品中以麸炒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为高(2.67%).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为0.46%,相关系数r=0.999 6.结论白芍临床以麸炒制品入药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侧柏炭黄酮类成分群对干酵母致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方法: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CMC-Na,以云南白药为阳性药,阳性组、剔除前组、剔除后组、成分群低剂量组和成分群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相应的治疗药物,连续给药8 d,于第7天复制出血热复合出血模型,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的量(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的量、全血黏度、环氧合酶2(COX-2)等评价指标为导向,考察侧柏炭乙酸乙酯部位成分群的止血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PTT,TT显著延长(P<0.01,P<0.05),PT显著缩短(P<0.05),FIB的量明显增加(P<0.01);PLT,PDW,MPV显著增加(P<0.01,P<0.05),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P<0.05),6-keto-PGF显著降低(P<0.01),TXB2显著升高(P<0.01);各切变率下全血黏度明显增加(P<0.01),RBC,PLT和HGB明显升高(P<0.01),C0X-2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黄酮类成分群可明显缩短APTT,TT(P<0.01,P<0.05),明显降低FIB的量(P<0.05);明显降低PDW和PLT(P<0.01,P<0.05),显著提高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0.05),6-keto-PGF显著升高(P<0.01,P<0.05),TXB2显著降低(P<0.01);明显降低模型大鼠RBC、HCT、HGB及全血低切黏度(P<0.01,P<0.05),C0X-2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改善肺组织病理性出血现象。剔除后组对模型大鼠各环节的作用较弱。结论:侧柏炭黄酮类成分群主要通过改善内源性凝血功能及促进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全血低切黏度等发挥其凉血止血作用,是侧柏炭止血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