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药材无花果与伪品榕树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八五年曾有一见,本地区的药材市场中出现一种名为无花果的药材。其形状、外表颜色与无花果无显异,唯其小于无花果,经鉴定为桑科植物榕树Ficusmicrocarpa L的平燥花托隐(花果);药材称榕树果。而无花果来源为同科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干燥花托(隐花果)。无花果,据《本草纲目》记载:性味平甘,无毒;可治五痔、咽喉痛。近代的中医药典籍中记述更为详细。在药理,成  相似文献   
2.
煅制枯矾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枯矾为去燥湿、消炎类药物。由白矾(又名明矾)煅制而成。传统的煅制方法是取净白矾于砂锅内,用武火加热至锅内不见气泡、质地松脆为止。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于温度难掌握,锅内受热不均匀,以及操作不得法等原因,而造成“污底”(即锅底面呈浅黄色或黄色),“夹生”(即局部蒸发不完全呈僵硬块),“结顶”(即锅的表面结灰白色的结晶硬皮)等现象,难以达到药典要求以及治疗上的需要。为此,我们改用干燥箱制备枯矾,取得较好效果。步骤如下: 取净明矾打碎成粗粒状(最大颗粒不超过  相似文献   
3.
熟地黄的高压蒸制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加工熟地黄的方法是将干生地洗净入木甑蒸制或隔水拌酒炖制。这种方法制备周程较长,耗费燃料,费时间,效率低,且污染机会多。因此,我们利用了高压消毒柜的“压、热”对药物的穿透力强且受热快的特性,蒸制熟地黄。加工后的药材质量达到了传统的“黑如漆,亮如油,甜如饴”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正> 竹茹性寒,生用清热化痰、凉血,多用于肺热咳嗽或热痰郁结不眠。用姜汁制后可降低其寒性,增强化痰止呕的功能,适用于胃热呕哕、呃逆、惊悸等症。传统炮制姜竹茹的方法是将净选后竹茹按每9g称重揉团,洒拌姜汁稍润后置锅内炒至表面呈黄色。此法存在缺点较多,如制备效率低;揉团时飞起的碎茸刺激工作人员的鼻、喉、眼等,且影响工作场所的卫生,成团后姜汁难以拌匀,揉团后因存放中的压挤致相互缠连而调配处方不便等。因此,对原有的工艺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一种新醋制方法。方法:比较新醋制方法和最佳醋制方法所得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以及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的情况。结果:新醋制方法五味子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五味子乙素含量分别为41.63%、33.73%、0.2083%。结论:新醋制方法优于最佳醋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酸枣仁来源于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jujuba Mill.的种子。其性平,味甘酸;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之功效;主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虚汗烦渴,津少等症。枳椇子来源为同科植物枳椇Hovenia dulcis Thunb.的种子。其性平味酸;主治酒醉,二便不利,呕吐,烦热口渴等症。两药性味功能差异很大,但从外形上看十分相似,易造成混淆,且易为售假药者钻空子。据所知本地区曾有误用情况。现将两者的鉴别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有将枳椇子当酸枣仁使用,二者虽同为鼠李科植物的种子,外形相似,但性味功能差异很大,今将两药主要鉴别介绍如下。酸枣仁:呈扁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8毫米,厚约3毫米,表面紫红色,有光泽。一面较平坦,中央有一条稍隆起纵线纹。另一面隆起。种皮薄易碎。味甜。枳椇子:呈圆形,直径3~5毫米,厚约2毫米;表面棕黑色或红褐色,油滑光  相似文献   
8.
HPLC法测定白芍不同饮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张家富  孟楣  邢安之 《安徽医药》2005,9(8):588-589
目的比较加工炮制对白芍不同饮片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Nova-Pak C18,流动相:甲醇-水溶液(30:7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为25℃.结果各样品中,以生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为高(4.12%);各炮制品中以麸炒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为高(2.67%).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为0.46%,相关系数r=0.999 6.结论白芍临床以麸炒制品入药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一种新醋制方法.方法:比较新醋制方法和最佳醋制方法所得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以及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的情况.结果:新醋制方法五味子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五味子乙素含量分别为41.63%、33.73%、0.2083%.结论:新醋制方法优于最佳醋制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