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元胡止痛分散片中延胡索乙素的体外溶出度及溶出动力学.方法:采用小杯法,考察不同pH的溶液中延胡索乙素的溶出情况,选择合适的溶出介质;以自制普通片为参比制剂,采用HPLC法测定2制剂的累积溶出度,并分别用零级动力学、一级动力学、Highchi方程、Weibull方程进行溶出动力学拟合.结果:分散片中延胡索乙素的溶出受pH影响较大,在pH值1的盐酸溶液中溶出快而完全;与普通片相比,分散片溶出速率快,其溶出过程可用一级动力学或Weibull分布模型较好地拟合.结论:元胡止痛分散片在pH值1介质中的体外溶出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或Weibull分布模型,具有速释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鹏  张琰  刘梅  党学良  郑璇  范梅 《中国药房》2016,(7):959-962
目的:研制玄归止痛分散片并优化其处方工艺。方法:以崩解时限为指标,对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类型或用量及压片压力进行单因素考察,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混合崩解剂、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的用量;对优选处方所制分散片进行质量检查,测定其崩解时限、延胡索乙素含量和溶出度;采用相似因子法对本制剂及其滴丸体外溶出的相似度进行评价。结果:优选处方以25%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9%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9%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为混合崩解剂、85%乙醇溶液为黏合剂,微粉硅胶2%,3.0 kg/cm2压力压片;所得分散片崩解时限约为1.22 min,延胡索乙素含量为1.097 mg/g,溶出度10 min时大于80%、15 min时大于90%;以滴丸为参比制剂计算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为62。结论:所制玄归止痛分散片崩解迅速,且与滴丸的体外溶出行为相似。  相似文献   

3.
延胡索细粉与超微粉溶出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艳萍  李渠筹  刘强 《中国药房》2010,(19):1795-1797
目的:考察并比较延胡索细粉和超微粉的溶出度,为改进、提高药品的生物利用度提供依据。方法:以桨法制备供试品溶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计算延胡索细粉和超微粉的溶出率。结果:延胡索超微粉的溶出度和溶出率均大于细粉。结论:微粉化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4.
杨芳  万丽  杨荣平  王云红  徐思聪  叶娜 《中国药房》2012,(32):3046-3049
目的:建立以一测多评法测定元胡止痛胶囊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延胡索乙素含量的方法,并验证此方法在该制剂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技术适应性。方法:以欧前胡素对照品为内参物,在一定线性范围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其与异欧前胡素、延胡索乙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该校正因子进行异欧前胡素、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计算,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元胡止痛胶囊中这3种成分的含量,并比较2种方法测定结果。结果:8批药品中3种成分含量的2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RSD<5%)。结论:一测多评法控制元胡止痛胶囊的质量快速、准确、可行,且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5.
元胡止痛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薇  刘祖雄  覃贝  林海 《中国药业》2010,19(19):41-43
目的制备元胡止痛胶囊并探讨其质量标准。方法用蒸馏法提取白芷中挥发油,用回流法提取延胡索与白芷药渣;用薄层色谱法对延胡索、白芷作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的延胡索乙素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延胡索、白芷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延胡索乙素质量浓度在1.0~4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3%,RSD为0.83%(n=6)。结论所用制备方法合理,定性鉴别和定量方法专属性强,可用于元胡止痛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延胡索乙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缓释片,并研究延胡索乙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缓释片的释药模型和释药机理。方法: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延胡索乙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以乳糖作为冻干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缓释材料进一步制备缓释片。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延胡索乙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缓释片处方,并对缓释片体外释药模型和释药机理进行探讨。结果:延胡索乙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缓释片最佳处方为缓释材料HPMC K4M和HPMC K15M比例为1:1,用量为40 mg,PEG 4000的用量为20 mg,硬脂酸镁用量为片芯质量的0.5%。延胡索乙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缓释片最佳处方的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释药模型,释药方程为:Mt/M=0.286 8 t1/2-0.073 8(r=0.990 8),12 h内累积释放度为93.56%,缓释片释药机理为扩散和溶蚀共存。结论:制备的延胡索乙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缓释片,工艺重复性较好,其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释药模型。  相似文献   

7.
熔融挤出法制备尼莫地平缓释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熔融挤出技术制备尼莫地平控释片。方法: 以PVPK30、PVPVA 64、PVPVA S-630 Poloxamer188-PVPK30(2:8)为载体,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不同质量比例的尼莫地平分散体,比较体外溶出度,并对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鉴别尼莫地平在载体中的状态。选取最优固体分散体,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 为骨架材料,制备尼莫地平控释片。结果: 以PVPVA 64为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药物-载体比为 1:5时,1h累积溶出分别为98.5%。尼莫地平控释片体外持续释药12h以上,12h累积释药为97.1%,体外释药行为符合零级释药方程Q=0.0829t 0.0045(r=0.9988) 结论: 采用熔融挤出技术可以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度,尼莫地平控释片处方合理,工艺稳定,具有长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元胡痛经滴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彩虹  李尚 《中国药业》2005,14(9):57-58
目的:制备元胡痛经滴丸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丹参和蒲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品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丹参和蒲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3批成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稳定.结论:元胡痛经滴丸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消积癌痛巴布剂中延胡索乙素释放度及离体大鼠透皮率测定研究。方法:以自制的释放度装置以及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离体的大鼠皮肤为屏障,以HPLC测定消积癌痛巴布剂中不同时间延胡索乙素的释放度及透皮累计量。结果:延胡索乙素在0.51~10.2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49%(RSD=0.84%,n=9),通过HPLC测得消积癌痛巴布剂中的延胡索乙素80 min的释放度为63.60%,透过离体大鼠皮肤24 h的透皮率为23.15%。结论:消积癌痛巴布剂具有良好的释放度及透皮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脉冲控释片。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蒸发法制备尼莫地平-聚维酮固体分散体(NMP-PVPk30-SD);将NMP-PVP-SD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压片;以乙基纤维素(EC)为包衣材料,EudragitL30D-55为致孔剂,采用滚转包衣法制备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脉冲控释片;通过体外释放度试验,考察膨胀剂、衣层组成及厚度对控释片释药行为的影响。结果:NMP-PVP=1∶4制成的固体分散体30 min体外溶出度达80%,膨胀剂比例为20%、包衣液组成EC-Eud-ragitL30D-55=4∶20、包衣增重为3.7%的脉冲控释片体外延迟释放时间T10为4.5 h。结论:采用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将尼莫地平进行处理后通过调整片芯中膨胀剂的用量、包衣液组成和衣层厚度,可以得到具有良好脉冲释药效果的控释片。  相似文献   

11.
张婧  邹清河  刘辉  吴迪  邹萍 《中国药师》2012,(12):1746-1748
目的:建立元胡止痛缓释片中欧前胡素和延胡索乙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pH至6.0)-甲醇(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4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50℃,同时测定欧前胡素和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欧前胡素和延胡索乙素的分离度为3.62;延胡索乙素浓度与峰面积在4.64~13.92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16%,RSD=1.35%(n=6);欧前胡素浓度与峰面积在2.32~6.96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6.22%,RSD为1.68%(n=6)。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快速简便,可用于元胡止痛缓释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元胡止痛贴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元胡止痛贴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Extend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磷酸缓冲盐溶液(44∶56)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82nm。结果: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线性范围0.507~5.070g(r=0.9998),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9.88%和1.74%。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元胡止痛贴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刘辉  张婧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23):2083-2088
目的:采用双层渗透泵技术制备元胡止痛渗透泵片并进行处方优化。方法:测定各处方在2,4,6,8,10,12 h时的累积释放度,以f2相似因子作为释药曲线相似性的判断标准,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片芯处方和包衣处方对元胡止痛渗透泵片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结果:含药层聚氧乙烯分子量和用量、促渗剂种类和用量、包衣增重可显著影响元胡止痛渗透泵片体外释药;助推层聚氧乙烯、促渗剂的用量对其体外释药无显著影响。优化处方制备的元胡止痛渗透泵片的释药方程为:Q=7.094t-4.188,r=0.9950,符合零级模型,且体外释药行为不受释放条件等因素影响。结论:采用双层渗透泵技术研制的元胡止痛渗透泵片制备工艺可行,缓释特征显著,可用于元胡止痛方的剂型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卢红文  秦昉  徐佳 《中国药师》2007,10(12):1199-1201
目的:建立灵敏、准确的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元胡止痛软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后,采用Lichrospher~(TM)C.18柱(250mm×2.1mm,5μm)分离,甲醇-20mmol·L~(-1)乙酸铵溶液(70:30)为流动相。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ESI)方式,正离子采集,以选择离子(SIR)方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延胡索乙素的的线性范围为2.0~10.0n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RSD为0.78%。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元胡止痛软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韩建伟  张莉 《中国药师》2010,13(1):35-37
目的:测定复方元胡止痛膏贴中延胡索乙素的离体小鼠透皮率。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元胡止痛膏贴(含豆蔻)与元胡止痛膏贴(不合豆蔻)中延胡索乙素的透皮量。结果:复方元胡止痛膏贴中延胡索乙素48h的离体透皮率为34.78%,元胡止痛膏贴中延胡索乙素48h的离体透皮率为26.04%。结论:复方元胡止痛膏贴中廷胡索乙素离体小鼠透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元胡止痛片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及延胡索乙素对映异构体拆分方法,评价元胡止痛片的质量现状,以提高元胡止痛系列制剂的质量可控性。方法: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资生堂MG 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以乙腈-四氢呋喃(5∶3)为流动相A,0.6%冰乙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至6.0)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 nm,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0℃;基于中心切割-二维液相色谱法,建立元胡止痛片中延胡索乙素对映异构体的手性拆分方法,以左旋延胡索乙素(L-tetrahydropalmatine,L-THP)和右旋延胡索乙素(D-tetrahydropalmatine,D-THP)峰面积的比值为指标,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差异。结果: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可将39个生产企业的156批样品分为A类和B类,其中7家生产企业的25批样品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低于0.8,被归为B类样品,其指纹图谱表现为,除延胡索乙素消旋体(DL-tetrahydropalmatine,DL-THP)对应的指纹峰外,其他来自延胡索的...  相似文献   

17.
不同固体制剂中白杨素的溶出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白杨素不同固体制剂的体外溶出度,并建立白杨素制剂的溶出度HPLC测定方法。方法分别以体积分数40%和50%乙醇溶液,5和10g·L~(-1)十二烷基硫酸钠(SLS)溶液为溶出介质,对制备的3种白杨素固体制剂进行体外溶出度考察,并建立白杨素溶出度HPLC测定方法。结果 10g·L~(-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更适合作为本研究中制备的3种白杨素固体制剂的溶出介质,白杨素微粉化胶囊剂的溶出度最高。此外,初步探讨了白杨素固体制剂体外溶出标准。结论不同制剂的白杨素溶出度差异较大,微粉化工艺能显著提高白杨素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18.
元胡止痛片提取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育梅 《海峡药学》2004,16(6):27-28
目的对元胡止痛片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冷浸、渗漉、热回流3种方法提取生、制元胡中的延胡索乙素,并用薄层一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热回流提取法提取率高于渗漉法渗漉法高于冷浸法,醋制品高于生品。结论采用醋制品热回流法提取延胡索乙素效果较为理想,从而为元胡止痛片的生产工艺改革及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南药学》2019,(1):88-92
目的建立HPLC-CAD法同时测定元胡止痛胶囊中延胡索乙素、黄藤素、去氢延胡索甲素、延胡索甲素、欧前胡素及异欧前胡素的含量,为元胡止痛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电雾式检测器(HPLC-CAD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_(18)(250 mm×4.6 mm,5μm),乙腈(A)-0.05%甲酸铵(甲酸调pH至4.0)(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 min,15%A;10~25 min,15%~30%A;25~40 min,30%~40%A;40~50 min,40%~70%A),柱温35℃,雾化器温度35℃,体积流量0.8 mL·min~(-1),进样量20μL,测定元胡止痛胶囊中6种生物碱及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结果延胡索乙素、黄藤素、去氢延胡索甲素、延胡索甲素、欧前胡素及异欧前胡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40~1.010μg(r=0.9991)、0.013~0.320μg(r=0.9994)、0.068~1.700μg(r=0.9994)、0.041~1.020μg(r=0.9997)、0.101~2.520μg(r=0.9991)、0.039~0.980μg(r=0.9993)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延胡索乙素、黄藤素、去氢延胡索甲素、延胡索甲素、欧前胡素及异欧前胡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98.9%、98.3%、99.4%、98.1%和98.7%,RSD(n=6)分别为0.90%、1.4%、0.70%、1.1%、0.70%和0.90%。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元胡止痛胶囊中生物碱和香豆素类多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20.
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军涛  蒋琳兰 《中国药房》2007,18(7):526-528
目的:制备硝苯地平(NFP)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PMMA/PEA)为缓释材料制备缓释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NFP含量并计算溶出度;设计正交试验,以释放度为基础设计的综合评分值为指标优选处方。结果:筛选最优处方为羧甲基淀粉钠50%、PMMA/PEA40%、聚乙烯吡咯烷酮50%。累积溶出百分率8h>70%。结论:所制备缓释片的工艺合理,且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